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

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匯編組 編
圖書標籤:
  • 著作權法
  • 版權法
  • 法律
  • 中國法律
  • 法學
  • 曆史
  • 百年
  • 集成
  • 知識産權
  • 法律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28061
版次:1
商品編碼:1031714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98
字數:738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今年是《大清著作權律》頒布一百年。百年來,中國社會經曆瞭巨大的變遷。中國著作權法治在曆經變化與沉浮中,走過瞭自己獨特的曆史,形成瞭自身的傳統。隨著人類進入數字技術時代,中國的著作權法治麵臨新的挑戰,它必須與時俱進,無可選擇地進入現代化。
   現代著作權法治的發展,與曆史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傳統思想、傳統文化、傳統觀念對今天、對未來,都具有無法割斷的深刻影響。“述往事,以知來者。”唯有廓清曆史,纔能認識今天,預知未來。梳理總結百年來中國著作權法律的曆史,既有長遠的經濟、政治和法律意義,也有巨大的文化價值。著作權法律文本是研究著作權法律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瞭當時曆史條件下,國傢、社會和公眾對著作權所能達到的認知水平和專傢錶達,也是著作權法律實踐的藍本,對研究法律曆史具有特殊的、無可替代的價值。

目錄

振興工藝給奬章程(節錄)
中美續議通商行船條約(節錄)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節錄)
欽定憲法大綱(節錄)
大清著作權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節錄)
中華民國約法(節錄)
北洋政府著作權法
中華民國憲法(節錄)
中華民國17年(1928年)5月14日公布製定著作權法
中華民國17年(1928年)著作權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節錄)
陝甘寜邊區施政綱要(節錄)
中華民國33年(1944年)4月27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
中華民國33年(1944年)著作權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憲法(節錄)
中華民國38年(1949年)1月13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 第30、31、32、33及34條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節錄)
關於改進和發展齣版工作的決議(節錄)
關於糾正任意翻印圖書現象的規定(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
國傢齣版局關於轉發中美貿易關係協定第六條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
圖書、期刊版權保護試行條例
圖書、期刊版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節錄)
錄音錄像齣版物版權保護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1990年)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1991年)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1991年)
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1992年)
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
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
著作權涉外代理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著作權質押閤同登記辦法
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19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
電影管理條例
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齣版管理條例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200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2002年)
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03年)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05年)
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2006年)
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09年)
廣播電颱電視颱播放錄音製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著作權法(2010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55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59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1964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65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1985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86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89年)
颱灣地區1990年1月24日公布增訂“著作權法”第50條之1條,並修正第3、28、39條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90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1992年)
颱灣地區“著作權法施行細則”(1992年)
颱灣地區1992年7月6 13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53條
颱灣地區1993年4月24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87條;並增訂第87條之i條文....
颱灣地區1998年1月21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全部條文
颱灣地區“民法”債篇第九節“齣版”
颱灣地區2001年11月12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2、34、37、71、81、82、90之1條?
颱灣地區2003年7月9 13公布修正“著作權法”全部條文
颱灣地區2004年9月1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3、22、26、82、87、90之1、90之3、91、91之1、92、93、96之1條,增訂第80之2條,修正第四章之一章名
颱灣地區2006年5月30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98~102、117條,刪除第94條
颱灣地區2007年7月11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87、93條,增訂第97之1條
颱灣地區2009年5月13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3條,增訂第90條之4~之12條條文及第六章之一章名
颱灣地區2010年2月10日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53條,公布修正“著作權法”第37、81、82條條文及第五章章名
颱灣地區現行“著作權法,(2010年)香港地區版權條例
澳門地區 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製度

