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
原价:32.00元
作者:赵庚学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09533659
字数:385000
页码:24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中专门介绍了建造合同,规范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2008年又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进一步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核算方法,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
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执行,2011年6月30日《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和颁布,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也做了较大的修订,建筑施工企业日益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领域,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核算和管理也尤为重要。
本书根据国家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税务政策,主要从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业务外包与分包、施工企业的货币资金、职工薪酬、甲供料、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建造合同收入及费用、利润、债权债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编写。
本书力求通俗易懂,简明扼要,通过大量例题和案例,阐述建筑施工企业的复杂繁琐的业务核算和管理,使其既不枯燥又具有操作性。
目录
第一章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第一节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特征
 第三节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
 第五节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
 第六节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财权与会计责任
第二章 施工企业业务外包与分包的管理
 第一节 业务外包概述
 第二节 承包方选择
 第三节 业务外包实施
 第四节 施工企业分包工程会计与税务处理
第三章 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
 第一节 施工企业会计的特征
 第二节 施工项目会计核算的对象
 第三节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任务
 第四节 施工企业的会计组织与人员配备
 第五节 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关环节 
第四章 施工企业的基本管理与会计核算
 第一节 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核算
 第二节 职工薪酬的管理与核算
 第三节 材料物资的管理与核算
 第四节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核算
 第五节 临时设施的管理与核算
第五章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
 第一节 成本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预测
 第三节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
 第四节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核算
第六章 施工项目收入与费用的管理与核算
 第一节 收入概述
 第二节 建造合同收入及费用的管理与核算
第七章 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利润总额的组成
 第二节 其他业务利润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第三节 营业外收支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第四节 本年利润的核算
第八章 施工项目债权债务的管理与核算
 第一节 施工项目债权的管理与核算
 第二节 施工项目债务的管理与核算
第九章 施工企业税务管理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第二节 其他税费的管理与核算
第十章 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第一节 全面预算的概述
 第二节 预算编制
 第三节 预算执行
 第四节 预算考核
第十一章 施工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 会计报表概述
 第二节 对外报表的编制
 第三节 会计报表的分析
 第四节 成本费用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作者介绍
赵庚学 1967年出生,河南舞阳人,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长期在施工企业、煤炭企业主持财务工作,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近年来陆续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咀嚼和实践的书。初读时,你可能会被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复杂的概念略微震慑,但当你真正开始将书中的概念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便会接踵而至。作者对不同类型拖延者的分类,精准得令人心惊,我瞬间就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种被理解的感觉,极大地降低了我对改变的恐惧。它没有贩卖“速成”的幻想,而是强调了“自我慈悲”在打破拖延怪圈中的核心作用。过去我总认为“自律”就是对自己残忍,但这本书教导我,真正的自律是建立在对自身局限性的深刻接纳之上的。它鼓励我们去拥抱“不完美”,去允许自己犯错,然后从中学习,而非被内疚感淹没。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让我第一次感到,对抗自身的行为模式不再是一场痛苦的战争,而更像是一次耐心的、充满探索乐趣的合作。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心和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问题和答案,而是构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认知迷宫,引导读者自行走出来。我最喜欢它对“自我价值感”与“拖延”之间关系的探讨。过去我一直认为只要我更自律,我的自我价值就会提升,但这本书让我看到,恰恰是那种对自我价值的过度依赖和不安全感,驱使我们去逃避那些可能带来评判的行动。这种洞察力,对我这种敏感、容易内耗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长时间的沉思,因为很多描述直击了我内心深处那些连自己都未曾清晰表达过的挣扎。它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解药”,而是提供了一套精妙的“工具箱”和一套“观察世界的视角”。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不再是那个被拖延控制的可怜虫,而是有能力去理解、去协商、去引导那个偶尔选择退缩的自己的“主人”。这种心态的转变,比学会任何新的时间管理技巧都更为珍贵。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常年紧锁的一扇心门。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拖延是一种懒惰的体现,是性格上的缺陷,所以总是活在自我苛责的阴影里。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才赫然发现,原来这背后隐藏着一套复杂的心理机制,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奥得多。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的效率手册,更是一部深入剖析“为什么会这样”的心理探险地图。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反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带着你一起探索那些我们潜意识里不愿意面对的恐惧和完美主义的陷阱。特别是关于“情绪调节”的那一章节,简直醍醐灌顶。我过去总想通过外部压力来驱动自己,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陷入更深的恶性循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改变不是对抗拖延本身,而是去理解和安抚那个渴望逃避的内在自我。这种由内而外的重塑过程,虽然缓慢,但异常坚实,让人感觉终于抓住了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在枝节末梢做无谓的挣扎。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成熟和克制,即便是在讨论一些非常情绪化的问题时,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学术风范,这恰恰是它高明之处。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畅销书那样追求戏剧性的效果和夸张的论断,而是用一种近乎于哲学的深度去解构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困境。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时间感知”和“享乐适应”的分析。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对未来的奖励不敏感,而对眼前的轻松过于敏感。这本书系统地解释了这种时间折扣率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的。读完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锚定”未来的自己,通过更生动、更具象的方式来连接现在的行动和未来的收获。这使得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任务突然有了一种清晰的“价值回馈路径”。对于那些已经尝试过各种番茄工作法、艾森豪威尔矩阵却收效甚微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去思考问题,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瓶颈不在于“如何安排时间”,而在于“如何感受时间”和“如何对待自己”。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心理自助”的书籍是抱持着一种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它们充斥着空泛的口号和不切实际的建议。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论证逻辑严密得像是一篇学术论文,但文字表达却保持着惊人的清晰度和可读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引用的大量跨学科研究成果,从神经科学到认知行为疗法,每一个理论支撑都有据可查,这让全书的说服力大大增强。它没有给我那种“读完就能立刻变身超人”的虚假希望,反而脚踏实地地指出,改变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反复的过程,关键在于建立“微小的胜利”和“持续的动量”。我尝试着书中提到的“任务分解法”以及“为失败预设缓冲”,效果立竿见影。过去一个大项目能让我卡住好几个月,现在我能在一个下午就完成第一块砖的砌筑。这种掌控感和成就感的累积,远比任何外部的鞭策都来得持久有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系统,让你从“对付拖延”转变为“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资源”。
评分正在看,感觉收益良多,赞
评分不错,很不错。
评分貌似还可以吧。。。。。。
评分想解决自己浮躁的心态,很喜欢
评分还没看!质量挺好的
评分不错,是正版。。很受用。
评分好
评分书还没打开看,包装的挺细心,还用发泡塑料包装,快递特别不负责,就一条短信说当天货到了,等到晚上也没有人给我送,结果一个电话打过去。人家说,放到站点了自己过去拿,我去,你咋不通知我呢,况且站点离家距离还是有点远的。这也行吗,要你们快递服务有什么用,快递费白出了。(里面有脏话,发不出了来,改改算了)
评分物流速度杠杠的,不错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