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70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攻略

Nikon D70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俊 著
图书标签:
  • Nikon
  • D7000
  • 数码单反
  • 摄影
  • 入门
  • 技巧
  • 完全攻略
  • 相机
  • 摄影教程
  • 数码摄影
  • 摄影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08061
版次:1
商品编码:1084557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8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韩俊编著的《Nikon D7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攻略》的基础篇,我们主要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将Nikon D7000与其他产品对比起来进行功能介绍,以便读者弄清楚自己手中相机的特性,并尽量挖掘其潜力,然后将Nikon D7000的菜单展开介绍。直接指导大家平时的相机设置。实战篇,结合Nikon D7000的功能和特点,以各种拍摄场景的实际运用为中心,告诉大家如何设置和如何拍摄,以便读者少走弯路,迅速掌握相机,成为它的主人。配置篇,是根据一位老友的推荐讲解的。他拥有多年的媒体经验,各家器材都很精通,针对相机用户的不同需求,为读者量身打造了包括镜头、闪光灯、摄影包、三脚架等器材的购买要点和具体产品推荐在内的配置建议。虽然这些配置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相信读者一定可以在阅读本书的内容之后举一反三!

内容简介

《Nikon D70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攻略》为指导广大数码摄影爱好者掌握Nikon D7000数码单反相机使用技巧的专业实战书籍。全书分为基础篇、实战篇、配置篇。基础篇,站在初学者的角度,深度挖掘Nikon D7000的核心潜力,使玩家在短时间内即可对相机的性能了如指掌;实战篇,结合Nikon D7000的功能和特点,针对常见拍摄环境及人气拍摄题材,一网打尽Nikon D7000在实际运用中的各种技巧,进一步拓展拍摄领域,开启创意空间,令玩家一机在手,掌控全局;配置篇,专业媒体人集结多年器材评测经验,针对Nikon D7000用户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完美配置方案,具体产品悉数在列,为玩家提供更具指导性的真知灼见。
《Nikon D70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攻略》内容详尽实用,图片华丽精美,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广大数码摄影罾好者参考学习。

目录

实战篇 更专业、更高效地拍摄影像
掌握4种基本曝光模式
全手动曝光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
快门优先模式
程摩曝光模式
测光系统的运用
风光摄影中的测光
人像摄影中的测光
……

