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丧与其易也宁戚:人与人相交相处而有仁有礼。人有死生,人之相交相处,至于死生之际,而人心之仁益见而人心之仁益见,其礼亦益重。故又特举丧礼一端言之。“易”字有两解,一平易义。如地有易险,行于平易之地,其心轻放,履险则否。人之居丧,其心宁戚毋易。另一解,治地使平亦曰易,故易有治办义。衣衾棺槨一切治办而哀情不足,是亦不足观。故曰宁戚。
礼有内心,有外物,有文有质。内心为质为本,外物为文为末。林放殆鉴于世之为礼者,竞务虚文,灭实质,故问礼之本。然礼贵得中,本末兼尽。若孔子径以何者为礼之本答之,又恐林放执本贱末,其敝将如后世之庄老。故孔子仍举两端以告,与彼宁此,则本之何在自见,而中之可贵亦见。抑且所告者,具体着实,可使林放自加体悟。事若偏指,义实圆通。语虽卑近,意自远到。即此可见圣人主教。
礼有文有节。如饮食之礼,为之笪簋笾豆罍爵,所以文之也。其本则污尊抷饮,惟俭而已。临丧之礼,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其本则哀痛惨怛,惟戚而已。若惟知有本,不文不节,亦将无礼可言。故孔子虽大林放之间,而不径直以所为本者答之。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论语新解(新校本)》,我本来有点忐忑,毕竟“新校本”这三个字,总让人担心是不是过度解读或者加入了太多现代的修改痕迹。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它的语言处理得相当得体,既保留了原文的古朴典雅,又通过注释和译文,让现代读者能够顺畅地进入情境。我个人对那种晦涩难懂的古文是敬而远之的,但这本书却像一位和蔼的老师,耐心地为你搭建起通往古人思想的桥梁。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的章节的处理,作者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体会孔子语境中的微妙之处。比如,某处关于“仁”的阐释,就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扁平化的理解,让我认识到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态变化。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更具生命力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枯燥的学术研究报告。
评分这部书,我得说,完全是冲着那个“钱穆”的名头去的。毕竟是国学大师的经典之作,总觉得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些穿越时空的智慧。我翻开它,最先感受到的是那种醇厚的文化底蕴,不像现在很多快餐式的读物,读完就忘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很注重体系的构建,它不像那种单纯的文字堆砌,而是力图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思想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比如,在探讨一些核心概念时,作者会非常耐心地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让你不得不停下来细细琢磨。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虽然节奏不快,但后劲十足。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一些争议性问题时的那种审慎态度,既不盲目推崇,也不轻易否定,而是基于扎实的文献考据,给出自己的见解。读完之后,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远足,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理解,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不得不提,相当舒服。对于一个长时间阅读的人来说,眼睛的感受是很重要的。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对读者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组织上的精妙设计。我注意到,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语录,而是在尝试构建一个关于古代士人精神世界的蓝图。每一章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自然,让人感觉思路是连贯的,而不是零散的碎片。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个论点,而联想到其他历史事件,这本书俨然成了一个思维的触发点。它不像那种只讲知识点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对传统进行再思考的著作。阅读过程中,那种被引导着去深入挖掘事物本质的体验,是目前市面上很多标榜“国学”的书籍所欠缺的,它要求你付出思考的努力,但回报也是丰厚的。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而言,与其说是一本“教科书”,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粉饰太平,而是以一种近乎坦诚的方式,呈现了古代圣贤们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探索。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概念需要消化,但随着阅读的深入,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会逐渐清晰起来,甚至能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这本书的深刻之处在于,它让你不仅仅停留在“知道”孔子说了什么,而是去“体悟”他为何这么说。我时常合上书本,独自沉思良久,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正是好书的标志。它不是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它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你日后的思考中不断生根发芽,影响你的价值判断。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背景有较高要求的人,如果一本书只是空谈理论而脱离了时代土壤,我很难产生共鸣。而这套系列,特别是这本《论语新解》,它非常巧妙地将孔子的思想置于春秋末期的社会动荡之中进行考察。它没有回避那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反而将其视为理解思想深度的切入点。这种“立足当下看古人”的视角,使得全书的论述显得非常坚实和可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孔子如何应对礼崩乐坏的局面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那种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正试图在乱世中寻找秩序和安顿人心的努力,读来令人动容。它让我思考,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那种“安身立命”的智慧。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
评分书很好啊,就是还没开始看,要加油啦^_^
评分喜欢读资深学者的解读,可以帮助初学者深刻地了解《论语》所承载的儒家思想,
评分京东物流赞一个,书来的时候完好无损。这书一定要卖,钱大师从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及至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给予我们宝贵提示及经验。
评分老师推荐的书,纸质不错,孩子还未开始看
评分读书须用意,下笔如有神!
评分好书,每天都有收获,谢谢钱老前辈。
评分论语中有很多难认的字,但这本书中没有拼音。。
评分万事去心闲偃仰,四支由我任舒伸。
评分庭花盛处凉铺簟,檐雪飞时软布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