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设计师原创作品,与台湾同步上市;
通过图书内文的版式、色彩设计及丰富的原创代表作讲解配色规律、诀窍;
注重提供配色思路,实现读者基础设计力的提升;
Chapter 1 所有原则的基础:不要超过三种色彩
Section 1 从认识色彩开始
Section 2 两色搭配是用色的基础
Section 3 三色搭配成规律
Chapter 2 心中要有数:什么是主色、辅色、点缀色
Section 1 主色的魅力
Section 2 辅助色的秘密
Section 3 点缀色的应用
Section 4 色彩功能的秘密
Chapter 3 认识色彩集合:把图像、图案、文字和图表看成一种色彩
Section 1 从色彩角度应用图像
Section 2 从色彩角度应用图案
Section 3 从色彩角度应用文字
Section 4 把图表视为一个色彩集合
Chapter 4 不确定的时候:黑、白、灰是天生的调和色
Section 1 色彩调和很简单
Section 2 黑、白、灰可以让你的作品更稳定
Chapter 5 你的底线是:相近色调或对比色调
Section 1 从色彩基调入手
Section 2 寻找共性、统一的相近色调配色思路
Section 3 寻找强烈感受、戏剧冲突的对比色调配色思路
Section 4 同时运用两种思路进行色彩设计
Chapter 6 运用关键词选主色, 理解我们的色彩情感
Section 1 红色
Section 2 橙色
Section 3 黄色
Section 4 绿色
Section 5 蓝色
Section 6 紫色
Section 7 粉色
Section 8 白色
Section 9 灰色
Section 10 黑色
Section 11 每种颜色都有冷暖色
Chapter 7 运用关键词选基调,避开主色原则谈配色
Section 1 纯色色调
Section 2 明色色调
Section 3 淡色色调
Section 4 浊色色调
Section 5 淡浊色调
Section 6 暗色色调
Section 7 一切工作要从明确基调开始
Section 8 追求多种色调的优点组合,是配色的重点
Chapter 8 突破形式:提取色彩-分析色彩-实践运用
Section 1 根据形式的变化调整色彩
Section 2 根据版式变化调整色彩
Section 3 分析流行色的色彩组合方式
Chapter 9 突破对立色彩感受:从一端到另一端
Case 1 稳重vs明快
Case 2 平实vs华丽
Case 3 激情vs平淡
Case 4 幼儿vs暮年
Case 5 男性vs女性
Case 6 优雅vs活泼
Case 7 商务vs休闲
Case 8 单纯vs历练
Case 9 浪漫vs日常
Case 10 时尚vs传统
后记
色彩这东西
把色彩当"人"看待
做设计的那些事儿
致谢
这本书的官网
我作为一个略有设计基础,但总是在色彩搭配上感到瓶颈的设计师,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剂“清醒剂”。它没有停留在教我“用什么颜色”,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用这些颜色”。它引导我去思考色彩背后的文化语境、时代精神,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光影变化对色彩感知的影响。书中关于如何建立个人色彩系统的章节,对我触动很大。它不是提供一个固定的调色盘,而是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框架,让我学会如何根据项目需求和目标受众,主动去“发现”和“构建”属于自己的色彩语言。这种从“模仿”到“创造”的引导,是许多速成类教程所缺乏的深度。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走在街上,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建筑立面、商品包装上的色彩关系,这绝对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衷似乎是想营造一种明快、现代的视觉感受,但实际拿到手后,我发现它的纸张质量非常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装帧也显得比较考究,不像一些平装书那样松松垮垮。内页的印刷色彩过渡自然,即便是最微妙的色阶变化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来,这对于我们这种对视觉细节比较敏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我特别留意了目录结构,感觉作者在编排上花了不少心思,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实际应用案例的剖析,逻辑线索非常清晰,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堆砌内容的嫌疑。翻阅其中关于色彩心理学的那一章节时,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不像是在啃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分享他的独到见解。书里引用的不少经典艺术作品和现代设计案例,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排版,不仅仅是展示色彩组合,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这些组合背后的意图和效果,这对我拓宽思路很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要知道,一本谈论色彩的书,如果自身的版面设计不过关,那简直是自打耳光。庆幸的是,这本书的留白处理得非常得当,既保证了文字阅读的舒适度,又没有让色彩样本显得拥挤不堪。不同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设计,也很有心思,常常用一种柔和的过渡色块来预示下一个主题的基调。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对比”和“和谐”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视觉呈现。作者没有简单地用文字描述,而是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图例,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对比度下视觉感受的变化,这种“眼见为实”的教学方式,效率远高于纯粹的文字灌输。我甚至会忍不住把书摊开放在桌子上,仅仅是看着那些色彩搭配,就能让自己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这或许就是好设计带给人的潜意识影响吧。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务实”精神。很多市面上打着“色彩大全”旗号的书,要么是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要么就是干巴巴的色卡罗列,让人看了心生畏惧。但这一本明显不是走老路子。它在讲解理论的时候,总会立刻对接上实际操作中的痛点,比如“为什么这两个颜色放在一起会显得‘脏’?”或者“如何避免低级感的配色方案?”。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过多使用只有专业人士才懂的术语,如果非要用,也会立刻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进行解释。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设计媒介的兼容性,它没有局限于某一种软件的操作,而是从更本质的色彩规律入手,这样无论我是在做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还是尝试做一些室内软装的搭配,都能从中找到适用的指导原则。这种跨领域的通用性,让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大大提升了,感觉买了一本,顶得上好几本小册子。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那可能是“克制而有力”。它没有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采用过于鲜艳、刺眼的配色方案作为封面或内页示例,相反,很多展示的都是那些看似简单却极富韵味的低饱和度或中性色组合。这种“大音希声”的处理方式,反而更显出作者对色彩的精妙掌控力。书中对于一些传统色彩理论的现代诠释,也非常到位,它并没有完全否定经典,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当代的设计语境中,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关于色彩在信息架构中的作用那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如何用色彩来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区分信息层级,这些都是实操中至关重要的细节,作者都一一囊括其中,而且论述得非常精炼,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时常翻阅的工具书和灵感源泉。
评分实惠啊,非常满意,嗯嗯嗯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学习的书,有时看看总会有点收获
评分内容浏览了一下,是新的,封面不错,但是书有一点小问题,不知是不是中途送货的问题,内容有多好,等看完了吧
评分五本书,只有一本有膜,其他的都弄脏了
评分京东活动的时候,囤书的好时候,多看看充实下自己
评分不错哟
评分物流很给力,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很不错 看了感触很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