配置篇 完美配置大公开

前言/序言


探索光影的艺术: Nikon D7000 摄影实战指南 引言 在数码摄影的广阔天地里,Nikon D7000 以其出色的画质、强大的功能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成为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心目中的经典之选。然而,拥有一台性能卓越的相机,仅仅是踏入摄影大门的第一步。真正的精彩,在于如何理解和驾驭这台机器,将脑海中的画面化为触手可及的光影艺术。本书旨在成为您 Nikon D7000 摄影旅程中最忠实的伙伴,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相机说明书,而是一本充满实践智慧、循序渐进的摄影实战指南。我们不谈论理论的晦涩,只专注于将复杂的相机设置与摄影技巧融会贯通,让您在每一次按下快门时,都能感受到自信与喜悦。 第一章:初识 D7000——您的创意伙伴 在开始真正的摄影实践之前,熟悉您的相机是至关重要的。本章将带领您全面认识 Nikon D7000 的外观设计、主要按键布局以及机身各个部件的功能。我们不会仅仅罗列名称,而是会深入剖析每一个按键、每一个拨盘的实际作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机身解析与握持体验: 从握持手感、按键布局的合理性,到机身材质的特点,我们将为您呈现 D7000 的第一印象。了解相机的物理特性,有助于您在拍摄时更加得心应手。 核心功能导览: 液晶显示屏、取景器、快门按钮、光圈/快门速度转盘、曝光补偿按钮等,这些最常被使用的部件,我们将为您一一详解。理解它们的功能,是掌握相机操作的基础。 接口与配件: SD 卡槽、电池仓、USB 接口、HDMI 接口等,以及兼容的闪光灯、遥控器等配件,都将是您日后拓展摄影可能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掌握曝光——光影的秘密 摄影,本质上就是捕捉光线。而曝光,则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传感器的关键。本章将带领您深入理解曝光的三个基本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 ISO 感光度,并教会您如何在 D7000 上灵活运用它们,创造出您想要的画面效果。 理解光圈的魔力——景深控制: 光圈不仅影响进光量,更是控制景深的关键。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不同光圈值下背景虚化的程度,教会您如何利用光圈营造出柔美的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或是在风光摄影中实现全局清晰。 掌控快门速度——凝固或流动的瞬间: 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记录图像的时间长短。您可以选择快速快门来凝固运动的物体,捕捉决定性的瞬间,也可以选择慢速快门来表现水流的丝滑,云彩的流动,甚至是城市的光轨。本章将为您解析不同快门速度下的拍摄技巧。 ISO 感光度——光线不足时的救星: ISO 是相机对光线敏感度的度量。了解 ISO 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合理提高 ISO 以应对弱光环境,将是您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能自信拍摄的关键。 P/A/S/M 模式的实战应用: 您将学会如何根据拍摄场景和创意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拍摄模式。从自动化的 P 模式,到半自动的 A、S 模式,再到完全掌控的 M 模式,我们将为您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场景化的应用指南,让您从“盲拍”走向“精拍”。 曝光补偿——精准控制画面的明暗: 自动测光并非总是完美,曝光补偿是您调整画面整体明暗度的重要工具。本章将教会您在逆光、剪影、雪景等特殊场景下,如何准确地使用曝光补偿,避免过曝或欠曝。 第三章:聚焦清晰——对焦的艺术 清晰锐利的画面是摄影作品的基础。D7000 提供了多种对焦模式和对焦点选择方式,理解并掌握它们,能够帮助您在复杂的拍摄场景中,精准地锁定焦点,突出拍摄主体。 自动对焦模式解读(AF-S, AF-C, AF-A): 不同的拍摄对象需要不同的对焦模式。我们将为您详细讲解单次伺服自动对焦(AF-S)、连续伺服自动对焦(AF-C)以及自动伺服自动对焦(AF-A)的适用场景,让您能够根据运动的主体选择最合适的模式。 对焦点选择与区域模式: D7000 拥有多个自动对焦点,学会灵活选择和运用对焦点,是实现精确对焦的关键。本章将介绍单点自动对焦、动态区域自动对焦、自动区域自动对焦等模式,以及如何根据拍摄对象的位置,快速准确地进行对焦。 手动对焦——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 尽管自动对焦非常强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手动对焦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将为您介绍手动对焦的使用技巧,尤其是在微距摄影、弱光环境或拍摄反差较小的对象时。 对焦技巧与场景应用: 从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对焦,到运动摄影中的“跟焦”,再到风光摄影中如何兼顾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本章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对焦技巧,并结合具体场景进行演示。 第四章:色彩的语言——白平衡与色彩风格 色彩是摄影作品的情感载体。准确的白平衡能够还原真实的色彩,而不同的色彩风格则能赋予照片独特的视觉感受。本章将带您深入探索 Nikon D7000 的白平衡设置与色彩风格选项。 白平衡的奥秘——还原真实色彩: 光源的色温不同,会影响照片的色彩表现。我们将为您详细讲解各种预设白平衡模式(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的特点,并教会您如何进行自定义白平衡设置,以在各种环境下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 色彩风格(Picture Control)的魅力: Nikon 的色彩风格提供了多种预设选项,如标准、鲜艳、自然、单色等,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照片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锐度等参数。本章将为您详细介绍每种色彩风格的特点,并提供个性化设置的建议,让您的照片更具艺术表现力。 后期色彩调整的基础: 即使拍摄时白平衡和色彩风格设置得当,后期调整仍然是提升照片色彩表现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在后期软件中进行基本的色彩校正和风格化处理。 第五章:构图的智慧——化平淡为神奇 “拍得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艺术问题的体现。优秀的构图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体,赋予照片更强的感染力。本章将为您揭示构图的经典法则,并结合 D7000 的实际操作,提供丰富的构图练习。 经典构图法则: 三分法、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引导线构图、框架式构图等,这些被无数摄影师奉为圭臬的构图法则,我们将为您一一讲解其原理和应用。 主体与背景的处理: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中突出拍摄主体,是构图的关键。本章将教您如何运用景深、色彩、线条等元素来分离主体与背景,使其更加醒目。 视角与透视的运用: 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将为您演示如何通过高角度、低角度、平视等不同视角,以及如何利用广角和长焦镜头来改变照片的透视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为 D7000 优化的构图技巧: 结合 D7000 的取景器和液晶屏,我们将为您提供实用的构图辅助技巧,例如利用机内的网格线,以及在后期裁剪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六章:人像摄影精髓——捕捉神韵与情感 人像摄影是许多摄影爱好者最感兴趣的题材之一。