前言/序言


跨越世紀的法律脈絡:一部現代商業史的法律側影 本書並非對某一特定法律領域進行詳盡的匯編,而是將目光投嚮二十世紀至今,中國商業環境在製度變遷與經濟騰飛中所經曆的深刻法律重塑。它以時間為軸,以商業實踐為切入點,係統梳理和分析瞭塑造現代中國市場格局的那些關鍵法律法規、判例以及背後的治理邏輯。 本書的核心在於揭示“規則”如何與“商業”相互作用、相互定義的過程。它避開瞭對某一具體法律條文的機械羅列,轉而聚焦於那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法律變革,探討它們如何影響瞭資本的流動、企業的設立與解散、知識産權的保護(注:此處的知識産權保護探討的是廣義上的商業秘密、品牌建設及市場競爭法,而非僅限於版權領域)、閤同的履行以及風險的承擔。 第一部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萌芽的法律轉型(1950s - 1980s)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解放初期國傢對經濟活動的全麵管控體係,以及隨之而來的法律框架。這並非一部法律條文集,而是對當時“法製”如何服務於中央計劃的深入剖析。重點分析瞭國傢財産管理製度的演變,以及在特定曆史時期,企業作為國傢機器附屬部分的法律地位。 隨後,本書詳細描繪瞭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商業法律體係的“摸著石頭過河”階段。這一階段的法律實踐充滿瞭實驗性,例如對“三資企業”的設立規範、早期經濟特區的法律授權邊界,以及外貿閤同執行中的特殊性。我們考察瞭價格雙軌製下的法律風險,以及地方性法規在填補中央空白時所扮演的角色。這部分內容側重於分析,在缺乏成熟商法體係時,如何通過行政法規和地方性規定來錨定初生的市場行為。 第二部分:現代商法體係的骨架構建(1990s - 2000s 初) 九十年代是中國商業法律的奠基時期。本書將重點分析《公司法》、《閤同法》等核心商事法律的誕生及其對傳統經濟關係的顛覆性影響。我們不贅述條文本身,而是通過案例研究來解析這些法律如何在實踐中被“激活”: 1. 企業法人財産權的界定:探討公司治理結構在法律上的初步確立,以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帶來的法律挑戰。 2. 市場準入與退齣的法律障礙:分析股份製改革過程中,法律對於國有資産轉讓的復雜監管,以及早期破産法執行中的地方保護主義。 3. 金融法律環境的初步搭建:考察銀行業務規範、票據法以及早期證券交易的法律框架,這些是資本市場得以運轉的基礎。 本部分的關鍵在於理解,這些法律是如何在短期內,試圖將一個基於單位和計劃的經濟體,轉化成一個基於契約和資本的現代市場主體的。 第三部分:專業化與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精細化(2000s 中期 - 2010s) 進入新韆年,隨著中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商業活動的復雜性急劇增加。本書轉嚮分析專業領域的法律配套建設,這些配套建設使得大規模、跨區域的商業活動成為可能: 競爭秩序的法律維護:側重於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初步適用與司法解釋的形成過程,考察市場主體如何利用這些法律工具進行自我保護和市場擴張。 宏觀調控與法律工具:分析稅法體係、外匯管理法規的不斷更新,如何成為國傢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杠杆”,以及企業在閤規方麵必須麵對的新要求。 爭議解決機製的演進:審視仲裁和訴訟在處理復雜商業糾紛中的角色變化,以及國際商事仲裁在解決涉外貿易摩擦中的重要性提升。 第四部分:數字經濟與治理模式的再平衡(2010s 至今) 本部分的焦點轉嚮近年來對商業活動産生顛覆性影響的新興領域,探討法律如何在技術變革麵前展現其滯後性與適應性: 1. 數據要素的法律界定與流通:分析平颱經濟興起後,針對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議題的立法嘗試,以及這些法規對傳統數據收集和使用模式的衝擊。 2. 金融科技(FinTech)的監管框架:考察P2P、互聯網信貸等新生事物齣現的法律真空,以及監管機構如何快速構建針對新興金融業態的風險隔離和消費者保護體係。 3. 社會責任與法律閤規的融閤:探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理念在法律執行層麵上的體現,以及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必須承擔的新型法律責任。 總結:一部活著的商業法律編年史 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現行法律條文的檢索,而在於提供一個分析框架:它幫助讀者理解,中國的現代商業製度是如何在特定曆史階段、受特定經濟目標驅動下,通過不斷修正和強化的法律體係塑造而成的。它關注的是“法律之網”的編織過程及其對商業行為的約束與賦能,是一部洞察中國市場演變深層邏輯的宏觀商業法律史觀察報告。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最大的感受便是其厚重與嚴謹。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內容創作,並深切體會到知識産權重要性的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中國著作權法發展脈絡的著作。這本《集成》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首先,它沒有簡單地羅列條文,而是通過梳理不同曆史時期,從晚清時期萌芽,到民國時期初步建立,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麯摺發展,直至改革開放以來的逐步完善,清晰地勾勒齣中國著作權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軌跡。每一部分都引用瞭大量的原始文獻、立法資料、司法判例,甚至還有當時的報刊評論,這使得我可以追溯到每一條法律的誕生背景、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各方博弈。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曆史現場,能夠感受到法條背後所承載的時代印記和立法者的良苦用心。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不同時期法律文本的細緻解讀,不僅僅是字麵意思的解釋,更是深入剖析瞭其背後所體現的社會思潮和政策導嚮。例如,在探討早期著作權法的局限性時,書中引用瞭大量案例,說明瞭當時法律在保護創作者權益方麵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逐步通過修法和司法實踐來彌補這些缺陷。這種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讓我對中國著作權法的曆史進程有瞭更深刻、更立體的認識。

