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市场经济,久违的商帮称号又一次流行起来。有两种现象与此相关。一是在胡雪岩走红之际,安徽人把胡雪岩称为徽商的典范,浙江人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代表。胡雪岩到底属于哪一个商帮?二是曾经出过商帮的地方,如山西、山东、广东,都以新晋商、新鲁商、新粤商来命名新一代企业家。历史上的商帮与今天的企业家有什么传承关系?要澄清这些现象,必须首先说明历史上商帮的含义是什么。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了商帮。清人徐珂在他编撰的《清稗类钞》中指出“客商之携货远行者,咸以同乡或同业关系,结成团体,俗称客帮。”这里所说的“客帮”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商帮”。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些商帮的事情。中国学者卫聚贤、陈其田等早在1930年代就研究了晋商,日本学者也研究了晋商、徽商。今人张海鹏、张海瀛先生在他们主编的《中国十大商帮》中给商帮下了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到了最后阶段。”根据前人的论述,可以把商帮定义为:商帮是明清两代以地域为纽带的封建商业联盟。先要给商帮一个时间上的界定。商帮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现象,仅存在于明清两代。在中国历史上,商业活动很早就出现了,而且一直有发达的商业,但商帮的形成是明代之后的事。正如张海鹏、张海瀛先生所指出的“在明代之前,我国商人的经商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是‘人自为战’,没有出现具有特色的商人群体,也即是有‘商’而无‘帮’。”清代灭亡之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结束,原来意义上的商帮已不存在。即使在明清两代,也有许多地方是有商人而没有结成“帮”,如四川、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所以,商帮仅仅是商业史的一个问题,不能用商帮史来代替商业史。中国商帮研究仅仅是商业史研究中的一个侧面。无论这个侧面有多重要,都不是中国商业史的全部。既然商帮只存在于明清两代,所以它们的性质就是封建商人群体。它们的一切特征必然要受这个时代背景的限制,并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首先,各商帮都是从事商品交易的,并没有进入加工制造业。在封建时代,商人和商业资本“发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马克思语),加工制造是附属于商业。由商品交易转向商品生产,由商业资本转入产业资本,发生在由传统农业经济转入现代工业经济之际。中国的绝大多数商帮没有完成这种转型。其次,他们的经营模式与封建制度相关。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政府至高无上,控制着资源配置,决定一切。因此,各个商帮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官商结合。各商帮都具有“成也官,败也官”的特点。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各个商帮的经营模式也体现出儒家文化的特色。它们的成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他们的失败也由于儒家文化中不适于现代经济的因素。各商帮都是封建商人,不同于现代企业家。我们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理解商帮的特征,也才能知道,我们要继承历史上商帮的什么传统,要超越商帮的哪些局限性。商帮既然是以“地”为名,自然是以地域为中心,以乡谊为纽带的。商帮就是某地的商人群体。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商帮中的某个企业或集团以血缘为纽带,是家族企业,但联系各个家族企业的商帮的纽带不是血缘,而是同乡之谊。第二,商帮以地域为中心是指某个商帮由某地的人组成。这个地域可以是省,如山西人的晋商,可以是州,如徽州人的徽商,也可以是县,如浙江龙游县的龙游商,甚至可以小到镇,如江苏吴县东山镇与西山镇的洞庭商。各个商帮的活动中心可以在本地,但主要经商活动在其他地方。如晋商的中心在山西,但经商活动在全国,甚至国外。也可以活动中心不在本地,经营也不在本地。如徽商的活动中心在扬州,经营则在全国。我们说某个商帮,指的还是某地人所形成的商业群体。商帮的核心在“帮”字上。“帮”字的含义是为政治或经济目的而结成的集团。“商帮”就是为商业目的而结成的集团。有“商”,并结为集团才能称为“商帮”。这种集团主要是以正式组织的形式出现的。在本地可以称为行会,如粤商的十三行行会。在外地则有会馆或公所,如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内部有各自的行规。加入这种组织的商人要严格遵守,如若违反,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一些地域性商人出于同乡之谊也会有互相帮助,但没有正式组织,即不能称为“帮”。如河南、北京、天津等地的商人就是这样。除了正式的组织之外,一个商帮的不同商人之间还有一些非正式的联系,如不同商人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商帮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联系实现共存共荣。其作用主要是,规范帮内各商人的行为,制止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实现相互帮助。对外则是利用集团的力量为本帮的经商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所以,也可以把“帮”理解为相互帮助之“帮”。商帮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人群体有其不同于国外商人组织的共同特点。但各个商帮在经营范围、制度、文化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各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相关,体现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差异性。这些特征决定了各商帮成败的原因。在研究各个商帮时,我们既要注意他们的共同之处,更要注意不同商帮的特征。在中国明清两代,公认的十大商帮是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宁波商、龙游商、洞庭商、鲁商、江右商和陕商。这些商帮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和商业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他们在经商过程中形成的商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了解了商帮的含义,我们可以回到开头提出的两个现象。胡雪岩是徽商或浙商吗?从商帮的定义来看,胡雪岩既不是徽商,又不是浙商。首先,胡雪岩到底是徽州人,还是杭州人,现在仍无定论。他的祖籍是徽州,但出生在徽州,还是杭州,现在仍有争论。其次,他一生主要在浙江经商,与徽州其他商人没有什么联系,更别说参加过什么行会、会馆,或共同经营了。不能仅仅由于他的祖籍是徽州,就把他归入徽商。至于浙商这个概念是近代才有的,明清两代只有宁波商和龙游商,而胡雪岩的经商活动与这两个商帮都没有关系。因此,可以认为,胡雪岩是清朝后期极有影响的商人,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商帮,是经商而无帮者。今天的各地企业家与历史上当地的商帮有传承关系吗?清代灭亡之后,原来意义的商帮已经灭亡了。解放之后,经历了公私合营、“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旧的商帮已经连根拔掉,连私人工商业都不存在了。新一代的企业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与历史上的商帮并没有传承关系。何况,现代企业家与历史上的商人有着本质差别。当然,历史上的商帮有优良的传统,新一代企业家也应该继承这些传统。从这种意义上说,把某地的企业家称为新某商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我们研究商帮是把它作为一段历史来研究,从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摈弃不良的因素。借鉴历史,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今天和未来。
