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全麵收集和整理國內外有關有機蔬菜和無土栽培資料的基礎上,專門針對有機蔬菜無土栽培技術進行係統介紹。全書分為八章,**章介紹瞭我國無土栽培現狀與發展、有機蔬菜特點和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生産方式;第二章從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特點、設施係統、操作管理和高效栽培的成本與效益等方麵,係統介紹瞭有機蔬菜無土栽培關鍵技術與環節;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彆對番茄、黃瓜、辣椒、甜瓜等主要果菜,從品種選擇、技術要點和病蟲害綜閤防治技術等關鍵環節闡述其有機無土高效栽培技術;第七章介紹瞭芹菜、生菜、香菜、甘藍、薺菜和落葵等6種蔬菜的有機無土高效栽培技術;第八章以香椿芽和豌豆苗為例,對芽苗菜等其他綠色蔬菜的有機無土高效栽培技術進行瞭係統介紹。本書內容全麵,重點突齣,為有機蔬菜生産者提供技術支持和重要參考。
 全書以番茄、黃瓜、辣椒、甜瓜、綠葉蔬菜和特色蔬菜等12種蔬菜的有 機無土高效生産技術和方法為核心,係統介紹瞭有機蔬菜的無土栽培與高效 生産的*新技術、方法。重點突齣,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是近年 來推廣迅速的有機蔬菜的無土栽培*新技術和*新成果的實用化。全書從品 種選擇、無土栽培、病蟲害綜閤防治等關鍵環節指導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生産 。
     本書適閤從事蔬菜生産的專業技術人員、蔬菜企業和營銷企業使用;同 時也可供農業院校蔬菜園藝等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章 概述1
 **節 我國無土栽培的現狀與展望1
 第二節 有機蔬菜的特點4
 一、發展有機蔬菜的意義4
 二、有機蔬菜對生産基地的要求6
 三、有機蔬菜的栽培、管理與經營7
 四、有機蔬菜的肥料使用11
 五、有機蔬菜的病蟲草害的防治13
 第三節 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生産方式14
 一、基質的配製15
 二、基質的消毒與管理19
 三、有機蔬菜無土栽培配套的設施係統20
第二章 有機蔬菜無土栽培22
 **節 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特點22
 一、無土栽培的優點22
 二、有機蔬菜無土栽培應注意的問題24
 第二節 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設施係統25
 一、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生産方式25
 二、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設施形式37
 第三節 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操作管理40
 一、生態環境的調控41
 二、栽培管理規程的製定41
 三、品種選擇41
 四、茬口安排41
 五、種子處理與基質消毒42
 六、肥水管理42
 七、病蟲草害防治46
 八、有機蔬菜采後健康處理技術48
 九、建立和應用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質量保障和追溯體係48
 第四節 有機蔬菜無土栽培的生産成本與經濟效益48
 一、生産成本49
 二、經濟效益49
 三、實例50
第三章 番茄有機無土栽培技術52
 **節 品種選擇53
 一、品種選擇的原則53
 二、常見的番茄品種及其特點54
 三、部分供種單位名錄63
 第二節 無土栽培技術要點64
 一、基質的配製64
 二、有機番茄無土栽培的幾種常見模式66
 第三節 病蟲害綜閤防治技術77
 一、有機番茄生産中的主要病蟲害77
 二、有機番茄無土栽培病蟲害的防治原則77
 三、有機番茄病蟲害防治的農業防治77
 四、有機番茄生産病蟲害的物理防治79
 五、有機番茄生産病蟲害的生物防治79
 六、有機番茄生産病蟲害的藥劑防治80
 七、番茄主要病蟲害的癥狀與防治82
第四章 黃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86
 **節 品種選擇86
 一、品種選擇的原則87
 二、常見的黃瓜品種及其特點88
 三、部分供種單位名錄99
 第二節 無土栽培技術要點99
 一、基質的配製99
 二、有機黃瓜無土栽培的幾種常見模式103
 第三節 病蟲害綜閤防治技術117
 一、有機黃瓜生産中的主要病蟲害117
 二、有機黃瓜無土栽培病蟲害的防治原則118
 三、有機黃瓜病蟲害防治的農業防治118
 四、有機黃瓜生産病蟲害的物理防治119
 五、有機黃瓜生産病蟲害的生物防治120
 六、黃瓜主要病蟲害的癥狀與有機生産綜閤防治120
第五章 辣椒有機無土栽培技術124
 **節 品種選擇124
 一、品種選擇的原則125
 二、部分辣椒優新品種簡介127
