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欣,邵劍波,吳恩惠 編
圖書標籤:
  • 兒科影像
  • 影像醫學
  • 醫學教育
  • 臨床醫學
  • 診斷學
  • 兒童健康
  • 醫學影像學
  • 中華係列
  • 教材
  • 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126977
版次:1
商品編碼:10481644
包裝:平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0-05-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604
字數:120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內容符閤國情及兒童專科醫院的特色。書中有意側重一些CT、MRI的文字描述和圖片病例資料,彌補這些方麵兒科參考書籍相對較少的不足。該書分五篇,介紹瞭顱腦、肺、縱隔、心血管、腹部、盆腔、骨骼等部位的兒科疾病。該書圖文並茂,將科學性和實用性互相結閤,以實用為主,是兒科醫學影像診斷工作者及兒科臨床醫生必備參考書之一。

目錄

第1篇 顱腦、五官、脊髓
第1章 顱腦、五官正常發育影像學錶現
第1節 新生兒腦發育的正常影像學錶現
正常胎兒和早産兒腦發育的影像學錶現
新生兒正常腦發育的影像學錶現
第2節 正常垂體發育的影像學錶現
第3節 正常顱骨的影像學錶現
新生兒和嬰兒顱骨正常影像學錶現
幼兒和青少年顱骨正常影像學錶現
第4節 正常鼻竇發育的影像學錶現

第2章 新生兒腦疾病
第1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早産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足月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2節 胚胎腦病
第3節 獲得性凝血酶原復閤體減少癥

第3章 腦中毒和代謝性疾病
第1節深部腦白質首先受纍的疾病
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球形細胞腦白質營養不良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
楓糖尿癥
第2節 皮質下腦白質首先受纍的疾病
亞曆山大病
佩一梅病
第3節 自身免疫和中毒疾病
多發性硬化
膠原性結締組織病
鉛中毒腦病
第4節 灰質與白質同時受纍的疾病
肝豆狀核變性
黏多糖病

第4章 顱腦損傷
第1節 顱底骨摺
第2節 顱蓋骨骨摺
第3節 腦實質血腫
第4節 硬膜外血腫
第5節 硬膜下血腫
第6節 外傷性腦梗死
第7節 腦挫裂傷
第8節 彌漫性軸索損傷

第5章 顱腦先天性畸形
第1節 先天性胼胝體畸形
第2節 腦膨齣
第3節 腦皮質發育畸形
積水件無腦畸形
無腦迴畸形
灰質異位癥
多小腦迴畸形
腦裂畸形
第4節 前腦無裂畸形
第5節 視一隔發育不良
第6節 腦穿通畸形
第7節 導水管狹窄
第8節 蛛網膜囊腫
第9節 Chiari畸形
ChiariI畸形
ChiariⅡ畸形
第10節 Darldy-Walker畸形
第11節 Joubert綜閤徵
第12節 神經垂體異位
第13節 顱骨畸形
顱裂
顱縫早閉
巨大頂骨孔
顱骨膜血竇

第6章 神經皮膚綜閤徵
第1節 神經縴維瘤病1型
第2節 結節性硬化癥
第3節 顱麵神經血管瘤病
第7章 小兒顱腦、頭頸部腫瘤
第1節 幕下腦腫瘤
腦實質內腫瘤
腦實質外腫瘤——脊索瘤
第2節 幕上腦腫瘤
大腦半球腫瘤
蝶鞍及鞍旁腫瘤
鬆果體生殖細胞瘤
第3節 頭頸部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
骨縴維結構不良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淋巴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

第8章 先天性脊髓病變
第1節 脊髓縱裂畸形
第2節 脊髓栓係綜閤徵
第3節 脊髓脊膜膨齣
第4節 脊髓空洞積水癥

第9章 脊髓腫瘤
第1節 髓內腫瘤
第2節 髓外腫瘤
髓外硬膜內腫瘤
硬膜外腫瘤

第10章 腦、脊髓感染
第1節 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瘤
室管膜炎
第2節 顱內膿腫
腦膿腫
硬膜下和硬膜外膿腫
第3節 寄生蟲感染
腦囊蟲病
弓形體腦炎
第4節 病毒感染
風疹病毒性腦炎
兒童手足口病閤並腦乾腦炎
第5節 脊髓感染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脊髓膿腫
脊髓灰質炎樣綜閤徵

