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网络昵称:期货红楼,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奖赛策划,东航金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拓展部总经理。
沈良,金融作家,财经评论家,七禾网·期货中国网创力、人,文案网创始人。苏州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时间财富》《期货兵法》《裸奔的钱》《谁能帮你盈利》等6本书的作者,《投资高手访谈录》等6本书的主编。
王芳,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奖赛策划助理,东航金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拓展部媒体经理。
《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名字,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英雄”和“密剑”这两个词。在期货这个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够被称为“英雄”,必然是经历过无数次惊涛骇浪,并且最终能够驾驭风浪的智者。而“蓝海密剑”,则暗示着他们掌握着某种独特的、不为人知的制胜法宝。作为一名对期货市场充满敬畏和好奇的普通投资者,我一直渴望能够学习到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持续稳定收益的实战经验。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盘大赛中的选手,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并用结果说话的人。他们的经验,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场教科书。我非常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这些顶尖选手是如何在2013年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并且是如何运用他们的“密剑”来捕捉机会、规避风险的。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炼就强大的心理素质,如何在巨大的盈利和亏损面前保持冷静与理性?他们的交易系统是怎样的?是否有独特的分析方法,或者独到的市场判断逻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去近距离地“解剖”这些期货“英雄”,汲取他们的精华,为自己的投资之路增添更坚实的底气。
评分《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它不仅仅是一堆数据和理论的堆砌,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中取得辉煌成就的选手们,通过访谈的形式,将他们的经验、心得、甚至是失败的教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期货市场中摸索前进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是无法估量。我常常在想,那些能够在期货市场中取得持续成功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交易习惯?他们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信号中,找到真正值得关注的关键点?又是如何在一夜暴富的诱惑和瞬间倾家荡产的恐惧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本书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这些“期货英雄”们的绝佳机会。我期待着能够从他们的访谈中,不仅仅学到具体的交易技巧,更能领悟到他们对于风险的深刻理解,对于人性的洞察,以及他们如何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依然能够坚定地执行自己的交易策略。2013年这个特定的年份,也意味着书中蕴含的是那个时期特有的市场环境下的智慧,这对于我理解期货市场的周期性演变,也大有裨益。
评分《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本书,光看这个书名,就已经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实战”气息。它不是那种学院派的理论书籍,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具体的比赛环境中,选取了2013年“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中的佼佼者进行深度访谈。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散户投资者而言,意义重大。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市场的真实搏杀,往往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那些能够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必然是在实战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的“幸存者”。他们的经验,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用真金白银和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的。我特别想知道,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他们是如何把握住机会,又如何规避风险的?是凭借着敏锐的盘感,还是精密的分析模型,亦或是某种独特的交易策略?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近距离观察这些“期货英雄”的机会,让我能够从他们的视角去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去学习他们处理复杂行情的思路。尤其是在2013年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不同年份的市场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了解那一年大赛优秀选手的经验,对于我复盘和学习历史行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在迷雾中指引方向的“密剑”,让我在未来的投资道路上,能够少走弯路,多几分自信。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古代战场上,英勇善战的将军们,挥舞着手中的利剑,在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而期货市场,何尝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蓝海密剑”这个词,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似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制胜法宝。