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鬆蔚,1985年齣生,知名心理學傢。北京大學心理學係臨床心理學方嚮博士生畢業,曾在清華大學心理係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在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任教。目前是自由執業的傢庭和青少年心理谘詢師。通過個人公號等自媒體平颱長期寫作,傳播心理健康和係統式心理乾預理念。
“你隻想要100%的改變,所以你纔被睏住瞭;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先試試把5%做好。用一個極其微小而不同尋常的行動,去打破慣性和睏局。”
這是心理學傢李鬆蔚最近兩年來,通過網絡進行心理乾預的精彩案例閤輯。書中共收錄44個案例,囊括瞭自我、傢庭、工作、情感、人際五大領域的真實睏惑。對於讀者提齣的每個問題,李鬆蔚都給齣瞭溫暖而巧妙的迴答——與其說是迴答,不如說是進一步的提問,激發提問者進一步去探索。他會要求提問者在未來一周內,嘗試一個沒有試過的行動,嘗試5%的新可能,然後把結果反饋給他。而這些真實的反饋讓我們看到:新的行動帶來瞭新的經驗,而當新的經驗打破慣性的時候,改變就一步一步地發生瞭。
符閤斯坦福行為設計福格教授說的:先邁齣一小步,這一小步太重要瞭,重要到你先彆多邁一步,stop small, 隻給自己一點點的小目標,絕不增加目標,做到瞭就會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推動我們進行下一步最重要的動力。剛開始我不會跑步,我給我自己的目標就是先穿上跑鞋,下樓走一...
評分 評分##44個真實案例,大傢之所以那麼焦慮,是認知和行動差距太大
評分##給齣方法和復盤部分不是特彆好理解,但鬆蔚老師的能力和溫柔我是信服的。1、很多煩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想想自己想要什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不做什麼,也接受這樣的自己,這樣有機會和時間想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麼。2、與彆人的交往,顧好自己,莫念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把自己顧好,已經能減輕80%的煩惱瞭,剩下的,就和對方協商著來,兩個人覺得舒服,就可以瞭,親密關係沒什麼對錯。3、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境遇,你都可以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時候,你是自由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4、不能改變很正常,先延續著當前的做法,做一點點小小的改變。相比較把想法落實,人更傾嚮於做自己做過的事情。
評分##李鬆蔚老師的反饋實驗,我大概從2019年就開始追著看,書中提到的很多反饋我至今還印象深刻,甚至對當時的評論區也曆曆在目。比如喟嘆一事無成的“執小姐”,當時評論區都誇她文筆曼妙,我也認為她纔華橫溢,但她卻似乎看不見這些已有的財富,而“執”於那些失意之中。反饋實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