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是我国古代与儒家、道家齐名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国学经典译注丛书:韩非子译注》则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国学经典译注丛书:韩非子译注》全书共十万余字,分为五十五篇。就其主体而言,它实在是一部政治学巨著,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稳坐江山、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亦即古人所谓的“帝王之学”。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外,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应该注意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
前言
第一卷
初见秦第一(第一篇 初次拜见秦王)
存韩第二(第二篇 保存韩国)
难言第三(第三篇 难于进言)
爱臣第四(第四篇 宠爱臣下)
主道第五(第五篇 君主的统治术)
第二卷
有度第六(第六篇 奉行法度)
二柄第七(第七篇 两种权柄)
扬榷第八(第八篇 主要纲领)
八奸第九(第九篇 八种奸术)
第三卷
十过第十(第十篇 十种过错)
第四卷
孤愤第十一(第十一篇 孤独与愤慨)
说难第十二(第十二篇 游说的困难)
和氏第十三(第十三篇 和氏之璧)
奸劫弑臣第十四(第十四篇 奸邪、劫主、弑君之臣)
第五卷
亡征第十五(第十五篇 灭亡的征兆)
三守第十六(第十六篇 三条守则)
备内第十七(第十七篇 防备宫内)
南面第十八(第十八篇 向南听政)
饰邪第十九(第十九篇 整治邪恶)
第六卷
解老第二十(第二十篇 解释《老子》)
第七卷
喻老第二十一(第二十一篇 譬说《老子》)
说林上第二十二(第二十二篇 传说的林薮上编)
第八卷
说林下第二十三(第二十三篇 传说的林薮下编)
观行第二十四(第二十四篇 观察行为)
安危第二十五(第二十五篇 安定与危亡)
守道第二十六(第二十六篇 保住政权之法)
用人第二十七(第二十七篇使用臣子)
功名第二十八(第二十八篇 功业与名声)
大体第二十九(第二十九篇 顾全大局)
第九卷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第三十篇 积聚传说内上编七种手段)
第十卷
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第三十一篇 积聚传说内下编六种隐微)
第十一卷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第三十二篇 积聚传说外左上编)
第十二卷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第三十三篇 积聚传说外左下编)
第十三卷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第三十四篇 积聚传说外右上编)
第十四卷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第三十五篇 积聚传说外右下编)
第十五卷
难一第三十六(第三十六篇 辩难第一编)
难二第三十七(第三十七篇 辩难第二编)
第十六卷
难三第三十八(第三十八篇 辩难第三编)
难四第三十九(第三十九篇 辩难第四编)
第十七卷
难势第四十(第四十篇 责难势治学说)
问辩第四十一(第四十一篇 询问辩论)
问田第四十二(第四十二篇 询问田鸠)
定法第四十三(第四十三篇 确定法度)
说疑第四十四(第四十四篇 解说疑难)
诡使第四十五(第四十五篇 倒行逆使)
第十八卷
六反第四十六(第四十六篇 六种反常现象)
八说第四十七(第四十七篇 八种说法)
八经第四十八(第四十八篇 八条常规)
第十九卷
五蠹第四十九(第四十九篇 五种蛀虫)
显学第五十(第五十篇 显赫的学派)
第二十卷
忠孝第五十一(第五十一篇 忠诚与孝顺)
人主第五十二(第五十二篇 臣民的君主)
饬令第五十三(第五十三篇 端正命令)
心度第五十四(第五十四篇 民心和法度)
制分第五十五(第五十五篇 掌握界限)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历史和哲学都抱有好奇心,但又常常被艰涩的古文劝退的普通读者。这次偶然翻到这本《韩非子》,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没想到,这套“国学经典译注丛书”做得非常到位。它并非那种只是简单罗列原文和翻译的书籍,而是真正地把古籍“活”了起来。译文非常贴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流畅自然,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很多拗口的古语,在译文里都变得通俗易懂。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原文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注释,这些注释不仅仅解释了字词的意思,还对一些典故、历史背景进行了补充说明,这对于我这种对历史细节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阅读的时候,我可以随时查阅注释,彻底打消我的疑虑,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韩非子论述的逻辑和思想的脉络。这本书让我觉得,读古书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难事,而是可以变成一种享受,一种与先贤对话的愉悦过程。
评分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总有一些思想如同灯塔,指引着后人去理解和探索。我一直对先秦诸子百家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法家思想,它那种务实、严谨、以法治国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这次,我入手了一套“国学经典译注丛书”,其中一本《韩非子》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其厚重感和精美的设计所吸引,烫金的书名和古朴的书签,都透露出一种文化传承的仪式感。翻开内页,清晰的字体排版,配合着注释和译文,即使是对古文不太熟悉的朋友,也能轻松地阅读。我尤其喜欢它对原文的解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翻译,更是深入剖析了韩非子在不同篇章中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比如“君主之术”中关于权术的论述,以及“五蠹”中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批判,都让我茅塞顿开,对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本书的译注者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功,他们的专业学识和严谨态度,为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往国学经典的桥梁,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韩非子思想的精髓,也对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古老智慧有了新的启发。