作为一名长期在期货市场中摸爬滚打的投资者,我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每一个成功的案例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无数次的失败与反思。因此,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访谈录,更像是一部期货投资的“英雄史诗”。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些优秀选手的访谈中,学习到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识别市场的潜在机会,以及如何制定并严格执行交易计划。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了解他们是如何处理那些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如何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保护自己的本金,并伺机反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实战性”和“经验性”,它提供的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案例分析和宝贵的实战智慧。我渴望从中汲取力量,学习他们的坚韧不拔和洞察秋毫,让我在未来的期货交易中,也能成为一名不畏风浪的“英雄”。
评分《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书名,带着一种史诗般的厚重感和江湖的神秘色彩。在期货市场这个充满变数的舞台上,能够成为“英雄”,必然是历经千锤百炼,掌握着独门绝技的高手。而“蓝海密剑”,更是点燃了我对书中内容的无限遐想,它究竟是何等精妙的策略,能够让这些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我深知理论知识的局限性,而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实力的,往往是那些来自实盘操作的宝贵经验。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这种“实战智慧”的渴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来自2013年“蓝海密剑”大赛的优秀选手们,是如何在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制定出自己的交易计划?他们是如何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盈利机会,又是如何化解那些突如其来的风险?我期待着从他们的访谈中,不仅仅是看到他们成功的案例,更能理解他们面对失败时的态度,他们是如何进行复盘和总结,从而不断精进自己的交易系统。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到期货顶尖玩家的内心世界和实战技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就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描绘着在激烈的期货市场搏杀中,那些脱颖而出的勇士们。我一直认为,期货交易并非仅仅是技术分析和资金管理的较量,它更是对投资者心理素质、风险意识以及市场洞察力的终极考验。而那些能够在实盘大赛中折桂的选手,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经验弥足珍贵。我特别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期货英雄”们不为人知的交易心法。他们是如何在混沌的市场中捕捉稍纵即逝的交易机会?他们的“蓝海密剑”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独特智慧?是在技术指标的组合上,还是在市场情绪的判断上,亦或是某种常人难以察觉的逻辑?这本书提供的访谈形式,允许我们得以窥探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最直接的感悟,而不是经过太多修饰的理论。我想了解他们是如何应对市场剧烈波动时的恐惧与贪婪,是如何在遭受重大亏损后重新站起来,并从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行。2013年的大赛背景,也为这些经验注入了历史的维度,让我能够站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去理解他们当时的判断和决策。
评分这本《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的名字初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江湖豪情与神秘感,仿佛是潜藏在波涛汹涌的期货市场中的绝世高手,终于在此刻揭开了他们的神秘面纱。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期货市场、也曾尝试过其中的风险与回报的普通投资者,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行情中稳操胜券的“英雄”们充满了好奇与敬佩。他们是如何做到在无数次失败和诱惑面前,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精准的判断?他们的交易哲学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把钥匙,预示着将带领我深入了解那些在2013年“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顶尖选手,去探寻他们制胜的“密剑”,去感受他们一路走来的跌宕起伏,去学习他们宝贵的实战经验。我尤其期待能够从他们的访谈中,不仅仅是看到他们成功的案例,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面对失败时的心态调整,以及在市场迷雾中如何寻找方向的智慧。毕竟,投资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英雄的传奇,往往就诞生于对风浪的征服之中。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渴望在期货市场中不断进步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它承诺了真枪实弹的经验分享,也暗含着对市场本质的深刻洞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领略那些期货高手的风采,汲取他们成功的养分。
