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By the River Piedra I Sat Down and Wept)
作者: 保羅.科爾賀
譯者: 許耀雲
出版社: 天下文化
ISBN: 9789864179848
分類: 文學 > 世界文學 > 世界文學作品
出版日期: 2007年08月
語言版本: 中文(繁)
裝幀: 平裝
叢書/系列: 文學人生
内容简介:
愛情充滿了風險,然而,拒絕去愛卻是生命最大的遺憾。
曾經,她與他,兩小無猜。
她十七歲那年,他離開了她,追尋探索世界的夢想。
十二年後,他們重逢。
他邀她共度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因為他必須做出抉擇:要與心愛的女子共度一生?還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信仰?
已經拒絕愛情與信仰的她,也面臨了考驗:她能卸下心防,勇敢地接受他的愛?還是要成全他服務世人的宏願?
世界知名的巴西作家保羅.科爾賀,藉由這對戀人跌跌撞撞、攜手尋愛的故事,娓娓道來:
愛就是導引,而真愛是一種完全的放下。
『原版書銷售或得獎紀錄』:
★被譯為39種語文、暢銷44國
★全球熱賣8,000,000本的經典之作
★在台銷售突破150,000本的動人寓言
選書緣起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一書,對天下文化有重大的意義。
天下文化於1998年1月正式成立「文學人生」書系,以本書為第一本作品。問世後立刻掀起暢銷旋風,四年內熱賣逾15萬本。來自巴西的保羅?科爾賀,也成為台灣讀者難忘的名字。
近十年後,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的新風貌,再次向大家介紹保羅?科爾賀。他的作品常富含宗教與哲學的智慧,後期的作品甚至偶有些許魔幻的色彩。但於1994年付梓的《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國際書評公認媲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當代最受歡迎,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7年出生於巴西里約,曾任劇場導演、記者、專欄作家、作詞者。對宗教和性靈世界向來好 奇,為此周遊列國。他最膾炙人口的際遇,就是於1986年探訪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後寫成《朝聖》一書。他並於2006年重遊舊地,紀念朝聖之旅的20周 年。
1987年出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全球暢銷書,自此奠定文壇地位。1994年出版《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後著有《薇若妮 卡想不開》、《魔鬼與普里姆小姐》。由於這三本書同是以七天為架構,敘述主角突然面臨命運的考驗與抉擇,故合稱為「到了第七天」三部曲 (And On the Seventh Day Trilogy)。
科爾賀深信,人生最重要的體驗,常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因此他筆下的主角,常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內,追尋自我,省思生死、真愛與信仰;他的作品也因此成為富含哲學色彩的動人寓言。
科爾賀的著作,已被譯為65種語言,在全球逾150個國家出版。
譯者簡介
許耀雲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編譯,現從事出版工作。譯作包括《我是你的延伸》等書。
内页展示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的封面设计总能瞬间抓住我的目光。那是一种深沉而又带着些许疏离的蓝,像是被夕阳余晖染红的河水,又像是艺术家不经意间洒落的颜料。封面上的人物剪影,若隐若现,仿佛藏着无数故事,又似在远眺着什么,又或是等待着什么。每次翻开这本书,都会在读到第一个字之前,被这封面所引发的无限遐想所占据。它传递出的那种孤独、沉思,甚至一丝难以言说的忧伤,与我心中对文学最深切的期盼不谋而合。我总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文字的精妙,更在于它能够触及读者的灵魂深处,激起共鸣。而这本《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在未曾读懂其内涵之前,已经通过它的外在呈现,成功地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究,纸张的触感、印刷的质感,都透露出一种对品质的坚持,仿佛书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被珍视的艺术品。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也必定同样值得细细品味,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经过了作者深思熟虑的雕琢。
评分“繁体中文”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对文字纯粹性的追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东西都趋于简化和同质化,而繁体中文,却保留了汉字最原始、最饱满的形态,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美感。当我看到《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繁体中文版时,我的内心涌起一股久违的亲切感。我总觉得,用繁体中文阅读,更能体会到文字的韵律和节奏,更能感受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匠心独运。它不只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经过精心打磨的词句,能够体会到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够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诗意世界中。这种对文字本身的尊重和热爱,是我选择阅读繁体中文书籍的重要原因。它让我相信,这本书在内容上,也必定会延续这种对文字的敬意,呈现出一种更加精致和深刻的表达。
评分“经典文学”这个标签,对我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意味着这本书必定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和普适的价值,能够跨越时代,触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它也常常伴随着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仿佛需要具备某种特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真正领略其精髓。我对于《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被冠以“经典文学”的称号,既感到好奇,又带有一丝谨慎。我希望它能像那些真正伟大的经典一样,以一种不失其深度的同时,又能够以一种相对易于接受的方式,与我进行对话。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被作者的智慧所启发,能够从文字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学风貌,让我能够借由它,去窥探和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脉络,去理解那些曾经的思考和情感。
评分“正版”二字,在我看来,是对知识产权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作者辛勤付出的肯定。在这个版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选择正版书籍,不仅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整个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我购买《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的正版书籍,是因为我希望能够得到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不被盗版所带来的信息缺失或失真所干扰。我相信,正版书籍在印刷质量、排版设计、内容准确性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同时,购买正版也是对作者的一种支持,让我能够鼓励他们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我希望通过我的购买行为,能够为像保罗这样的作者,以及天下文化这样的出版社,提供持续的动力,让他们能够继续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的道路上耕耘,为读者带来更多精神上的财富。
评分第一次接触到保罗这位作者,是在一次偶然的书店漫步中。当时我被他作品的“港台原版”和“天下文化”这样的字样所吸引。我总觉得,那些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出版物,往往带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既有源自中国传统的根基,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思想的养分,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这本书,恰恰符合了我对这种“混血”文化的想象。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体验,能够在我已经熟悉的文学土壤上,开出令人惊喜的花朵。同时,“天下文化”这个出版社的名字,也给我一种信任感,它似乎暗示着一种对知识、思想的尊重和传播的追求。我深信,一家有追求的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在内容上往往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把关的,能够保证其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价值。因此,这本书的出版社信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推荐,让我更加期待它能在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高度上,给我带来一次难忘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