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来源与特性
1.1有机工业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1.1.1工业废水的污染状况
1.1.2有机工业废水的分类
1.2工业废水调查
1.2.1废水特性
1.2.2测量废水的毒性
1.3高浓度有机工业的水质特征及环境危害
1.3.1概述
1.3.2制药废水
1.3.3印染废水
1.3.4制革废水
1.3.5电镀废水
1.3.6造纸废水
1.4工厂废水的控制和再利用
1.4.1废水的减量化
1.4.2废水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物化处理技术
2.1常规物化处理技术
2.1.1调节
2.1.2混凝
2.1.3沉淀
2.1.4气浮
2.1.5除油
2.1.6过滤
2.2其他物化处理技术
2.2.1中和
2.2.2空气氧化
2.2.3吹脱法
2.2.4吸附
2.2.5离子交换
2.3高级氧化技术
2.3.1湿式氧化法
2.3.2催化湿式氧化法
2.3.3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2.3.4臭氧氧化法
2.3.5氯氧化法
2.3.6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技术
2.3.7光化学氧化法
2.4物化处理新技术
2.4.1多效蒸发
2.4.2铁碳微电解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3.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3.1.1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3.1.2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
3.2好氧悬浮生长处理工艺
3.2.1 AB法
3.2.2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3.2.3SBR法
3.2.4氧化沟法
3.3好氧附着生长处理工艺
3.3.1生物滤池
3.3.2生物转盘
3.3.3生物接触氧化法
3.3.4生物流化床
3.4其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3.4.1复合式生物膜工艺
3.4.2生物膜悬浮生长联合处理工艺
3.4.3膜生物反应器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4.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4.1.1厌氧生物处理理论发展
4.1.2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发展
4.2悬浮生长厌氧处理工艺及反应器
4.2.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4.2.2内循环(IC)反应器
4.2.3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
4.2.4序批间歇式厌氧反应器(ASBR)
4.2.5移动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AMBR)
4.3固定生长厌氧处理工艺及反应器
4.3.1厌氧生物滤池
4.3.2厌氧膨胀床及流化床
4.3.3厌氧生物转盘
4.4复合厌氧处理工艺技术
4.4.1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4.4.2升流式厌氧污泥过滤器
参考文献
第5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污泥处理技术
5.1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概述
5.2污泥处理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5.2.1污泥减量化技术
5.2.2污泥稳定化技术
5.2.3污泥焚烧
5.2.4污泥资源化
5.2.5污泥消毒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应用
6.1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6.1.1选择原则
6.1.2不同类型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6.1.3废水处理反应器选择
6.2水解酸化�埠醚踝楹瞎ひ占坝τ�
6.2.1工艺原理
6.2.2工艺研究现状
6.2.3工艺应用实例——还原性染料废水处理
6.2.4工艺应用实例——造纸废水处理
6.3两相厌氧�埠醚跎�物处理组合工艺
6.3.1工艺原理
6.3.2工艺研究现状
6.3.3工艺应用实例——高浓度精细化工废水处理
6.3.4工艺应用实例——高浓度中药废水处理
6.3.5工艺应用实例——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处理
6.4物化�采�化组合工艺及应用
6.4.1工艺原理
6.4.2工艺研究现状
6.4.3工艺应用实例——印染废水物化�采�化处理
6.4.4工艺应用实例——纺织印染废水高级氧化处理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资源、能源化技术及应用
7.1高浓度有机废水回用技术
7.1.1概述
7.1.2废水回用处理工艺
7.2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回收技术
7.2.1氮磷组分的提取回收技术
7.2.2碳源物质回收与利用技术
7.2.3硫的转化与提取回收
7.2.4废水中生物质资源回收技术
7.3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
7.3.1发酵法生物制氢理论研究
7.3.2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
7.3.3发酵制氢技术生产性示范工程
7.3.4有机废水梯级利用能源化技术
7.4有机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
7.4.1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7.4.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生物絮凝剂
7.4.3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7.5有机废水处理与同步产电技术
7.5.1概述
7.5.2MFC的基本原理、评价和反应器设计
7.5.3阳极效能
7.5.4阴极性能
7.5.5分隔材料
7.5.6MFC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工业废水处理数学模型及仿真
8.1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及应用
8.1.1活性污泥基本动力学模型
8.1.2活性污泥营养物质去除模型
8.1.3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8.2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数学模型及应用
8.2.1厌氧活性污泥法静态数学模型
8.2.2厌氧生物膜法静态数学模型
8.2.3厌氧消化过程(ADM)动态数学模型
8.2.4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数学模型应用实例
8.3污水处理过程模拟与仿真应用
8.3.1基于EFOR等软件的污水处理厂模拟与仿真
8.3.2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模拟与仿真
参考文献
第9章 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
9.1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流场研究现状
9.2反应器流场模拟技术
9.2.1计算流体力学的新进展
9.2.2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
9.2.3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过程
9.2.4计算流体力学在反应器设计与优化中的优势
9.3反应器流场测量技术
9.3.1实验流体力学测量技术在流场研究中的作用
9.3.2流场实验测量技术发展
9.3.3流场实验测量的方法
9.4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应用
9.4.1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流场分析与运行优化
9.4.2EGSB生物制氢反应器流场分析与控制参数优选
参考文献
