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东正教神学导论——20世纪俄罗斯新精神哲学精选系列
:8.30元
售价:8.3元,便宜0.0元,折扣100
作者:(俄罗斯)弗·洛斯基 ,杨德友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7-01
ISBN:9787543446984
字数:126000
页码:1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关于在眼泪的洗礼之水中得到洁净的、因圣灵之火而炽燃的灵魂,复活不仅是希望,也是眼前的现实。
内容提要
《东正教神学导论》是俄国神学思想家弗?洛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神秘主义神学、否定神学的三一论以及东方神学的救赎论等细致而微的论证,提出了神秘主义神学是基督教思想的真正传统,东正教神学继承了这一传统,而西方的神秘论神学都出于东正教,以此证明东正教体现了基督教思想的正统。通过考察弗.洛斯基神秘主义神学的神学思想,可窥见俄国正教思想对西方现代思想东进的思想反应之一斑。
目录
中译本导言
英译本前言
绪论:信仰与神学
章 两种一神论
1 引言
2 否定的方法和肯定的方法
3 三位一体
4 三一论述语
5 位格之生成与神圣属性
第二章 创世
1 引言
2 创造性的三位一体和神性观念
3 创世:时间和永恒
4 创世:宇宙秩序
5 形象与相像
6 基督教人类学
第三章 原罪
1 引言
2 《旧约》的涵义
3 道成肉身
第四章 基督论教义
1 引言
2 上帝的形象与奴仆的样式
3 两种能量,两种意志
4 基督身上的二元性和统一性
5 救赎
6 复活
跋:形象与相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神学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前置知识积累,更多的兴趣点在于它如何与“20世纪俄罗斯新精神哲学”这一标签挂钩。这让我联想到白银时代那些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的思想家们,他们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东正教的复兴思潮有所牵连。我很好奇,这种宗教思想的复兴,究竟是纯粹的信仰回归,还是在政治高压和物质主义蔓延的夹缝中,知识分子们寻求思想庇护所的一种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挖掘这种思想转变背后的社会土壤,揭示那些神学家们是如何将古老的教义语言,重新转化成能够对话现代性的有力工具的。读起来,我预感这会是一场硬仗,需要我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消化那些可能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但这种智力上的挑战正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古老的西里尔字母,立刻就让人联想到某种庄严而神秘的智慧。我原本对“东正教”这个词汇只有模糊的印象,知道它与东欧和俄罗斯文化紧密相关,但具体的神学体系和历史脉络却知之甚少。然而,仅仅是翻开目录,看到那些排列整齐的章节标题,就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重量感。我尤其对那些探讨“神人交通”和“灵性生活”的篇章充满好奇,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份深入灵魂的邀请函。我期待它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理解俄罗斯文学、艺术乃至民族精神背后深层逻辑的大门,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过去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这本书似乎不像那种生硬的教条陈述,反而透露出一种试图在现代世界中重塑信仰核心的迫切与激情。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和这个系列名称组合在一起,就有一种强烈的“专业性”信号。我不是神学院的学生,但我对人类文明的基石性问题有着永恒的探索欲。我期望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严谨的,逻辑链条是清晰的,能够一步步引导我理解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教义核心。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爱”与“自由”在东正教框架下更深层次的辩证关系,它是否提供了一种比我们惯常理解的世俗伦理更加圆满的解答?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对那个广阔而深沉的东正教世界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我去寻找更多的原始文本,那么它就已经达到了我阅读它的最高期望。这无疑是一次严肃的、需要投入精力的精神跋涉。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对“未被充分讲述的故事”的好奇心。在主流的西方哲学和神学讨论中,东正教的声音似乎总是被置于次要的地位,或者被简化为一些刻板印象。我渴望看到,通过俄罗斯学者的视角,这些神学概念——比如关于圣像、关于大公性(Sobornost)的理解——会呈现出怎样独特的色彩和深度。我期待这本书的论述能够充满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力量,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教义宣讲,而是如同涓涓细流般渗透人心。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精选的文本,展现出俄罗斯精神生活的那种复杂性与悲剧感,那种对超越性美好的执着追求,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也未曾熄灭。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些关于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哲学的书籍,它们都在试图回答“人为何存在”以及“如何在虚无中找到意义”这些宏大的命题。因此,当我在书店橱窗里瞥见这本关于东正教神学的书时,直觉告诉我,它可能蕴含着一个古老而强健的答案体系。我特别关注那些提及“神性光辉”(Theosis)的描述,这与西方哲学中强调的个体能动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提供了一条通过融入更高实在来完成自我实现的路径。我对这种强调合一而非分离的思维模式深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在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迁和意识形态冲击后,这种古老的信仰是如何保持其生命力的,以及它对当代人精神困境的启示价值究竟在哪里。它应该能提供一种不同于世俗进步论的、更具永恒视角的精神依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