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米芾(一〇五一至一一〇七),宋代書家。早年名『黻』,四十一歲後改署『芾』。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世稱米南宫。太原〈今屬山西省〕人,徙居襄陽〔今屬湖北省〕,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建海岳庵。宣和時爲書畫學博士。後至禮部員外郎。好潔成癖,多蓄奇石,人稱『米顛』。其書宗晉法,以二王爲歸,晚年出人規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謂『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有四面』,識者然之。與蔡襄、蘇軾、黄庭堅齊名,後世稱爲『宋四家』。我最近沉迷于《宋代文人画论精选》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审美和艺术哲学的全新认知。这本书的选文极具匠心,它汇集了苏轼、米芾(抱歉,提到了一个名字,但并非您说的书)、范宽等大家关于绘画的只言片语和系统论述,但奇妙的是,它们之间竟然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宋代“士人精神”的美学体系。最吸引我的是对“意在笔先”的深度剖析。以前看画,总觉得形似最重要,但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宋人追求的是“不着色相,而得其神”的境界。书中的注释非常详尽,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典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解释得非常到位,让我这个非历史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跨越时代的鸿沟,理解那些文人墨客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抱负。尤其是它收录的几篇关于“论画为文”的辩论,观点交锋之精彩,丝毫不逊于现代的学术争鸣,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仿佛身处当年的文人雅集之中,与古人共论艺术之高下。
评分最近拜读的《清代园林营造技术志》让我对古典园林的设计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原本以为园林就是堆山叠石、栽花种树,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将园林视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的微缩宇宙。书中对“借景”和“框景”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的图解分析,比如如何通过一扇窗户,将远处的山峦纳入庭院空间,达到“不出城郭而得山水之趣”的效果。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详尽记录了清代皇家园林在水利工程和木结构上的构造细节,那些复杂的斗拱、精密的藻井,以及巧妙的假山水循环系统,都配有精确的工程图纸和三维模型复原图。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艺术评论范畴,进入了工程美学的领域。读完后,再去游览苏州园林,便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洞察到每一块砖石背后蕴含的匠心与科学智慧。
评分这本精装的《中国书法史纲要》简直是为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书法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入门宝典。它没有上来就抛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纸砚的选用讲起,娓娓道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坐在你身旁,耐心指导。尤其让我赞叹的是,它对不同历史时期书法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清晰得如同地图导航。比如,它细致地对比了魏晋风度与唐楷的规范之美,那种“形神兼备”的论述,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王羲之的行书能流传千古,而不仅仅是赞叹其“好看”。书中的配图质量极高,许多拓本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使用放大镜看,那些枯笔飞白和墨色的浓淡变化都清晰可见,这对于理解古人书写的意境至关重要。我常常花上一个下午,只对着其中一幅汉隶的单字揣摩其结构布局,那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其他零散资料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教你“怎么写”,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样写”,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解读,让每一次临摹都充满了对历史的对话感。
评分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流变》这本书的喜爱,源于它对传统文学研究的“反叛性”视角。这本书没有遵循传统上那种按朝代、按体裁来划分诗歌主题的刻板模式,而是选择了一条更有趣的“意象轴”来串联数千年的文学表达。比如,它独立开辟一章,专门探讨“月亮”这一意象在汉乐府、唐诗、宋词乃至元曲中的情感色彩是如何发生微妙转变的。从早期的浑厚、边塞的苍凉,到中期的孤寂、闺怨的缠绵,再到晚期的哲理思辨,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如同剥开洋葱一样,让你对诗歌的情感密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文笔非常犀利且富有洞察力,他善于引用旁证,将文学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紧密结合,使得原本静态的文字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一场文学的考古发掘,每翻开一页,都能挖掘出被时间掩埋的文化肌理。
评分《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探源》这本书,对于任何对早期佛教艺术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它的侧重点在于“源头”,即唐朝以前,敦煌艺术如何吸纳了印度、中亚乃至古希腊的艺术元素,并逐步本土化的过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犍陀罗”艺术影响时所展现的严谨考证。书中配有大量清晰的对比图,比如同一时期菩萨形象在面部轮廓、衣纹处理上的差异对比,使得抽象的文化融合过程变得可视化和可触摸。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跟着探险家走进了那些尘封的洞窟,感受着壁画在漫长岁月中留下的斑驳痕迹。作者对色彩学和颜料保存技术的介绍也极其专业,让我了解到那些绚烂的色彩背后,凝聚着古代匠人对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和无畏的创造力。这不仅仅是一本艺术鉴赏书,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跨文化交流史。
评分很好
评分很棒,正版
评分满意
评分超级棒的好帖
评分ok
评分满意
评分好
评分!!!!!!!!!!!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