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权威传记!
精选26张照片,串联起女性传奇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创作历程。
女作家的正确道路不是全力以赴攻破男性设置的街垒,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作家。
阿特伍德的父亲是一位昆虫学家,六个月大的她被放在背包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丛林生活,后来成为她第一任丈夫的吉姆·波尔克说:“她是名副其实的丛林之子。”在阿特伍德出生的那个时代,女孩们还会因为创作野心而受到打压,但是她却坚信自己要写诗,要成为作家。这一点从未改变,无论是她在“波希米亚使馆”参加文学活动时,在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时,还是在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做小职员时。通过作者的描述,一位杰出作家的职业生涯图景徐徐展开,她“永不停步”的独门创作秘籍慢慢显露:为何她能创作出《可以吃的女人》《使女的故事》《猫眼》这样的作品?她的创作中有多少亦真亦幻的部分?她的艺术创作与个人生活又具有怎样的情感关联?如今,年逾八十的她,依然笔耕不辍,跨越题材,打破桎梏,永不停步地在创作。
##我是看《使女的故事》才知道阿特伍德,而且我看的是剧版……当时我就为剧情的看似荒诞离奇而感到惊叹,同时感到真实地令人害怕。在生育率越来越低的年代,不排除这样的场景未来是否会发生……阿特伍德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也是教授,母亲特别会讲故事。阿特伍德是少数从来知道自己应该去当作家的女子,她有天赋,热爱写作,在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在高校任教,27岁即通过诗歌成为最负盛名的女性作家。无疑,阿特伍德的人生是让人羡慕的,但这背后离不开她的坚持与努力,“她从来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她是个理性的不浪漫主义者,正是她对这个世界的思考给她的小说带来了极大的魅力。
评分##思维和想象力才是真正快乐生活的核心,这是阿特伍德用她的经历写就的妙方。 关于阿特伍德的创作生活: 她对每天的写作时间做了精心安排。每天四小时,每周五天,利用下午时间专门写作。 倘若是专注于一本新小说,她可能也会在晚上写。她通常在别处办公,不在家里。 她对爱情关系的思考: 她幻想中的爱情即两个人以旗鼓相当的身份相遇,保持各自的差异,而不是像古老浪漫比喻那样,注定相遇,注定合二为一。 她不认为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不可或缺。这样很好,你不会感到束缚,你不是缺了这个人不行。如果你喜欢,尽可以和他们在一起。 她认为最好从二人世界之外的角度思考自己,创造性地参与世界。我们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作为一个作家,她有责任自己谋生。 以上哪怕放在现在,都是流行的,客观的,前卫的…她真是无可辩驳的魅力女性。
评分##读完心潮澎湃,备受鼓舞。这不是一部寻常意义上的传记,它更像是对阿特伍德的写作与思想的梳理,读完对阿特伍德的作品也能有极为清晰的认知,我才知道原来在成为小说家之前,阿特伍德最早是以诗人身份在文坛立足的。通过了解阿特伍德的成长经历,我们实际上也能了解现代加拿大国家身份的形成——我们通常认为加拿大只是一个富庶、温和得甚至有些没性格的北美国家,却往往遗忘了它也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殖民主义问题,且因为一直缺乏自己的历史叙事而丧失文化自觉的国家。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阿特伍德是在两个维度上开辟道路:性别与民族。如今,她应当可以自豪地认为,属于我的战斗我履行了我的义务。她的作品和思想,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评分比起最著名的《使女的故事》,目前我最喜欢的是《神谕女士》。我喜欢封面选的这张照片,完美体现了她的幽默感。和O'Keeffe,布尔乔亚晚年照片中那种女王般的气势完全不一样,这张照片很轻盈,非常顽皮。 这本传记写的是《使女故事》《猫眼》《神谕女士》之前的阿特伍德,所以她的声名建立过程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她在写出这些小说之前,已经成为了阿特伍德,她的内在比我想象的还要强大。 她很像另一个版本的恬娜,她是接受了柔克岛巫师学院训练的恬娜,她走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一条新的路。她这一代的女艺术家开始重新定义女艺术家,不是疯子,不需要自杀,不必离群索居也不必孤独终老。她们会结婚,也会有小孩,会织毛毯,也会用洗衣机。她们定义自身的方法是创作,持续不断的创作,以作品展现自身,不再为新的女性神话提供素材。
评分##跟《信任》一起看很有意思。
评分##“她认为:‘女作家的正确道路不是全力以赴攻破男性设置的街垒。(也不是企图操控一切,唯女性为大。)……正确的道路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作家。’”几年前读到《使女的故事》,看过访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阿特伍德本人,“她散发出一种其他人都没有的自信。她知道自己是谁,知道生活是什么,知道如何坚持写作”。这本传记是将阿特伍德的成长,置身于加拿大文学发展的时代之中。她与其他作家一道,身体力行地为加拿大获得民族文化身份尽自己的力量,也幸福地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开心在传记接近尾声时,读到阿特伍德如愿成为了一位母亲。
评分##思维和想象力才是真正快乐生活的核心,这是阿特伍德用她的经历写就的妙方。 关于阿特伍德的创作生活: 她对每天的写作时间做了精心安排。每天四小时,每周五天,利用下午时间专门写作。 倘若是专注于一本新小说,她可能也会在晚上写。她通常在别处办公,不在家里。 她对爱情关系的思考: 她幻想中的爱情即两个人以旗鼓相当的身份相遇,保持各自的差异,而不是像古老浪漫比喻那样,注定相遇,注定合二为一。 她不认为男人对女人/女人对男人不可或缺。这样很好,你不会感到束缚,你不是缺了这个人不行。如果你喜欢,尽可以和他们在一起。 她认为最好从二人世界之外的角度思考自己,创造性地参与世界。我们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作为一个作家,她有责任自己谋生。 以上哪怕放在现在,都是流行的,客观的,前卫的…她真是无可辩驳的魅力女性。
评分##女作家中喜欢两个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杜拉斯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两个人身上都贯穿有一种令人着迷与敬畏的激情,是写作的激情,也是生命的激情。但或许在作家两个字前面特别强调女性并不合适,最好只是以一个纯粹的作家身份看待。高阶的作家最终写的只是人性。 作家都会基于各不相同的创作观及创作方式去创作,没有是非优劣。读阿特伍德这本传记感觉一直与她是投缘的——“写作不是布道,不是解决问题,甚至不是分析。写作更像一面镜子或镜子反射出来的影像。” 有一种人为写作而生,写作对他们来说不是职业,而是生命,就像阿特伍德。读一本喜欢的作家传记,了解作家历史之外,从根本来说是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状态,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评分##跟《信任》一起看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