 三、部分育種供種單位名錄149
 第二節 無土栽培技術要點149
 一、基質的配製149
 二、有機辣椒無土栽培的幾種常見模式150
 第三節 病蟲害綜閤防治技術159
 一、有機辣椒生産中的主要病蟲害159
 二、有機辣椒無土栽培病蟲害的防治原則160
 三、有機辣椒病蟲害防治的農業防治160
 四、有機辣椒生産病蟲害的物理防治161
 五、有機辣椒生産病蟲害的生物防治161
 六、辣椒主要病蟲害的癥狀與有機生産綜閤防治161
第六章 甜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171
 **節 品種選擇172
 一、品種選擇的原則172
 二、常見的甜瓜品種及其特點172
 三、部分育種供種單位名錄191
 第二節 無土栽培技術要點191
 一、基質的配製191
 二、有機甜瓜無土栽培的幾種常見模式193
 第三節 病蟲害綜閤防治技術206
 一、有機甜瓜生産中的主要病蟲害207
 二、有機甜瓜病蟲害防治的農業防治207
 三、有機甜瓜生産病蟲害的物理防治208
 四、有機甜瓜生産病蟲害的生物防治208
 五、甜瓜主要病蟲害的癥狀與有機生産綜閤防治209
第七章 綠葉蔬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14
 **節 芹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14
 一、類型品種與品種選擇214
 二、有機無土栽培的栽培模式與技術要點218
 三、芹菜有機無土栽培病蟲害綜閤防治224
 第二節 生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25
 一、類型品種與品種選擇226
 二、有機無土栽培的栽培模式與技術要點229
 三、生菜的病害及其防治234
 第三節 香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40
 一、類型品種與品種選擇241
 二、有機無土栽培的栽培模式與技術要點243
 三、香菜有機無土栽培病蟲害綜閤防治247
 第四節 甘藍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47
 一、類型品種與品種選擇247
 二、甘藍有機無土栽培的栽培模式與技術要點255
 三、甘藍有機無土栽培病蟲害綜閤防治261
 第五節 薺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62
 一、類型品種與品種選擇262
 二、有機無土栽培的栽培模式與技術要點264
 三、薺菜的有機無土栽培病蟲害綜閤防治267
 第六節 落葵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68
 一、類型品種與品種選擇268
 二、有機無土栽培的栽培模式與技術要點270
 三、落葵有機無土栽培病蟲害防治274
第八章 其他蔬菜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75
 **節 香椿芽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75
 一、類型與品種276
 二、有機無土栽培模式及技術要點277
 三、病害防治282
 第二節 豌豆苗有機無土栽培技術282
 一、類型與品種282
 二、有機無土栽培模式及技術要點283
附錄 中國有機産品標準與歐盟、美國有機産品標準的比較288
 一、認證的基本要求288
 二、種植生産的基本要求289
 三、有機産品生産、加工中允許使用的投入物比較292
這本書的理論深度也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怎麼做”的層麵,還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我特彆喜歡作者在介紹營養液電導率(EC值)時所采用的類比說明。他把EC值比作是“植物的能量攝入指標”,並用圖錶清晰展示瞭不同生長階段的植物對“能量”的需求麯綫。通過這種方式,我不再是簡單地用EC錶讀數來調整營養液濃度,而是開始理解不同時期植物代謝的速率。此外,書中對“根係健康”的描述也極為細緻,涉及溶解氧的維持、根部溫度的控製,甚至包括如何通過觀察根係的顔色和氣味來初步判斷是否存在厭氧菌感染的跡象。這種深入到細胞和生理層麵的講解,使得我對整個係統的控製更有把握。它不僅僅是教你種菜,更是在培養你對植物生理學和水文科學的直觀感受力,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園藝的認知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層次,從一個單純的執行者,逐漸嚮一個可以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管理者轉變。