第11章 腦、脊髓血管疾病
第1節 腦血管畸形
動靜脈畸形
Galen靜脈畸形
海綿狀血管畸形
發育性靜脈畸形
第2節 煙霧病
第3節 脊髓動靜脈畸形

第12章 頭頸部先天性與感染性疾病
第1節 眼與眼眶疾病
無眼球與小眼球
巨眼畸形
眼球後部缺損
永存性原始玻璃體增生癥
早産兒視網膜病變
滲齣性視網膜炎(coat病)
眼眶先天性囊腫:錶皮樣囊腫/皮樣囊腫
第2節 顳骨疾病
外耳道畸形
中耳畸形
內耳畸形
感染性病變
第3節 鼻疾病
先天性後鼻孔狹窄與閉鎖
梨狀孔狹窄
淚囊突齣
第4節 頸部疾病
甲狀舌管囊腫
頸部異位胸腺、異位甲狀旁腺
咽後壁膿腫
咽旁間隙化膿性感染
腺樣體肥大

精彩書摘

小腸結核
【臨床慨述】
小腸結核(small intestinal fuberculosis)以迴盲部多見,占腸結核的85%,原發性感染少見,大多是因肺結核繼發感染所緻。分為兩型:潰瘍型,此型多見,結核感染時於腸黏膜形成結核結節,結核結節乾酪樣壞死後形成潰瘍,這種結核潰瘍與腸長軸一緻;增生型,較少見,以腸壁大量結核性肉芽組織形成和縴維組織增生為特徵。臨床錶現低熱、腹痛、腹瀉與便秘交替及腹部腫塊,結核病變引起腸腔狹窄時,可齣現腸梗阻癥狀,纍及腹膜時可齣現結核性腹膜炎癥狀,錶現腹痛、闆狀腹及壓痛。【影像學錶現】1.x綫胸部平片可瞭解有無肺結核。腹平片可無異常,也可錶現為小氣一液平麵。
上消化道造影錶現不同。①潰瘍型腸結核,病變腸管鋇劑通過迅速、呈明顯的激惹徵象,充盈不良或無鋇劑存留,而其近遠端腸管充盈良好,稱為“跳躍徵”。黏膜皺襞增粗、模糊、紊亂,潰瘍顯示為斑點狀龕影,腸腔輪廓不規則或呈鋸齒狀,晚期病變管壁增厚,單發或多發腸腔狹窄,近端腸管擴張。②增生型腸結核,主要錶現為不同程度的腸腔狹窄,嚴重時鋇劑下行睏難,近端腸管可有相應擴張,病變部位黏膜粗亂、伴有多發大小不一的息肉狀充盈缺損,激惹徵象及龕影少見。另外,本病常纍及盲腸、升結腸,也可同時存在腹膜結核及腸係膜淋巴結核,因而盲腸、升結腸可有相應錶現,盲腸被牽拉上提,腸管粗細不均、粘連成團,腸間隙不規則增寬等。
2.超聲顯示病變腸壁增厚、腸腔狹窄,炎性腫塊或腸管粘連成團,近端小腸擴張,纍及腸係膜及淋巴結時可見腸係膜增厚及迴聲增強,淋巴結腫大或融閤成團、鈣化,腹水等。
3.CT腸壁增厚,黏膜麵不光滑呈結節突嚮腸腔,病變纍及範圍較長,可以是多節段受纍。腸腔狹窄呈細綫樣,口服陽性對比劑可顯示瘻管及腸間膿腫,繼發腸梗阻時錶現近端腸管擴張、積氣、積液。可齣現腸係膜增厚、腹腔積液和腸係膜淋巴結腫大。
【診斷與鑒彆診斷】
1.診斷上消化道造影對此病診斷有一定價值,特彆是有肺結核病史時往往容易診斷此病。
2.鑒彆診斷該病需要和Crohn病、小腸淋巴瘤鑒彆,結核菌素試驗有助於提示本病。

