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健身女神-我要马甲线 | 作者 | 赵雨菲 |
| 定价 | 42.00元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55241997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30天练出马甲线,你就是下一个女神! ☆本着全面和重点健身的双重健身方法,雨菲将多年总结出的高效的健身动作以图解的方式展现给您。简单易学的动作配上详尽的图解说明,只需弹力球、凳子、健身球等道具,就能让您在狭小空间内快乐健身,轻松。 ☆要锻炼也要吃好。雨菲根据锻炼者的不同情况、健身阶段,为您提供丰富多彩又简单易上手的美味食谱,让您在有一副好身材的同时也有一个好胃口、好心情。 |
| 作者简介 | |
| 赵雨菲,知名模特,主持人,菲速运动品牌主理人,第65届世界*人气、上镜获奖者,网络人气美女健身教主。电影《初恋浅规则》女一号,另主持《气喘吁吁》、《女神制造》等时尚健身栏目。 |
| 目录 | |
| 章 想拥有马甲线,你需要知道这些 关于训前准备 关于好身材 关于马甲线 关于训练方法 粉丝天地 成功案例 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训练之前的8个伸展动作 训练1 胸型塑造 1.俯卧撑 2.膝盖触地俯卧撑 3.窄幅俯卧撑 训练2 苗条手臂 4.弹力绳俯身臂屈伸 5.弹力绳法式弯举 6.矿泉水瓶俯身臂屈伸 7.哑铃法式弯举 8.椅子反向俯卧撑 训练3 “马甲线” 9.仰卧卷腹 10.椅子仰卧卷腹 11.触膝仰卧卷腹 12.肘部触膝卷腹 13.离心倒 14.4阶段仰卧卷腹 15.肘部触膝 16.膝盖触胸 17.反向仰卧卷腹 18.健身球仰卧卷腹 19.屈体抬腿 训练4 “人鱼线” 20.坐式侧弯 21.腿转体 22.脊椎骨侧弯触摸脚后跟 23.转体卷腹 24.侧躺·侧弯 25.侧提臀 26.V字转体触摸脚尖 27.健身球转体仰卧起坐 28.健身球侧弯 29.健身球转体 训练5 紧致背部 30.弹力绳滑轮下拉 31.弹力绳划船 32.弹力绳坐姿划船 33.弹力绳后拉 34.毛巾滑轮下拉 训练6 挺拔腰背 35.俯卧两头起 36.胳膊和腿交叉抬起 37.俯卧抬腿 38.坐姿背屈伸(弹力绳) 39.脊柱提臀 40.单腿脊柱提臀 41.健身球背屈伸 训练7 修长美腿 42.屈膝运动 43.宽幅屈膝 44.静态弓箭步 45.动态弓箭步 46.侧面弓箭步 训练8 臀部 47.单腿硬举 48.背后交叉腿扭转屈膝 49.保加利亚式弓箭步 50.早上好 51.后踢 52.臀部外旋提 番外篇 平衡训练 53.前桥 54.提腿前桥 55.侧桥 56.举背提腿交错训练 57.背桥 58.提腿背桥 节 健身与饮食禁忌 健身前什么不能吃 健身后什么不能吃 第二节 健身与饮食时间搭配 健身前怎么吃 健身中怎么吃 健身后怎么吃 第三节 健身与喝水 第四节 找到属于你的佳菜谱 骨感界皇后 微胖界女王 肥胖界女神 运动界精灵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倡导的“身心合一”的哲学观。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练出腹肌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解的书。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探讨“身体意象”和“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她反复提及,追求健康的目标应该是基于“我能为我的身体做什么”,而不是“我的身体应该看起来像别人”。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极大地减轻了初学者面对社交媒体上那些完美身材模板时的焦虑感。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偷懒没去健身房,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但翻到书中的某一章,作者写道:“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身体会告诉你它需要什么。”这句话像一剂定心丸,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智慧地倾听身体的需求,而不是被外界的评判标准所裹挟。这种深层次的心灵滋养,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健身指南的预期。
评分从排版和视觉设计来看,这本书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虽然内容深入,但整体阅读体验却非常轻松愉悦。大量的留白,清晰的字体选择,以及贯穿全书的、主题一致的高质量摄影作品,都让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不像有些专业书籍,图文拥挤,让人一看就头疼。这本书的图注非常精准,尤其是在讲解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的肌肉收缩点时,图示的清晰度简直令人赞叹。我注意到,作者甚至为不同体能水平的人群设置了不同难度的进阶路线图,这使得这本书具有极长的生命周期,不会因为我体能的提升而立刻被束之高阁。从入门到进阶,它都能提供恰到好处的指导,真正做到了“一本读透,长期受益”的目标。毫无疑问,这是一本从内容深度、实用价值到视觉美感都达到了顶尖水准的健身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抓人眼球,那种充满活力和力量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直击人心的叙事方式所吸引。她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枯燥的理论或者复杂的动作分解,而是用一种非常个人化、近乎闺蜜分享的口吻,娓娓道来自己是如何从一个“沙发土豆”蜕变成大家眼中“健身女神”的心路历程。书中对初期那种从零开始的迷茫、尝试新事物时的笨拙,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初在健身房里手足无措的影子。更让我惊喜的是,她非常坦诚地分享了那些“黑暗时刻”——比如某个阶段平台期的沮丧,或者因为过度训练带来的小伤痛,这些真实的记录,比任何完美无瑕的成功案例都更具说服力。她强调的不是速度和极端,而是持续的、可持续的改变,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远比单纯追求一个“马甲线”的表面目标要深刻得多。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指导,而是在被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温柔地牵引着,一步步探索身体潜能的边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巧妙,它把一个看似庞大且令人生畏的健身计划,拆解成了可以轻松消化的小模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动作细节时所采用的那种“慢镜头”式描述。她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深入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一个深蹲到底应该感受臀部、大腿还是小腿的发力点,配上精准的图文对照,即使是健身新手,也能迅速抓住要领,避免无效发力甚至受伤。我试着按照她第一阶段的激活训练做了几天,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同,那种肌肉被正确激活后的酸胀感,是以前盲目跟风运动时从未有过的。而且,她对饮食部分的讲解也绝非“节食”那么简单粗暴,而是强调营养的均衡与搭配,提供了大量的“懒人食谱”和食材替代方案,这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健身书都会把营养部分写得像化学公式一样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就像是厨房里的温馨小提示,实用性极高,让人愿意坚持下去。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解决“坚持不下去”这个核心难题上的策略。她不是简单地用“毅力”来搪塞过去,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基于行为科学的习惯养成系统。比如,她建议将健身与一个已经牢固建立的日常习惯捆绑起来(习惯堆叠法),或者如何设计一个“无痛开始”的入门仪式,让启动运动的门槛降到最低。我个人对书中关于“环境设计”的那一小节印象深刻——如何在家中布置一个让你看到就想动起来的角落,或者如何规划通勤路上的“微运动”。这些细节的指引,显示出作者不仅自己做到了,而且深刻理解了现代人生活节奏的限制。她提供的是一套“适应性”方案,而非“理想化”方案,这种极强的现实操作性,让这本书成为了我案头必备的“急救手册”,每当动力不足时,翻开随便一页都能立刻找到重新上路的灵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