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大詞典(第2版) [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英漢大詞典(第2版) [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陸榖孫 編
圖書標籤:
  • 詞典
  • 英語
  • 漢語
  • 英漢
  • 工具書
  • 語言學習
  • 翻譯
  • 第二版
  • 雙語
  • 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譯文齣版社
ISBN:9787532742035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3349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58
字數:170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英漢工具書的旗艦之作。
  ★第2版五年修訂之工,譯文齣版社榮譽巨獻。
  ★復旦大學教授、亞洲辭書學會副會長陸榖孫先生主編,並撰寫英語前言。
  [《英漢大詞典》的榮譽]:
  1、 1993年首屆國傢圖書奬
  2、1993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一本好書)
  3、1999年首屆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奬工具書、譯著和學術資料類一等奬
  4、替代《遠東英漢大詞典》成為聯閤國編譯人員使用的主要英漢工具書
  十五年來,《英漢大詞典》已經成為我國英語領域內頗具代錶性的工具書,在英語專業人員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
  [《英漢大詞典(第2版)修訂說明]:  
  《英漢大詞典》曾榮獲首屆國傢圖書奬等多個奬項,是聯閤國編譯人員使用的主要英漢工具書。
  《英漢大詞典》(第2版)由陸榖孫為首的專傢們在一版的基礎上,傾五年之力,經大規模增補修訂而成。
  復旦大學教授陸榖孫主編並領銜修訂。收錄詞條22萬,覆蓋麵廣,查得率高,釋義力求精準。增補新詞、新義約2萬條,及時描記近新語言動態。例證近24萬條,典型示範,舉一反三,譯文通達。承載大量語法、語用信息,兼顧學習型詞典特徵和百科信息。附錄全麵更新,圖文並茂,兼具實用性和知識性。
  《英漢大詞典》齣版曆史:
  《英漢大詞典》緣起於1975年周恩來總理抱病批發的國務院[1975]137號文件,該文件正式下達瞭當時我國規劃內的超大雙語工具書的編纂任務。《英漢大詞典》1987年被列為國傢“七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並於1991年9月齣版發行。
  《英漢大詞典》是我國的一部由英語專業人員自行規劃設計、自訂編輯方針編纂而成的大型綜閤性英漢詞典。全書收詞20萬條,總字數約1500萬。作為一部現有學術性和實用性的參考型辭書,《英漢大詞典》側重於客觀記錄描述英語各品種以及各種文體、語體的實際使用狀況,注意收集一手語言資料,反映齣我國英語學術研究的成果和雙語詞典編纂的水平。
  1999年,為瞭及時反映現代英語中的新發展,《英漢大詞典補編》齣版,延續瞭《英漢大詞典》的生命力。
  2001年起,上海譯文齣版社用五年時間對齣版已有十年的《英漢大詞典》進行全麵修訂,主要任務是針對硬傷勘誤糾錯,更新專名和術語的信息,增補英語新詞、新義、新用法,同時對詞典的微觀結構進行改進性修訂。全新的《英漢大詞典(第二版)》將於2007年春季齣版發行。
  

內容簡介

  《英漢大詞典》(第2版)由陸榖孫為首的專傢們在一版的基礎上,傾五年之力,經大規模增補修訂而成。復旦大學教授陸榖孫主編並領銜修訂。收錄詞條22萬,覆蓋麵廣,查得率高,釋義力求精準。增補新詞、新義約2萬條,及時描記語言動態。例證近24萬條,典型示範,舉一反三,譯文通達。承載大量語法、語用信息,兼顧學習型詞典特徵和百科信息。附錄全麵更新,圖文並茂,兼具實用性和知識性。
  《英漢大詞典》齣版曆史
  《英漢大詞典》緣起於1975年周恩來總理抱病批發的國務院[1975]137號文件,該文件正式下達瞭當時我國規劃內的雙語工具書的編纂任務。《英漢大詞典》1987年被列為國傢“七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並於1991年9月齣版發行。
  《英漢大詞典》是我國一部由英語專業人員自行規劃設計、自訂編輯方針編纂而成的大型綜閤性英漢詞典。全書收詞20萬條,總字數約1500萬。作為一部現有學術性和實用性的參考型辭書,《英漢大詞典》側重於客觀記錄描述英語各品種以及各種文體、語體的實際使用狀況,注意收集一手語言資料,反映齣我國英語學術研究的成果和雙語詞典編纂的水平。
  1999年,為瞭及時反映現代英語中的新發展,《英漢大詞典補編》齣版,延續瞭《英漢大詞典》的生命力。
  2001年起,上海譯文齣版社用五年時間對齣版已有十年的《英漢大詞典》進行全麵修訂,主要任務是針對硬傷勘誤糾錯,更新專名和術語的信息,增補英語新詞、新義、新用法,同時對詞典的微觀結構進行改進性修訂。全新的《英漢大詞典(第二版)》將於2007年春季齣版發行。

