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想象力的1000个奇思妙想:日常生活大揭秘 [11-14岁]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1000个奇思妙想:日常生活大揭秘 [11-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秉正 编
图书标签:
  • 儿童读物
  • 青少年科普
  • 想象力
  • 创造力
  • 亲子阅读
  • 科学探索
  • 生活妙趣
  • 益智游戏
  • 思维训练
  • 趣味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ISBN:9787511002518
版次:1
商品编码:1000146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1000个奇思妙想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1-14岁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1000个奇思妙想:日常生活大揭秘》精选最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奇思妙想,全面提示在千世界的神奇奥秘。电话已经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通信设备,可是用了这么久,你知道电话传递语言的原理吗?

内容简介

  如果有一天地球停止转动,你会觉得心脏好像要从嘴里飞出去,所有的东西都会以很快的速度飞向东边;如果明天的太阳不再升起,白天会和夜晚一样黑,公鸡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打呜;如果我们和长颈鹿一样高,我们的血压将非常高,会使血液从血管中喷出来……本套丛书是一套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的科学书,收录了一千多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思妙想,这些奇思妙想,都是孩子们在课本中找不到标准答案,家长也无法做出准确解答的“好想法”。

内页插图

目录

1.燃烧的东西会冒姻,能设法减少冒烟吗?
2.打电话声音越大对方听得就越清楚吗?
3.水果吃得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多吗?
4.冰箱的门打开,它能代替空调吗?
5.把啤酒倒进玻璃杯会起很多泡沫,有没有让啤酒少起沫的玻璃杯?
6.打开电源的一瞬间白炽灯最容易被烧坏,这是怎么回事呢?
7.保温瓶里的茶和汤,哪个凉得更快?
8.冰箱里的香蕉和冰箱外的香蕉,哪个更容易变黑?
9.乘坐飞机时会耳朵痛,我们能通过调节机舱内的气压来改变它吗?
10.地震时,人待在高楼的哪个地方最安全?
11.池塘里有那么多水,怎么只有表层的水会结冰呢?
12.用冰箱制作的冰块总会有很多气泡,怎样才能得到透明的冰呢?
13.地铁是怎么到地下的?
14.电影中常见到装有消声器的枪支,但为什么见不到装消声器的左轮手枪?
15.为何人的眼睛不像耳朵和鼻子那样怕冷?
16.飞机可以倒着飞吗?
17.高楼上的塔式起重机是怎么运下来的呢?
