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顏色》
作者: 黃仁達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1/12
ISBN: 9789570839272
語言:中文繁體
頁數: 280頁(彩圖)(软精)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本中國經典百色的寫真書。
9大色系,100種顏色,200多張圖片。
推薦給喜好文化、歷史、旅遊、攝影、設計的生活美學家。
原來在生活中,我們早就不知不覺見證了中國精采顏色。
人類的文化和生活繽紛多彩。本書搜羅了九大類、一百種中國顏色,配上精采的照片和顏色故事,
與你一起發現不同的光景和意義。
「紅」,貫穿整部華夏歷史的深厚底色,象徵吉祥、喜慶、婚嫁與熱鬧。
「玄黃」,華夏先民*早認定為盤古初開時混沌天地的原始色彩,也代表了嚴肅、隆重、正面的涵
義。
「藍」,是中國庶民階級的色彩。
「綠」,大自然裡充滿了恣意比例調和的綠,在漢民族色彩史中,卻曾經屬於賤色。
「紫」,曾經為龍袍所,也是道教尊崇的顏色。
中國顏色盡在生活中。
作者簡介:
黃仁達(YAN T. WONG),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藝術學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
曾任職多倫多廣告公司美術指導/香港電影策劃/臺灣有線電視台美術部經理。
現從事廣告設計,旅遊及寫作。
已出版書品:《小二,再來一杯啡》/《酗巴黎》/《巴黎逛街地圖》/《北京逛街地圖》/《上海逛
街地圖》/《東京逛街地圖》等共13本。
序:
色彩源於大自然,華夏先民從觀察天地運行間,日出日落和時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
黃、白、黑為滋生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種基本色調的觀念,從而建構出「五色觀」色彩理論。有關
「五色」概念的記載,*早見於上古文獻、專事記錄舜和禹、皋陶對話的《尚書?益稷》中。古人
另外又根據土、木、火、水、金(五種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要素)的五行法則而定出東、南、西、
北、中五個方位,並與顏色建立關係;又把權勢地位、哲學倫理、禮儀宗教等多種觀念融入色彩
中,漸漸整合出一套獨樹一格的色彩文化系統,*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傳統色彩文化是歷代政治、經濟、社會風情、文學藝術、民俗節慶,以及思想觀念與審美標
準的反映,內涵多彩豐富,同時應用範圍又十分廣泛。千百年以降,漢民族從服飾、建築、繪畫、
書法、玉器、瓷器、工藝、家居擺設,以至生活飲食及漢醫藥理等傳統文化的各方面,均與色彩沾
上了關係,亦顯示出前人對色彩的重視。
中國自西元前約十一世紀時的周朝開始,賦予色彩特殊的含義,把色彩分為「正色」和「間色」兩
類;其中「正色」即前述的五色,而「間色」則由 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調和而成,歸屬
為次要的顏色,故又稱為「閒色」。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勢篇》曾指出:「色不過五,五色之
變,不可勝觀也。」意即色彩可千變萬化、多不勝數,但始終離不開「五色」。可見這「正色」和
「間色」的說法,與現代光學中的紅、綠、藍「三原色」理論(註1)和印刷術中的青藍、洋紅、
黃、黑四色彩印原理(註2)很類似;即古人很早就意會到色彩的結構模式,只是在當時缺乏科學
實驗的基礎。
中國傳統顏色繽紛七彩,色澤涵蓋領域與層面寬廣細膩,且各色又分別傳遞不同的思想和意義。本
書在爛漫的色彩世界中,挑選出一百種自古流行至今,依舊發揮強大影響力,以及仍活用於現代華
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顏色;並對每種色彩的源頭出處、沿用歷史、應用特色,以及在政治、社會、
文化上的含義進行系統式解讀。
為了介紹及闡述的方便,本書引用了現代色彩學理論中的四個基本專有名詞,即:色相、明度、彩
度及色階(註3)來加以輔助說明。另外每種顏色又附上提供示範及參考用的彩印色票,並分別標
示各色彩的四色混合調色比例(範例說明見右圖),以方便讀者辨色鑑賞,同時瞭解中華色彩知
識,感受傳統東方色彩之美。
目 錄:
前言
〔赤〕
1. 赤色
2. 紅色
3. 赭色
4. 朱色
5. 朱砂/辰砂
6. 丹色
7. 銀朱色
8. 絳色
9. 茜色
10. 胭脂
11. 蘇枋色/木紅色
12. 石榴紅
13. 牡丹色
14. 朱槿色
15. 暮色
16. 玫瑰紅
17. 曙色
18. 紅梅色
19. 桃色
〔黃〕
20. 黃色
21. 土黃色
22. 梔子色
23. 檗黃色
24. 柘黃
25. 明黃
26. 雌黃
27. 鉛黃/密陀僧
28. 琉璃黃
29. 藤黃
30. 鵝黃
31. 緗色
32. 萱草色
33. 琥珀色
34. 金黃色
〔藍〕
35. 藍色
36. 靛藍
37. 吳須色
38. 青花藍/蘇麻離青
39. 湛藍
40. 群青色
41. 石青色
42. 景泰藍
43. 紺色
44. 孔雀藍
45. 琉璃藍
46. 陰丹士林
47. 霽色
48. 天青
49. 縹色
50. 秘色
〔綠〕
51. 綠色
52. 草綠色
53. 蒼色
54. 銅綠
55. 祖母綠
56. 石綠
57. 翡翠色
58. 青翠色
59. 碧色
60. 鸚鵡綠
61. 柳色
62. 蔥綠
63. 竹青色
64. 豆綠
65. 艾綠
〔紫〕
66. 紫色
67. 葡萄色
68. 茄子色
69. 紫砂色
70. 紫藤色
71. 青蓮色
72. 藕合色
〔褐〕
73. 褐色
74. 醬色
75. 茶色
76. 玳瑁色
77. 棕色
78. 香色
79. 黃櫨色
〔白〕
80. 白色
81. 練色/素色
82. 粉色
83. 瓷白色
84. 鉛白/胡粉
85. 月白色
86. 玉白色
87. 雲母白
〔灰色〕
88. 灰色
89. 灰白色
90. 青灰色
91. 銀灰色
92. 銀鼠灰
93. 銀色
〔黑色〕
94. 黑色
95. 玄色
96. 墨色
97. 漆黑
98. 皂色
99. 烏黑
100. 黛色
重要參考資料/推薦閱讀
色名索引
这本书的光是名字就让我感到一股浓郁的东方韵味扑面而来。我一直对中国传统色彩和纹样有着莫名的情愫,总觉得它们背后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哲学和历史的厚重感。我渴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对“中国颜色”的深度解读,不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能探寻它们在不同朝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与流转,以及它们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和审美哲学。例如,我很好奇为何某些颜色在古代被视为尊贵,而另一些则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同样,书中提及的“东方传统美学”也让我充满期待。我希望能借此机会,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是如何将自然、哲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体系。