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項,貫通人體經絡血脈,是保健逆齡的關鍵
資訊時代3C橫行,健康拉「頸」報!
運動頸項,排除酸水,別讓脖子成為細菌的溫床!
《以頸為鑰:跟百齡人瑞學脖子保健,輕鬆疏通百病之源》
作者:王唯工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商周養生館
出版日期:2014-11-27
ISBN:9789862726983
規格:平裝 / 單色 / 176頁 / 15cm×21cm
內容簡介
本書向古今百齡人瑞看齊,以科學方法分析長壽者養生之道。
理論與實證並進,專門為現代人的脖子研發復健及保健運動,
動作簡單,蘊藏深刻智慧與科學原理,完全體現古傳養生法之精妙。
脖子一歪,病就跟著來!保健抗老要從矯正脖子開始
人人必學、簡易有效的脖子保健【實戰篇】大公開
想要耳聰目明、氣色紅潤又健康,這樣做,就對了!
在《以脈為師》中,王唯工教授提出了一個新病種的重大發現:「慢性傷寒症」,指出脖子是慢性老化個熱點。
現代社會幾乎人人都是慢性傷寒患者,只是病情輕重不同。
尤其久坐辦公桌盯電腦或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平板的人要特別注意!
肇病禍首就是你的「脖子歪了」!
不知不覺間,你的脖子成了一個垃圾堆,養了一大群蒼蠅、老鼠、細菌、毒蟲,成為各種疾病發源地。體內就像放了匹木馬,裡面藏著非常邪惡的敵人,一旦有病毒或細菌入侵,裡應外合,很快就被攻城略地。
身上帶著不定時炸彈的你,平時與常人無異,但是特別容易傷風,比別人病得更重、拖得更久,逐漸演變成全身性的慢性病,放著不理會,甚至可能誘發高血壓、糖尿病、胃腸和肝腎疾病等。
本書中王教授分析了歪脖子的自我檢測方法,並且大方公開自己力行多年的養生之道,以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和「養生銘」為基礎,沿用《黃帝內經》基本健康原則,為大家規劃簡單有效的頭頸部保健法,透過圖文解說幫助讀者輕鬆理解及實踐。
[Plus!] 本書特別收錄作者研究脈診儀的過程與解讀脈診的範例,以饗對於脈診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資料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史丹福及耶魯,選擇進入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於1973年獲得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在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任職授課。1988年製成脈診儀,在台大、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家訓、潘念宗、胡秀卿、鐘傑、崔玖等中西醫先進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頒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得到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不久前並獲頒醫學工程學會韓偉服務獎章及文化部金鼎獎。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以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著有:《以頸為鑰》、《河圖洛書新解》、《以脈為師》、《氣的樂章》、《水的漫舞》、《氣血的旋律》、《氣的大合唱》等。
相關著作
《以脈為師:科學解讀脈波曲線,以脈診分析治未病》
《以頸為鑰:跟百齡人瑞學脖子保健,輕鬆疏通百病之源》
《河圖洛書新解:以科學框架取代陰陽五行,找回中國人的創新智慧》
目............................錄
[ 自序 ] 抗老從脖子保健做起
[ 前言 ] 《以脈為師》的全面解答
Part1 脖子的重要性
脖子是多條血管的通道,更是神經、血管與經絡的必經之路,脖子歪了,開始堆積濕痰、酸水,接著向下影響內臟,造成抵抗力下降、提前老化、產生危害身體健康的惡性循環……
1 談慢性傷寒
2 脖子的演化
3 現代人的脖子是百病之源
4 酸水的堆積與「漫延」
Part2 中醫學重視頭頸人
——談孫思邈養生之道
中醫開始發展時,沒有坐辦公桌的、當低頭族的……,古人也並未特別著墨這塊,直到唐朝孫思邈,開始注重頭頸部疾病,並認為是由於血液供應不足所造成,其非常重要的供給通道就是脖子。
5 探究中醫學對脖子的看法
6 孫思邈:結合中西醫人
7 談孫思邈之〈養生十三法〉
8 談孫思邈的〈養生銘〉
Part3 睡眠生理對頭頸健康的影響
人體會隨著陽光的變化而使內分泌產生週期;《內經》中則認為睡眠時,氣血由衛入營,血循環明顯不同。睡眠的生理反應有什麼相對應的血液循環變化呢?從睡眠與陰陽的角度來看頭頸健康,是非常有趣的觀點。
9 現代生理學有關睡眠的知識
10 從睡功談睡眠生理
11《內經》對睡眠時血循環調整的見解
Par4 脖子保健實戰篇
孫思邈保健養生,還有另一特色,即「特別重視頭頸部保養」。此篇將《內經》、孫思邈、張三丰等人的養生心得做了一番整理。結合現代人生活方式及個人研究脈診三十餘年的一些心得,提供私房保健運動讓大家看圖實作。
12 預防脖子歪斜的方法
13 矯正脖子的方法與運動
14 躺在床上也能保養脖子的祕訣
15 耳聰目明法的擴大運用
16 養生十三法解析與運用
Part5 由養生法看流行之保健運動
討論過孫思邈的養生法,也知道如何去實作後,相信各位不僅對養生法有更深的瞭解,也對其內涵及原理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就讓我們用分析孫思邈功法相同的思路,分析一下當下流行的保健運動,究竟有何奧妙之處?
