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王鐸詩稿墨跡
原價:45.00元
作者:江山
齣版社: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810834148
字數:10000
頁碼:9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冊《王鐸書法墨跡》乃王鐸45歲後所作,古律詩稿116首,手劄尺牘6通,行書為主,兼真、草,筆力雄健,結字茂密,氣勢跌宕超逸,率意天真,節奏變化顯著,既得險峻之緻,又能復歸平正,比其他的作品更加淋灕盡緻,發揮個性。
此件墨跡內容之博,字數之多,較現存的王鐸傳世作品而言,堪稱王鐸一生之煌煌巨著。
王鐸(1592-1652)字覺斯,又字覺之。號十樵,又號嵩樵、癡樵 ,又號癡仙道人,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天啓二年(1622)進士,纍擢部尚書。福王南京稱製等待為東閣大學士。入清官至大學士,擢禮部尚書。鐸博學好古,工詩文。畫山水宗荊、並、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彆。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灑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亦多自齣胸臆,有《擬山園法帖》,諸體悉備,名重當代,學者宗之,順治三年(1646)作《漁舟蕭閑圖》,收入《曆代名賢畫粹》;順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圖》,收入日本《支那名畫寶鑒》;順治八年(1651)罷官歸裏,作《蘭石圖》捲、《山水捲》,分彆收入《新版世界美術全集》、《支那名畫寶鑒》。順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歲,謚文安。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考究瞭,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特彆好,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內頁的排版布局簡潔大方,字裏行間透露齣一種古樸典雅的氣質。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扉頁上的燙金工藝,以及封麵封底的紋理處理,都讓人感覺到這是一本用心製作的藝術品。雖然我還沒完全深入閱讀內容,但僅憑這精美的外觀,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玩。能感受到齣版方對原作的尊重與敬意,這種對細節的執著,在如今快節奏的齣版界中顯得尤為珍貴。我期待著翻開它,去感受那種指尖觸碰到曆史的溫度。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氛圍是沉靜且富有內省力量的。它不是那種用來消遣時間的讀物,而更像是需要你投入時間、進入特定心境纔能與之共鳴的作品。我初步瀏覽瞭一些章節的結構和分段方式,發現它似乎遵循著一種非常古典的邏輯和節奏感,不急不躁,層層遞進。這種結構本身就蘊含瞭一種教導人沉穩的意味。它要求讀者暫時放下外界的喧囂,專注於文字所構建的內心宇宙。對於那些尋求精神慰藉或者希望提升自我審美境界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處寜靜的港灣,它提供瞭一種不加粉飾的、直擊靈魂深處的審美體驗,引導我們去思考那些永恒的主題。
評分這本書的文筆功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即便隻是隨意的翻閱,那些文字仿佛都帶有一種獨特的韻律和力量。特彆是那些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細膩入微,仿佛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筆觸下山川河流的氣息。讀起來並不覺得枯燥,反而有一種被文字領入瞭一個廣闊精神世界的奇妙體驗。作者對情感的捕捉和錶達,含蓄而深沉,沒有太多直白的呐喊,卻能在不動聲色間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這種內斂的張力,使得每一句詩都值得反復咀嚼,去探尋其中蘊含的深層意境和人生哲理。我感覺這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而是心血與智慧的結晶,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
評分對於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及時雨。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時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從字裏行間流淌齣的那種淡泊名利、追求高潔的文人風骨,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可貴和勵誌。我特彆喜歡它所傳達的那種“以詩言誌”的純粹性,不為迎閤世俗,隻為忠於內心。這本書無疑是幫助我們理解傳統士人精神脈絡的一把鑰匙,它教導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超脫。它的價值遠超於書本本身,更在於它所承載的精神遺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雖然典雅,但更吸引我的是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氣息”。紙張泛黃的紋理,那種不是刻意做舊,而是歲月沉澱下來的自然痕跡,讓人一上手就心生敬畏。我注意到,在一些頁麵的邊緣,似乎能感受到某種傳統工藝留下的獨特印記,這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與曆史對話的儀式。翻閱時,那種沙沙作響的聲音,也和現代印刷品截然不同,更添瞭一份莊重感。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內容,但光是這種與曆史實物接觸的媒介感,就足以讓人沉醉其中。它讓人渴望探究,究竟是怎樣的一雙手,在怎樣的心境下,留下瞭這些印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