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想开一个店.2
:49.80元
作者:文艺加萌研究所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39992631
字数:
页码:1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庄雅婷主理,各领域时尚KOL联合打造,严格把关,终呈现给读者的一定是精华。
★生活方式类店铺成为大小城市不可缺少的一环并且被赋予了更多重视。文艺青年成为生活方式类店铺重要的一环,很多人都有咖啡馆、时装店、花店、甜品店等文艺的梦想,这本书,会让他们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这本MOOK是深度探究 “美好生活方式”的书,令人在怀揣梦想的同时找到了更明确的现实实践道路。
内容提要
庄雅婷领衔“文艺加萌研究所”策划推出的首套快乐开店指南+逛店秘笈分享。本辑“有胆有脑”主题,精选29家国内成功店铺,深入图文报道,涵盖餐厅、咖啡馆、书店、花艺、美术馆、买手店和创意店等多个文艺领域。从演技派演员、DJ、时尚摄影师……他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转身去当了文艺店主。迥异的职业经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他们把温暖的梦想和冰冷的现实相融合,用漂亮的方式承载生活的美好和梦想。和这些“有胆有脑”的人一起,来开一家店吧!
目录
卷首语
n特别策划 有胆有脑
n10 北京 黄小厨:黄磊和黄磊有关的食物的一切
n14 长沙106 Beer Pub: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小酒馆
n20 上海RESEE:开店需要的商业模式,任何专业人士都帮不了你
n26 北京MENG FLORA+:敢拒绝所有投资的花艺设计工作室
n30 厦门 不在书店:中国美书店要拍电影
n专题 | 有关开店的思考
n36 有关食物的店:欲望镇定、无愧疚、让你怀念,这是天地有情的方式
n48 开家文艺小店养活自己
n54 名人餐厅,除了有名,真能吃饭吗?
n想开 | 衣·物
n62 盘丝洞:要进关起门的盘丝洞,你得先美得像妖精
n68 鼎泰:高级订制就是寻求同类
n72 念叁:开在石库门的井柏然爱潮流鞋店
n想开 | 设计
n78 颂雅品:从一个人的店,到所有人的家
n84 UNDEF/NE:是店,却自带多属性
n88 Wondullful.Dept:“人总是要逛街的”,请上街 High
n92 余杭融:他们养活了一个不盈利的实验室,用来研究美好生活的一万种可能
n98 本意手作:逃离办公桌,文艺的世界才应该是生活的本意
n102 妙物:听她讲珠宝的一千零一个故事
作者介绍
文艺加萌研究所
n有关温暖的梦想和冷静的现实、文艺趣味与商业逻辑的叠加、漂亮的花钱与赚钱。由作家庄雅婷主理,由媒体人、专业咨询人士和美好生活方式品位家组成的传播咨询团队。综合了文艺个性店铺优质内容、创业指南、美学样本、专业指导、资源共享的生活方式新媒体品牌。旗下MOOK书《想开一个店》,以快乐的心态研店铺生活方。
文摘
有一位成功人士给我描述过老年景象:带着大笔积蓄退休,开两家店,一家是面馆,一家是酒馆,它们挨着, 傍晚才开门,直到深夜。搬一个小椅子坐在门口,笑眯眯地看人进去吃面,或者喝酒。看他们进进出出,听他们对着一碗面高谈阔论,或对着一杯酒黯然神伤。
n后来他提前退休了,带着一大笔钱,并且真的开了这两家店。让人欣慰的是,这两家店又隐蔽又热闹,并且很赚钱。他坐在门口抽着烟斗表示——因为我不想赚钱啊,所以我赚到了钱。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是想坐在门口看人啊。你知道,对抗人生的方式而已。