一本好的摄影指南,怎能少了对人像摄影的深入探讨?本章将为您提供一系列实用的人像摄影技巧,从构图、用光到后期,全方位提升您的人像作品。 人像构图的黄金法则: 如何安排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是人像摄影的第一步。我们将探讨不同的人像构图方式,例如三分法、居中构图、留白等,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个性。 眼神光与面部表情的捕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将为您讲解如何通过对焦、用光和沟通,捕捉人物最自然、最动人的眼神和表情。 人像用光技巧: 自然光和人造光在人像摄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为您介绍伦勃朗光、蝴蝶光、侧光等经典人像用光方式,并教您如何利用反光板、柔光板等工具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和氛围感。 背景的选择与虚化: 杂乱的背景会极大地影响人像照片的质量。我们将为您提供选择合适背景的建议,以及如何利用光圈和焦距来营造柔美的背景虚化效果,突出人物。 后期处理中的人像优化: 肤色调整、磨皮、去除瑕疵等,都是提升人像照片质感的关键。本章将为您介绍一些基础的人像后期处理技巧,让您的人物照片更加完美。 第七章:风光摄影之道——记录壮丽与细腻 壮丽的自然风光总是能激发人们内心的震撼与向往。如何用 D7000 捕捉这些瞬间,并将其转化为令人惊叹的作品,是风光摄影的魅力所在。 风光摄影的器材选择: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三脚架、偏振镜等,这些风光摄影的必备器材,我们将为您一一解读其作用和选择要点。 光线与色彩的运用: 黄金时刻(日出日落)的光线,雨后初霁的清新色彩,阴天时柔和的光线,都各有其魅力。本章将为您分析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风光拍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色彩来营造氛围。 构图的宏大与细节: 如何在广阔的风景中找到视觉焦点,如何通过线条、透视来表现景深,以及如何捕捉风光中的细节,都将是本章探讨的内容。 风光拍摄的实用技巧: 长曝光拍摄流水、云彩,HDR 拍摄高反差场景,全景接片等,这些风光摄影中常用的高级技巧,我们将为您提供清晰的指导。 第八章:运动与瞬间——捕捉动态的美 运动摄影是对相机性能和摄影师反应速度的极大考验。如何用 D7000 捕捉那些决定性的瞬间,展现运动的张力与美感,是本章的重点。 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与区域: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AF-C)配合动态区域自动对焦,是捕捉运动物体的最佳组合。本章将为您详细讲解如何设置。 快门速度的艺术: 凝固瞬间的爆发力,还是展现运动的轨迹?我们将为您演示不同快门速度下的运动摄影效果。 追焦技巧: 掌握相机与被摄物体同步移动的追焦技巧,是拍出清晰运动照片的关键。本章将为您提供实操练习。 构图与时机: 如何在运动中找到最佳的构图,以及如何预判运动的轨迹,抓住最佳拍摄时机,都将是本章的重点。 第九章:黑白世界的叙事——从色彩到光影 黑白摄影并非放弃色彩,而是将视觉的焦点回归到光影、线条、纹理和形状本身。本章将带您探索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 黑白摄影的构图原则: 在没有色彩干扰的情况下,构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强烈的对比、清晰的线条来构建引人入胜的黑白画面。 光影的戏剧性: 黑白摄影尤其依赖光影来塑造画面。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利用硬光、侧光等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戏剧性。 后期黑白转换的技巧: 从彩色照片到黑白照片的转换,并非简单的去色。本章将为您介绍如何通过调整对比度、色调等参数,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黑白影像。 第十章:D7000 的进阶功能——解锁更多可能 Nikon D7000 拥有一系列强大的进阶功能,它们能够帮助您在摄影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测光模式的深入运用: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不同的测光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本章将为您详细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包围曝光(AEB)——捕捉更多细节: 在高反差环境下,包围曝光是获取更多画面细节的有效手段。 HDR 摄影的原理与实践: 高动态范围(HDR)摄影能够有效解决高反差场景下的细节丢失问题。 延时摄影的初步探索: 利用 D7000 的间隔拍摄功能,您可以开始尝试创作迷人的延时摄影作品。 自定义设置(Fn 键、U1/U2 模式): 将常用的功能自定义到 Fn 键或 U1/U2 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您的拍摄效率。 第十一章:相片后期处理入门——让作品更臻完美 拍摄是创作的第一步,而后期处理则是让作品升华的关键。本章将为您介绍相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常用工具,让您的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后期处理的理念与流程: 从RAW格式的优势,到照片的导入、整理,再到基本的调整和导出,我们将为您勾勒出完整的后期处理流程。 常用后期软件介绍: 简单介绍 Lightroom、Photoshop 等主流后期软件的特点和基础操作。 基础调色与影调调整: 如何调整照片的曝光、对比度、饱和度,以及如何利用曲线、色阶等工具来优化影调。 锐化与降噪: 如何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适当地锐化照片,并对噪点进行处理。 照片的输出与分享: 如何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和分辨率。 结论:开启您的摄影之旅 Nikon D7000 是一台功能强大且充满潜力的相机。本书并非要将您变成一个理论家,而是希望成为您手中的指南针,帮助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和进步。摄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愿您在这场旅程中,用 D7000 捕捉到更多属于您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您眼中的世界,抒发您内心的情感。拿起相机,勇敢地按下快门,去发现,去创造,去享受摄影带来的无限乐趣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样一本“攻略”持保留态度,毕竟技术更新迭代很快,但D7000的经典地位决定了它的核心操作逻辑是相对稳定的。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思想性”,它似乎在时刻提醒我,技术只是工具,创意才是核心。书中对摄影构图基础知识的梳理,尤其是涉及黄金分割、三分法在数码时代如何灵活运用,以及如何打破常规创造视觉张力,都写得富有启发性。它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样拍就对了”,而是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思考框架,让你在面对任何场景时,都能快速在脑海中构建出最佳的拍摄方案。最让我受用的是,作者在谈论到“如何建立自己的拍摄风格”时,那种真诚的鼓励和对摄影热爱的传递,让我重燃了许多曾经因为技术瓶颈而冷却下来的拍摄热情。这本书读完后,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相机,更重要的是,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想通过照片表达什么。

