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
川端康成ZUI高代表作
諾貝爾文學獎的三本著作中ZUI為傑出的一本
《雪國》是川端康成ZUI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凈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淋漓尽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
在一片冰天雪地的溫泉鄉中,西洋舞蹈研究者島村與藝妓駒子發展出一段沒有未來的戀情──日本旅情文學之祖川端康成又一本融合自身戀情及旅行經驗的文學巨著。
本書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三本著作中,ZUI為傑出的一本。
在一九三四年首度發表後,歷經十二年反覆推敲修改,直至一九四七年才定稿。是大師費盡心血的得意之作。
他讓我對日本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我喜歡他的語言魅力,像一個魔術師, 在你的眼前變換著各種妖艷。
—— 讀者1
不知不覺就讀到了ZUI後,只覺自己的想象力匱乏,讀著那些優美的文字,卻勾勒不出美麗的圖畫!
—— 讀者2
無論是對玻璃窗上倒影的描寫,島村從旅館的窗戶向外眺望遠山的花叢,還是駒子在雪山的照映下紅潤的臉龐......一切都洋溢著一種沁人心脾的美感。尤其是ZUI後那段火場的描寫,黑色的濃煙,銀色的星河,濕漉漉的石板路,零星的火光照射著迸濺四射的水柱,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畫布在你面前徐徐展開,川端康成的美在於細節的描寫,而非起伏跌宕的劇情。
—— 讀者3
《雪國》不到8萬字,卻是川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它和《千只鶴》(1949-1951)、《古都》(1962),因“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而於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他是首位獲得此獎的日本人,也是繼印度的泰戈爾之後獲得該獎的第二個亞洲人。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小說家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只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和約瑟夫.阿格農之後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川端康成善於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
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記錄在菊池獎(1944)、藝術院獎(1952)、野間文藝獎(1954)、每日出版文化獎(1961)的花名冊上。
1953年被選為日本文學藝術ZUI高的榮譽機關——藝術院的會員。
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獨自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了日本美的象征,完成了前人沒有過的創造”,授予他ZUI高的獎賞——第21屆文化勛章,成為日本文化功臣。
1957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
1960年獲法國政府授予的藝術文化勛章。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ZUI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後,便是雪國了。
夜空下,大地一片白茫茫。
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下……
竟是這麼冷了!
山腳下零零落落地點綴著一些簡陋的房子;
雪色到了那裡,便被黑暗吞噬了。
《雪國》首先於1935年1月發表在文學刊物上,陸續完成的篇章則分別發表在多部雜誌上,並於1947年告成。創作尹始,日本正舉國邁向軍國主義,全面對華戰爭箭在弦上,軍部在國家決策方面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也因此,活躍於1920到30年代文壇的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遭到抑制——而以川端康成為首的「新感覺派文學」得以發展。
《雪國》這部小說沒有左翼作家對戰爭的抨擊,或是歌頌日本的軍國主義,描述了一份注定失敗的愛情——它遠離政治的文字,更取得世界性的認同,自此聲名不輟。
故事背景是新潟縣南魚沼郡湯澤町(儘管小說並未提及)。此處位於三國山脈北麓,面日本海,冬季總有大量積雪;川端在創作《雪國》之前和期間,曾先後到湯澤五次。的溫泉區建了許多旅館,來此旅行、度假的單身男子則可享受異性伴遊的服務。這些伴遊的「五等藝妓」基本上就是性工作者,而女主角這短暫而每況愈下的職業,更加深了小說的宿命氣氛。
小說的開頭一段,在日本是幾乎人人會背的句子:
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
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後,便是雪國了。夜空下,大地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下。
中國作家莫言則表示,當他讀到《雪國》裡「秋田地方的黑色的大狗站在河邊的踏石上,伸出舌頭舔著河裡的熱水。」他終於明白什麼是小說。他放下書,拾筆寫下《白狗鞦韆架》的名句:「高密東北鄉原產白色溫馴的大狗,綿延數代之後,很難再見一匹純種。」
作為川端戰前的代表作、首部中篇小說,全書不到8萬字(日文)的《雪國》可看出日本傳統文學復活的契機,他融合動與靜,如在冬夜的死寂中,突然聽到遠處溪流的嗚咽;又如靜中啼聽著壺中的沸水聲,不自覺地聽成了女人的踅音——它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
在東京研究西方芭蕾舞的自由職業者島村,家境優渥,曾三次到湯澤町和藝妓駒子相會。駒子曾去過東京,會彈三味線,還有寫日記的習慣;身處文化邊陲卻愛好文藝的駒子,對於能理解她話題的外來客島村,不禁充滿好感。駒子的三味線師傅的兒子行男由於罹患肺結核,三味線師傅的女兒葉子陪同治病、返回湯澤町,恰巧坐在第二次去會駒子的島村對面——此即小說的開頭:透過起霧的車窗欣賞黃昏雪景的島村,看到葉子倒映在車窗上的明眸,不禁心神蕩漾。
駒子對島村情真意摯,島村則只是想享受這短暫的美好。島村既欣賞駒子的美貌和性格,尤其是一次駒子醉宿之後,但也同時對單純的葉子不能釋懷……
作者:川端康成
文庫: 208ページ
出版社: 角川書店; 改版 (2013/6/21)
言語: 日本語
ISBN-10: 4041008468
ISBN-13: 978-4041008461
発売日: 2013/6/21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14.8 x 10.6 x 1.2 cm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