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

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凤书 著
图书标签:
  • 藏书家
  • 藏书楼
  • 中国古籍
  • 文化史
  • 历史
  • 民国
  • 书学
  • 文献
  • 收藏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606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8789
品牌:大象出版社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1
字数:5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藏书楼是文人学士、藏书家放置藏书的具体处所,又多是其读书勤学、著书立说之地,是藏书家的精神归宿,寄命殿堂,与其一生相处相随,对它的特别命名不仅表露出藏书家的一般情思,甚而透显出其心灵最深处埋藏着的不易看出的隐影。《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 》推动了中国学术事业发展,有利于阅读 丰富了中国的目录学、书评学等。

内容简介

  《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 介绍中国自唐代李泌始,经宋元、明清、民国,至当代田家英(毛泽东秘书)止近一千位著名私人藏书家的生平志业、藏书故实,涉及藏书规模、特色、渊源承传、逸闻趣事以及天一阁、皕宋楼、士礼居、铁琴铜剑楼等著名藏书楼的建设、命名原委和蕴含的文化典故。作者基于史料,钩沉辑佚,集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有助于读者增长古籍版本和藏书文化方面的知识。

作者简介

  范凤书,1931年生,河北石家庄市人。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获副研究馆员职称。长期致力于中国私家藏书史研究,著有《中国私家藏书史》、《私家藏书风景》、《目游记》等,另发表中国私家藏书系列论文近百篇。

目录

李泌 端居室
白居易 池北书库
李鄘 孙 李磎 曾孙 李沈 万卷书楼
耶律倍 望海堂
朱昂 万卷阁
胡仲尧 华林书堂
刘式 后裔 刘滁 刘靖之 刘清之 墨庄
石待旦 万卷堂
石邦哲 博古堂
李慧子 李明 藏六堂
刘涣子 刘恕 孙刘 羲仲 是是堂
欧阳修 六一堂
韩琦 孙 韩治 万籍堂 丛书堂
韩饨胄 阅古堂
司马光 读书堂 赐书阁
苏颂 芦山堂
李常 李氏山房
蒲宗孟 清风楼
朱长文 乐圃
贺铸 子 贺房 贺廪 企鸿轩
晁说之 东里草堂 国安堂
晁公武 昭德堂 郡斋
慕容彦逢 摛文堂
饶子仪 葆光庵
叶梦得 石林别馆知非堂
赵明诚 妻 李清照 归来堂
陈贻范 庆善楼
方子容 裔 孙方 略 万卷楼
方渐 孙 方于宝 方万 富文堂三余堂一经堂
郑刚中 知旨斋
郑樵 夹潦草堂
王正己 酌古堂
陆游 书巢老学庵
周必大 玉和堂
徐梦莘 万书阁
尤袤 遂初堂
杨万里 诚斋
朱熹 紫阳书 屋晦庵
杨樗年 宝经堂
潘景宪 庶斋省斋
曾栝 群玉阁
楼钥 媿斋东楼
林师葳 子 林表民 康吉堂
倪思 玉湖园
魏了翁 尊经阁
陈起子陈 思 芸居楼
陈振孙 直斋
徐鹿卿 味书阁
元好问 野史亭
王天铎 子 王恽 醉经堂
廖莹中 世彩堂
王应麟 汲古堂
胡三省 藏书窖 竹素园
廉希宪 读书岩
周密 书种堂 志雅堂
……