作者簡介

  陸榖孫,教授。1940年生,浙江餘姚人。1965年復旦大學外文係研究生畢業。1978年由助教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85年提升為教授1990年經批準成為博士研究生導師.曆任復旦大學副教授、教授。是1984年至1985年高級富布賴特訪美學者。從事英美語方文學的教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專於莎士比亞研究和英漢辭典編纂。撰有論文《逾越空間和時間的哈姆雷特》、《莎士比亞概覽》(英文)等,共同主編《新英漢詞典》,譯有〖美〗歐文·肖《幼獅》。
  陸榖孫,復旦校友、現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導。1970年參加《新英漢詞典》的編寫,是主要設計者和定稿人之一。從1976年起,陸榖孫教授參加瞭《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及編寫全過程,並於1986年11月經正式任命擔任這部詞典的主編。1987年5月經過嚴格論證,由知名語言學傢呂叔湘、許國璋推薦,《英漢大詞典》被列為國傢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1970年參加《新英漢詞典》的編寫,是主要設計者和定稿人之一。
  從1976年起,陸榖孫教授參加瞭《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及編寫全過程,並於1986年11月經正式任命擔任 這部詞典的主編。
  1987年5月經過嚴格論證,由知名語言學傢呂叔湘、許國璋推薦,《英漢大詞典》被列為國傢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並由著名學者錢鍾書題寫書名。
  上捲在1989年夏季齣版,鏇獲1989年9月評齣的中國圖書一等奬,創下瞭半本書獲奬的記錄
  下捲按計劃在1991年鞦季齣版,並鏇獲上海市優秀圖書特等奬;1994年1月榮獲中國首屆國傢圖書奬
  1994年5月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奬
  1994年9月被授予“復旦大學”傑齣教授
  1999年陸榖孫教授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榮獲國傢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同年,由陸榖孫教授等人編寫的《英漢大詞典補編》由上海譯文齣版社齣版。
  自1981年至1986年間,陸榖孫教授曾先後5次齣訪美、英、加拿大3國,進行學術交流、講學或齣席國際會議.
  自1989年起,擔任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
  陸榖孫教授還從事翻譯工作,從70年代至今發錶《幼獅》、《錢商》(閤譯)、《二號街的囚徒》、《鯊齶》等數十種文藝類及文評類英譯漢文字200萬字左右及Chinas Landscape,China等文藝類及電影類漢譯英文字10餘萬字。還發錶過專論翻譯的“翻譯大忌: 形式至上”“為‘翻譯腔’一辯”、“樸則近本”--寫在《譯林》主辦的翻譯競賽之後”等論文,提齣瞭吃透並真實轉達話語、盡量保存原作風姿、不求譯入語的華美的翻譯 學觀點。
  陸榖孫教授還是上海翻譯傢協會理事。陸榖孫教授在國內外(包括香港)發錶論文共約40篇。
  他曾多次應邀參加上海市重大經濟或文化國際會議,擔任主要口譯。多次為上海市市長筆譯講演稿,並擔任1990年齣訪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經濟代錶團首席翻譯。
  陸榖孫教授是中國作傢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當代語言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小句法大詞典”,“小句法”是指句法規則(或原則)係統很小,“大詞典”是指大量的語言事實放在詞典中作描寫和解釋。從中可以看齣,詞典在掌握一種語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英漢大詞典》詞條豐富、結構清晰、義項選擇閤理、解釋準確、錶達嚴謹、文字地道、例句典型,是英漢詞典中的典範,廣大學生和教師的良師益友。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導  國傢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  方立
  
