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所谓“秘境”,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故宫自1420年竣工,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五个世纪里,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整个紫禁城都是隐秘角落。祝勇浸淫故宫历史和文化研究多年,同时又供职于故宫学研究所,有近水楼台之便,得以零距离审视这座皇城,因而他所掌握和接触的故宫资料之全面、翔实,绝非一般故宫书写者可以企及。与他之前同样以故宫为主题的《旧宫殿》、《血朝廷》等作品不同的是,“故宫秘境文丛”选取了相对不为大众所知的六座宫殿,以它们为舞台,讲述了一个个有血有泪的故事,从而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极强的故事叙述能力,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性与文学性兼具的作品。
内容简介
“故宫秘境文丛”描写了故宫的六处“隐秘角落”:武英殿、慈宁花园、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
本丛书主要以人物命运为核心,从历史与艺术结合的角度来描写故宫,让读者从文学的角度了解一个有生命的故宫。同时,作者常年累月、春夏秋冬地出入故宫博物院,他以不同寻常的视觉角度拍摄了故宫许多耐人寻味的景象,将故宫的四季八时、风雪雨夜、亦真亦幻、深宫秘史展现给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祝勇,作家,学者,艺术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历史研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纸天堂》、《反阅读》等。此外,他还曾担任多部大型历史纪录片总撰稿。先后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星光奖,第25、26届大众电视金鹰奖的纪录片奖,中国十佳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武英殿:李自成在北京
慈宁花园:艳与寂
昭仁殿: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
寿安宫:天堂的拐弯
倦勤斋:乾隆皇帝的视觉幻象
文渊阁:文人的骨头
前言/序言
一
许多次,在外面演讲,我都这样开场:“我叫祝勇,来自北京故宫,我是乾隆的同事……”现场会笑,觉得我挺逗,想必也有人笑我轻狂,敢与乾隆大帝套近乎。其实我还算客气呢,因为我不仅与乾隆同事,还与乾隆他爹、他爷、他们全家都同事。当然,除了姓朱和姓爱新觉罗的两个家族,还有无数的皇子公主、皇后妃嫔、皇亲国戚、循吏佞臣、将军武士、儒林圣贤、太监宫女、方技百工、戏子名伶、学者专家、长官干部,都曾经在这座宫殿里工作和战斗过,从广义上讲,他们都是我的“同事”。已经九十年的故宫博物院、将近六百年的紫禁城,容纳了多少人、多少事,没人算得清。再了不起人物,在漫长的时间中,也只是紫禁城的一部分.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微尘众生,有生、有死,有哭、有笑,有伤、有梦。
故宫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只在于它坐拥180多万件文物,还在于这里云集了不同时代的名流精英,让我们底气十足,狐假虎威。两朝炎凉、国共风雨,都拥挤在这座城里,来路各异的历史名人,在不同的时段,左右着这座宫殿,也改变着国家的历程。
说到底,人才是宫殿的核心,有人,才有万物蓬勃、历史芬芳。
二
每当我从宫殿的深处走过,心里时常会想念着那些消失的故人。我说“想念”,是因为我对他们从不陌生,只是相别已久。时间试图拉远人与人的距离,但故宫有自己的时间,故宫的时间与外面的不同。故宫的时间不会让人走远,相反,会把不同时代的人,拉得很近。
北京的冬天,天黑得早,有时五点半就全黑了,只剩下宫殿的剪影,在深蓝的夜空下波澜起伏。下班之后,一个人从宫殿的最深处走出来,我会想,在明清两朝,宫殿是不会这么黑的,因为各座宫院里都有人。只要有人,就有灯火。一盏盏灯,在宫殿深处亮起来,渗入重重的夜色,宫殿也就有了生气和活力。所以我想,那时的宫殿,和今天是不一样的。那时的宫殿,有万千灯火,有人影晃动,整座宫殿,就像一只超级豪华游轮,漂浮在夜色之上。
所以,每当走过宫殿,我常会觉得,纸页里的人物,与我只一墙之隔,像从前一样呼吸吐纳、打嗝流泪。所以在故宫工作,我绝对不会感到寂寞,顾盼之际,我可能早已与我昔日的“同事”们擦肩而过……
《故宫秘境文丛(套装共6册 附笔记本)》并非是一本孤立存在的书籍,而是由六本独立的文史著作与一本精美的笔记本组成的系列合集。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对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与呈现,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这座昔日皇宫的独特魅力与不为人知的“秘境”。这套文丛并非局限于对宫殿建筑的简单介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隐藏在皇家生活、政治运作、艺术工艺、宗教信仰以及宫廷人员方方面面的丰富故事与细节,旨在揭示故宫更立体、更鲜活的面貌。 第一册:帝王私语——故宫中的君主生活 这一册聚焦于紫禁城内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皇帝们的生活细节。它并非描摹宏大叙事的朝代更迭,而是深入到皇帝们日常起居、个人喜好、情感世界等鲜为人知的层面。书中将探讨皇帝们如何在森严的礼仪规制下寻求片刻的放松,他们钟爱的娱乐方式,阅读的书籍,甚至他们私下的言谈举止。通过对史料的细致梳理与解读,例如宫廷奏折、御笔朱批、宫廷日记、后妃回忆录等,作者力图还原一个更具人性的皇帝形象,揭示他们作为个体所面临的压力、孤独与选择。书中可能涉及的内容包括:皇帝的早朝与退朝后的生活、御膳的考究与口味偏好、皇帝的书房与藏书、皇帝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活动、皇帝与后妃子女的相处模式,以及皇帝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个人决策与心路历程。通过这些“私语”,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代君主制的运作逻辑,以及身处权力巅峰的个体所经历的复杂情感。 第二册:宫墙深院——后妃与宫廷女性的命运 与帝王的生活同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是后宫的女性群体。这一册将目光投向那些生活在宫墙深院内的后妃、宫女、太监等,她们的命运与紫禁城紧密相连。本书将打破对后妃们“红颜祸水”或“悲情怨妇”的刻板印象,而是从历史的纵深感出发,探讨她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拥有的权势以及遭受的困境。书中可能分析不同朝代后妃的地位变化,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后妃们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影响力,以及普通宫女的日常生活、晋升途径与最终归宿。作者会引述大量的宫廷档案、文学作品、绘画以及考古发现,来描绘这些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她们在历史洪流中留下的印记。