精彩书摘

  严灵峰 无求备斋文库
  严灵峰(1904—?):原名严明杰,号无求备斋主,福建连江人,居台湾。毕业于苏联东方大学,历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主编《动力杂志》。抗战中任军委会处长、福州市长,去台后,任“国大”代表、台湾大学教授。著有《中国经济问题研究》、《老子章句新编》、《老列庄三子知见书日》等。严灵峰一生中搜访文献无倦,家 建无求备斋文库,藏书甚富达一万多种。据王振鸣《台湾地区图书馆的中国古籍收藏管理与利川》一文附记;‘中央"图书馆又有连江严氏灵峰寄存之无求备斋文库诸子典籍一万一千多种。编有《无求备斋文库诸子书目》(1987)。”无求备斋文库:典出《论语·微子》:“无求备于一人。"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苛求于人。亦含藏书要有目标有重点地收取,不要无目的地什么都乱收之
  卢前饮虹移
  卢前(1905-1951):原名正坤,字冀野,后改名卢前,江苏南京人。师从吴梅,历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成都大学等校教授,南京市通志馆馆长等职。著有《中国戏曲概论》、《明清戏曲史》、《中国散曲概论》、《元曲别裁集》、《八股文小史》、《元人杂剧全集》等。卢氏祖上即有藏书,毁于辛亥、壬子之间。卢前一生致力于词曲的研究,因此对我国元明清戏曲遗籍极度关心,对于罕见精刻尤不遗余力,收藏诗词戏曲甚夥。此外,对南京地方文献,包括方志图说、文物古迹、名贤家谱、风俗掌故等亦有相当收获。家建饮虹移藏书楼,撰有《散曲书目》。又喜刻书,家雇刻匠,曾刊刻《金陵卢氏饮虹簃丛书》、《饮虹簃校刻清人散曲二十种》。卢前逝世后,其藏书经唐圭璋介绍,捐赠给长春师范大学。饮虹簃:以其旧居在南京饮虹桥下,因名“饮虹簃”。
  赵宦光 子赵均 小宛堂
  赵宦光(1559-1625):字凡夫,号广平,又号寒山子,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读书稽古,精于篆书,与妻陆卿子偕隐于寒山,夫妇皆有名于时。建小宛堂,藏书其中。藏有宋本《玉台新咏》,常熟冯班、冯舒、何大成三人于寒冬飞雪之日借抄于其家。他精通文字学,工书,在篆书中掺人草书笔意,篆书堪称一绝,志趣非凡,因此有“高士”之称。撰著有几十种,主要有《草篆说文》、《石经论语》。《赵凡夫杂著五种》、《蒙子指南》、《寒山帚谈》、《护生编》、《牒草》、《寒山蔓草》等。其子赵均(1591-1640),字灵均,当明季多故之秋,克承先志,与配文端容,一室唱和,障尘绝俗,日以书画自娱,时人比之归来堂赵明诚、李易安伉俪,不诬也。撰《部目》一册,储藏美富,审订精详。小宛堂:汉赵晔《吴越春秋》:“禹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中。”传说中藏书之仙山。宛,亦《诗经·小雅》篇名。宛,小也。小宛堂,意小有珍藏也。
  叶观国 绿筠书屋
  叶观国(1720-1792):字家兴,号毅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云南督学,典四川乡试,官至侍讲。年六十余回里省亲,不复出。喜翻经史,好聚书,家建藏书楼日“绿筠书屋”,积至六万卷。著有《绿筠书屋诗钞》、《老学庵随笔》等。闽县叶氏乃藏书世家,从叶观国开始连续五世藏书不断。其子叶申蔼,字惟和,号次幔,官山阳、江浦知县,建荫余轩藏书,有书三万卷。其孙叶仪昌及曾孙叶滋森均是好书之人。分别建有书屋芝石山房和池上草堂。至其五世孙时大庄,字临恭,号损轩,再一次发展到高峰,建玉屏山庄,藏书达五万卷,镇库之宝有宋刊《礼记要义》和《汉书》两部。大庄病逝,其书烟消云散,部分流人闽地另一位藏书家谢章铤之手。
  绿筠书屋:唐韦应物《闲居赠友》诗:“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绿筠”即
  绿色竹子。
  朱筠 椒花吟舫
  朱筠(1729-1781):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编修,擢侍讲学士,提督安徽学政,曾任四库全书馆攥修官。朱筠博闻宏览,好金石文字,诸子百家皆考订是非同异。筠锐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搜罗文献,表彰风化,一切破岸崖而为之。尝建言四库全书应从《永乐大典》中采辑遗书,亦被采纳。著有《笥河集》三十六卷及《椒花吟舫书目》。 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载:“朱筠所居日椒花吟舫。乱草不除,杂花满径,聚书数万卷,碑版文字千卷,终年吟啸其中,足不诣权贵门,惟与好友及门弟子考古讲学,酬酒尽醉而已。锡庚,竹君次子,乾隆戊申(1788)举人,读书好古,精《左氏春秋》,能世家学。”
  椒花吟舫:汉王嘉《拾遗记》:“越有美女二人,贡于昊,吴处于椒花之房。”用椒花和泥以涂则有芳香之味的房子谓椒花之房。舫,船形的房子。
  ……