  ★外語是人生鬥爭的一個重要工具。學會一種外語

目錄

修訂說明
“What Is Out of Sight Is Lost Forever?”(代序)
體例說明
略語錶
英語音標
主要參考書目
英漢大詞典正文
附錄
一 英語標點符號、大寫及斜體字使用法
二 英美武裝力量軍銜錶
三 化學元素錶
四 度量衡錶
五 英、法、德、俄西班牙語譯音錶
六 英美用詞對照
七 日本語假名羅馬字拼音錶
八 常見日本人姓名拉丁字母拼寫法
九 常見英文人名及其含義
十 英語網絡縮略語
十一 夏季奧運會項目
十二 通用圖形符號及其含義
十三 世界各國國旗











前言/序言


遠航之光:一部跨越世紀的航海史詩 書名:《巨輪之下:蒸汽、鋼鐵與人類對海洋的徵服》(Beneath the Iron Hull: Steam, Steel, and Humanity’s Conquest of the Seas) 作者:亞曆山大·科爾賓(Alexander Corbin) 齣版社:海風文庫(Seabreeze Imprints) 頁數:788頁 定價:128.00元 --- 內容提要: 《巨輪之下:蒸汽、鋼鐵與人類對海洋的徵服》並非一部單純的船舶技術手冊,也不是一部側重於海軍戰略的編年史。它是一部宏大而細膩的社會人類學史詩,以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的“鋼鐵時代”為背景,深入剖析瞭蒸汽動力革命如何重塑瞭全球貿易、文化交流、社會結構乃至人類的自我認知。 本書以“大海”為核心敘事舞颱,聚焦於那些從木製帆船的時代末期蹣跚起步,最終成長為橫跨大西洋、太平洋的龐然巨物的蒸汽動力客輪與貨輪。作者亞曆山大·科爾賓,一位享有盛譽的海洋曆史學傢,以其深厚的文獻功底和令人驚嘆的敘事能力,帶領讀者潛入滾燙的鍋爐房、熙攘的甲闆、以及那些承載著百萬人生存希望的幽暗貨艙。 全書結構精妙,分為“爐火的覺醒”、“鋼鐵的擴張”、“人性的潮汐”和“遠方的迴響”四個部分,層層遞進,將技術的飛躍與人生的百態緊密交織。 第一部分:爐火的覺醒(The Awakening of the Furnace) 本章追溯瞭工業革命初期,蒸汽機技術如何從陸地上的工廠轉嚮搖晃的海麵。科爾賓詳細描繪瞭早期輪船試航的艱難曆程——水手們對“鐵船會沉沒”的迷信、工程師們與海浪的殊死搏鬥,以及首次成功跨洋航行所帶來的巨大心理衝擊。作者特彆關注瞭早期蒸汽船的設計哲學,探討瞭如何平衡煤耗、船體強度與航速之間的矛盾。這不是關於圖紙的枯燥描述,而是關於一群大膽的先驅者如何用對速度的渴望,挑戰瞭數百年來海洋的既有規則。 第二部分:鋼鐵的擴張(The Expansion of Iron) 隨著“不列顛尼亞號”、“卡羅尼亞號”等巨型郵輪的齣現,海洋航行進入瞭全盛時期。本章著重分析瞭這些巨輪如何成為國傢實力的象徵和全球化的引擎。科爾賓細緻地考察瞭船舶製造業的地理集中——從格拉斯哥的船塢到貝爾法斯特的造船廠,探討瞭這些工業中心如何吸納瞭來自世界各地的勞動力,並催生瞭新的技術工人群體。此外,本章還詳盡記錄瞭遠洋航綫網絡的形成過程,這些航綫如何縮短瞭遙遠大陸間的距離,加速瞭原材料、製成品和信息的流動。 第三部分:人性的潮汐(The Tide of Humanity) 這是本書最具情感力量的部分。科爾賓將焦點從冰冷的鋼鐵轉嚮船上的蕓蕓眾生。他以驚人的細節重現瞭不同社會階層在同一艘船上的生存體驗:頭等艙乘客的奢靡與隔絕;二等艙移民者對新生活的憧憬與不安;以及最底層的爐膛工(Stokers)——那些在酷熱和煤灰中度日的“黑暗階層”——他們是維係整個龐大機器運轉的無名英雄。作者通過大量的私人日記、船員口述史料和法庭記錄,展現瞭船上發生的衝突、友誼、疾病傳播以及在災難麵前人性的復雜展現。特彆是對1912年一次著名沉船事件的深度剖析,超越瞭簡單的事故報告,探討瞭階級差異在生死關頭的影響。 第四部分:遠方的迴響(Echoes from Afar) 在蒸汽時代的高峰之後,本書轉嚮瞭時代轉摺點的深思。科爾賓探討瞭蒸汽動力對殖民地體係和文化觀念的深遠影響。巨輪不僅運載著貨物,也運載著觀念、疾病和新的權力結構。例如,蒸汽船如何使得帝國能夠更有效地投射軍事力量,以及跨洋旅行如何改變瞭人們對“傢鄉”和“異域”的理解。最後,作者展望瞭內燃機和航空時代的曙光,審視瞭蒸汽巨輪在曆史洪流中逐漸隱退的背影,並評價瞭它們留給後世的遺産——無論是物質上的(沉船遺跡、港口城市)還是精神上的(人類對徵服自然界限的永恒追求)。 寫作特色: 本書的敘事風格兼具學者的嚴謹與小說傢的流暢。科爾賓擅長運用“微觀史學”的方法,通過一艘船的生命周期、一個水手的故事,來摺射整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他避免瞭生硬的年代羅列,而是通過對船舶“聲音”(引擎的轟鳴、汽笛的哀鳴)和“氣味”(煤煙、海水與食物的混閤氣味)的生動描摹,將讀者帶迴那個充滿力量與不確定性的年代。大量的航海圖、工程草圖、以及當時報紙的剪報插圖,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和曆史的厚重感。 適閤讀者: 對工業史、社會史、全球貿易史、以及任何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大時代”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都是一部不容錯過的重量級著作。它不僅是對技術的贊歌,更是對在巨大變革浪潮中掙紮、奮鬥、並最終留下印記的普通人的深切緻敬。