n如何区分文艺还是不文艺?我们有讲,普通青年开店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而文艺青年开店通常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一种想要的生活,一种在红尘边打滚的感觉。在上一本《想开一个店:造梦者》的签售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眼睛闪闪发亮的人,甚至包括我的投资人也和我说:“我的梦想也是开一个店啊。”大家都把赚钱这件事朝后排了,先想到的是满足自己,想象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或发生更多的关系。
n跟一个有梦想的人讲赚钱的事经常不在一个频道上。我曾经遇见过三个姑娘合伙开咖啡馆的例子。她们每个人拿了几万块出来,跟我描述的是:我们太想要一间自己的图书馆咖啡屋了,你可以在这里看书、读诗,我给你都市如狗生涯中一个仰起头喘息的时刻。当我问她们怎么赚钱的时候,她们回答我:我们都有心理准备的,等这笔钱赔光了就关门呗,好歹也是圆了我们的梦。记得当时我无法评价,只能幽幽地说了一句:开店就是为了把这笔钱赔光,这个逻辑我实在不能懂。
n所以我想,文艺青年、包括文艺中老年,如果真的想开一个店,那么发自内心地说一定是不想赚钱的。他们只是想和这个世界、想和更多的人发生关系。
n梦的尽头,是醒来需要面对的无数琐碎。每个人都会变。你要有品位,有好的产品,有自己喜欢的环境,有靠谱的供应链,甚至有好用的员工和善良的房东。这都是需要一场场打交道得来的经验。然后你希望店里来的客人是欣赏你甚至懂你的,好和你有共同语言,这是所谓的“一样的人”,然后你又会看到形形的故事在你身边上演,这真是坐看红尘滚滚、体验人生百态呢。所以,开一个店,就是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扔进了一个洪流中,从此你无法回避,扑面而来的,都是故事。
n后来我和那三个想开咖啡馆的姑娘说:哪怕是一个梦,一个人生特定阶段的故事,我们也要把梦做得久一点,故事讲得长一点。“这才符合逻辑”。
n天知道我是多么喜欢文艺青年,他们敏感、有才华、有情趣,相信审美甚过于相信道理,他们是凡俗生活中的微光。即使有很多人在抹黑文艺这个词,我也认为那是一种误读。只是我自己也理解那种特有的涣散,感性理性的种种。文艺和商业好像天生就是两个对立的词汇,可真的是这样吗?我并不苟同。
n事实上,能让你感到美好的东西,都暗合了人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进入到你视野里的美好店铺,背后都有坚强的商业逻辑和实干的精神在支撑着。我们终于不是看到一盘散沙,而是看到很有人不仅仅有梦想,也有勇气,还有智慧。在这一期的《想开一个店:有胆有脑》里,你会看到很多精英职业人转身变成美好生活方式的代言人。无论他们之前是演员、审计师、IT 精英,还是本身就是好厨师、设计师,都寻找到了自己坚实的商业逻辑,头脑清晰的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条与更多的人发生关系的新路径。
n我喜欢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开了一个店,但内心抱着一种小小的“啊,也许能改变一条街、一座城的气质呢,我也在为改变世界做了一点事情呢”的那种心态。所以,这一期的书,在梦想之外,给大家讲了更多有胆有脑的故事。我也喜欢这样的热血。
n序言
卷首语
n特别策划 有胆有脑
n10 北京 黄小厨:黄磊和黄磊有关的食物的一切
n14 长沙106 Beer Pub:如何开一家赚钱的小酒馆
n20 上海RESEE:开店需要的商业模式,任何专业人士都帮不了你
n26 北京MENG FLORA+:敢拒绝所有投资的花艺设计工作室
n30 厦门 不在书店:中国美书店要拍电影
n专题 | 有关开店的思考
n36 有关食物的店:欲望镇定、无愧疚、让你怀念,这是天地有情的方式
n48 开家文艺小店养活自己
n54 名人餐厅,除了有名,真能吃饭吗?