17 君臣佐使拍膽經
18 海豚式甩手功
Part6 脈診與經絡
脈診三千多年來一直在類比的範圍中無法量化分析,但在過去三十年的研究中,我們由血液循環共振理論建立中醫基礎理論,賦予經絡及穴道生理意義,並研發了脈診儀,本篇介紹了脈診儀研發至今的脈絡與運用。
19 研發脈診儀的動心起念
20 由醫學診斷歷史看脈診的未來
21 簡介脈診判讀參數
[ 後記 ] 為中醫藥研究拋磚引玉
內文試閱
自序│抗老從脖子保健做起
中華文化,傳承了上萬年,所累積的資訊,成億上兆!這其中有迭失、有變造、有假託的內容……也就光怪離奇、良莠不齊、是非難辨、真假難分了。這與我們因為電腦資訊科技的發達,造成知識之大爆炸有相似的處境。只是在中華文化中,這個知識大爆炸,已經發生幾千年了。也難怪訓詁考證,一直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問。
在中華文化中,孔子「述而不作」,朱熹「校注四書」……都成就了大儒的身分。而黃帝《內經》在醫學上也是綜述各家之長,兼容並蓄。《內經》的核心內容:十二經絡,應與河圖洛書是同時形成的,都是許多人心血的結晶。但其間經過戰火、天災、秦始皇焚書坑儒;或透過後人蓄意的變造,增加內容……以致留傳下來的內容,已經很多失真。
其他的醫書,大多由《內經》衍生而出,更因人之智慧、體會,各有所長,卻也難免瞎子摸象,各有領悟,青菜、蘿蔔各有喜好。金元四大家、溫病學派,各有所見,各述所長。
至於保健方面,更是各家雜陳,只去翻一翻就能皓首,而不能窮之。
在我七十歲之前,多埋頭在科學驗證工具的開發,希望找到一個比較快速驗證的工具。一來可以不再需要記錄整個治療過程,因為以一個人生病與治療的整個流程來當樣本,是很難有對照組的,所以開發脈診來簡化臨床測試;二來也可以藉由脈診更深入了解中醫藥內涵的核心。
過去,為了自己虛弱的身子,一直是懂多少做多少,五十多年來嘗試著各種功夫和保健運動。
我自幼身體孱弱,少時就被斷定活不過十歲。幼年時,鼠蹊部脾經受重傷(同時壓傷睪丸);由五公尺高的樹上摔下來,跌歪了脊椎骨,因而後背生惡瘡,經年不收口。又被石頭打中風池穴,血浸半身;釘槌打中印堂,血流滿面;其他如頭維穴、前頂穴、下巴的承漿穴……受傷出血就不勝枚舉了。小時候曾血中毒,打擺子瘧疾得四次,其他小怪病更是不斷,每想到母親當年養育之艱辛,就想要多開發些健康之道,以慰母親在天之靈。
而今活到七十歲了,自己也覺得慶幸,不僅沒有早夭,還能比活得健康開心,更是感激中國文化中有關健康的瑰寶。
我選擇養生之道時,總是先看是否合乎中醫之基礎學說:血液循環之「共振」理論;二則盡量汲取前人的經驗。這裡我有一個標準:提出這個養生之道的人,一定要活過八十歲,而且zui好超過九十歲、一百歲,否則看看就好了。也是這兩個原則,讓我很快可以專心在比較實用、簡單和有效的運動之中。
這本書是專門為脖子老化所開發的保健處方。以孫思邈的指導為底蘊,加上多年來研究的心得及長時間實踐、身體力行的體驗,還有一些發現的過程,以增加趣味性、學術性。
希望大家試試看,由淺入深,由少至多,逐步體驗是否真的對自己的健康有幫助。如果真有改進,記得要感謝孫思邈。
謹祝大家健康開心!