评分当目光扫过《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其中蕴含的“英雄”气概和“密剑”的神秘感所吸引。期货市场,在我眼中一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战场,而能够在这个战场上屡获殊荣的选手,无疑是真正的勇士。这本书正是聚焦于2013年“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中的佼佼者,通过访谈的形式,将他们的实战经验和独到见解呈现给读者。这对于像我这样在投资路上不断探索的普通人来说,简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我非常好奇,这些“期货英雄”们是如何炼就了他们过人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他们的“蓝海密剑”究竟是什么?是某种独特的交易模型,还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理解,亦或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市场节奏把握?我希望能从他们的访谈中,不仅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在市场波动中捕捉利润,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是如何管理风险,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冷静和理性。2013年这个特定的年份,也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具历史参考价值,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市场周期的特点。
评分《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书名自带一种传奇色彩,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智慧、勇气和策略的盛宴。作为一名对期货市场充满好奇和敬畏的普通投资者,我一直渴望能从那些在实战中证明过自己价值的“英雄”们身上学习。这本书聚焦于2013年“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的优秀选手,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了解实战技巧和成功心法的绝佳机会。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他们的访谈中,探寻到他们制胜的“密剑”究竟是什么。是独特的交易理念?是精密的分析方法?还是超乎寻常的心理素质?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期货市场中,能够长期保持盈利的选手,必然掌握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了解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行情中辨别方向,如何在诱惑与风险并存的市场中做出明智的决策。2013年这个时间节点的设定,也让我对书中蕴含的经验更加期待,因为不同年份的市场特征往往带有其独特的印记,了解那个时期的优秀选手是如何应对,将为我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评分光是看到《期货英雄3: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优秀选手访谈录(2013)》这个书名,就有一种强烈的阅读冲动。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期货的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智慧、勇气和坚韧的史诗。我一直认为,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社会经济缩影,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分析能力,更是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而那些能够在“蓝海密剑”期货实盘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无疑是经历了残酷淘汰赛的“幸存者”,他们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些访谈中,窥探到他们成功的“秘密武器”——那柄“蓝海密剑”。这柄剑,或许是他们独特的交易策略,或许是他们非凡的心理素质,又或许是对市场深刻的洞察力。我想了解,他们是如何在2013年这个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又如何有效地规避那些看似无法避免的风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实战性”,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用真实的比赛经历和选手们的亲身感悟来书写,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具有无与伦比的指导意义。我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如何在市场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跌宕起伏的行情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评分而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即便我去过无数个和涪陵大同小异的市镇,何伟的描写依然激起了我对这座重庆小城的好奇与向往。准确地说,是对涪陵城里的日常生活和当地居民的状况第一次产生了兴趣。即便《江城》里明确地告诉我说,涪陵只是长江边一个煤灰粉尘漫天飞扬的小城,小城的居民生活乏善可陈。对于在时代重压里气喘吁吁的你我,何伟的奇妙在于他的写作会让我对自身的生活产生兴趣,并且在心理上重新建立和其它人的联系---或多或少在理解上我们彼此存在关联,而且都属于某一个不可言说的巨大、恒久存在。
评分我认为《江城》写得极为优美,哪怕今天的社会如此割裂,我们又如此疲于奔命以至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想,《江城》也提供了一种彼此理解的可能。原本我们在对方眼中根本不复存在,如同黑暗中隐藏着的无数相同面孔。无价值,无意义,无从分辨。但是《江城》让每一张面孔重新显现出来,我们因此看见彼此,感觉站在同一板块之上。如果有更多人愿意去读一下这本书,也许我们会更加宽容,也更加耐心。如同江水涤荡,我们终能认清自己的面容。
评分不错,很好的一个系列书,不错,镇额不错不错,很好的一个系列书,不错,镇额不错不错,很好的一个系列书,不错,镇额不错不错,很好的一个系列书,不错,镇额不错
