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国学:地理人子须知(上中下)(文白对照足本全译)
作者 : 徐善继 著 金志文 译 出版 : 世界知识出版社 开本 : 16开 装帧 : 平装 定价 : 108.00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看坟地”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部古代的生态学和人居环境学指南。翻阅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关于水土保持、避免洪水侵蚀的观察,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依然具有警示意义。书中对特定地貌的命名和分类,虽然带着浓厚的传统色彩,但其背后反映的是古人对环境敏感度的极致体现。例如,它会详细描述某种山体的“性格”——是温和的、还是险峻的,以及这种“性格”如何影响居住者。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习俗,尤其是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礼仪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非常一手且详尽的视角。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没有现代科学工具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凭借肉眼和经验,构建他们对“宜居”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生死大事之中。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古代风水地理学认识的一扇新大门!我原本以为这方面的知识都是些玄而又玄、难以捉摸的神秘学说,但读完这三册后,才发现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实际观察和经验总结。徐继善和徐继述两位先贤的笔触细腻入微,尤其是在描述山川走势和水流形态时,那种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洞察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书中对于“龙、穴、砂、水、向”的论述,并非空泛的理论,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例,教人如何通过观察地形地貌来判断一个地方的风水吉凶。我特别喜欢它对“寻龙点穴”的阐述,那种如同侦探般层层剥茧,追溯山脉源头,寻找最佳安葬之地的过程,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它不仅仅是教你看风水,更是在教你如何以一种更深入、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土地、祖先崇拜相关的学问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如果说现代的风水书籍大多是精炼和简化后的“速成手册”,那么这套《地理人子须知》则是一部扎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原典。它展现了古代风水师在进行堪舆操作时的那种严谨和细致,丝毫不含糊。作者们似乎在极力避免给后学者留下任何模棱两可的解释空间。他们对于细节的把控,比如砂峰的形态、水流的曲折、植被的茂密程度,都一一进行了量化(尽管是以古代的描述方式)。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其完整性和历史性,它保留了特定历史时期地理认知和宇宙观的完整面貌。它不仅仅是看地理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展现古代知识体系如何运作的社会文化史切片。读完后,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部关于古代人与土地关系的哲学著作,而非单纯的工具书,它的厚重感是现代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得承认,阅读过程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这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小说。有些章节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方位推算,即使是现在,也需要我反复对照着图示(如果书中有图的话,或者在脑海中构建图示)才能勉强理解其深层含义。但这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去“学”,而不是被动地“看”。特别是关于“气场”和“微环境”的论述,虽然现代科学尚无法完全量化,但书中的描述却异常生动,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能量流动。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环境选择”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明白了人类的福祉与脚下这片土地的紧密关联。它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建立在长期观察之上的经验法则集合。
评分坦白说,初拿到这套书时,我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晦涩难懂,毕竟是古代著作。然而,实际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作者们的叙述逻辑清晰,虽然夹杂着一些那个时代特有的术语和表达方式,但通过结合书中所附的图例(或者说,作者在文字中描绘的景象),我竟然能大致跟上他们的思路。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好风水”和“坏风水”的二元对立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强调了时间维度对风水的作用,即“来龙去脉”的动态变化。这让我意识到,风水学并非一成不变的刻板公式,而是一个需要结合时空变化的复杂系统。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观察我居住的小区周边环境,虽然不能立刻断定吉凶,但那种“有章可循”的感觉,确实让人对周围的世界多了一层全新的理解和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