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这在宋代的史书志乘及众多的文人笔记、著述中,都有大量生动的记载。然而,最为完整、全面地反映北宋京城社会生活的,当首推《东京梦华录》。
《国学经典: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潘楼东街巷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以东街北赵十万宅,街南中山正店、东榆林巷、西榆林巷,北郑皇后宅。东曲首向北墙畔单将军庙,乃单雄信墓①也,上有枣树,世传乃枣槊②发芽生长成树,又谓之枣冢子巷。又投东则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又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出旧曹门,朱家桥瓦子。下桥南斜街、北斜街,内有泰山庙,两街有妓馆。桥头人烟市井,不下州南。以东牛行街、下马刘家药铺、看牛楼酒店,亦有妓馆,一直抵新城。自土市子南去,铁屑楼酒店、皇建院街。得胜桥郑家油饼店,动二十馀炉。直南抵太庙街、高阳正店,夜市尤盛。土市北去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先至十字街,曰鹩儿市③,向东曰东鸡儿巷,西向曰西鸡儿巷,皆妓馆所居。近北街曰杨楼街,东曰庄楼,今改作和乐楼,楼下乃卖马市也。近北曰任店,今改作欣乐楼,对门马铛家羹店。
[注释]
①单雄信:隋末济阴人,曾为李密部将,后降于王世充,唐平定东都,将他擒获,斩于洛阳。其墓在汴京城中。②枣槊:即单雄信使用的兵器长槊,枣木柄,称为枣槊。单雄信勇武过人,能在马上使槊,军中号称“飞将”。③鹩儿市:即鹌儿市。《说郛》本的《东京梦华录》“鹩”字作“鹌”为是。
[译文]
从潘楼街往东去的那条十字街,叫做土市子,又叫做竹竿市。再往东的那条十字大街,叫做从行裹角,这里的茶坊每天早上五更时就点亮了灯,开始做生意,如买卖服装、图画、花环、领抹之类,到天亮就散场了,因此称之为“鬼市子”。往东的街北是赵十万宅,街南是中山正店、东榆林巷、西榆林巷,北边是郑皇后宅。东边拐弯往北的围墙旁边有单将军庙,就是单雄信的墓地,墓上有枣树,世人传说这是单雄信使用的枣木槊发芽生长而成的树,所以这里又叫做枣冢子巷。再往东,就是旧曹门,街北是山子茶坊,里面有仙洞、仙桥,城里的仕女往往在夜间到此游玩,在他们这里吃茶。又有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出了旧曹门往东,是朱家桥瓦子。下桥后就到了南斜街、北斜街,里面有泰山庙,这两条街上都有妓院。桥头人烟稠密,市井繁华,不次于城南。往东是牛行街、下马刘家药铺、看牛楼酒店,这里也有妓院,一直通到新曹门城墙边。从土市子往南去,是铁屑楼酒店、皇建院街。得胜桥的郑家油饼店,通常是二十多座烤炉。一直往南抵达太庙街、高阳正店,这里的夜市特别兴盛。从土市子往北去,就是马行街,这里人烟密集,更为喧闹。先经过的十字街,叫鹌儿市,往东叫东鸡儿巷,往西叫西鸡儿巷,都是妓院集中区。附近的北街叫杨楼街,往东叫庄楼,如今改称为和乐楼,楼下就是卖马市。附近往北叫任店,如今改称为欣乐楼,对门是马铛家羹店。
……
第五段评价: 对于希望建立扎实传统文化基础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为可靠的“坐标系”。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构建了一套清晰的认知框架。作者在阐述复杂的历史背景时,总是习惯性地先给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图,将错综复杂的事件点进行梳理和定位,使得初学者也能快速抓住重点,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迷失方向。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读者学会提问,而不是被动接受。书中时不时出现的“后世的争议焦点”、“几种不同的学说观点”,这些引导性的内容,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其他相关历史资料时,都有了一个基准线可以参照和对比,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作用更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它开启的不仅是知识的大门,更是一种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论。
评分第三段评价: 我读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书记,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成功地将严肃的文献解读与生动的场景再现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它的文字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如同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描绘出古人生活细腻入微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嗅到空气中飘散的香料味,听到市井间的喧嚣声。而当涉及到关键的历史节点或文化核心时,笔锋一转,又变得如同重锤敲击一般,掷地有声,直击要害。尤其是一些对于市井风俗和日常物件的描写,细致到令人惊叹,完全摆脱了宏大叙事带来的疏离感,充满了人情味。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讲故事”的能力,它没有堆砌教条,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片段,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文化传承的精髓。这种阅读体验非常舒服,它既满足了知识获取的理性需求,更提供了情感共鸣的感性享受,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一口气就能读上好几页而毫无倦意。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赏心悦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纸张的质地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色泽,透着一股穿越时空的古朴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轻抚。更别提那封面上的烫金字迹,在光线下闪烁着低调而奢华的光芒,将主题的厚重感衬托得淋漓尽致。内页的排版也极为用心,字体的选择既清晰易读,又充满了古典韵味,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坚持,比如书脊处的细微纹理处理,都体现了匠人精神。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经典”版本,要么是印刷粗糙,要么是设计平庸,但这一本,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种对文化敬畏的态度。随便翻开任何一页,都能感受到装帧者对“美”的执着追求。这对于我这样对手边的阅读材料有较高期待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满足。可以说,仅仅是捧着它阅读,就仿佛完成了一种仪式,让精神上的汲取过程变得更加神圣和愉悦。
评分第二段评价: 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它并非是那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普及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文本肌理之中进行细致剖析的力作。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展现了其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研究视角,对于文本的溯源考证做得极为扎实,大量的旁征博引,无一不指向其背后庞大的文献储备。我注意到,译注部分的注释详尽而精准,对于一些易生歧义的古语词汇和典故,都有深入浅出的解释,这对于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却又保证了知识的深度。最让我欣赏的是其论证逻辑的严密性,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史料,而是将零散的记载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让你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脉络。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作者引用的其他重要典籍,这反而变成了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它激发了我对相关领域更深层次探索的兴趣。这种带着强烈求真精神的著作,才是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评分第四段评价: 这本书在选材的广度和视野的开阔性上,绝对是超乎预期的。我原以为这仅仅是对某一特定历史片段的记录,但深入阅读后发现,它像一张巨大的网,将不同领域的文化元素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它不仅涵盖了社会结构和政治变迁,更大量地涉及到了当时的艺术流派、宗教信仰乃至民间娱乐活动的细节。这种多维度的审视,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整体认知。例如,书中对某一特定时期服饰色彩的演变,与同期哲学思想的兴衰之间建立的联系,就让我大开眼界,这绝非一般通俗读物所能触及的深度。它成功地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展示了文化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阅读它,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宝库,每翻开一章,都会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新世界,让人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感叹。这种拓展知识边界的能力,才是衡量一本优秀著作的重要标准。
评分很有深度。文言文部分比较难理解。
评分看到这本书就想到清明上河图。
评分挺好的书。字迹清楚,大小合理。
评分屯起来,希望有所收获吧
评分申涵光《荆园小语》称:“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近年来各种版本的《呻吟语》的整理改编问世,更可以说明该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宝藏了。《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今。尹会一《吕语精粹序》称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今。尹会一《吕语精粹序》称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申涵光《荆园小语》更称:“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
评分想了解宋代文化风貌,这是必读书目!感觉“中州”版本更古朴、注释解读等内容更厚重一些。令人很愉悦!
评分5. 慢慢买等比价工具跟踪历史价格变化.
评分宋朝的一本好书,一种国学经典
评分经史精腴在,真咀味者谁!……不止于泓,岂止于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