18.高温能杀菌,冷冻能杀死细菌吗?
19.海船的舷窗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能把它做成方形的吗?
20.红辣椒的哪个部位最辣?
21.强力胶黏性那么好,怎么不会把自己粘在管壁上呢?
22.驾驶汽车时需要换挡,那么驾驶快艇时需要换挡吗?
23.假如你乘坐的电梯因事故突然自由下落,怎样做才能受到最小的伤害?
24.金属元素中,有没有在常温下呈液态的?
25.橘子罐头里的橘子,怎么没有白色的橘络呢?
26.面包烤焦了,为何是黑色而不是其他颜色?
27.气球向上飞的时候,怎么总是像醉汉一样踉踉跄跄呢?
28.《百家姓》是中国的姓氏大全,它只收录了100个姓吗?
29.铅笔芯是怎么放进笔杆里面的呢?
30.切菠菜的时候,如果不用不锈钢刀会怎样?
31.切开的苹果放在空气中会变成茶色,能让它不变色吗?
32.热气球没有方向盘,那么驾驶员是怎样驾驶它的?
33.如果倒奶的速度太慢,奶为什么会顺着奶盒流下去呢?
34.如何让久放的书不发黄?
35.如果雷电击中大海,鱼儿会不会被电死?
36.使用蒸屉和微波炉加热的食物,哪个冷却得更快?
37.汤圆在锅里上下沉浮是怎么回事?
38.体温计的最高温度可以超过42℃吗?
39.肥肉总是白的,它可以变成红色吗?
40.装食品的真空罐里面,真的没有任何气体吗?
41.圆珠笔方便又好用,那圆珠笔倒着能写出字来吗?
42.晕车的人是坐什么车都晕吗?
43.坐电梯时,你的体重会有变化吗?
44.收音机是怎样接收信号的?
45.玉米是怎么变成爆米花的?
46.穿上冰鞋在冰上滑冰很快,如果在玻璃上滑也会很快吗?
47.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它与飞机能飞上天是同样的道理吗?
48.手术中麻醉的病人,如果突然醒来会怎样?
49.人在死海游泳不会沉是因为盐分多,死海里那么多盐是从哪里来的呢?
50.时间长了,饼干为何变软了?而面包怎么变硬了?
51.甩鞭子会发出噼啪声,这声音是鞭子的哪个部位发出来的呢?
52.水开了冒白气与冬天人们口中的白气是同样的道理吗?
53.睡眠时间与人类寿命有关吗?
54.天那么大,飞机为什么还会相撞呢?
55.如果拖拉机的前后轮一样大会怎样?
56.推土机的车轮那么长,它怎么转弯呢?
57.微波炉可以快速加热食物,那能用微波炉热水吗?
58.为何鸟飞行要拍翅膀,飞机怎么不需要呢?
59.为什么保鲜膜可以紧贴在盘子上?
60.飞机可以飞到太空去吗?
61.我们见过各种颜色的汽车,但为什么从来没见过彩色的汽车轮胎?
62.星座真的会影响人的命运吗?
63.沿不同的方向撕开报纸,用的力一样吗?
64.隐形手枪就是看不见的手枪吗?
65.钻石和石墨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可是它们的硬度怎么不一样呢?
66.游泳运动员是因为近视才戴泳镜吗?
6?雨点是什么形状的?
68.在疾驰的火车上跳起,人落下时会退后吗?
69.只要太阳拥有强烈的光能,太阳能电池就能永久使用吗?
70.致病的细菌会让人生病,所有的细菌都有害吗?
71.在商场乘自动扶梯时,扶手带的移动速度总是与梯级的速度一样吗?
72.飞机的黑匣子是黑色的吗?
73.提着超市装商品的塑料袋回家,它为什么总是发出沙沙的叫声?
74.橡皮能擦铅笔字,也能擦钢笔字吗?
75.珍珠总是光彩夺目吗?
76.降落伞篷顶开有一个很大的孔洞,这个孔洞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精彩书摘

