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是一套专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编写的教材,由“提高”和“拓展”两个系列构成。“提高”系列着重在本科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拓展”系列则根据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着重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本系列教材以教育部“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针为指导,内容新颖,注重实用,资源丰富,旨在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内容简介
《综合教程(上·教师用书)》是专门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撰写的,编排上体现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旨在通过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研究生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本书分为上、下两册,配有MP3光盘与教师用书。教材特色:
脉络清晰,操作便捷:每单元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侧重提高研究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各部分内容既相互关联,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方便教授和学习。
选材丰富,启发思维:课文选篇包括多种题材和体裁,内容新颖、立意深刻,适合研究生的阅历和知识结构,富有启发性。
练习精当,强调互动:练习编排注重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用书针对每个话题提供多角度的参考答案,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活动。
循序渐进,注重实用:写作部分突出实用性,所讲内容与研究生毕业答辩、求职应聘、工作和科研息息相关。
内页插图
目录
Unit 1 Planning Your Future Career
Unit 2 Art of the Table
Unit 3 Leisure Activities
Unit 4 Love and Marriage
Unit 5 Living a Healthier Life
Unit 6 Sanctuary of Fulfillment
Unit 7 Exploring Human Nature
Unit 8 Smarter Transportation
Unit 9 Affordable Housing
Unit 10 The Role of Education
精彩书摘
“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生意始终在进行,那意味着一年365天,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竞争也同样在进行,”豪特说,“公司取胜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就是说,你不仅要把所有能支持公司快速运转的功能都调动起来,而且还得知道如何决定‘目的地’是哪里。这样,不仅对那些行动快速的人们,也对那些思维敏捷,并有勇气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人们都提出了要求。这需要全公司各部门的运作,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工作。”
特征3:风险容忍度
企业要求员工能承受风险。“一名求职者需要表现出仅凭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就做出决策的能力。他或她必须能接纳不确定因素并冒着风险做出结论”一位客户在职业描述中写道。
豪特赞同这一说法。“商业成功通常有这样一个特质:那就是能接受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个人的,组织上的和财务上的。这就让许多科学家感到不适应,因为学术上的成功其实是依靠认真而严谨的研究。更进一步说,伟大的科学常常是由找寻答案的过程和答案本身两者同时来定义的。因此科学家们往往沉迷于过程。在企业里,你需要了解过程,但最终你会迷上答案,然后根据你认为该答案对你的企业所具有的意义来冒风险。像这样敢冒风险是一套技能组合,是所有雇主在他们最好的员工身上所寻找的东西。”
前言/序言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综合教程》)为“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提高系列教材”之一,依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基于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充分考虑与大学本科阶段的衔接,根据研究生英语教学特点进行设计和编写,旨在通过说、读、写、译等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研究生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综合教程》包含上、下两册,内容难度和学习重点有所不同,可用于研究生阶段两个学期的英语教学,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使用。
《综合教程》每册包含10个单元,每单元的说、读、写、译活动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展开。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在语篇层次上的说、、读、写、译能力,提高他们对所读材料的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用英语就某_话题表达观点的能力。《综合教程》遵循“读写结合,以读写促说”的原则,保证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丰富准确,输出活动形式多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本教程的课堂教学活动经过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用目标语表达对主题的理解,并能进一步就主题进行讨论。