前言│《以脈為師》的全面解答
我們是怎麼老的?這是多少人心中的疑惑。
如果能了解老化的過程,我們就能進而推遲、甚至反轉老化的進程。在《以脈為師》書中,已點出老化的西方理論「端粒學說」及中醫之觀點「濕的堆積」。
不論由西方醫學之病毒感染或中醫之傷寒,都一再說明傷寒,也就是病毒,對健康傷害非常烈。我們的老化不論由端粒學說或濕的堆積來分析,病毒感染都是老化非常有力的推手,也常是把體弱之人送進鬼門關的臨門一腳。
非常可怕的是傷寒之後,我們不能完全康復,反而由急性之傷寒,轉變為慢性傷寒。由嚴重咳嗽、大量的鼻涕、發燒、全身倦怠等急性症狀,緩和為慢性的咽喉腫大、慢性鼻炎、氣喘……。
慢性傷寒在現代人大量使用電腦及手機之後更為普遍,而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脖子歪了」。
這本書中我們要討論,歪脖子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衍生出各種慢性病?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防治這個慢性傷寒──這可是《以脈為師》出版後,我被問了千百遍的題目,就在本書做個比較全面的解答。
3│現代人的脖子是百病之源
在古文中就有「案牘之勞形」的說法,表示坐在辦公桌或書桌是很傷身體的。這個人類進化的關鍵發展,手腦的高度進化,產生了現代的文明,卻給了我們一個十分脆弱的脖子。
……
这本书的外包装就透露着一股“品质感”,我收到快递的时候,拆开一层层包装,感觉像是在拆一份珍贵的礼物。书本身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这不是说它厚重,而是它那种扎实的质感,让人觉得里面装载的内容一定也很厚实。书页的印刷色彩鲜艳而不刺眼,感觉作者和出版社在细节上都做得非常到位。我注意到里面的一些图示,比如穴位图之类的,都画得特别清晰,连细节都能看清楚,这对我们学习保健知识来说至关重要。我一直觉得,好的保健书不仅要有好的理论,更要有好的图解,这样才能方便我们学习和实践。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已经让我非常满意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真的爱了!那种淡淡的复古绿,搭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在书店里,一眼就看到了它,感觉它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玉,散发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气息。翻开来看,纸质也特别好,摸起来有种绵密的感觉,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纸,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书页上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迹清晰,留白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压迫。而且,里面的一些插图,虽然我还没有仔细研究,但从第一眼的观感来看,都很有质感,不是那种粗糙的简笔画,而是带着一些艺术感的线条,感觉整体的质感提升了不少。这本书拿在手里,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我迫不及待想开始我的阅读之旅,相信它会带给我很多惊喜。
评分我之前一直认为,身体的很多小毛病,比如头痛、失眠、甚至消化不良,都只是偶尔的“小插曲”,没有太在意。但听朋友说,很多这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症状,其实都可能源于同一个“病根”。这本书的题目“疏通百病之源”,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帮助我“治本”的方法,而不是仅仅“治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明白身体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以及如何通过一个关键的部位,去调理全身的健康。我期待着它能够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通往健康的大门,让我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和呵护自己的身体。
评分我是一个对健康养生话题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平时也会关注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温和而又不失力量的设计风格,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追求,比如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这些都能体现出出版方的专业和用心。作为一名读者,我更关注的是书籍内容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新颖的知识,或者对现有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我期待能够从书中学习到一些能够切实改善我生活质量的保健方法,尤其是在颈部保健方面。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高质量养生书籍的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刚经历了一段特别忙碌的时期,脖子和肩膀僵硬得不行,感觉整个人都快被“锁住”了。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讲得太深奥,或者太泛泛而谈。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光看书名,就感觉很接地气,“以颈为钥”,一下子就点出了核心,让人觉得很新颖,也很有启发性。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学,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毕竟,我们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颈椎问题真的是普遍存在。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一些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干货”,而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我真的很想找到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身体不再成为“拖后腿”的因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