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

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呂西安·費弗爾 著,閆素偉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90254
版次:1
商品編碼:11043760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6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其他譯名有《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拉伯雷的宗教》與《十六世紀的不信神問題:拉伯雷的宗教》和《拉伯雷與十六世紀的不信神問題》。本書是(法國)呂西安·費弗爾1942年發錶迴應勒法蘭剋的著作,成為一部十六世紀研究的史學經典與心理史學的經典之作。

目錄

序言 集體心理及個人理性
引言
第一部分 拉伯雷是不是無神論者?
捲首語 問題及方法
第一捲 同時代人的見證
第一章 好夥伴
1 同學
2 圖阿斯奈的見證:讓·維薩吉耶
3 維薩吉耶,波旁,多萊
4 呂西安的追隨者艾田·多萊
5 拉伯雷,拉伯拉和謝斯諾
6 從拉貝魯斯到夏裏德姆斯
7 硃爾-愷撒·斯卡利吉和拉伯雷
8 結論:關於拉伯雷的傳說
第二章 神學傢和宗教問題辯論傢
1 加爾文的一封信
2 吉約姆·波斯戴爾的想象
3 索邦神學院的判決(1543年)
4 拉伯雷是尼哥底母的仿效者?
5 瘋子普代伯和《醜聞》(1549年)
6 16世紀指責某人不信宗教意味著什麼?
結論 見證與思想方式
第二捲 憤慨與怨恨
第一章 拉伯雷的惡作劇
1 教士們的玩笑
2 德廉美修道院沒有教堂?
3 卡岡都亞的齣生
4 “愛是凡事相信”
5 奧利金的膽量
6 拉伯雷與布道者
第二章 卡岡都亞的信以及靈魂的永生不死
1 一篇著名文章的意義
2 否認永恒的生命
3 16世紀的心理:靈魂
4 “完全死滅”
5 拉伯雷的過錯
6 一人與眾人
第三章 哀庇斯特濛的復活和奇跡
1 故事來自《福音書》還是《阿孟四子》?
2 16世紀與奇跡
3 在“龐大固埃”之前提齣的問題
4 拉伯雷的地獄

第二部分 信或者不信
第一捲 拉伯雷的基督教
第一章 巨人的信經
1 巨人的上帝:創世者與天命
2 上帝的無限威力與星相學傢的決定論
3 話語和精神的宗教
4 宗教崇拜和祭司
5 真誠的反駁
6 拉伯雷在哪些方麵錶現齣基督徒的品質?
7 巨人講話時都引經據典,為什麼?
第二章 拉伯雷,宗教改革和路德
1 1532年到1535年之間:什麼是采教改革派?
2 信經與標準:文字
3 用信仰釋罪
4 由愛德形成的信仰
5 善行的問題
6 釋罪,一個微妙的標準
7 拉伯雷與德國的那些事
8 拉伯雷作品中的路德之風
9 拉伯雷感受到瞭福音書,是通過誰感受的呢?
第三章 拉伯雷,伊拉斯謨和基督的哲學
1 今天的伊拉斯謨
2 伊拉斯謨和拉伯雷
3 幾處仿效的文字
4 伊拉斯謨的大膽,拉伯雷的大膽
5 誰是最大膽的?
6 拉伯雷從何種程度上追隨伊拉斯謨
7 巨人的宗教,伊拉斯謨的宗教
8 拉伯雷是徹頭徹尾的伊拉斯謨信徒嗎?
第二捲 16世紀無宗教信仰的極限
第一章 宗教對生活的影響
1 私生活
2 職業生活
3 公眾生活
4 先驅者的問題
第二章 不信教的基礎是不是哲學?
1 思想工具
2 兩種思想
第三章 不信教的基礎是科學?
1 文藝復興時期的古老神話
2 印刷術及其效果:道聽途說
3 工具和科學語言的缺乏
4 漂浮的時間,休眠的時間
5 假設與現實:世界的體係
6 哥白尼的觀點
7 世界的體係,是確信還是恐懼?
8 16世紀的懷疑
9 16世紀的真實
10 手工業的思想
第四章 不信教的基礎是神秘學?
1 先驅者的世紀
2 氣味、滋味和聲音
3 音樂
4 視覺的落後
5 對不可能的事物的意識
6 自然和超自然
7 到處是惡魔的宇宙
8 神秘主義和宗教
結論 一個願意相信的世紀
參考書目
緻謝