  电话已经成为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通信设备,可是用了这么久,你知道电话传递语言的原理吗?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两个用户如果想要进行通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引发空气振动会形成声波,这时候声波又会作用于送话器从而产生电流,我们叫做话音电流。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而受话器的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一把电流转化为声波,再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中。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
  现在,我们知道了,电话里的声音是由电流转换而来的,而电流是由说话人的空气振动引起的,空气的振动与说话人的声音是有关系的,所以,说话人声音太小与被听到的声音大小有关。如果说话人声音大,对方也就能听得清楚些。然而,有时候,即使说话人很大声地讲,而昕者还是听不清,这就有可能是手机内部有问题,跟说话人的声音大小并没有关系。

前言/序言


《思维探险家:点亮11-14岁的好奇心》 开启一段穿越日常生活的神奇旅程 你是否曾好奇,身边司空见惯的物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为什么雨滴会落下?星星为何如此遥远?当我们用餐时,食物又是如何被转化为能量的?电灯是如何发光的?为何我们会做梦?你身边的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得多,它充满了等待你去探索的奇迹。 《思维探险家:点亮11-14岁的好奇心》是一本专为11至14岁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思维启迪读物。我们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欲旺盛,思维开始变得更加独立和深刻,他们渴望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并乐于挑战已有的认知。本书的核心在于,通过深入浅出地解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容易被忽略的现象,来点燃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内容亮点: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跨越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的“思维探险”。我们并非罗列枯燥的科学公式或复杂的理论,而是从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出发,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熟悉的场景陌生化,让学习的过程变成一场充满乐趣的发现之旅。 一、 物理世界的奇妙法则: 微观世界的震撼: 你手中的笔,你呼吸的空气,甚至你身体本身,都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是如何运作的?它们为何能组合成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我们将带你走近原子、分子,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让你惊叹于微观世界的精密与和谐。 能量的秘密: 食物的能量如何转化为你奔跑的力量?太阳的光芒又是如何跨越遥远的距离来到地球?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能量的各种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电能,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你会发现,我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能量的海洋中,理解了能量,就理解了许多自然现象的根本原因。 运动与平衡的艺术: 为什么骑自行车不会倒?为什么地球能够围绕太阳稳定运行?我们将解析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简单的抛物线到复杂的轨道力学,让你理解运动的奥秘,感受物理定律的优雅。 光与声的魔力: 彩虹的形成是如何巧妙地运用了光的折射和反射?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远方的声音?我们将探索光的本质,了解色彩的产生,并揭示声音传播的原理。你将学会从全新的角度观察和聆听这个世界。 天气变幻的奥秘: 雨为什么会下?风又是如何形成的?云朵为何能漂浮在空中?我们将解开天气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让你对风、雨、雪、雷电等自然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能够预测天气的变化。 二、 科技改变生活的智慧: 电子设备的“内幕”: 你的智能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内部的芯片和电路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将揭示电子设备背后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让你了解数字世界是如何构建的,以及我们如何与它们互动。 通讯的奇迹: 为什么我们能够跨越千山万水与亲友通话?互联网是如何将世界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将探索无线电波、光纤通信以及互联网协议等技术,让你理解现代通讯的强大力量。 交通工具的演变: 从最古老的轮子到如今的磁悬浮列车,交通工具是如何不断发展的?飞机为何能够飞上蓝天?汽车又是如何实现自动驾驶的?我们将追溯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 我们身边的工程奇迹: 高耸的建筑、宏伟的桥梁,这些令人惊叹的工程是如何建造的?它们又蕴含着怎样的力学原理?我们将带你欣赏这些工程的巧妙设计,了解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的魅力。 能源的未来: 我们使用的电力从何而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又有哪些优势?我们将探讨各种能源的生产方式,以及可持续能源在未来的重要性,培养你的环保意识。 三、 人文社会中的思考: 历史的印记: 那些古老的遗迹、流传的传说,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我们又是如何通过考古和文献来了解过去的?我们将引导你关注历史事件,理解文明的演变,并认识到历史对塑造我们当下的重要性。 社会的构成: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社会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将从宏观角度审视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经济运行,帮助你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语言的魅力: 不同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文字是如何记录和传播思想的?我们将探讨语言的起源和演变,以及语言在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艺术的表达: 绘画、音乐、舞蹈、文学,这些艺术形式为何如此迷人?它们又是如何反映人类的情感和思想的?我们将引导你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培养你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伦理与道德的辩思: 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将通过一些经典的伦理困境和思考题,引导你进行深度思考,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四、 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释放: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科学发现是否能够启发艺术创作?艺术家的灵感又是否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我们将展示科学与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鼓励你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的创意方法: 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本书将介绍一些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创意方法,并鼓励你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故事的魔力: 为什么引人入胜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我们又如何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我们将分析优秀故事的构成要素,激发你的叙事能力和想象力。 