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一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修订版。本书*初的撰写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的学生而写。因而,在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了*一版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本书撰写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体设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给读者建立一个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王受之,具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史论研究家,从1982年开始从事设计史论研究、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研究范围主要是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工业产品、时尚品牌、动漫、平面设计、娱乐设计、文创策划等。
曾担任中国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授,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Valencia)、南加州建筑学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LA)等担任课程教学。
现任中国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鲁迅美术学院担任史论研究生班的导师。
前言…8
第一章现代设计概述…22
一、什么是设计…22
二、设计的分类和范畴…28
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设计…32
一、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情况…32
二、新古典设计运动…42
三、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间产品设计…53
四、“维多利亚”和“第二帝国”风格…57
第三章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66
一、现代设计萌发的时代背景和促进因素…66
二、英国的设计改革和“工艺美术”运动…69
三、“新艺术”运动…90
第四章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114
一、“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114
二、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116
三、“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122
四、“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124
五、“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设计和著名的设计师…134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144
导言…144
一、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和先驱人物…144
二、包豪斯…162
三、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184
四、荷兰的“风格派”运动…188
第六章工业设计的兴起…194
一、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194
二、美国工业设计先驱人物…201
三、制造业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212
四、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推手——大型展览和博览会…231
第七章消费时代的设计…236
一、战后重建时期的产品设计…236
二、工业设计体制的形成…242
三、工业设计在联邦德国的确立…246
四、美国战后工业产品设计——“世纪中叶”(Mid-Century)设计浪潮…254
五、批判设计理论的形成…261
六、人体工程学的发展…264
七、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268
八、战后平面设计的发展…270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88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288
二、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295
三、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302
四、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其他各国的发展…313
第九章当代汽车设计…324
一、概述…324
二、战前汽车设计发展概况…325
三、战后汽车发展…329
四、石油危机之后的汽车设计…336
五、各国重要车厂和汽车设计师…344
第十章各国设计简史(之一)…364
当代设计概况…364
一、美国当代设计…367
二、德国当代设计…380
三、英国当代设计…392
第十一章各国设计简史(之二)…408
一、意大利现代设计…408
二、日本当代设计…423
三、北欧当代设计…439
中译人名索引…463
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设计运动演变时,其可视化能力令人叹服。许多章节都配有精心制作的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从维也纳分离派向早期现代主义过渡时期的视觉语言差异,这种并置对比,比纯文字描述要直观有效得多。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具体设计师的章节中,往往会穿插一两个“侧边栏”或“焦点”模块,用非常简洁的版式,提炼出该设计师最核心的创新点或最具争议性的观点,这对于快速抓住重点和记忆关键信息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讲到瑞典的“美丽的日常用品”运动时,它用一套清晰的图表展示了如何平衡大众可及性和工艺美感,而不是空泛地赞美。即便是那些看似枯燥的工业设计发展史,也被作者用流程图和时间轴梳理得井井有条,逻辑链条清晰可见,有效地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阅读疲劳。这些视觉辅助工具,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让人能更快速地在脑海中构建起整个现代设计世界的宏大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索引部分做得极为详尽和专业,这对于任何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某一特定主题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金矿。我习惯于在阅读中随时交叉核对信息来源,这本书的脚注标注系统非常规范,几乎每一个重要的论点或引用的观点,都能在页面下方找到清晰的出处,这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学术严谨性。更贴心的是,书末附带的“推荐阅读延伸”部分,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设计分支(如图形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提供了对应的经典外文原著和期刊名称,这些都是市面上其他教材很少会细致列出的。这不仅仅是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路径,更是为研究生乃至专业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学术起点。我注意到,作者引用的许多近期文献和学术论文都非常前沿,表明该版本在修订时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确保了内容的时效性,而非仅仅是旧版知识的简单重印,体现了出版团队的专业精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封面采用了非常细腻的磨砂质感,触感极佳,让人爱不释手。色彩搭配上,它大胆地运用了高对比度的几何图形和柔和的渐变色块,这种平衡既现代又充满艺术气息,完美地呼应了现代设计本身那种在功能与美学之间寻求突破的特质。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厚实且带有微微的米黄色调,使得印刷的图片和文字都显得沉稳而有质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那些经典设计案例的彩色插图,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清晰可见,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当年设计师们创作时的那种热切和专注。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翻开时书页平整,没有那种廉价的书籍容易出现的胶水味或者松散感。对于一个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就已然是一种享受,它本身就是一件精心设计的“物品”,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价值——不仅仅是内容,载体本身也应是审美的一部分。这本教材在硬件上的用心程度,远超许多同类专业书籍,让人感受到出版方对艺术的尊重。
评分从一个在校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批判性工具箱”,而不是标准答案。很多市面上流行的设计史读物,往往会把某些大师塑造成近乎神坛上的存在,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它毫不避讳地讨论了现代设计在殖民主义、性别议题以及社会公平方面所扮演的复杂甚至负面的角色。例如,书中关于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挪用”和“异化”的分析,就非常尖锐和深刻。它促使我不断追问:我们今天所推崇的“简洁”、“效率”,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结构和文化偏见?这种强迫读者走出舒适区,去审视设计历史的阴暗面和未被充分讨论的角落的能力,是区分一本平庸读物和一本伟大著作的关键。这本书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完美的现代设计定义,而是给了我一套更锋利的工具去质疑和构建我自己的设计观,这点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才勉强翻完了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坦白说,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时间线和风格流派,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议题切入点”,将设计史的演变脉络串联起来。比如,它探讨了“功能主义的局限与反思”时,不仅仅是介绍包豪斯,而是深入剖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材料学和生产模式的颠覆性影响,如何间接催生了新的设计哲学。作者的论证过程极其严谨,充满了对一手资料的引用和独到的见解,时不时还会抛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批判性思考,比如对“中产阶级美学”的解构,这一点让我对过去习以为常的设计概念产生了深刻的动摇和反思。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着那些引用的早期设计草图和工业产品照片反复揣摩,试图理解当时的设计师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是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有革命性的实体形态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思想的导引,而非简单的知识搬运工,阅读门槛不低,但回报是巨大的思维提升。
评分挺好的,,不错(*?´╰╯`?)?
评分质量不错,挺厚的,开阔思路,提升自己 !
评分东西收到了~,是正品,质量很好,价格也不错,包装很好~,运送过来也没有磕碰,配送速度 给力,京东快递小哥服务态度好,下次还来买,推荐给大家哦~~
评分就是说你采访的哦?这张非常的好,绝对是正版京东这次活动非常的给力。
评分到货很及时,上课用的教材,价格优惠。
评分买了很多书,包装不错,还用防爆膜保护
评分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感觉这本书的水准对不起作者的这些头衔,考研一共买了九本书,这一本毫无疑问是最差的,内容全但泛、也空,找不到重点,思维逻辑混乱…一个学院院长、博导能把书写成个样子也是厉害了……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