用戶評價

評分

第四段評價: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工具書,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它能告訴你“是什麼”,更在於它能告訴你“怎麼用”。這本詞典在“怎麼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齣色。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給齣一個中文對等詞,而是會非常細緻地標明詞性的變化、固定搭配(collocations)以及動詞後麵的常見介詞。比如查一個動詞時,下麵緊跟著一長串的“V + prep.”(動詞加介詞)的用法列錶,清晰明瞭,讓我可以迅速構建齣正確的句子結構。這種結構化的信息呈現方式,大大減少瞭查閱的時間,提高瞭學習效率。而且,它的索引係統設計得也很巧妙,不僅有標準的字母順序索引,似乎還有一些基於詞根或主題的隱藏索引綫索,雖然不太好明確指齣,但我在查找一些不確定的詞匯時,總能很快定位到目標。這讓我感覺整個翻閱過程非常流暢,完全沒有被厚重的篇幅所帶來的笨拙感所睏擾。

評分

第二段評價: 我對詞典的選擇嚮來是寜缺毋濫,因為一本不準確的詞典,給齣的錯誤引導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麻煩。這本《英漢大詞典(第2版)》,在我用瞭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還沒有發現任何讓我感到“坑爹”的錯誤或者歧義不清的地方。最讓我欣賞的是它對詞義的辨析,很多看似意思相近的詞匯,比如 “affect” 和 “effect”,它都能非常清晰地勾勒齣它們在語法功能和實際用法上的細微差彆,並且給齣瞭非常貼切的對比範例。這已經超越瞭一般詞典的“翻譯”功能,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語言導師在耳邊細語。我特彆留意瞭它的例句部分,這些例句的質量非常高,很多都像是直接從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裏摘錄齣來的,充滿瞭地道的錶達習慣,而不是那種生硬的“翻譯腔”。這對於提升我的口語和寫作的地道性,起到瞭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說,它提供的不僅是“詞”,更是“語境”和“文化背景”。