内容可能涵盖:不同位分的后妃如何管理自己的宫殿与下人、宫女们的日常劳作与学习、太监的养成与他们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后妃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她们在政治风波中的隐秘参与。通过这些故事,读者能感受到女性在封建体制下的复杂生存智慧与悲剧命运。 第三册:匠心独运——故宫中的皇家工艺与艺术 紫禁城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集天下珍宝与顶尖工艺于一体的艺术殿堂。这一册将聚焦于故宫内琳琅满目的皇家工艺与艺术品,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书中不会仅仅罗列这些藏品,而是深入探讨它们的制作工艺、设计理念、材质来源以及象征意义。作者将带领读者走进故宫的库房与作坊,了解宫廷御用器物的制造流程,例如玉器、珐琅器、漆器、景泰蓝、金银器、丝织品等。本书还会关注宫廷绘画、书法、建筑彩绘、园林艺术等,解析这些艺术形式在皇家语境下的独特风格与审美追求。内容可能涉及:宫廷玉器的雕琢技法与象征意义、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与色彩运用、宫廷服饰的纹样与等级区分、御窑瓷器的历史演变与艺术成就、宫廷画师的创作生活与皇家审美、以及紫禁城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与象征体系。通过对这些“匠心独运”的呈现,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在传统工艺与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故宫作为文化宝库的价值。 第四册:神鬼之间——故宫的宗教信仰与神秘传说 故宫的巍峨殿宇与深邃庭院,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萦绕着神秘的色彩。这一册将探讨紫禁城内的宗教信仰以及流传其中的种种传说。书中将考察历代皇帝的宗教信仰,他们如何将儒、释、道等多种宗教融合,以及这些信仰如何影响他们的统治与日常生活。本书还会深入挖掘故宫内与宗教相关的建筑、祭祀场所、法器文物,解读它们背后的宗教含义与仪式规程。同时,作者也将梳理并分析流传在故宫中的各种灵异传说、宫廷秘闻,探究这些传说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影响。内容可能涵盖: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与意义、故宫内的佛堂与道观、宫廷中的占卜与风水、关于宫廷人物的神秘轶事、以及一些至今仍令人费解的宫廷传说。通过对这些“神鬼之间”的探索,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紫禁城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复杂文化意象。 第五册:权谋之弈——故宫中的政治角力与权力运作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最高权力运作的核心,其中充斥着无数的政治角力与权力博弈。这一册将聚焦于故宫内的政治斗争,揭示权力如何在宫廷内外交织,影响着国家的命运。本书将深入分析宫廷政治的运作机制,包括朝臣与皇帝的关系、宦官与外戚的干政、党争的兴起与消亡,以及皇位继承的复杂过程。作者会引用大量的史料,例如奏折、谕旨、史书、回忆录等,来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宫廷政治的特点与演变。书中将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剖析权谋的艺术,以及那些在权力场上翻云覆雨的各色人物。内容可能涉及:明朝的宦官专权与党争、清朝的满汉矛盾与权力平衡、权臣的崛起与陨落、后宫的政治影响力、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宫廷决策。通过对这些“权谋之弈”的解读,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复杂性,以及权力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影响。 第六册:审视历史——故宫的变迁与时代回响 这最后一册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故宫这座古老宫殿的命运,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所承载的时代回响。本书将追溯故宫从明初建造至今的历程,探讨它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角色与功能。内容将涵盖: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的辉煌时期,辛亥革命后故宫的命运转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与发展。书中会关注故宫在战火中的保护,文物征集与整理的艰辛,以及故宫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故宫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影响力,例如其作为旅游景点、研究基地以及文化符号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保护与传承故宫的文化遗产。可能涉及的主题包括:故宫的建筑风格演变与修复历史、故宫文物的流散与回归、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与发展历程、故宫在近现代历史事件中的角色、以及故宫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这“审视历史”的视角,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故宫的价值,以及它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附赠笔记本: 这本精美的笔记本,是《故宫秘境文丛》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记录与创作。笔记本的设计风格可能与文丛整体的复古雅致相呼应,采用高质量纸张,便于书写。它不仅可以作为阅读时的笔记工具,还可以用来摘录书中令您印象深刻的段落,写下您的感悟与思考,甚至绘制您对故宫的想象图。一本好的笔记本,是知识吸收与思想沉淀的催化剂,鼓励读者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个人的见解与创造。 整体而言,《故宫秘境文丛(套装共6册 附笔记本)》是一套系统性、多维度地探索故宫的深度人文读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穿越历史,对话古人的精神之旅。通过对故宫秘境的深入挖掘,这套文丛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丰富、立体、鲜活的紫禁城,引领读者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历史留下的无尽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