《综合教程》课文选用了真实的语言素材,让学生接触真实环境下的英语。在阅读文章前,教材设计了以任务为中心、生动有趣的口语热身活动。在阅读文章后,设计了阅读理解练习以及基于文章理解的思考讨论题。教师用书中提供了口语活动的操作指导、语言提示,以及一些备用的课堂口语活动和讨论话题,这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活动中。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上)》课程设计与教学理念 教材定位与目标读者群体 本教程专为我国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及优秀本科高年级学生设计,旨在系统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学术交流和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不同于侧重应试技巧的传统英语教材,本套系列教材(此处指《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的上册部分,不涉及教师用书)立足于培养研究生在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所需的高阶语言素养。 本教程的上册内容侧重于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并逐步引入与研究生学习和研究密切相关的语篇和话题。我们认为,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应当是“内容驱动”的,即语言的习得必须与学科知识的扩展同步进行。因此,本册教材选取的语料库广泛涵盖了科学前沿、社会热点、跨文化交际中的复杂议题,确保学生在学习语言点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他们未来研究领域中可能遇到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本教程致力于实现以下四个维度的能力提升: 1. 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维的融合: 教材精选了来自权威学术期刊、高端智库报告及严肃新闻媒体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往往篇幅较长、结构复杂,且蕴含作者的明确论点和潜在的立场。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深入剖析,学生不仅要理解字面意义,更要学会识别文章的主旨、论证的逻辑结构、论据的有效性以及潜在的偏见或假设。我们设计了大量的“思考与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超越信息的接收者角色,成为知识的审视者和批判者。例如,在涉及科技伦理或全球治理等单元,我们会提供正反两方的观点,要求学生构建自己的论述框架。 2. 准确与得体的学术写作基础: 虽然本册为综合教程,但为未来撰写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和会议摘要打下坚实基础至关重要。本教程在“语言拓展”和“写作工作坊”单元,强调语篇的连贯性(Cohesion and Coherence)和句式的复杂性与精确性。我们聚焦于如何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如何进行有效的主题句展开,以及如何构建平衡且正式的句子结构。教材细致讲解了学术写作中常用的逻辑连接词、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关系的句式模板,并辅以大量语境化的模仿练习,确保学生在模仿中内化规范的学术表达习惯。 3. 高效听力与信息筛选能力: 研究生听力不仅要求“听懂”,更要求“听取关键信息”并“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本教程的听力材料大多模拟学术讲座、小组讨论或专家访谈的真实场景。难度设置上,我们避免了过于口语化或重复性高的材料,而是侧重于信息密度大、语速适中偏快的真实语境。训练重点在于辨识讲者的重点强调信号(如“The crux of the matter is…”或“In summary, we must consider…”),快速笔记的组织技巧,以及对说话者语气所暗示的情感或态度的判断。 4. 结构化口语表达与学术交流: 口语训练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日常对话,而是转向结构化的、围绕特定主题的表达。本教程的口语模块要求学生能够就所学的阅读材料进行摘要复述(Summarizing)、观点阐述(Exposition)和提问质疑(Questioning)。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在正式场合下进行陈述的自信心和流畅性,特别强调非母语者在表达复杂观点时,如何保持逻辑清晰、语调沉稳,并有效使用衔接语来引导听众的理解。 教材结构与特色单元设计 本教程上册通常划分为若干个核心单元(例如8-10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宏大的主题展开,如“人工智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等。 每个标准单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板块: 1. 单元导入(Unit Opener): 通过引人深思的图片、数据或简短的讨论话题,激活学生对主题的背景知识和兴趣。 2. 核心阅读(Main Reading): 提供一篇经过精选的、具有学术深度的长文章,并附带针对性的阅读理解任务,旨在培养快速定位主旨和细节的能力。 3. 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紧密结合阅读材料中的典型句式和词汇,系统讲解语法点(如非谓语动词在复杂句中的运用、虚拟语气等)和高级词汇(包括学科常用术语和搭配)。 4. 听力训练(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基于单元主题,提供一段模拟真实学术场景的听力材料,训练信息提取和笔记能力。 5. 学术写作与口语实践(Writing & Speaking Workshop): 这是本教程的实践核心。写作部分会提供具体的任务(如写一个研究背景段落、撰写邮件请求信息等);口语部分则设计为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如模拟导师答辩或会议提问)等,要求学生将本单元学到的语言点和内容知识融会贯通。 内容选材的创新性与挑战性 本教程在选材上力求体现“新颖性”与“时代性”。我们严格筛选语料来源,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兼顾一定的挑战性,以匹配研究生的认知水平。我们避免使用已经被过度分析或过于基础的文本。例如,在介绍社会学概念时,我们可能选择当代社会学家对信息茧房的最新研究摘录,而不是经典的理论介绍。这种设计确保了学生在使用英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其知识储备也与时俱进。 对教师的期望与教学建议 本教程是为培养高水平研究生设计的,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教师在使用本教程时,超越课本内容的简单讲解,而应侧重于引导和启发。教师应是课堂讨论的组织者和学术思维的引导者。建议教师将课本内容作为“脚手架”,鼓励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语言工具去分析和讨论课本以外的、与自身专业更贴切的最新资料。本教程的设计留下了充分的“空白”,鼓励教师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的拓展和深化,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