前言/序言

  兒科影像學是將影像學應用於小兒疾病的發現、診斷、治療和隨訪的一門學科。兒科影像學發展迅速,已成為醫學影像學的一個亞專業。兒童正處於全身組織和器官逐步成長時期,生理、心理和精神狀態不斷發育,日趨成熟。這個時期遺傳性、先天性疾病最多見,感染性疾病容易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超過成人。醫學上小兒成人不同之處很多,年齡越小,差異越大。解剖方麵,各器官處於發育成熟階段,如小兒腎髒的重量與體重相比,相對較重,位置相對較低;呼吸管道狹窄,容易阻塞。生理方麵,小兒的脈搏和呼吸頻率比成人快。病理變化往往和年齡有關,肺部炎癥時,支氣管肺炎多見於嬰幼兒,而大葉性肺炎則多見於年長兒。疾病進程方麵,小兒病情變化快,可迅速痊愈,超齣一般預測,如骨摺之後易於矯正及恢復;腦炎恢復期較短,後遺癥般較成人少;也可進展迅速而猝然死亡,多見於急性敗血癥、新生兒先天畸形等。兒科疾病9年齡有密切關係,有些疾病僅見於兒童的某一年齡段。兒科學將兒童劃分為新生兒期(齣生至生後28天)、嬰兒期(1歲內)、幼兒期(1歲至3周歲)、學齡前期(3歲至7周歲)、學齡期(7歲至12周歲)、青春期(12歲至18周歲)幾個年齡段。應該指齣小兒不是成人的縮影。隨著醫學影像學在兒科各係統疾病診治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又鑒於上述小兒疾病的特點,故《中華影像醫學》在修訂時增加瞭兒科影像學捲。
  為瞭既指齣兒科影像學與成人不同之處,又不至於同前麵各個分冊內容過多重復,故在每個係統的疾病診斷中,重點介紹兒科常見疾病的影像學診斷內容,成年人常見疾病不作敘述或一帶而過。各個疾病的影像學錶現包括普通X綫成像、多層螺鏇CT、磁共振、超聲等。該書邀請武漢兒童醫院、四川大學學華西第二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和天津市兒童醫院等多位長期從事兒科影像診斷工作的醫師共同參與,並參考瞭近年來國內外的權威文獻資料編寫而成。其內容符閤國情及兒童專科醫院的特色。書中有意側重一些CT、MRI的文字描述和圖片病例資料,彌補這些方麵兒科參考書籍相對較少的不足。該書分五篇,介紹瞭顱腦、肺、縱隔、心血管、腹部、盆腔、骨骼等部位的兒科疾病。該書圖文並茂,將科學性和實用性互相結閤,以實用為主,為求使本書能成為兒科醫學影像診斷工作者及兒科臨床醫生必備參考書之一,編寫之初,在確定本書目錄和寫作重點上吳恩惠教授生前給予很多悉心指教,在此,全體作者對吳恩惠教授深錶敬意和懷念。天津市兒童醫院趙濱醫師利用業餘時間為本書係統整理做瞭大工作,劉薇醫師為本書繪圖,在此一並錶示謝意。由於編者劉薇有限,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希望廣大讀者給予批評評和指正,對此我們深錶謝意。最後,我們再一次對以吳恩惠教授為代錶的放射學界老前輩對我們的關心指導,以及張雲亭教授和白人駒教授的不斷幫助錶示衷心感謝。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 本書特色與價值: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是一部集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於一體的兒科影像學專著。本書緊密圍繞兒科臨床需求,係統梳理瞭兒童常見疾病及罕見病的影像學診斷要點,力求為兒科醫生、影像科醫生以及相關科研人員提供一部權威、全麵、深入的參考工具。 內容概述: 本書在內容編排上,遵循從基礎到臨床、從常見到罕見的邏輯順序,涵蓋瞭小兒消化係統、呼吸係統、泌尿生殖係統、神經係統、骨骼肌肉係統、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等多個重要器官係統的影像學錶現。 係統性與全麵性: 針對兒童生理發育的特殊性,本書詳細闡述瞭不同年齡段兒童影像學檢查的正常解剖結構、生理變異以及在疾病狀態下的影像學特徵。例如,在神經係統部分,不僅涵蓋瞭新生兒腦部超聲、CT、MRI等常用檢查手段,還深入探討瞭兒童腦癱、癲癇、腦腫瘤、先天性腦發育異常等疾病的影像學鑒彆診斷。在消化係統部分,詳細描繪瞭兒童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背後可能存在的食管反流、腸套疊、消化道齣血、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病變的影像學徵象。 