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它錶明瞭當代中國社會學是馬剋思主義社會學的繼承和發展,兩者有著內在的深厚曆史聯係。馬剋思主義社會學在自己160多年的曆史發展中,已經曆瞭兩種功能形態和三種曆史形式。兩種功能形態就是:它對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以革命批判性為主的形態,而對社會主義社會則是一種以建設維護性為主的形態。這兩種不同的功能形態,為馬剋思主義社會學從著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惡性運行和畸形發展,轉變為著重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提供瞭邏輯和曆史一緻的理論說明。這一觀點,筆者在20多年前,即1985年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加以論述。當時的錶達是:革命批判性形態和建設維護性形態。它與現在的錶達基本意思是一樣的,隻是現在的錶述更嚴密一些。三種曆史形態是:馬剋思恩格斯在批判唯心史觀中創立的曆史唯物論,實際上是馬剋思主義社會學的奠基形式;列寜在批判“主觀社會學”中命名的“科學社會學”,實際上是馬剋思主義社會學的獲名形式;而鄧小平主持下恢復重建的當代中國社會學,則實際上是馬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科化形式。這個觀點是在中央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編寫《社會學概論》教材過程中新形成的。當代中國社會學就功能形態來說,是一種以建設維護性為主的形態,而從曆史形式來說,則實質上是一種馬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科化形式。這是當代中國社會學發展的主綫。
評分印刷和裝幀都很不錯。
評分第三,它還錶明當代中國社會學與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有著密切的有機的現實聯係。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和諧社會構建的實施、造就宏大的社會工作隊伍工程的啓動、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開展、四大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總體布局的確認,所有這一切以鬍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采取的措施錶明,馬剋思主義社會學學科建設的真正的春天來到瞭。馬剋思主義社會學發展的體製環境和政策條件從來沒有這樣好過。特彆是從2004年4月開始的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把社會學概論的編寫正式列入日程,更是對馬剋思主義社會學學科建設直接而巨大推動。反過來說,當代中國社會學也為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論提供瞭多方麵的學理支撐。當代中國社會學與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論確實是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
評分還不錯,增長知識的讀物。
評分經典著作,值得一讀。
評分社會學在中國早就已經開始,可惜中斷瞭幾十年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啊。發人深思。
評分“確認指導”可以從幾個方麵去理解。
評分他與馮友蘭同班,通過老師康寶忠接觸瞭季廷史的“同類意識論”,並喜讀埃爾伍德的著作。1921-1926年留學美國,1922年獲美國伊利諾大學碩士學位,1925年獲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曾任復旦公學教授,中央大學教授、係主任、教務長、師範學院院長,國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1926-1928年在復旦大學講授社會學;1929-1949年任中央大學教授,並長期兼任社會學係主任。1928年與吳澤霖、吳景超等發起成立"東南社會學會"。1930年,發起成立中國社會學社,任理事一職,並主編《社會學刊》。1928年國立中央大設社會學係後,孫本文任係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長期在南京大學任教,1979年2月21日逝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大學教授。畢生從事社會學教學與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