基本信息
書名:周易 尚書
:120.00元
作者:佚名
齣版社:江蘇廣陵書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540539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綫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詳見插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人,我最看重的是一本書能否真正“有用”,這裏的“用”不是指工具性的技巧,而是指對心性的雕琢和視野的拓展。《周易 尚書》無疑達到瞭這個要求。讀完這一套書,我最深的感受是關於“謙遜”和“居安思危”的教育。無論是《周易》中對鼎盛時期的警示,還是《尚書》中對夏桀、商紂覆滅的記錄,都在反復強調一個主題:能力和權力的增長,必須伴隨著德行的自律和對局勢的清醒認識。這種持續不斷的警醒,讓我對自身工作和生活中的得意時刻保持一份警惕,不至於被暫時的成功衝昏頭腦。這本書像一麵曆史的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弱點和時代的規律,促使我在行動之前,多一份深思熟慮,少一些魯莽衝動。它提供瞭一種宏大敘事下的自我定位,讓人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和責任。
評分這兩部經典並置在一起閱讀,帶來的思維衝擊是復閤型的。如果說《周易》提供的是一種“動態的、宇宙性的”思維模型,教你如何理解事物發展周期的螺鏇上升與下降;那麼《尚書》則提供瞭一個“實踐的、人文的”操作手冊,告訴你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用“德”和“信”來驅動政治實踐。我發現兩者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印證的。比如,當《周易》中談到“時位”的重要性時,《尚書》馬上就用曆史事件來佐證,君主要在閤適的時間點做齣正確的決策,否則再好的德行也會功虧一簣。這種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讓閱讀體驗變得立體起來。我不再覺得它們是兩本孤立的古籍,而像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的兩翼,一翼負責“天道”,一翼負責“人事”。對於一個渴望係統性思考的人來說,這種結構化的知識輸入,無疑是極大的滋養,它幫助我梳理瞭許多以往混沌不清的觀念。
評分這部《周易 尚書》的組閤,簡直是中華文明的“雙璧”啊!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那種油墨的香氣,仿佛能把我拉迴到幾韆年前的鼎盛時代。我本來對古代典籍抱持著一種敬畏又有些疏離的態度,總覺得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做得非常用心。尤其是在解讀《周易》的部分,那些復雜的卦象和爻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被拆解成瞭可以思考的邏輯鏈條。我嘗試著對照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去理解“否”與“泰”的轉換,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比解開一道數學難題還要過癮。它不是教你如何算命,而是教你如何“順勢而為”,如何在高低起伏中保持內心的定力。讀完一些篇章,會發現古人的智慧並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對人性、自然規律的深刻洞察,這為我現代生活的焦慮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參照係和緩解機製。可以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跨越時空的智者在耳邊低語,引導我重新審視“變”與“不變”的哲學命題。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尚書》抱有的期待值並沒有那麼高,總覺得它是古代帝王們寫給後世的“官方說辭”,可能充滿瞭陳詞濫調和歌功頌德。但當我真正沉下心來閱讀《堯典》《皋陶謨》這些部分時,我的看法徹底顛覆瞭。這哪裏是官方文件,這簡直是古代版的“卓越領導力教程”和“國傢治理綱要”!裏麵關於“德”的強調,關於如何選拔人纔、如何權衡利弊、如何約束君權的部分,其精妙程度遠超我讀過的任何一本現代管理學著作。比如談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寜”,這種對民生基礎重要性的強調,放在今天依然振聾發聵。我尤其喜歡那種樸素而又堅定的語言風格,沒有華麗的辭藻,直擊核心問題。它強迫我跳齣日常瑣碎的關注點,去思考一個更宏大、更長遠的目標體係,如何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結構。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想象著那些先賢們在討論國傢大事時的場景,那種沉甸甸的責任感,通過文字的力量依然能清晰地傳遞過來。
評分這本書的“可讀性”在我看來,主要歸功於翻譯和注釋的精良。我過去嘗試過讀一些古文原著,常常因為一個生僻的詞匯或者一個特殊的曆史背景,不得不頻繁查閱工具書,極大地破壞瞭閱讀的沉浸感。但這套版本顯然是為現代讀者著想的。它的注釋精準而不過度解讀,既保留瞭古籍的“原味”,又確保瞭意義的順暢傳達。特彆是對一些關鍵概念,比如“敬”、“慎”、“孚”的闡釋,不是簡單地給齣同義詞,而是結閤瞭當時的政治倫理和社會心理進行剖析,讓我能真正體會到古人對這些道德力量的重視程度。我甚至會把書帶到公園裏,找一個安靜的長椅坐下,一邊曬著太陽,一邊體會那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它讓我感受到,真正的經典,它的生命力在於它能夠不斷地與新的時代背景對話,而不是被束之高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