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一九三五年》
作者:梅心怡, 趙家璧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0844627
分類:歷史 > 世界歷史 > 地域及國別史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64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叢書/系列:東亞歷史漫遊
内容简介
回溯時光八十年,重回粲然可觀的台北城
感受新時代的氣息與脈動,體驗殖民地的躍動與壓抑
看嶄新歐化的建築及貿易鼎盛的街市
聽劇場戲迷們的喝采與劃過城市天際的廣播
坐上新穎的汽車與輪船,走進優雅的飯店與公園
在博覽會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尋找台北人共同的身影
1935年,台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的已邁入第四十年,殖民初期的對立與緊張日漸趨緩,1920年代末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也進入尾聲。為了慶祝並彰顯日本殖民政策的成功,這一年的台北正緊鑼密鼓地籌畫著日本統治四十週年的博覽會,即使是該年四月發生在新竹台中地區的重大震災也未讓十月這場盛會失色太多。作為台灣的首府,總督府的所在地,台北是日本政府對台灣一切經營的核心,是個基礎建設、海陸交通與國際貿易都已走在時代的的現代化都市,台北的居民們,享受著便利新穎且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生活,對於來自世界各國的新知、娛樂和物質享受,台北都未曾缺席。從飛機、輪船、鐵路、公車、汽車,可見對外及對內的交通之便利普及、博覽會及大稻埕的商家可見台北當時商業貿易的繁榮、由公學校、女學校及各類女性職工,可了解初等教育之普及和女性在二十世紀台灣的活躍,而雜誌、戲曲、音樂會、各種休閒活動也可看到台北當時已成為一個發展成熟,由傳統社會轉變為現代社會的大城市。
這一年,對思想積極控制的皇民化運動尚未包圍生活的每個層面,知識分子們正試著為台灣的在地文化走出一片天,而戰爭也還是海峽對岸尚稱遙遠的一朵烏雲,而新時代的命運,在這片都市榮景尚未察覺時刻,已悄悄地轉向另一個方向,台北的居民們或許未曾預見,當時統治著他們的日本政府將在未來數年深陷軍國主義的泥沼,再難自拔,台灣的歷史也將翻開新頁。
台北寧靜而豐富的城市風景是時代珍貴的縮影,具體而微地將十九世紀以降,人類文明的因和果展現在後人面前,也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我們,在回顧過往美好歲月的同時也能為新時代汲取養分。
本書是《東亞歷史漫遊》系列叢書之一,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面向,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作者簡介
梅心怡,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歷史學博士候選人、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歷史學碩士。熱愛歷史,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歷史並不枯燥乏味,可以用輕鬆有趣的圖文聆聽過去的聲音,了解古老時光的動人之處。
趙家璧,東海中文學士、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語言學碩士,喜歡看書,也喜歡為小朋友寫有趣的故事。相信很多知識都可以是有趣的,對於和身邊的人分享新知樂在其中,因此一直嘗試著文字創作的工作,希望能與更多人分享發掘新事物的快樂。
目.......................录
前言:變動紛擾的世界
都城圖:一眼看盡台北城
台北火車站:熙來攘往的都城門戶
三線道路:路樹搖曳的現代化的象徵
鐵道旅館:皇族名流的社交殿堂
城內:官廳聚集的心臟地帶
都市的新秩序:消防、警察與金融
都市的基礎建設:電力、廣播與郵政
台灣公會堂:規模空前的台灣博覽會
新公園:台北市民遊憩的庭院
大稻埕:台灣人聚居的商業及文化中心
大稻埕碼頭:國際化的貿易樞紐
台灣商品陳列館及菊元百貨:台灣特產品與外國品
太平公學校:台灣孩子走進新式學校
職業婦女:都會女性成為職場生力軍
古亭町的大學社區:遠離塵囂的大學住宅組合
太平町的醫生館:大稻埕與艋舺街上的混合式街屋
樸實到摩登的飲食體驗:小吃、酒樓、西餐廳
劇場及永樂座:台北人的多彩多姿的劇場體驗
藝文活動:從嚴肅到休閒的文化活動
圓山球場及賽馬場:台灣野球風潮與體育教育的結合
走南往北去郊遊:淡水、北投和碧潭的悠閒時光
人與神的交會:霞海城隍廟及圓山神社
結語:台灣的今與昔
參考書目
索引
内页试阅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真的非常用心,光是看它的装帧,就觉得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宝贝。精装的封面,触感温润,而且还带有某种特殊的纹理,让人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翻开内页,纸张的质量也特别好,不是那种容易反光的普通纸,而是有点偏向艺术纸的感觉,摸上去很舒服,而且印刷的色彩也特别饱满,特别是那些彩印的插图,简直太惊艳了!色彩层次感分明,细节表现力十足,感觉像是把当年的场景直接搬到了纸面上。我特别喜欢书的排版方式,字里行间留白适度,阅读起来一点也不拥挤,让人感觉很舒心。这种从内到外的全方位的高品质体验,真的让我在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觉得物超所值,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拿到这本《台北一九三五年》时,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所传递出的“质感”。书的整体设计,从封面到内页,都透露着一种精心打磨后的沉静与考究。封面那泛黄的书页肌理感,搭配着略显沧桑但又不失力量的字体,仿佛在向读者展示一本承载了多年时光的珍贵文献。翻开后,那采用精装工艺装订的书页,展开时有一种顺滑的阻尼感,每一页的印刷都清晰锐利,色彩鲜艳而不失怀旧的氛围。书中那些跨页的插画和老照片,更是充满了历史的颗粒感,仿佛能听到那个年代的喧嚣与宁静。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场视觉与触觉的双重盛宴,让人在翻阅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不禁让人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台北一九三五年》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份量感”与“年代感”。从书籍的整体外观来看,厚实而坚固的精装设计,就预示着它是一部内容翔实、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封面采用的复古色调和字体选择,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仿佛一本被尘封已久的文献。打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手绘的台北旧地图,线条勾勒精准,细节丰富,瞬间就能勾起读者的探索欲。书中的插图更是让我惊艳,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街景的描绘,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独特气质,色彩浓郁而富有故事性。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配合着书籍本身的质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不仅内容精彩,而且在装帧设计上也极具艺术价值的书籍,非常适合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或者作为个人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确实令人赞叹,拿在手中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触感也相当细腻。书脊的缝线牢固,即便反复翻阅,也不担心散架。而内页的纸张,选取的是那种略带米黄色的高级道林纸,不仅在视觉上更加柔和,对眼睛也更友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的彩印插图,色彩还原度极高,仿佛将当年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在眼前,无论是人物的服饰、街头的招牌,还是建筑的色彩,都显得那么生动而富有层次。这种精心考究的制作,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分数,让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对于追求阅读品质和收藏价值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厚重的精装书,就被其典雅的设计深深吸引。封面的复古色调和烫金的标题,无不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可以直接将人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迫不及待地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页上印制的台北地图,细致的线条勾勒出当年的街巷轮廓,让人忍不住想要对照着如今的地图,去寻觅那些早已消失或蜕变的印记。然后是精美的插图,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个时代的人物风貌、建筑细节,每一幅都充满了故事感,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即使不深入阅读文字内容,光是这些视觉元素,就已经足以让人沉浸其中,感受那份历史的温度与韵味。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旧日时光的窗户,让人得以窥探那个曾经鲜活而又陌生的台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