评分最近,我迷上了一套“国学经典译注丛书”,其中关于韩非子的那本,让我对这位先秦思想家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韩非子的介绍,但总感觉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领会其思想的精髓。这本书的译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译文十分生动,仿佛是将韩非子的原话直接用现代人的语言诉说出来,没有任何生硬感,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每一个观点。更重要的是,译注者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字词翻译,而是深入挖掘了原文的深层含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生动的解读。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韩非子对人性的洞察所折服,他那种冷静、客观的分析,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韩非子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深刻智慧,也让我体会到,通过精良的译注,我们可以如此近距离地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思想的光辉。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我们思考的经典著作充满敬意。韩非子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帝王之学”,但我认为,其对于社会运作、组织管理乃至个人行为规范的洞察,都有着超越时代意义的价值。这套“国学经典译注丛书”中的《韩非子》,给了我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翻译的版本不落俗套,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具备了现代的逻辑性和清晰度,让我阅读起来如沐春风,毫不费力。更让我称赞的是,它并非仅仅提供翻译,还对一些关键概念、历史典故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帮助读者跨越时空的鸿沟,真正理解韩非子的思想内涵。比如,书中对于“法、术、势”三者的论述,译注者就提供了多角度的解读,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韩非子的政治哲学。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经典不再是枯燥的背诵和记忆,而是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智力之旅。
评分我对古代政治哲学一直有着特殊的偏爱,而韩非子作为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深刻、最具有批判性的声音之一。我一直想深入了解他的《韩非子》,但市面上很多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翻译得过于晦涩,难以入门。直到我遇见了这本“国学经典译注丛书”中的《韩非子》。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它保留了原文的精髓,却又用现代汉语进行了清晰而准确的翻译。我特别欣赏的是,译文并没有牺牲原文的力度和思想深度,而是巧妙地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书中对原文的解释,也让我对韩非子的许多论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他对“势”和“术”的区分,以及他如何从君主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治策略。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韩非子站在那个纷乱的战国时代,冷静地分析着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病,并提出一套严苛而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法家思想的魅力,更让我对权力、制度以及人治与法治的永恒讨论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缺点:顺口溜似的白话译文,自己不是很喜欢,但是还好,这一部分在最后,而且站得篇幅很小。程俊英本人也不喜欢这一部分,所以《注析》中是没有的
评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和中华书局差不多,中规中矩,找不出大问题。
评分研究韩非子的书籍。
评分还没开始看,我还没开始看这本书,现在只看了周易。。
评分买来学习下用的。再次感谢京东熊运林小伙,每次都把东西扛上六楼,谢谢了,也感谢京东了。
评分有注释有译文,诗经最美。
评分验。
评分《国学经典译注丛书:诗经译注》是我国早期的诗歌总集,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源,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多样式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国学经典译注丛书:诗经译注》是《诗经译注》的全译本。每首诗下有题解,阐明背景、诗旨。注释博采众长,简明精当。译文在信、达的基础上力求其雅,以全体民歌译古代民歌,每句对译,便于读者比照对读本。《国学经典译注丛书:诗经译注》的作者博采古今《诗经译注》注家之长,融会贯通,筛汰选炼,解题和注释写得简明而精当,是当今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评分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孤独的星球,很多的时候,读书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指导意义,不过就是发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你倒霉或者出色的人有的是,不会觉得太孤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