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訓詁”,也叫“訓故”、“故訓”、“古訓”、“解故”、“解詁”,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訓詁”連用, 最早見於春鞦時期魯國人毛亨注釋《詩經》的書,書名叫《詩故訓傳》,“故”、“訓”、 “傳”是三種注解古文的方法。訓詁閤用始見於漢朝的典籍。在章太炎“語言文字之學”的基礎上,黃侃先生進一步發展瞭學科觀念。黃先生雲:“詁者,故也,即本來之謂。訓者,順也,即引申之謂。 訓詁者,即以語言解釋語言之謂。若以此地之語釋彼地之語,或以今時之語釋昔時之語,雖屬訓詁之所有事,而非構成之原理。真正之訓詁學,初無時地之限域,且論其法式,明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係統與根源是也。”黃的界說中,包含三方麵的內容:第一是研究對象,即“解釋語言”,而且沒有“時地之限域”,這較之於古人的訓釋古語顯然是擴大瞭範圍;第二是理論和方法,即“法式”和“義 例”;第三是研究目的,即“求語言文字之係統與根源”。
評分方先生,著名訓詁學傢。裏麵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和普通的訓詁學著作人雲亦雲完全不同。第三章至第五章專門介紹訓詁著作,評價中肯到位,尤其值得一讀。建議有誌於瞭解古代訓詁材料的人詳細閱讀,必有收獲。
評分年晉升為副教授,1995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批準為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主任,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評審組成員,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學科規劃組成員、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學科規劃組成員,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教授。全國訓詁學會理事,浙江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入選浙江省“151人纔工程”。
評分方一新先生的中古語詞研究一直在學界受到重視,其編著的訓詁學也很有特點,比起老一輩的訓詁學更加實用性,所以做古典文獻學的學人還是有必要備上一本的瞭。
評分此書是方老師編寫的一部很好的訓詁學教材,簡明實用。對研究古代漢語詞匯和閱讀古籍都很有幫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評分殷孟倫先生說:“訓詁學是漢語語言學的一個部門,它是以語義為核心,用語言解釋語言而正確地理解語 言、運用語言的科學,因此它是兼有解釋、翻譯(對應)和關涉到各方麵知識的綜閤性學科。”“應該注意的 是,訓詁學雖然以語義為核心,但不限於語義的範圍。因此,訓詁學並不等同於西方的語義學。”許嘉 璐先生說“傳統訓詁學以訓釋實踐為其主要形式,以文獻語言的內容形式為其對象,因此它具有綜閤性的特點,語言以及用語言形式錶現的名物、典章、文化、風習等等都在詮解範圍之內。現代的訓詁學就應該在更高的層次上把訓詁學與社會學、文化學等等結閤起來,這就是所謂訓詁學的延伸。”許先生對訓詁學的解說在本質上與殷先生一緻,隻是解說得更加明確瞭。持這一主張的還有洪誠等先生,稱之為“全麵解釋派”。
評分紙張印刷俱佳,內容很不錯,學文獻的可以有
評分整體還不錯,隻是資料有些早瞭,都是十多年前的資料。建議搭配一本資料較新的書。
評分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