未来的畅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将鼓励你大胆畅想,用你的想象力去描绘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为什么”到“怎么办”: 探究现象的本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激发你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并勇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未来探险家。 本书特色: 以问题驱动,引导思考: 每章内容都围绕着一个或多个孩子们可能会问的“为什么”展开,从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出发,层层深入,揭示背后的科学原理或社会规律。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大量精心绘制的插图、图表和真实照片,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易于理解。 互动式学习设计: 书中穿插有“小试身手”、“思考角”、“创意实验室”等互动环节,鼓励读者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鼓励探索,拓展思维: 本书并非简单地提供答案,而是鼓励读者主动去探索、去提问,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每个章节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所有案例和讲解都来源于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 激发终身学习的热情: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点燃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爱上探索和学习,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和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终身学习者。 《思维探险家:点亮11-14岁的好奇心》 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是一把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它将陪伴你的孩子,在奇妙的探索中,发现自己无穷的潜力,点亮闪耀的未来。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成为那个敢于追问“为什么”,并能找到“怎么办”的优秀探险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那正处于“十万个为什么”阶段的侄女量身定做的!我是在亚马逊上偶然看到这个标题的,当时就被“奇思妙想”和“日常生活大揭秘”这两个词吸引住了。我一直想找那种能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书。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活泼,色彩搭配也很吸引人,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给青少年的。我翻开内页,发现它并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的解释,而是把科学原理、生活现象用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串联起来。比如,它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要先眨眼再眨眼,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通过书中的描述,一下子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我的侄女平时对这些科学类的话题兴趣一般,但她拿到这本书后,一头扎进去就停不下来,不停地问我:“你知道吗?原来这个是这样的!”这种由内而外激发求知欲的感觉,对我来说比任何说教都有效。这绝对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提升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绝佳伴侣。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儿童教育的家长,我接触过不少号称能激发创意的书籍,但大部分都是空泛的说教或者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工项目。这本《激发孩子想象力的1000个奇思妙想:日常生活大揭秘》则完全不同。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想象力”这个抽象的概念,落地到了孩子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具体场景中。我特别欣赏它处理问题的方式——它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出一个现象,然后引导孩子去思考背后的原理。比如关于气压的解释,书中会设计一些小实验的场景,让读者自己去推测结果,然后再揭晓谜底。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参与感。我儿子最近迷上了自己拆解旧玩具,他告诉我,他现在看任何东西都会想:这个东西是怎么工作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培养了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内在驱动力。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因为11到14岁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电子产品分散,文字量大的书很难抓住他们的眼球。然而,这本《激发孩子想象力的1000个奇思妙想》成功地做到了“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它的排版非常清晰,每一条“奇思妙想”都独立成篇,即使是零碎的时间,比如等公交车或者睡前十分钟,孩子也能轻松地读上几条,不会有阅读压力。我注意到,很多解释都配有非常精致和概念化的插图,这些图画不是那种低幼的卡通形象,而是更偏向于科学示意图的风格,准确地传达了概念,同时又不会显得严肃。这使得全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和愉悦。它平衡了知识的深度和趣味性,不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为了追求深度而牺牲了阅读的连贯性,非常适合处于“半大不小”阶段的青少年。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似乎是按照生活中的不同场景来分类主题的,比如“厨房里的化学反应”、“衣橱里的物理学”等等,这种分类方法让孩子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切入。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的广度,几乎涵盖了从物理、化学到生物、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但每一个知识点都被控制在一个非常易于理解的篇幅内,绝对不会让人感到知识点堆砌的疲劳感。举个例子,书中对“声音的传播”的解释,不仅仅停留在声波的概念上,而是拓展到了音乐的制作和噪音的消除,触类旁通。这使得孩子们在学习单一知识点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种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网络构建,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能够“玩中学、学中思”的家长。

评分

我给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主要因为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在信息爆炸,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太多,真假难辨。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教孩子如何去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比如,关于视觉错觉的部分,它展示了一些经典的图案,然后解释了人脑是如何被“欺骗”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知识点,更是在告诉孩子:你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真相,你需要去探究背后的机制。我发现我女儿现在跟我讨论问题时,会更倾向于使用“为什么不这样呢?”或者“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来表达她的观点。这说明这本书已经在她心中播下了“质疑和探索”的种子。它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构建了一个探索世界的框架,这一点在当下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尤为珍贵。

评分

2011-9-12 9:06:00 您的订单已经打印完毕 翟亚敏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挺好看的一本书,孩子非常喜欢

评分

收到了,还不错,宝贝还没看

评分

挺有意思的,不错,建议购买

评分

有很多生活小知识的书。

评分

印刷质量好,孩子喜欢,丰富知识

评分

内容不错,就是装订不好,打开都散落了!!!!收货的时候没看,其他两本没事,就懒得退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