前言/序言

  中国私家藏书肇始于春秋战国,缓慢兴起于两汉,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发展,至宋雕版印刷普及后,始进入兴旺阶段,继而发展到元、明、清的鼎盛,又历民国到而今,算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藏书家累计成千上万,藏书楼遍布全国城乡。这些历代藏书家们,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收藏、整理和研究,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历代藏书家们对藏书可谓煞费苦心,除购求于书肆外,或抄录于稀见,或寻采于海外。遇战乱则百般护持,临亡又叮嘱子孙。有的借供亲友,有的对公众开放,有的捐献国家,更是功德无量。他们大多节衣缩食用于购求藏书,更有的典当衣物以偿书债。王世贞对两部前后《汉书》,“失一庄而得之”。朱大韶则以美婢换一部宋版《后汉纪》。以黄丕烈为代表的“佞宋派”,特别酷爱宋雕元椠,不少藏书家又十分重视黄顾题跋,或名校抄稿本。历代皇室国家藏书楼的重建都得力于私家藏书的捐献,今天国家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高校及其他科研单位图书馆,它们珍善本的收藏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历代藏书家的递传珍藏。众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献收藏保管之功实不可没,特别是其中著名学者藏书家们,或苦心搜罗典籍文献,埋头钻研,著书立说,编纂丛类书,有力推动了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或精校勘雠,刻印出许多精善之本,流布于社会,发展了中国的校雠学、版本学;或题跋编目,评判得失,方便检览,有利阅读,丰富了中国的目录学、书评学。
  周少川先生在《藏书与文化——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一书中论道:“私家藏书在有了相当的数量以后,就应该有便于收藏和保管图书的处所,于是开始了藏书楼的营建,藏书楼的出现是私家藏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私家藏书楼为数众多,深入考察,其中却有“实构”和“虚拟”两种情况。查对中国私家藏书发展史实,这个论断完全正确。中国古代文献中虽早有所谓“书藏二酉”、“羽陵”、“谟觞”、“琅嫘福地”、“宛委”、“输廖之馆”等诸多记载,但这多属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不是文人学士、藏书家实地的藏书楼。晋王嘉《拾遗记》记汉曹曾“积石为仓以藏书”、《魏书·儒林传》记北魏平恒“乃构精舍,并置经籍于其中”。这大概是中国文人学士、藏书家始有专构藏书之所。到唐代,吴兢有《西斋书目》,柳仲郢父子在“西堂藏经史子集”,孙长孺藏书被称为“孙氏书楼”。而“西斋”、“西堂”、“孙氏书楼”也只是对藏书地点的一般的泛泛之称。唐代李泌在南岳衡山构“端居室”、白居易在洛阳香山建“池北书库”、五代耶律倍在北宁医巫闾山筑“望海堂”,才是中国藏书家对自己实构藏书楼有特意命名之始。到宋代欧阳修有“六一堂”、韩琦有“万籍堂”、方子容有“万卷楼”、石邦哲有“博古堂”、尤袤有“遂初堂”,私家藏书楼的营建和命名渐多。殆到明清,为自己的藏书楼的营建和命名则蔚然成风,甚至一人有数个之多。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私家藏书楼?对此没有精确的统计,难于述说。就文献记载和部分考察来看,宋元时代实构的藏书楼没有保留下来一座,明代现只保留有宁波范氏天一阁和常熟赵氏脉望馆二座。清代私家藏书楼已百不存一,近代私家藏书楼保留下来的也只不过占十分之一左右。历史上的私家藏书楼大多数已圮毁拆除,仅存者或变为普通民居,或移作他用,早都面目全非。藏书楼作为一项重要文化文物遗产,提高人们对其珍视保护意识,提请政府加强保护措施,实在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藏书楼是文人学士、藏书家放置藏书的具体处所,又多是其读书勤学、著书立说之地,是藏书家的精神归宿,寄命殿堂,与其一生相处相随,对它的特别命名不仅表露出藏书家的一般情思,甚而透显出其心灵最深处埋藏着的不易看出的隐影。
  藏书楼名号作为文人藏书家心灵的独白,成为一种表达楼主思想感情、性格逸兴、人生感悟的方式。简单的径以姓氏、居地命名,或夸以藏书之富,或示以宝藏之珍;深刻的则引经据典,摘取诗文名言,或托物言志,或以自勉自励,反映出主人出身家世、收藏爱好、志趣信念、苦乐情怀、仰慕钦敬、积思怀念等方方面面。总之,形形色色,异彩纷呈,五花八门,各表心迹,都是藏书家与藏书关系一种神交的升华,是藏书家对所珍爱藏书真挚之情提高到更高更深境界的一种体现。又由于其选词精练儒雅,寓意博大精深,极富个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2011年春


