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閣帖(上下捲)

淳化閣帖(上下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 王著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805045412
版次:1
商品編碼:1112776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4-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傢書法墨跡的發帖。收錄瞭中國先秦至隋唐一韆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傢等103人的420篇作品。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蠻好的

評分

書好,快遞給力!

評分

手捲是中國傳統書法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起源與中國傳統的書捲形式密切相關。手捲的好處是可以無限製延長,因此適閤書寫文字數量比較多的內容,同時也便於展觀和收藏。中國古代傳統法帖中有許多名跡都是橫捲式,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孫過庭的《書譜》、僧懷素的《自敘帖》、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米芾的《苕溪詩》、宋徽宗趙佶的草書《韆字文》等。趙孟頫、鮮於樞、文徵明、王寵、董其昌、王鐸等曆代名傢都留下瞭相當數量的手捲作品。至於後世收藏傢將前代書法名傢的傳世書劄裝裱成捲,再邀名人題跋以增其價值,更是數不勝數。在今天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曆代書法名傢的手捲作品也備受青睞,價格高昂。書法手捲的另一個好處是便於臨寫。書法傢在書寫的時候行氣不斷,臨寫者也更容易從中體會其氣韻的連貫與書法傢書寫心態的發展變化,對書法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 為瞭使廣大書法愛好者能直接欣賞臨習較好的範本,我社特從曆代書法名傢的傳世手捲中挑選一批精品齣版,用高清晰度的資料,近原大四色印刷,使讀者能夠更好地領略原作的風貌,以饗讀者。 手捲是中國傳統書法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起源與中國傳統的書捲形式密切相關。手捲的好處是可以無限製延長,因此適閤書寫文字數量比較多的內容,同時也便於展觀和收藏。中國古代傳統法帖中有許多名跡都是橫捲式,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孫過庭的《書譜》、僧懷素的《自敘帖》、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米芾的《苕溪詩》、宋徽宗趙佶的草書《韆字文》等。趙孟頫、鮮於樞、文徵明、王寵、董其昌、王鐸等曆代名傢都留下瞭相當數量的手捲作品。至於後世收藏傢將前代書法名傢的傳世書劄裝裱成捲,再邀名人題跋以增其價值,更是數不勝數。在今天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曆代書法名傢的手捲作品也備受青睞,價格高昂。書法手捲的另一個好處是便於臨寫。書法傢在書寫的時候行氣不斷,臨寫者也更容易從中體會其氣韻的連貫與書法傢書寫心態的發展變化,對書法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 為瞭使廣大書法愛好者能直接欣賞臨習較好的範本,我社特從曆代書法名傢的傳世手捲中挑選一批精品齣版,用高清晰度的資料,近原大四色印刷,使讀者能夠更好地領略原作的風貌,以饗讀者。 手捲是中國傳統書法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起源與中國傳統的書捲形式密切相關。手捲的好處是可以無限製延長,因此適閤書寫文字數量比較多的內容,同時也便於展觀和收藏。中國古代傳統法帖中有許多名跡都是橫捲式,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孫過庭的《書譜》、僧懷素的《自敘帖》、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米芾的《苕溪詩》、宋徽宗趙佶的草書《韆字文》等。趙孟頫、鮮於樞、文徵明、王寵、董其昌、王鐸等曆代名傢都留下瞭相當數量的手捲作品。至於後世收藏傢將前代書法名傢的傳世書劄裝裱成捲,再邀名人題跋以增其價值,更是數不勝數。在今天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曆代書法名傢的手捲作品也備受青睞,價格高昂。書法手捲的另一個好處是便於臨寫。書法傢在書寫的時候行氣不斷,臨寫者也更容易從中體會其氣韻的連貫與書法傢書寫心態的發展變化,對書法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 為瞭使廣大書法愛好者能直接欣賞臨習較好的範本,我社特從曆代書法名傢的傳世手捲中挑選一批精品齣版,用高清晰度的資料,近原大四色印刷,使讀者能夠更好地領略原作的風貌,以饗讀者。

評分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傢書法墨跡的法帖。紙質、印刷、裝幀質量都很好,拿在手裏感覺很好。內頁字體清晰

評分

送書很快,很有質量,不錯,京東買書還是很靠譜

評分

評分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趙炅令齣內府所藏曆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於禁內,名《淳化閣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閣法帖>,簡稱《閣帖》,係匯帖,共十捲。第一捲為曆代帝王書,二、三、四捲為曆代名臣書,第五捲是諸傢古法帖,六、七、八捲為王羲之書,九、十捲為王獻之書。元趙孟頫《鬆雪齋文集•閣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詔翰林侍書王著,以所購書,由三代至唐,厘為十捲,摹刻秘閣。賜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進二府輒墨本賜焉。後乃止不賜,故世尤貴之。"宋代記錄此帖為木闆刻,初拓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未見此種拓本流傳。淳化閣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叢帖,由於王著識鑒不精,至使法帖真僞雜糅,錯亂失序。然"鎸集尤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書法賴以流傳。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譽,對後世影響深遠。因帖石早佚,摹刻、翻刻甚繁,顧從義本、潘允亮本、肅府本等較著名。 故宮博物院藏南宋拓本,鈐"乾隆禦覽之寶"、"懋勤殿鑒定章"等印。白紙挖鑲剪方裱本,麻紙烏墨拓,每頁尺寸縱25.1cm,橫13.1cm。每捲末皆有"淳化三年壬辰歲十一月六日奉旨摹勒上石"篆書刻款,完整難得。宋陳思《寶刻叢編》,清王澍《淳化秘閣法帖考》,容庚《叢帖目》等書著錄。宋仁宗慶曆年間,宮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閣帖》的棗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毀,因而初期的拓本就顯得異常珍貴,被視為寶物,價值連城。  其中,第一捲收錄先秦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嶽《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評分

我看瞭這本書籍很好,有不錯的感想。認真學習瞭這本書,給我幾個感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