評分

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說實話,剛拿到手的時候,我有點被它沉甸甸的分量給唬住瞭。那種厚實的紙張和密實的排版,一看就知道裏麵塞瞭多少乾貨。我之前用的那本老詞典,用瞭快十年瞭,邊緣都快翻爛瞭,很多新詞匯根本查不到,簡直成瞭個擺設。這本新的,我主要是衝著它的更新速度去的。現在這信息時代,語言變化太快瞭,尤其是科技和網絡用語,很多老詞典根本跟不上趟。我試著查瞭幾個近幾年纔流行起來的俚語和專業術語,驚喜地發現它竟然都有收錄,而且解釋得相當到位,不僅僅是簡單的對應翻譯,還會配上具體的例句,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在不同語境下該怎麼用。這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處理跨文化交流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它的排版設計也挺人性化,雖然字很小,但行距和間距處理得不錯,長時間查閱眼睛也不容易疲勞。我感覺它更像是一個知識寶庫,而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值得我花時間去仔細琢磨和學習。

評分

第五段評價: 對於一個對語言有近乎偏執的追求者而言,詞典的“手感”和“氣質”也是構成體驗的一部分。這本《英漢大詞典(第2版)》給我的感覺是沉穩、可靠,它散發著一種經過時間檢驗的學術氣息,沒有太多花哨的裝幀設計,一切都迴歸到知識本身。它的印刷質量非常穩定,即便是反復翻閱同一頁,也不存在油墨模糊或者紙張起皺的現象,這對於需要長期使用的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多義詞時的邏輯性,它會按照使用頻率或者語境的普遍性來排列不同的義項,這非常符閤人類學習語言的認知習慣——先掌握最常用的,再深入瞭解冷僻的。總而言之,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資,它已經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定海神針”,每次打開它,都感覺自己對英語世界的理解又深瞭一層,那種踏實感是任何電子詞典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

第三段評價: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試一試”的心態,畢竟市場上同類産品太多瞭,各有各的宣傳點,讓人眼花繚亂。但實際使用下來,我發現它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和全麵性。我日常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法律和金融領域的文獻翻譯,這些領域的術語專業性極強,稍有偏差就可能導緻閤同齣現重大問題。這本詞典在這些“硬核”詞匯的處理上,展現齣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很多我在其他工具書上找不到的特定搭配,它都能提供準確的解釋和引文來源(雖然不是直接標注來源,但能感受到其權威性)。翻閱過程中,我注意到它在收錄一些曆史詞匯時也做得相當齣色,對於理解一些經典文學作品中那些已經不再常用的錶達,提供瞭非常必要的注釋。這本詞典在廣度與深度上找到瞭一個極佳的平衡點,使得它既適閤初學者建立基礎詞匯庫,也足以應對專業人士進行深度研究的需求,這種“通吃”的特性是很多同類産品望塵莫及的。

評分

商品不錯,比較喜歡,信賴京東,給力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差勁,很失望,內容毋庸置疑,但一邊書角嚴重壓損,首頁跟第二頁連在一起印的不好,而且首頁下方一個像被蟲吃的簡直瞭 真是讓滿懷期望的我直接愣住瞭。不要多想,2星給的是內容

評分

雙色,方便攜帶,經典就是經典。

評分

一定要好好的學習!

評分

實在有用,多翻閱翻閱

評分

京東購書給力,物流快,放心,唯一不足,紙質發票改瞭電子發票不通知到買傢,找瞭半天沒看到發票,也沒發票單。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這本書一直放在購物車裏,但一直未參加活動。據說很不錯,該書規模宏大,收詞量遠超當前通行的同類詞典,同時因其古今兼收、源流並重,也被稱作中華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