而“色彩图案色卡纹样”这些具体的元素,更是我想要学习和掌握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丰富且精美的图例,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些色彩的魅力,学习各种纹样的构成原理和文化内涵,甚至希望能从中获得启发,将这些传统元素运用到我自己的创作或设计中,让古老的东方美学在现代焕发新生。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耳闻其名,却一直未能得见。听说它在东方美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和图案的设计上,更是独树一帜。我一直对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色彩意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古籍中零星的记载,到历代宫廷服饰、器皿上的色彩搭配,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深邃而隽永的智慧。而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我尤其好奇书中对“中国颜色”的解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色彩体系,能够承载千年文明的厚重,又如何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书中提及的“东方传统美学”,更是让我遐想联翩。我总觉得,东方美学不仅仅是线条的勾勒、意境的营造,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和谐。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这种深层次的美学理念,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色彩和图案。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创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扇通往东方美学宝库的钥匙,我渴望从中汲取灵感,丰富我的视觉语言,提升我的审美认知。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和设计元素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被这本书的题目深深吸引。 “中国颜色”、“东方传统美学”、“色彩图案色卡纹样”这些关键词,瞬间点燃了我对探寻中华文化深层之美的热情。我一直认为,颜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知,它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文化的符号。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从五行五色的哲学思想,到宫廷建筑、服饰、绘画中精妙绝伦的色彩运用,都蕴藏着独特的东方智慧。我渴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对这些传统色彩的系统梳理,了解它们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中演变,以及它们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此外,书中提到的“图案”和“纹样”,更是我期待已久的。无论是古代的青铜器、玉器上的几何纹样,还是丝织品、陶瓷上的龙凤、花鸟纹样,都凝聚了古代工匠的巧思和审美情趣。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丰富的图例,详细解析这些纹样的构成、演变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视觉语言的魅力。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中国传统色彩与图案的书籍,而这本书的名字,【中商原版】台版 中國顏色 黃仁達 聯經 中国东方傳統美學 色彩图案色卡纹样,就正好击中了我的需求点。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的美学,尤其是色彩和纹样方面,有着非常独特且深厚的底蕴,但很多时候只是零散地了解一些皮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学习到中国传统色彩的理论和实际运用,了解不同颜色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同时,我也对书中提到的“图案”和“纹样”非常感兴趣。中国传统纹样种类繁多,寓意丰富,例如祥云、回纹、龙纹、凤纹等等,它们不仅是装饰,更承载着中国人的吉祥祈愿和文化认同。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清晰的图例和详细的介绍,了解这些纹样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器物上的应用,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国色彩和纹样的书籍,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吸引人。一直以来,我都对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视觉艺术方面。我们常说“中国红”、“中国蓝”,但这些词语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这本书似乎能够带我一探究竟。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讲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色彩偏好,以及这些色彩背后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和社会阶层。例如,皇室专用的颜色,普通百姓能够使用的颜色,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另外,书中提到的“图案”和“纹样”,更是我感兴趣的重点。从祥云、龙凤到花鸟、山水,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承载着吉祥、祝福、品德等丰富的寓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将这些纹样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甚至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它们。我脑海中已经构思了一些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方案,这本书无疑会为我提供宝贵的素材和灵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