……
这本书的名字《走马看商帮》很独特,既有动感,又点明了主题,让我立刻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商业的精髓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商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去了解不同商帮的崛起与发展。它会不会深入剖析晋商的“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徽商的“以商兴文,以文辅商”,以及浙商的“敢闯敢拼,开放创新”等核心理念?书中是否会讲述那些商帮背后的人物故事,他们的创业艰辛,他们的成功之道,以及他们如何将家族精神代代相传?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商帮“软实力”的解读,比如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商业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中华民族商业精神的探寻,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深刻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走马看商帮”,仿佛能看见古老的商队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奔腾,又像是在一个茶馆里,听老人们娓娓道来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家族的故事。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想知道它是否真的能让我“走马观花”地领略到不同商帮的辉煌与兴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浙商等等,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又在时代的变迁中走向衰落的?是靠着精明的头脑、诚信的品德,还是灵活的策略?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会不会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某个商帮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他们在危机时刻如何力挽狂澜的惊险经历。我希望作者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那些枯燥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起来,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商业,更是关于历史、关于人性,关于一个时代的缩影。我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次知识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走马看商帮”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不像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反而带着一种轻松的叙事感,仿佛作者要带我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商业之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描绘出不同商帮生动的图景。比如,当我读到关于晋商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他们远赴塞外,在漫天黄沙中与人谈判的场景;当我读到关于徽商的部分,我希望能感受到他们低调务实,却又精打细算的经营智慧。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有趣的逸闻趣事,让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更加鲜活?我更想知道的是,这些商帮最终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是时代变革的必然,还是内部因素的催化?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曾经辉煌的商业帝国,也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既有知识性,又充满故事性的阅读体验。
评分《走马看商帮》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一种流动的信息感。“走马看”意味着快速而概览,但“商帮”二字又暗示着深度和细节。我猜测,这本书或许会以一种宏观的视角,串联起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的商帮。从北方的晋商,到南方的徽商、浙商,再到其他的地域性商帮,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基因?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的?书中是否会涉及这些商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主要经营范围、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对当地乃至全国经济格局的贡献?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商帮的“秘籍”或者“诀窍”的揭示,比如他们是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是如何处理与官府的关系的,又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让我们看到商业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的根基与传承。
评分拿到《走马看商帮》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书名特别吸引人,有种古朴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商业文化很感兴趣,那些曾经繁荣昌盛的商帮,不仅仅是经济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商帮的崛起之路。比如,晋商是如何凭借“信用”二字,在广阔的疆域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网络的?徽商又为何能将“诚信”和“合伙”的精神融入到血液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商业传奇?书中是否会详细剖析不同商帮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他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期待作者能带我走进这些商帮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决策逻辑,去感受他们的时代精神。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来指导当下甚至未来的商业实践。
评分东西好,物流快,满意!
评分开卷有益吧!还没有看,等看后再对内容做评价!这次快递包装比以前差多了!
评分还没翻呢,等换货后看看再说。
评分书名不是很吸引人,但内容很不错。
评分梁小民老师的书,一如既往,娓娓道来,隽永深刻,很喜欢!
评分发货速度快,服务好,物美价廉,非常满意,以后会经常在京东买书。
评分讲述行商的一些小文。配之以海上文库的头衔,就得购入了,尽管不便宜。
评分也许幼小的悦儿只能在他们铭心的记忆里嬉笑玩耍,只能在过去的岁月中和他们一起跳一起跑;在冬天的清晨和外公一起奋力地推着粗糙沉重的售货车柜;在夏天的夜晚和爷爷一起轻柔摇着带有虫鸣的清凉的蒲扇。已经长大了的我,只愿默默地,用尽所有温柔地,陪着他们度过安静而舒适的夕暮年华。在平静的日子里对突然忘记了往事或碰疼了病腿的他们报以最最令人安心的微笑。
评分好书,孩子喜欢看,收藏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