n想开 | 衣·物
n62 盘丝洞:要进关起门的盘丝洞,你得先美得像妖精
n68 鼎泰:高级订制就是寻求同类
n72 念叁:开在石库门的井柏然爱潮流鞋店
n想开 | 设计
n78 颂雅品:从一个人的店,到所有人的家
n84 UNDEF/NE:是店,却自带多属性
n88 Wondullful.Dept:“人总是要逛街的”,请上街 High
n92 余杭融:他们养活了一个不盈利的实验室,用来研究美好生活的一万种可能
n98 本意手作:逃离办公桌,文艺的世界才应该是生活的本意
n102 妙物:听她讲珠宝的一千零一个故事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强得惊人,读起来简直像在看一部节奏紧凑的商业纪录片,而不是一本严肃的商业指导。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市场调研和初期客户反馈收集那一段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把那种初创者的焦虑和兴奋感拿捏得死死的。他不是简单地罗列问卷设计,而是通过一个虚构的小咖啡馆老板的视角,展现了如何面对第一批挑剔的顾客,如何顶着压力修改产品配方,甚至如何处理那些看似不重要但实则致命的差评。那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真实感,让我这个旁观者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书里关于“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在实体店应用上的论述也十分精彩,它强调的不是完美,而是快速迭代和快速试错,这对于当下这个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说实话,很多创业书都在鼓吹“一次成功”,但这本书却勇敢地展示了无数次小失败汇聚成最终成功的全过程,这对我这种容易追求完美而迟迟不敢行动的人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对“品牌故事”和“客户体验设计”的深入探讨。在现在这个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光有好的东西是不够的,你必须有一个能让人记住你的理由。作者提到,一个成功的“店”不应该只是一个交易场所,而应该是一个充满叙事性的空间。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析如何将创始人的个人经历、对某类产品的热爱,巧妙地融入到店面的每一个细节中,从灯光的色温到背景音乐的选择,甚至到收银小票上的感谢语。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设计,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店就是能让人流连忘返,而有些店却像便利店一样冰冷。它让我意识到,开店不仅仅是卖货,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与世界连接”的对话。这种从“工具书”上升到“哲学思考”的高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商业书籍能做到的,读完后感觉心灵都被充实了不少。
评分哎哟,最近读完一本叫《想开一个店.2》的书,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创业题材的书也没抱太大期望,觉得无非又是那些老生常谈的成功学废话。结果呢,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没有那种空洞的口号,而是非常扎实地剖析了“开店”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和艰辛。尤其是它对选址策略的那部分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作者把地理位置、人流量、竞争对手分析,甚至是季节性变化对客流的影响,都拆解得清清楚楚,配上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走进了那些繁忙的街角,亲身体验了选址决策时的那种左右为难和权衡取舍。我尤其欣赏作者提到的小店如何利用“第三空间”理论来打造顾客黏性的章节,那不是简单的装修漂亮,而是关于情感连接和社区营造的深层次思考,这点远超出了普通商业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人际心理学的实用指南。读完之后,我出门看任何一家小店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敬意和审视,开始琢磨他们背后的运营逻辑,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人从“想开店”的浪漫幻想,瞬间回归到“如何经营”的骨感现实的佳作。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让我感到惊喜的,那就是作者在处理“财务规划与现金流管理”这一枯燥主题时所展现出的艺术性。通常这类章节我都是跳着看的,觉得太理论化,但这本《想开一个店.2》绝对是例外。作者没有堆砌复杂的Excel表格,而是用了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把现金流比作是小店的“血液循环系统”。他详细分析了“回款周期”和“库存积压”这两个‘血栓’是如何扼杀一家看似红火的店的。我尤其喜欢他关于“紧急备用金”的设定,要求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解释了这种“过度保守”的必要性,特别是针对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个体经营者。这种务实到近乎偏执的财务观,让我意识到,再好的产品,没有健康的现金流做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这本书的财务部分不是让你学会做会计,而是让你学会像一个‘财务医生’一样为你的生意把脉,太实用了,我感觉我的商业直觉都被刷新了一遍。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关于“人力资源与团队建设”的讨论,其实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部分。我原以为这种小店管理不会涉及太深奥的团队理论,但作者聚焦于如何管理“非全职”或“兼职”员工,以及如何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这简直是直击了无数小老板的痛点。他没有提倡高薪,而是强调“透明度”和“共同成长感”。书中提到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就是如何设计一个“激励分享机制”,让员工不仅仅是打工者,而是成为生意的共同建设者。这个理念非常先进,而且操作性极强。这种把人放在核心位置的经营哲学,让我感到这本书的作者不仅精通商业运营,更是一个深谙人性的管理者。它成功地将创业的“术”与“道”完美结合,让我对未来小店的运营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