精彩書摘

  總而言之,工作僅僅是開始,最終達到瞭朗鬆所說的那種路易十三的風格,那種有著堅實的基礎、慢慢展開的句子:努力清楚錶達思想的句子,想首先錶現齣其聯係,而句子當中的字詞在由關係詞、連接詞和現在分詞結構而成的邏輯框架之中,相互之間顯得十分緊密,讓人想到“王宮房子上磚砌的牆四周的大石頭”。
  對於思想來說,這是艱難的限製,是沉重的障礙,是誰也躲不過的。於蓋在談到拉伯雷時,有些天真地提齣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偉大的作傢為什麼沒有像對待詞匯一樣,在句法上也隨意一些呢?”因為他不能。不是因為像於蓋所說的那樣,“一般在句法上是不能尋求與眾不同的”,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句法不決定於一個人,即使是二個天纔的人;句法也是某種方式上的社會機製,是一個時代和一個群體的事和反映——而不是一個個彆作傢的反映。每個時代,每個群體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自己應該有的句法,我的意思是說,每個時代、每個群體都有與其思想和科學知識的發展程度相應的句法。
  行動和反行動。語言的狀態阻礙著思想的發展,但是,思想的推動會不顧一切地撐開語言的框架,打碎它,擴大它。16世紀的人們,即使他們擁有適閤進行哲學思考和宗教思辨的語言,可是如果沒有科學更探、更好的發展,語言又有什麼用呢?有些好心的人最近指責哥白尼,說他想讓自己的係統更加精確,從而破壞瞭這一係統。其他一些同樣有資格的人則強調“不精確的好處”,同時補充說,“如果開普勒(Kepler)的研究更精確些,便無法發現他的規律”。顯然,各個時代的思辨條件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就是要冒險、發明、不顧一切地嚮前進。然後再審視(或者反復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閤理。語言,思想:這就好比是裁縫所麵對的一件穿不壞的衣服,客戶的身體在不斷地成長,所以裁縫要不斷地修改這件衣服。有的時候是衣服太大瞭,有的時候是客戶覺得太緊。然而,客戶和衣服無論如何也要互相適應。客戶和衣服總是互相適應的,雖然先有不適應,經過調整之後纔適應瞭。語言常常充當瞭欄杆的作用,或者大壩的作用。所以在思想的曆史上,很多被攔住的水總有一天突然衝垮障礙,捲走一切。
  (3)拉丁文的異議
  有人也許會說:你是在玩弄文字吧!16世紀的人不是有拉丁文嗎?如果他們要思考哲學,他們可以用西塞羅的語言啊,作為老師,西塞羅不僅教他們如何寫作,不也是教他們如何思想嗎?
  毫無疑問,當時所有搞思辨的人,所有的,或者說差不多所有從事思辨的人——我們這裏之所以說“差不多”隻是齣於顧忌,或者是為瞭顧惜貝爾納,帕利西(Bernard Palissy)——,都是雙語的。或者如果不是,那是很丟臉的事。
  ……

用戶評價

評分

漢譯經典,值得收藏。

評分

本書分析瞭拉伯雷時代的群體心理的曆史。費弗爾的名著《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緻力於曆史學與集體心理學之間關係的探索。在《16世紀的無信仰問題》中,費弗爾力圖錶明在拉伯雷所處的時代,看起來好像與現代人極為接近,但其實卻是相當遙遠的,而這是由於心態器具上的極大差異所造成的。由此觀之,費弗爾的心態史研究乃是從語言、文字入手,並以長時段的曆史時間作為其曆史觀察的主體架構,強調心態本身的不易變動性。

評分

很好的書,正版價格也劃算,滿意!讀書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得到積纍,君子學以聚之。總之,愛好讀書是好事。讓我們都來讀書吧。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還能帶給你許多重要的好處。 多讀書,可以讓你覺得有許多的寫作靈感。可以讓你在寫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讓彆人覺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讀書,可以讓你全身都有禮節。俗話說:“第一印象最重要。”從你留給彆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讓彆人看齣你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多讀書可以讓人感覺你知書答禮,頗有風度。 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增長瞭課外知識,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瞭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嚮。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多讀書,可以讓你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書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你又嚮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齣瞭一步。 多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樂。讀書也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溫文爾雅,具有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舊書不厭百迴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可以提高理解能力,隻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瞭;感受世界的不同。 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 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 在我們國傢還有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享受的。 所以,你現在不需要總結,隨著年齡的成長,你會明白的,還是有時間多學習一下。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情,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捲,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讀一些有關寫作方麵的書籍,能使我們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從而提高瞭我們的習作水平.讀書的好處還有一點,就是為我們以後的生活做準備.那麼,讀書有哪些好處呢?1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我們瞭解許多科學知識.2讀書可以讓我們擁有韆裏眼.俗話說的好;秀纔不齣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韆裏.多讀一些書,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蔔先知.3讀書可以讓我們勵誌.讀一些有關曆史的書籍,可以激起我們的愛國熱情.4讀書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評分

很有意思的史學著作,對於理解西方的現代性變革很有幫助

評分

一九三九年,巴彆爾因“積極參與反蘇的托洛茨基組織的活動”及“充當法國和奧地利政府間諜”的罪名被逮捕,嚴刑拷打後巴彆爾被迫承認瞭莫須有的罪名。一九四零年一月二十七日淩晨,巴彆爾在蘇聯內務部盧布揚卡監獄被槍決。臨刑前,巴彆爾錶示,“我隻請求一件事,讓我完成我的作品”。當然,他沒有得到滿足。

評分

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

評分

評分

一個半路齣傢的革命者內心中的矛盾、糾結真是一目瞭然。

評分

本書分析瞭拉伯雷時代的群體心理的曆史。費弗爾的名著《十六世紀的無信仰問題》,緻力於曆史學與集體心理學之間關係的探索。在《16世紀的無信仰問題》中,費弗爾力圖錶明在拉伯雷所處的時代,看起來好像與現代人極為接近,但其實卻是相當遙遠的,而這是由於心態器具上的極大差異所造成的。由此觀之,費弗爾的心態史研究乃是從語言、文字入手,並以長時段的曆史時間作為其曆史觀察的主體架構,強調心態本身的不易變動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