用户评价

评分

非常有用的工具书,收入的内容很全很细,作者虽非大家、名家,但是鼓捣出这样一本著作很不错。

评分

1866年,太平军战事平息,海宁衍芬草堂之藏书亦全部完好返归故里。在抗日战争时期,蒋光焴后人将书藏于上海中国银行保险库,保存完好。解放后为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三家分得。现影印出版古籍珍本不少为衍芬草堂藏本。

评分

不错不错很不错,喜欢喜欢很喜欢

评分

  藏书楼是文人学士、藏书家放置藏书的具体处所,又多是其读书勤学、著书立说之地,是藏书家的精神归宿,寄命殿堂,与其一生相处相随,对它的特别命名不仅表露出藏书家的一般情思,甚而透显出其心灵最深处埋藏着的不易看出的隐影。《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 》推动了中国学术事业发展,有利于阅读 丰富了中国的目录学、书评学等。

评分

  藏书楼是文人学士、藏书家放置藏书的具体处所,又多是其读书勤学、著书立说之地,是藏书家的精神归宿,寄命殿堂,与其一生相处相随,对它的特别命名不仅表露出藏书家的一般情思,甚而透显出其心灵最深处埋藏着的不易看出的隐影。《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 》推动了中国学术事业发展,有利于阅读 丰富了中国的目录学、书评学等。

评分

印刷时间:2013-03-01 印次:1

评分

海宁衍芬草堂展厅序言中提述:“衍芬草堂一贯主张以书育人,倡导读书、藏书。”衍芬草堂藏有最有名的书画:宋刊本25部,238册;元刊本27部,482册;明刊本76部,1213册;宋刊小字本《晋书》4函32册;宋拓《宋义堂颜帖》8卷,(完整本,海内仅存一部半);宋刊《律·附音义》1函4册;宋刊《范忠之公集》8册,释达受称之为“七百余年古物,希如星凤”。