评分

这本相机的操作手册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细节之处彰显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我尤其欣赏它对机身各个按钮和拨盘功能的深入剖析,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自定义设置,在书中被讲解得清晰透彻,让我这个原本只敢用“P”档的新手,现在敢于尝试M档了。特别是关于景深和快门速度的相互作用,作者没有停留在枯燥的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实际拍摄场景,比如如何用大光圈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或者如何用慢速快门捕捉动态水流的丝滑质感。书中大量的实拍案例,图片质量极高,每张图下面都有详尽的参数说明和拍摄思路解析,这比单纯看说明书要直观有效得多。我尝试着模仿书中的几个光线复杂环境下的设置,效果立竿见影,那种从“拍到”到“拍好”的质变,让人非常有成就感。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或许是对于某些极其小众的附件的提及稍显不足,但瑕不掩瑜,对于绝大多数D7000用户来说,这本“武功秘籍”已经绰绰有余了。

评分

坦白讲,市面上关于单反相机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罗列功能参数。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系统性和实践性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浪费笔墨去赘述那些可以在机身上直接查到的基础参数,而是集中火力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比如,它用很大篇幅讲解了自动对焦系统的细微差别,包括动态区域对焦、区域扩展模式的选择标准,以及在追踪快速移动物体时的最佳设置组合。这些内容在官方手册里往往语焉不详,但在实际拍摄中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之前总是抱怨对焦不准,尝试了书中的建议后,捕捉运动物体的成功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对焦点的选择逻辑清晰多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关键信息点突出,图文搭配得当,阅读体验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D7000这台经典机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视角。它不仅仅关注相机本身,还巧妙地将镜头选择、闪光灯使用、甚至基础的后期流程整合进一个连贯的学习路径中。例如,在讲解镜头焦段对视角和透视感的影响时,作者使用了同一场景下不同焦距镜头的对比图,视觉冲击力极强,让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说“镜头是摄影师的眼睛”。此外,关于机内RAW文件处理的介绍也非常详尽,解释了为什么建议尽量使用RAW格式,以及如何利用相机的机内优化功能来提高效率。对于那些希望最大化挖掘这台相机的潜力,并期待在不更换全画幅设备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画质的用户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必备的“榨汁机”指南。它教会你如何把机器的每一滴性能都用出来。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摄影”这件事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它远不止是“按快门”那么简单。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自然,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术语堆砌感,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书中关于色彩科学的章节尤其精彩,它不仅仅讲解了白平衡的设置,更深入探讨了不同色彩风格的调性对照片情感表达的影响,甚至涉及到了后期处理软件中曲线调整的基本逻辑。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光影的雕塑性”,通过对比顺光、侧光和逆光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如何根据光线来选择拍摄对象和机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光线。这种对摄影本质的探讨,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器材使用指南”,更像是一部摄影美学入门。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希望从“流水账式记录”转向“有意识创作”的摄影爱好者,它能帮你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视觉语言体系。

评分

内容还可以,有些收获,只是方法介绍再多点就好了。

评分

结合D7000说明书来参考本书,节省时间,少走弯路,便于掌握基本摄影技巧

评分

非常详细,是入门的首选

评分

印刷质量好,内容很丰富,受益匪浅!

评分

不是想想中的教材啊,图文简单,跟相机说明书差不多

评分

内容很一般, 没有期望的那么好

评分

印刷质量好,内容很丰富,受益匪浅!

评分

内容很一般, 没有期望的那么好

评分

内容还可以,有些收获,只是方法介绍再多点就好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