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装具

中国古籍装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红彦,张平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485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1773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古籍装具》将装具问题从文献记载到实物遗存,到近现代实践的得失,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相信《中国古籍装具》的出版,能够提供给同行一些有益的参考,也希望吸引各方关注,把装具的课题深入下去,让当今装具的制作、使用更加科学、规范。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历史上古籍装具的记载和遗存
第一节 古籍装具的文献记载
一、库房建筑
二、古籍的内外装具
三、配套的保护措施
第二节 古代库房建筑遗迹一览
一、皇家库房建筑
二、私家藏书建筑
第三节 古籍装具的记载和遗存
一、古籍外装具
二、古籍内装具的记载和遗存

第二章 古籍装具图例
第一节 外装具
一、书库
二、书柜书橱
三、书架
第二节 内装具图例

第三章 古籍装具的选择及工艺流程
第一节 古籍装具的选择原则
一、书与装具的匹配原则
二、古籍安全原则
第二节 函套工艺流程
一、书套制作材料及流程
第三节 木盒制作流程
参考书目
后 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精装书籍在清代已经出现,是西方的舶来方法。后来西方的许多像《圣经》、《法典》等书籍,多为精装。清光绪二十年美华书局出版的《新约全书》就是精装书。封面镶金字,非常华丽。精装书最大的优点是护封坚固,起保护内页的作用,使书经久耐用。精装书的内页与平装一样,多为锁线钉,书脊处还要粘贴一条布条,以便更牢固的连接和保护。护封用材厚重而坚硬,封面和封底分别与书籍首尾页相粘,护封书脊与书页书脊多不相粘,以便翻阅时不致总是牵动内页,比较灵活。书脊有平脊和圆脊之分,平脊多采用硬纸版做护封的里衬,形状平整。圆脊多用牛皮纸、革等较韧性的材质做书脊的里衬,以便起弧。封面与书脊间还要压槽、起脊,以便打开封面。精装书印制精美,不易折损,便于长久使用和保存,设计要求特别,选材和工艺技术也较复杂,所以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评分

¥136.00中国古籍装具

评分

好,好,好,不错,不错,不错,好,好,好

评分

  ★【由大家写给大家的作品】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殷周、春秋战国”一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代表学者平势隆郎撰写,是一本由大家(历史学家)写给大家(大众)的作品。

评分

我国古代的印刷技术,到明代已发展到高峰,到了清代,这种传统技术没有新的突破,但雕版、木活字、泥活字、金属活字、套版彩色印刷等都有很大规模的应用,技艺也更为熟练。清代后期,西方的铜合金活字印刷及近代技术开始传入我国,从而逐渐代替了原有的传统技术工艺,使我国的印刷技术,进入一个新时期。

评分

  ★ 历时五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倾情推出“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评分

印刷精美,图片丰富直观,着重介绍中国古籍的装具,历史,一些藏书楼的介绍也很好。总之是一本好书。

评分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评分

  ★ 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深入浅出,观点新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