评分

  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藏书史料专家,认识先生缘于自己近年业余学习中国藏书史。大约是二○○○年四、五月份,外地书友寄赠了一些有关中国藏书史研究专著,这些书中收录了范先生的多篇论文,文末作者单位署的是河南焦作二中。同在豫北,有师可求,拜识先生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通过焦作的查号台,与先生有了电话联络,之后又有了书信来往,且先生每信必复。二○○一年十一月初,先生来信说去山东聊城访问海源阁,然后再去青岛、石家庄等地查阅馆藏古代私人藏书家藏书书目过濮阳,希望见个面。信中还约法三章:一是不要惊动你单位领导,二是不举办学术讲座,三是食宿自理。见了面,这才了解到先生年已古稀,清癯瘦颀,不苟言谈,河北石家庄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当过右派,一生从事中学图书馆工作,长期致力于对中国私家藏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草拟成《中国私家藏书资料丛编》一稿,约四五百万言,并参与了全国首部《中国藏书通史》(宁波出版社二○○一年二月出版)的编写,分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部分及全书大事记初稿。尤为惊喜和钦佩的是先生亲手赠予了散发墨香的专著《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二○○一年七月出版)。先生说,几十年来,身处书窟,头埋书堆,手触是书,眼观是书,摩挲爬梳,惟书是耽,对藏书家自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之,对中国历代藏书家的事迹,长期留心搜集,并越来越敬之仰之;为这一本书,耗费了大半生精力,在工作岗位的几十年,投入了全部的公休和业余时间;一九九一年离休后的七八年来更是全力以赴,才得以完稿。这本我国首部私家藏书专著阐述了中国私家藏书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私家藏书的功绩与特性,介绍藏书万卷以上的藏书家一千五百六十人,专述著名大藏书家、藏书世家二百三十家,记捐赠、水火、兵燹、禁毁之厄等涉及六百三十五人,表列私家藏书目录一千三百四十六种,并对藏书家区域分布、藏书家群体、藏书楼、藏书章等作了考证和剖析,对研究中国图书馆史、印刷史、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北京《中华读书报》、南京《开卷》等对此书作了重点推介。先生在濮阳两三天里,一直要求我作为年轻人不能耽误工作,下班后才可以聊一聊,探讨探讨学问。恰巧那几天,忙于一项集中活动,只是陪他吃了几餐便饭,其余时间是他一个人手持濮阳地图,看了若干景点。当第四天上午九时许想用车送他时,他已离开宾馆,冒着小雨坐公交车去了聊城……对此,至今我一直心怀歉意。两个月后,先生来信感谢在濮款待,并特邮了我一直没有买到的《中国藏书家考略》《藏书家》丛刊等若干册书。在前一册书中,先生带着高度近视的眼镜,订正了二十余错讹之处,还注明了参考书目。二○○二年十月底,不期收到一本寄自江苏苏州某旧书店的《苏州藏书史》,很是奇怪,当看到书中那封字迹熟悉而亲切的信时,眼睛模糊了。范先生在江南访书途中还惦记着偏隅小城的忘年小书友。二○○三年九月,收到了先生本次《江浙私家藏书楼探访日记》(载《日记报》第三十一卷)。二○○五年初,又收到先生二○○四年《入蜀出渝私家藏书楼探访日记》(载《日记报》第三十五卷)。前不久,先生寄信言,现正整理几年中写就的五十多篇《私家藏书史专著提要》,计划配上这几年到各地探访藏书楼的日记,再选二十多篇近来发表的论文,拟合成一册《中国私家藏书研究丛编》,同时集中查阅资料,撰写《中国藏书楼命名考释》。先生以平民身份为我国藏书文化史研究倾尽毕生心血的精神,值得我们崇仰。

评分

范凤书写的很好,感觉书还不错还没有仔细看东西写得比较详细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中国著名藏书家与藏书楼、范凤书,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一直想买这书,又觉得对它了解太少,买了这本书,非常好,喜欢作者的感慨,不光是看历史或者史诗书,这样的感觉是好,就是书中的字太小了点,不利于保护视力!等了我2个星期,快递送到了传达室也不来个电话,自己打京东客服查到的。书是正版。通读这本书,是需要细火慢烤地慢慢品味和幽寂沉思的。亲切、随意、简略,给人洁净而又深沉的感触,这样的书我久矣读不到了,今天读来实在是一件叫人高兴之事。作者审视历史,拷问灵魂,洋溢着哲思的火花。人生是一段段的旅程,也是需要承载物的。因为火车,发生过多少相聚和分离。当一声低鸣响起,多少记忆将载入历史的尘梦中啊。其实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没看上,是朋友极力推荐加上书封那个有点像史努比的小人无辜又无奈的小眼神吸引了我,决定只是翻一下就好,不过那开篇的序言之幽默一下子便抓住了我的眼睛,一个词来形容——太逗了。|据悉,京东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在全国超过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选择京东。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爱情急救手册是陆琪在研究上千个真实情感案例,分析情感问题数年后,首次集结成的最实用的爱情工具书。书中没有任何拖沓的心理和情绪教程,而是直接了当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爱情中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单身的会遇到被称为剩男(剩女)的压力、会被家人安排相亲、也可能暗恋无终,恋爱的可能会遇到被种种问题,而已婚的可能会遇到吵架、等问题,所有问题一一给出解决方案。陆琪以闺蜜和奶爸的语重心长告诉你各种情感秘籍,让你一看就懂,一做就成。是中国首部最接底气的爱情急救手册。谢谢你离开我是张小娴在想念后时隔两年推出的新散文集。从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读者面前,几个月的时间,欣喜与不舍交杂。这是张小娴最美的散文。美在每个充满灵性的文字,美在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美在张小娴书写时真实饱满的情绪,更美在打动人心的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