評分與其他市麵上那些零散介紹幾種技術的書籍相比,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其極強的係統性和完整性。它涵蓋瞭從初學者最關心的“水培基礎搭建”到高階種植者會遇到的“自動化監測與遠程控製”的完整技術鏈條。比如,在自動化部分,作者沒有盲目推薦昂貴的商業傳感器,而是提供瞭一套基於廉價Arduino或樹莓派微控製器的DIY方案,包括詳細的接綫圖和基礎代碼邏輯的解釋。這種既關注主流商業應用,又兼顧創客精神的寫作風格,使得這本書的適用人群非常廣泛。對於專業農場管理者來說,書中關於營養液迴收率和能耗優化的章節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數據;而對於我這樣的傢庭愛好者來說,前麵所有關於基礎操作的詳盡說明已經足夠支撐我開始實踐瞭。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涵蓋瞭理論基礎、實踐操作、故障排除和未來趨勢的“一站式”技術指南,其內容密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過瞭同類書籍的平均水平,絕對值得反復研讀和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封麵上沒有花哨的圖案,隻有清晰的書名和作者信息,一看就知道是本腳踏實地的技術指導手冊。我原本對“無土栽培”這個概念有些畏懼,總覺得高深莫測,需要昂貴的設備和復雜的化學知識。然而,翻開目錄的第一頁,我就被作者詳盡的章節劃分所吸引。它從最基礎的基質選擇講起,詳細對比瞭岩棉、椰糠、泥炭蘚等不同介質的優缺點,甚至連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和通氣的要求都一一列舉。特彆是關於營養液配方的部分,作者沒有直接給齣幾個萬能公式,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長中的具體作用,讓我明白瞭為什麼需要調整配比,而不是死記硬背數據。比如,講解氮元素時,不僅說瞭它對葉片生長的關鍵性,還結閤實際案例說明瞭過量施肥可能導緻的“燒苗”現象,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敘述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我的信心。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已經跨越瞭心理上的那道坎,開始真正對在傢中嘗試水培或氣霧栽培抱有期待。這本書的價值,首先在於它把一個看似前沿的技術,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在瞭普通愛好者麵前。
評分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對病蟲害的防治部分著墨甚多,而且視角非常獨特。傳統的園藝書籍往往推薦使用強效化學農藥,但這本書顯然更側重於可持續和有機的方法。它用瞭整整兩個章節來闡述“環境調控預防”和“生物防治策略”。在環境調控方麵,它深入分析瞭濕度、氣流和光照強度如何直接影響白粉病和黴菌的發生幾率,並給齣瞭不同栽培環境下實現最佳通風的結構建議。而在生物防治方麵,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培育和釋放捕食性蟎蟲來控製蚜蟲,以及如何自製辣椒水或大蒜提取液作為天然驅蟲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在水培係統中發現藻類過度生長時,除瞭調節光照強度,還可以通過引入特定種類的浮萍(在非食用作物係統中)來競爭營養物質,從而間接抑製有害藻類的爆發。這種生態學思維貫穿始終,讓人明白無土栽培並非是“脫離自然”,而是通過更精細的科學管理,實現一種新型的、受控的生態平衡。這與我追求的“綠色健康”理念完全契閤。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文結閤做得相當到位,這一點對於需要對照操作的書籍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它在設備搭建環節的處理。不同於一些隻提供理想化方案的書籍,這裏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常見的PVC管、塑料水桶甚至迴收材料來製作簡易的營養液循環係統。圖示非常清晰,幾乎是手把手的教程,對於我這種動手能力一般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比如,在講解“滴灌係統維護”時,作者特意加瞭一個“常見堵塞問題及快速疏通技巧”的小插頁,裏麵配有微距拍攝的圖片,展示瞭噴頭被礦物質沉積物堵塞的真實情況,並提供瞭用稀釋的醋酸溶液進行清洗的實用建議。此外,書中對不同蔬菜(如生菜、番茄、草莓)在無土栽培中的具體參數差異也進行瞭錶格化整理,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高效得多。我不需要在不同的章節間來迴翻找,一個清晰的對比錶格就能讓我迅速確定當前作物所需的pH值和電導率範圍。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和對讀者實際操作痛點的預判,讓這本書的實用性大大提升,感覺它更像是一本放在操作颱邊的工具書,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