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樓隨筆(卷二)》
作者: 高伯雨
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
出版日:2012/05
ISBN: 9780193970625
語言:中文繁體
頁數: 256頁
裝訂:平裝
定價:88元
內容簡介:
《聽雨樓隨筆(卷二)》
很難簡單概括高伯雨先生的寫作。牛津大學出版社在高伯雨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際,分十卷每卷近
四百頁隆重出版高伯雨系列,實是香港文化出版的一件大事。
高先生留學英倫有年,遊學東洋日本,上海北京。一九三二年開始在香港寫作,編雜誌編書翻譯談
掌故,一直到一九九二年,六十多年流傳於世的文字有數千萬字,堪稱香港多產的作家之一,更
被譽為廣東香港淵博的掌故家。
高先生為文如其為學,為學如其為人。其為人,溫而毅,直而婉;不信不言,不果不行;其文其
學,博而不雜,精而不執;深而不刻,淺而不薄;大而不無當,泛而不無歸。
高先生寫隨筆,以廣泛的興趣見稱,上知天文,下識地理,旁及巫醫星相。於學無所不窺;從政
治、經濟、社會、教育以及各部門的文學,甚至金石書畫,他都有濃厚的興趣。文字深入淺出,雅
俗共賞。
掌故家瞿兌之:「在中國的史書中,往往只看見興亡大事的記載,或者官式的表面記錄,而當
時人們實際上是怎樣活動的,只有從其他的來源中才能體會到。這就使得從事掌故學的人要負起相
當重的責任了。我翻閱高先生的聽雨樓隨筆,覺得字字精采,至今不厭重讀。」
羅孚先生更認為:「高伯雨對晚清及民國史事掌故甚熟,在南天不作第二人想。」
盧瑋鑾:「高先生筆下的香港社會文史掌故,特別是講他家族在南北行發展的故事,幾十年與無數
留港文化人的交往,這都是難得而應保留香港歷史。」
作者簡介:
高伯雨 (1906–1992)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高適、林熙、溫大雅、秦仲龢等逾十個。祖父楚
香、父親舜琴經營名號元發行、元章盛、元得利等南北行生意。家底豐厚,高伯雨不愁衣食,跟名
家習書畫、學篆刻,遊學英國。在上海與唐雲笙(唐大郎)、王辛笛等往來,開始從事寫作。編過
報紙副刊,五十年代開始為報紙寫專欄「望海樓雜筆」「聽雨樓隨筆」「適廬隨筆」「彊廬瑣
記」,一寫就是五十多年。譯寫有《英使謁見乾隆記實》《紫禁城的黃昏》一九六六年三月,創辦
《大華》半月刊,一九六八年停刊後,一九七○年一月復刊為月刊,並印行黃秋岳遺著《花隨人聖
酓摭憶》補篇、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等書。
说实话,我买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会被书名和作者吸引,然后是封面设计。但这次,我更多的是被一种“感觉”所打动。《聽雨樓隨筆(卷二)》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某种宁静、沉思的向往。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轰炸,真心渴望能有一片能够沉淀心灵的净土。听雨,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具有意境的活动,它既能带来一丝惆怅,也能引发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我猜测作者高伯雨先生,一定是一位有着深厚人文情怀、细腻观察力的人。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毕竟他们的选书标准一向是很高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睡前或者午后一杯清茶的伴侣,在悠闲的时光里,静静地品味文字的魅力,让思绪随着笔触自由飞扬。
评分我平时阅读涉猎比较广泛,从历史到小说,从哲学到科普,但最能让我反复咀嚼、回味无穷的,还得是那些散文随笔。它们像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作者捕捉、提炼,再用精妙的语言重新呈现出来。这本《聽雨樓隨筆(卷二)》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出自牛津大学出版社,这至少在出版质量上给了我一份信心。而且“高伯雨”这个名字,虽然我可能不熟悉,但相信能够被这样一家有声望的出版社选用,其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定然不凡。繁体字的阅读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它自带一种古朴的美感,阅读过程中也仿佛穿越了时空。我期待着作者能够在我生活中那些不易察觉的角落里,发掘出不一样的风景,或者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寻常的世事。我希望它能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每次翻开都能有新的体悟。
评分我对散文随笔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尤其是那些能够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宁静与思考的作品。这本《聽雨樓隨筆(卷二)》从封面设计到书名,都散发着一种沉静而富有文化底蕴的气息。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洞察,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生活、感悟人生的智慧。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出品,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品质保证。我个人认为,繁体字的阅读更能体现汉语的韵味和美感,阅读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我期待作者高伯雨先生能够通过他的文字,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深刻的道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精神世界里的一处港湾,在忙碌的生活之余,让我得以停靠、休憩,并获得新的力量。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带着一股古典的韵味,光是摆在书架上就让人心情愉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触感也很不错,翻阅起来沙沙作响,仿佛是时光的回声。我一直对散文类的作品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及内心深处、引发共鸣的文字。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这股沉静的气质中,我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力量。我期待着跟随作者的笔触,进入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世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本能够让人慢下来、静下来品读的书,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喜欢作者在书名上选用的“聽雨樓”,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和禅意,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青瓦上的声音,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片刻的安宁,让我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沉浸在文字的海洋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的读书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动灵魂、启发思考的作品。最近偶然看到了这套《聽雨樓隨筆(卷二)》,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仅从书名和出版信息上,我就感受到了它的不凡。我喜欢“隨筆”这种形式,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框架,作者可以自由地挥洒文采,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这种随性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心。高伯雨先生的名字,虽然我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我相信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眼光。繁体字的排版,更是让我觉得亲切,它保留了文字最原始的美感。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角落,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能够滋养心灵的体验。
评分很好
评分满意!
评分满意!
评分很好
评分满意!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满意!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