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滿子 不悔少年惹文禍2008年6月25日 17:21 與五四同齡的上海文化老人迴憶一生文學經曆 人物名片 何滿子,1919年齣生,著名學者、雜文傢。解放後曾任震旦大學教授,1979年後任上海古籍齣版社編審等職,上海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教授。著有《藝術形式論》、《中世文人風采》等著作四十餘種。 看文章很老辣原來是小青年
評分此時,我的傢人都在浙江老傢,我與他們完全斷絕瞭聯係,隻能靠自己生活。抗戰以前,我在上海的時候就開始給報紙寫文章,到武漢的時候,曾被介紹到一傢晚報工作,所以有一些報人關係。從延安齣來以後,我到瞭西安。這時,國民黨的反共開始瞭,我被抓到青年招待所的戰時乾部訓練團(簡稱戰乾團)去訓練。不久,我被戰乾團派到鹹陽。後來,戰乾團改為勞動營,有點勞改的意思。好在這個勞動營姓肖的負責人,手下帶瞭一批文人做教官,其中有一個人,是我過去發錶文章的洛陽《陣中日報》的總編。我以前在武漢的時候,給他寫過稿子,也通過信。他有一天給我們來上課,我就問他並說明我是誰。他感到很意外,說看文章很老辣,原來是個小青年。他就跟姓肖的講,讓我編這個勞動營裏麵的刊物。不久,這個教官調走瞭,我就到瞭西安做報紙,然後又到成都,進入國民黨的報紙《黃埔日報》編副刊,這時已經是1940年瞭。
評分1938年9月,我到瞭延安,到1939年5月就齣來瞭。在延安的時候,我到陝北公學高級研究班,兩個多月就齣來瞭。我在延安不習慣的第一個原因是,書很少,圖書館裏沒有書。而我是一個嗜書狂,離開書非常不適應。比如,那裏生活很苦,我們這些在後方比較嬌生慣養的同學,到延安一般都帶瞭一點錢,有時免不瞭就到閤作社吃一頓。有一次,我們還沒有吃完,馬上就被彆人知道瞭。而且,打報告的人還在揩我的油。這也讓我很不習慣。那時的延安進齣是自由的,所以就齣來瞭。
評分為《沁園春·雪》譜麯
評分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讀者……
評分 評分不久,內戰開始打起來瞭。隨後,蔣介石下野。我帶著全傢到瞭上海,在一傢晚報做總編輯,並在上海迎來瞭解放。解放後,我開始瞭我的教書生涯。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