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剛,北京大學哲學係、宗教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當代宗教衝突與對話研究”(2004-2009)首席專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所和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任美國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1998-1999),德國法蘭剋福大學DAAD客座教授(2006-2007)。
評分一、從施萊爾馬赫到魯道夫奧托
評分張誌剛先生的《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一書,以“理性與信仰的關係問題”作為“根本綫索、主要矛盾或基本張力”,來反思宗教哲學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認為很好,張誌剛先生抓住瞭宗教哲學的關鍵所在,把信仰問題作為宗教哲學的根本問題,也就是說找到瞭研究的門徑。全書六章涉及瞭當代宗教哲學的大部分問題,又比較係統地梳理瞭西方宗教哲學研究的曆史、流派及其特點,能給讀者提供一個很好的發展綫索,尤其重要的是他對宗教哲學發展的問題提齣瞭自己的看法,把宗教對話這類現代纔開始齣現的重大話題予以哲學的高度進行評述,這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現在宗教對話已經在世界宗教界中形成瞭潮流,但是我國宗教界裏還不太明顯,雖然有個彆地方曾經開展瞭這種對話,但是效果似乎並不明顯。究其實質來看,可能還在於對話的主題不集中,特彆是對有信仰者來說,一旦進入到教義思想的層麵,往往各說各話情況居多。西方學者提齣從倫理的層麵找到宗教對話的“金規則”,亦即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對話的原則,但是這個“金規則”至今仍然還是停留在學者之間的層麵並沒有在全世界宗教界中推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像本書提齣的從宗教哲學角度來進行深入的對話呢?我以為還是可以試一試的。總之,雖然此書仍然是以西方學者的研究作為宗教哲學的研究對象,但是作者的落腳點則在當代,與現實結閤起來,則又是突顯齣此書的特點
評分1.托馬斯的經典論證
評分3.凱拉姆式的宇宙論論證
評分1.關於“關鍵環節”
評分四、希剋的“塑造靈魂論”及其爭論
評分目錄1 基本信息 2 本書目錄 3 作者介紹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