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書事的好書,喜歡看跟書籍、齣版有關的一切。
評分《歲月書香:百年中華的書人書事(第1集)》分為四集,所選文章大體以人物和事件的時代為序,以開創基業、建國之初、“文革”期間和改革開放四個曆史階段劃分。選文的標準,側重內容的可讀性,增廣見聞,以備故實,涉及書局變遷、轉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書局休戚與共的作者、編輯,那些圖書、刊物背後的故事。限於篇幅,總體而言,選文詳遠略近;部分文章采用瞭節選的方式,在不影響文義的前提下做瞭必要的技術處理。還有一些偏重學術、兼具書評性的文章,此次未能收錄,將另外編選刊行。所選文章因為寫作或發錶於不同年代,敘事或欠完整,語境容有差異,我們盡可能保留瞭原文寫作時間,附注文章齣處,供讀者參考。
評分方韶毅《泥土社往事》中說,他和方續曉曾於二○○八年三月到平陽鰲江拜訪泥土社幸存者張禹。張禹獨居在一幢普通的商品房裏,年雖七十有六,但身體尚健朗,能吸煙,還堅持讀書寫作。韶毅帶瞭幾本泥土社版的鬍風文集請張禹老人題詞,“但他翻瞭翻書,筆遲遲未落,最後緩緩閤上書,遞還瞭給我。往事如煙,想來是勾起瞭老人的傷痛。”其實韶毅不該用“往事如煙”這麼一個輕飄飄的俗濫成語,對張禹老人來說,往事豈止如煙?該如刀、如劍纔是。當年張禹做過一陣泥土社的兼職編輯,拜訪過馮雪峰、葉籟士、唐弢、鬍風等名傢,組織的書稿質量都很高。鬍風事件一起,泥土社同仁相繼“滅頂”。張禹抓迴上海受審,所幸“免予刑事處分”。後來又成瞭“右派”,接著又因當上瞭“反革命”再次被捕。三年刑滿,留隊就業,監督勞動,汗滴泥土,直到一九八○年代纔摘掉瞭一頂頂帽子,去瞭《清明》編輯部,退休後迴老傢溫州平陽度此殘生。“筆遲遲未落”?是啊,這筆舉起已經很難,落下談何容易。【○九、十、二十七】
評分 評分“文革期間”之部收入人物:章士釗、郭沫若、吳晗、汪篯、周一良、唐長孺、張政烺、啓功、羅爾綱、趙守儼、楊伯峻、王文錦等。
評分評分
迴望時光的斑斕,追懷先輩的風雅。 書的封麵還真的有香味~
評分中華書局的書人書事,必買。
評分很精緻的小書,非常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