评分1947年,44个主要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叫“布雷顿森林”的小镇上,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共同制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这是一个关于各国间如何安排汇率的制度。核心是两点:第一,美元跟黄金固定挂钩,1盎司黄金可以兑换35美元,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任何时候都可以把手里的美元,按照这个价格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兑换黄金。第二,各国货币跟美元固定挂钩。各国的货币,按照原来各自货币的含金量,确定自己与美元的汇率。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使与美元汇率水平的波动幅度,上下不超过1%。固定汇率制度很容易受到冲击。泰国1997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索罗斯等国际金融炒家,看准了泰国经济即将衰退,泰铢被认为定在高位。于是,首先以固定汇率借入大量泰铢,然后在市场上疯狂沽空,泰国当局为维持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不得不动用央行储备的美元买入泰铢,几天就把外汇储备消耗殆尽,而索罗斯等金融炒家继续抛售泰铢,泰铢支撑不住,不得不突然宣布贬值。最后索罗斯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泰铢,除了偿还借入的部分,还有大量的盈余。这都是固定汇率惹的祸。 虽然允许汇率波动,但是从1994年到2005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区间只有几分钱。由于中国贸易年年出现巨额顺差,美国人年年要求人民币升值。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与人民币升值叠加,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员工大量下岗。它们强烈呼吁停止人民币升值。 此后,人民币的升值步伐明显放缓。在某些阶段还出现了急剧贬值的情况。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一直维持在6.83元左右的水平。 美国的经济出现了糟糕的局面,金融机构关门、华尔街神话破灭、三大汽车巨头亏损,美国政府大笔注资的效果不明显,盖特纳就是在这个时候,指责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的。 中国顺差,美国逆差。相当于美国净拿了中国的商品,中国则净拿了美国的美元。商品可以直接消费,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美元只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纸片,不能直接消费。 根据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当企业出口商品得到美元后,除自己留一部分外,都要按照规定的汇率,把美元卖给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后者支付给企业相应的人民币。 注意,这样一来,这些美元的所有者就变成国家了。由于贸易顺差,中国境内流通的人民币凭空增加了1000亿美元的顺差,约合7000亿元的人民币流通量,而且这些货币并没有商品相对应,有助长通货膨胀的嫌疑。更多的外汇储备,要用于投资。虽然有多种投资渠道,但是购买美国国债是主要的去向,其他渠道目前还不怎么通畅。因为除了购买国债,其他的渠道风险太大,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为了让外汇储备更快增值,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它的第一笔投资是购买美国黑石公司的股票,投入30亿美元,到2008年年底,已经浮亏22亿美元。 企业对外投资业绩更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动用238亿元购买富通银行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次贷危机发生,富通的股票暴跌96%,200多亿元,只剩下了零头。美国之所以能空手套白狼,占别人的便宜,靠的是美元,是国际化的货币,大部分国际贸易是以美元结算的,特别是重要的大宗商品,如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煤炭等。当美元的这种霸权受到挑战的时候,美国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自己极大的既得利益。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个重要(尽管非唯一)的原因是石油资源,其背后又是美元霸权,只有把石油这个至今还是不可替代的资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美元的霸权地位才会巩固。 既然美国为美元的国际化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它怎么会不充分利用美元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呢?顺差,就是它享受美元国际化的果实。逆差和吃亏是两回事,也是生活的常识。 你每天都要在街边买早点,而这个小贩从不买你的东西,你对小贩只进口不出口,你就有一个逆差;小贩呢,对你只出口不进口,他有顺差。可是,你觉得自己在跟小贩的交往中吃亏了没有?没有!虽然小贩赚了点钱,可是你节省了时间,得到了方便,获得了效用的满足。 中国仍在实行外汇管制,不允许企业和个人随意持有美元,当企业获得美元后,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汇率,卖给中国人民银行,而且中国人民银行负有无限的回购义务,企业有多少美元就买进多少。所以,所有的美元流入,都必然变成国内的人民币供应量,这部分增加的人民币叫“外汇占款”,是中国特有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的被动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抵冲了货币政策的效果。这就是保罗•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三者不能同时存在,最多只能存在两个的道理。
评分看着不错,是正版,要好好看书了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只有始终坚守自己,才能迎来共振的行情,实现财富的飞跃。
评分在期货市场,从来不缺奇迹。我们总是会在正规媒体上、在网络论坛上、在朋友圈子里看到或听到,某某某赚了大钱,甚至赚了超级大钱。这些年来,期货市场确实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也有若干亿万富翁出现。循着传奇、望着财富,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大部分人也希望自己成为投资高手,赚取可观的金钱。让自己成为高手的方法之一就是向高手学习,于是不少投资者会经常去参加各类免费或收费的讲座、培训等,希望听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高手是怎么做的,希望自己能学个一招半式。要在期货市场实现盈利,确实需要掌握一套或数套方法,也可以去借鉴某些高手的方法,但最重要的并不是高手在用什么方法,或是市场现在流行什么方法,而是要找到和自己的性格共振的方法。
评分值得一看的书!如果对这个行业感兴趣,一定要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