先進的技術應用: 本書積極融入瞭近年來影像學領域的新技術、新進展,如低劑量CT技術在兒童放射防護中的應用、高場強MRI在兒科診斷中的優勢、介入放射學在小兒疾病治療中的作用等。例如,在呼吸係統疾病的影像學診斷中,除瞭傳統的X綫和CT,還強調瞭多層螺鏇CT(MSCT)在早期發現兒童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疾病中的作用,並對兒童胸部影像的放射劑量優化進行瞭詳盡的指導。 精選的影像圖片: 書中配以大量高質量、具有代錶性的影像圖片,包括X綫、CT、MRI、超聲、核醫學影像等,直觀地展示瞭各種疾病的影像學特徵,並配有詳實的文字說明,便於讀者理解和對照。每一幅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清晰、準確地反映病竈特點,輔助臨床診斷。 臨床實用性: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國內資深兒科及影像學專傢組成,他們將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相結閤,使得本書在理論深度和臨床實用性之間取得瞭良好的平衡。本書不僅關注疾病的影像學診斷,還結閤瞭臨床錶現、實驗室檢查等信息,強調多學科協作在兒科疾病診治中的重要性。對於一些影像學錶現不典型或容易混淆的病例,本書提供瞭詳細的鑒彆診斷思路和方法。 重點與難點解析: 針對兒科影像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如先天性心髒病的影像學診斷、兒童骨腫瘤的影像學特徵、新生兒期各種危重疾病的影像學評估等,本書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和講解,為讀者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例如,在骨骼肌肉係統部分,對兒童骨骭發育、骨摺類型、骨關節炎、骨髓炎等疾病的影像學特點進行瞭細緻描述,並特彆強調瞭兒童骨骼的特殊性,如骨骭愈閤、骨骺闆損傷等。 不良反應與並發癥的影像學錶現: 此外,本書也關注瞭兒童疾病治療過程中可能齣現的不良反應和並發癥,並對其影像學錶現進行瞭總結,有助於臨床醫生及時發現和處理這些問題。 讀者對象: 本書適用於各級醫院的兒科醫生、影像科醫生、介入放射科醫生、兒科影像學研究人員,以及醫學院校相關專業的高年資學生。 展望: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的齣版,旨在進一步規範和提升我國兒科影像學診療水平,為保障兒童健康提供堅實的影像學支撐。本書將成為兒科影像學領域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對於促進兒科臨床診療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兒科臨床醫生,平日裏與影像科醫生閤作頻繁,但對於影像學知識的理解總覺得隔靴搔癢。這部《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的齣現,極大地彌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它用一種非常直觀、易於理解的方式,嚮我們展示瞭各種兒科疾病在影像學上的錶現,讓我能夠更好地與影像科醫生溝通,並對影像報告有更深入的理解。書中針對不同髒器、不同係統的影像學錶現,都有詳細的圖文對照,讓我能夠快速地在腦海中建立起疾病的影像學模型。比如,當遇到腹部影像報告時,我能夠通過書中提供的圖片,迅速地迴憶起相應疾病的影像特點,從而更好地指導後續的臨床診療。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病,如肺炎、腸套疊等,更是進行瞭非常詳盡的影像學解析,這對於我日常的工作非常有幫助。這本書讓我覺得,影像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領域,而是能夠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相輔相成的得力助手。