評分

不得不說,《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這本書,與其說是“集成”,不如說是“解剖”。 它以一種近乎外科手術般的精確度,將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體係的每一個“細胞”都進行瞭細緻的分析。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不同曆史時期法律條文時所展現齣的批判性思維。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呈現曆史,而是著重探討瞭各個時期法律規定背後的邏輯、存在的爭議,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現實中發揮作用(或未能發揮作用)的。比如,在介紹某個特定時期的著作權保護政策時,書中會對比分析當時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指齣中國法律在藉鑒與本土化之間所做的努力和遇到的挑戰。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在某個時間點會齣現這樣的規定?它解決瞭什麼問題,又可能帶來瞭什麼新的問題?這種深度的“反芻式”閱讀,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法律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相互作用。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學者的論述和重要的司法解釋,這些都為理解法律條文的演變提供瞭豐富的視角,也幫助我理解瞭法律概念的內涵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文化産業發展的研究者,我早已將《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列為案頭必備。 這本書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法律工具書,更是一部反映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的史書。通過梳理著作權法律的演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社會對於知識、創意和勞動價值的認知是如何一步步深化和改變的。書中對不同時期著作權法在鼓勵文學、藝術、科技創作方麵的作用的論述,讓我深刻體會到瞭法律作為一種激勵和保障機製的重要性。例如,在某個階段,著作權法如何被用來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又在另一個階段,如何為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文化提供法律框架。書中對這些曆史性的跨越和轉摺的細緻描述,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當下著作權法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此外,書中對於不同法律淵源的整閤,包括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行政規章等,以及它們之間的銜接與衝突分析,都做得十分到位,為我進行跨學科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剛拿到《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時,我對其篇幅之巨有些畏懼,但一旦翻開,便被其內容所深深吸引。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精巧,它以時間為主綫,卻又不乏主題式的深入探討。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關鍵法律概念的溯源分析,比如“著作權”這一概念在中國是如何被引入、理解和演變的。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追溯到瞭最原始的文獻,挖掘瞭不同學派、不同時期對這一概念的解讀差異。這種“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方法,讓我對著作權法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形成瞭一個清晰而完整的知識體係。書中對案例的運用也非常齣色,每一個案例的選擇都恰到好處,能夠生動地說明某個法律條文在實踐中的應用情況,以及法律在解決實際糾紛時所扮演的角色。通過這些生動的案例,我更能體會到法律條文背後的“人情味”,以及法律是如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

評分

《中國百年著作權法律集成》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詩”。 它沒有以宏大的敘事手法來描繪一段曆史,而是選擇瞭從“法”這一獨特的視角,來審視中國百年來的社會變遷。書中對不同曆史時期著作權法律製度的建構,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梳理和分析,從中可以看到中國在引進、消化、吸收西方先進法律思想的過程中所付齣的努力,以及如何將其與中國自身的國情相結閤。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法律條文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承擔的社會功能的解讀。例如,在早期,著作權法可能更多地承擔著文化啓濛的功能;而在改革開放後,它則更多地成為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保護知識産權的重要工具。這種“功能演進”式的分析,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動態性和生命力。書中還對一些重要的立法者、法學傢的貢獻進行瞭介紹,這為我提供瞭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我瞭解到法律的背後,始終有人在為之付齣不懈的努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