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王铎诗稿墨迹
原价:45.00元
作者:江山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810834148
字数:10000
页码: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册《王铎书法墨迹》乃王铎45岁后所作,古律诗稿116首,手札尺牍6通,行书为主,兼真、草,笔力雄健,结字茂密,气势跌宕超逸,率意天真,节奏变化显著,既得险峻之致,又能复归平正,比其他的作品更加淋漓尽致,发挥个性。
此件墨迹内容之博,字数之多,较现存的王铎传世作品而言,堪称王铎一生之煌煌巨著。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十樵,又号嵩樵、痴樵 ,又号痴仙道人,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累擢部尚书。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顺治八年(1651)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考究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特别好,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内页的排版布局简洁大方,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扉页上的烫金工艺,以及封面封底的纹理处理,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艺术品。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阅读内容,但仅凭这精美的外观,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玩。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原作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在如今快节奏的出版界中显得尤为珍贵。我期待着翻开它,去感受那种指尖触碰到历史的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氛围是沉静且富有内省力量的。它不是那种用来消遣时间的读物,而更像是需要你投入时间、进入特定心境才能与之共鸣的作品。我初步浏览了一些章节的结构和分段方式,发现它似乎遵循着一种非常古典的逻辑和节奏感,不急不躁,层层递进。这种结构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教导人沉稳的意味。它要求读者暂时放下外界的喧嚣,专注于文字所构建的内心宇宙。对于那些寻求精神慰藉或者希望提升自我审美境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处宁静的港湾,它提供了一种不加粉饰的、直击灵魂深处的审美体验,引导我们去思考那些永恒的主题。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功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即便只是随意的翻阅,那些文字仿佛都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律和力量。特别是那些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细腻入微,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笔触下山川河流的气息。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一种被文字领入了一个广阔精神世界的奇妙体验。作者对情感的捕捉和表达,含蓄而深沉,没有太多直白的呐喊,却能在不动声色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种内敛的张力,使得每一句诗都值得反复咀嚼,去探寻其中蕴含的深层意境和人生哲理。我感觉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心血与智慧的结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评分对于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从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淡泊名利、追求高洁的文人风骨,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可贵和励志。我特别喜欢它所传达的那种“以诗言志”的纯粹性,不为迎合世俗,只为忠于内心。这本书无疑是帮助我们理解传统士人精神脉络的一把钥匙,它教导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超脱。它的价值远超于书本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遗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典雅,但更吸引我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纸张泛黄的纹理,那种不是刻意做旧,而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自然痕迹,让人一上手就心生敬畏。我注意到,在一些页面的边缘,似乎能感受到某种传统工艺留下的独特印记,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与历史对话的仪式。翻阅时,那种沙沙作响的声音,也和现代印刷品截然不同,更添了一份庄重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内容,但光是这种与历史实物接触的媒介感,就足以让人沉醉其中。它让人渴望探究,究竟是怎样的一双手,在怎样的心境下,留下了这些印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