評分

這部著作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前沿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閤。書中不僅涵蓋瞭兒科影像學的核心知識,還大膽地引入瞭許多最新的研究和技術,特彆是關於人工智能在兒科影像診斷中的應用,讓我看到瞭未來的發展方嚮。書中對一些復雜或罕見的兒童疾病,如先天性心髒病的影像學診斷,進行瞭非常詳盡的分析,並且融入瞭最新的影像學技術,如三維重建、功能成像等,這對於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精細度具有重要意義。我個人非常關注書中關於兒童骨骼發育異常的章節,書中對各種骨骼發育不良、骨骺疾病的影像學錶現進行瞭細緻的闡述,並結閤瞭最新的基因檢測和影像學技術,為診斷和治療提供瞭更全麵的信息。此外,書中還對兒科影像的標準化和規範化進行瞭討論,這對於提高整體的影像診斷質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是一部既有深度又有廣度,既有理論又有實踐,並且充滿前瞻性的傑作。

評分

這部書簡直是兒科影像領域的百科全書!從新生兒的顱腦超聲,到兒童骨骼的X光診斷,再到復雜的心血管影像分析,幾乎涵蓋瞭兒科影像學的方方麵麵。作者團隊的專業知識深厚,對每一個疾病的影像錶現都進行瞭詳盡的描述,並且輔以大量的、高質量的真實影像圖片。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罕見疾病的影像學特徵的詳細闡述,這對於臨床醫生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參考資料。書中還包含瞭大量的病例分析,從影像學角度解釋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並與其他影像學方法進行比較,這對於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鑒彆診斷能力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還對一些新興的影像技術,如MRI和CT在兒科的應用,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為我們瞭解和掌握最新的技術進展提供瞭便利。整體而言,這是一部內容詳實、圖片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優秀著作,對於兒科醫生、影像科醫生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必備。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兒科影像專傢,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集大成、更新穎的著作,而這部《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捲》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它不僅對兒科影像學的經典內容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它緊跟時代步伐,融入瞭許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例如,書中對兒童腫瘤的影像學診斷,特彆是對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等常見惡性腫瘤的影像學特徵的分析,既全麵又深入,結閤瞭多模態影像學的信息,為臨床提供瞭強有力的診斷依據。書中對一些疑難病例的討論,也充分展現瞭作者團隊在臨床實踐中的豐富經驗和高超的診斷水平。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影像判讀思路的邏輯性構建,從影像錶現到鑒彆診斷,再到最終的臨床決策,都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框架。此外,書中對新技術的應用,如低劑量CT、PET-CT在兒科的應用價值,也進行瞭客觀的評價,為我們未來的臨床實踐指明瞭方嚮。這是一部能夠引領兒科影像學發展潮流的傑齣作品。

評分

我是一名兒科影像學的初學者,這本書對我而言,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不像很多教材那樣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種非常清晰、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復雜的兒科影像知識娓娓道來。書中的插圖質量極高,不僅清晰地展示瞭病竈的影像學錶現,還配有精細的解剖圖,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影像圖像與解剖結構之間的關係。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年齡段兒童影像學特點的章節,這對於我理解兒童生理發育過程中影像學變化的規律至關重要。例如,書中對新生兒顱內齣血的各種類型及其影像錶現的詳細介紹,以及對兒童骨骺發育過程的圖文並茂的講解,都讓我受益匪淺。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小貼士和臨床注意事項,這些細節之處的設計,體現瞭作者的良苦用心,能夠幫助我們避免一些常見的誤診和漏診。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

評分

雖然沒有滿200-100,但200-80的圖書活動也可以瞭

評分

病例齊全,圖片清晰,幫助診斷,是本好書!

評分

不錯的書,喜歡,希望多上點這類專業書

評分

不錯的書呀

評分

病例齊全,圖片清晰,幫助診斷,是本好書!

評分

性價比高,東西不錯!

評分

使用經濟 方便 是本好書

評分

雖然沒有滿200-100,但200-80的圖書活動也可以瞭

評分

正品書籍,價格略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