最近终于把《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这本书啃完了,感觉收获挺大的。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但作为一名在环保设备制造公司工作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接触了不少废水处理的项目,对其中一些技术难题也深有体会。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厌氧处理技术的章节。以往我接触到的厌氧处理,总觉得效率不高,而且稳定性也比较难控制。但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厌氧反应器,比如UASB、IC、EGSB等等,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它们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的优势和局限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高COD、高氨氮的工业废水,厌氧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节省能源和成本,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比如pH、温度、停留时间以及营养盐的补充,来提高厌氧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这对于我们设计和调试设备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作为一个在一家精细化工企业负责环保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切实解决我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废水问题的方案。市面上相关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介绍,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不强。《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这本书,从我的角度来看,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框架。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技术集成”和“工艺优化”的重要性。 书中关于“预处理”这一块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企业面临的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这使得传统的生化处理效果不佳。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物理化学预处理方法,如高级氧化(AOPs)、膜分离技术等,并分析了它们在去除特定污染物方面的优劣势。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孤立地看待这些技术,而是强调如何将它们与厌氧、好氧等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协同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工艺。比如,通过预处理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降低废水的毒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确实是一条高效的解决之道。
评分我是一名对环境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的在校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行业,但平时阅读了不少环境工程方面的书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非常扎实且前沿的学术著作。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剖析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和案例分析。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反应器设计与优化”的详细讲解。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结构特点,还深入探讨了影响反应器效率的关键因素,例如传质、传热、停留时间分布等。特别是对于流体力学和反应动力学方面的阐述,虽然初读有些难度,但结合书中提供的公式和图表,能够清晰地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这对于我未来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或者理解更深层次的学术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书中对于“过程控制与自动化”的关注,也体现了这本书的先进性,它认识到现代废水处理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需要高效的监控和管理系统。
评分我对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一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针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这本书,在我的理解中,是一本集学术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著作。它不仅涵盖了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各种经典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对新兴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关于“资源化利用”的章节。传统的废水处理往往只关注污染物去除,而这本书则更进一步,提出了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甚至能量进行回收利用的理念。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厌氧消化产沼气,实现能源的回收;如何通过膜分离技术回收有价值的化学品。这不仅仅是环保,更是“循环经济”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种“变废为宝”的思路,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评分作为一名在污水处理厂一线工作的操作人员,我平时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和现场问题。很多时候,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离我们的日常工作总是有一定的距离。《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这本书,尽管名字听起来比较“学术”,但它在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意义,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理”的部分。在污水处理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生化池突然出水COD超标,或者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书里详细列举了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排查思路和处理方法。例如,针对好氧生化处理中常见的污泥膨has,书中不仅分析了原因(如进水负荷过大、营养物质缺乏等),还提供了如何通过调整曝气量、添加沉淀剂、调整回流比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这些内容对我们日常的巡检、维护和应急处置,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让我在遇到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能够更有条理地去分析和解决。
评分内容专业,方法介绍得很好
评分不错,挺有用的,很好的书
评分好
评分挺好的专业书籍,慢慢看
评分买的这些书都很实用。划算。
评分正版
评分给公司采购的,领导认为还可以!
评分比较专业的书,折上折买的,比实体店便宜,凑活着用。
评分书质量不错,内容丰富,专业知识面广,十分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