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做为在花卉流通领域中应用广泛的花礼形式,在花卉行业的经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本书由国内花束设计大师级导师白书芳编写,基于从事花艺教学十几年的经验,意在让读者扎实地掌握花束设计的技巧和方法,既有分步骤的讲解,也有117款时尚花束设计实例解析,是读者在独立设计和制作花束时的专业指导书。
本书内容包括时尚花束设计的基本知识、包装方法以及117 款花束设计实例解析。图文结合,分步骤讲解,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如何制作出时尚、精美且商业价值高的花束。本书由国内花束设计大师白书芳老师编写,可参考性极强,可直接指导花店实际工作。本书适合于花艺师以及广大花艺爱好者参考阅读。
毕业于香港艾花美插花艺术学院
海内外花艺大师袁转好女士的得意弟子
现任芳华花艺学院院长
被誉为花束设计界的女神
国内外奖项获奖无数
十余年花艺教学经验
花艺行业领军人物
引领花束花礼的时尚趋势
前言
第一章 花束设计的基本知识 1
花束的基本制作手法 2
花束的基本表现手法 4
花束的制作要点 6
花材的配置方法 6
花材的色彩搭配 6
花材体量和质感上的搭配 7
资材与花束的搭配 7
第二章 花束设计与包装方法 9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1 10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2 12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3 14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4 16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5 18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6 20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7 21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8 22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9 24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10 25
花束设计与包装案例11 26
第三章 117 款时尚花束设计实例 29
自2007年出版第一本书《花束》,时光荏苒,已近十年。其间多家出版社邀稿希望再出新作,无奈都未能成稿。原因一是本身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社会事务增多难得空闲,三是没有想好新书的方向和定位,因此一再拖延下来。2016年初,学校制定了全年工作规划,将新书的出版做为本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历时一年多,在芳华团队所有同事的支持和努力下,本书终于要同广大读者见面了!
花束做为在花卉流通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花礼形式,在花卉行业的经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前的花束图书,大多数都以花艺功能性或花束色彩分类为主,使读者产生了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而本书的编写是基于从事花艺教学十几年的经验之上,意在让读者扎实地掌握花束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编写体例以花束设计手法的专业分类角度去分章节,用实例解析,可以为读者在独立设计和制作花束时有一个更加专业的指导。这对于花艺爱好者尤其是花卉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将会有更深入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本书中的花束设计案例涉及到大量的花材和资材,在此特别感谢二十四(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二十四鲜花在线)、北京永宁虹美花卉种植中心以及芳华资材的大力支持。一束完美、迷人的花束制作时需要多方面的考虑。此书旨在抛砖引玉,为花束的分类做了更加系统性的归纳,希望对同行及花艺爱好者有所帮助。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案例的“可操作性”与“创新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一开始我有点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偏向高级定制领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但事实证明,作者非常贴心地为每一种复杂的设计都提供了“简化版”的实现路径,或者至少给出了替代方案。例如,当介绍一种非常稀有的进口花材时,作者会同时分析哪种本土花材在形态或色彩上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这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尝试门槛。我按照书中的一个“不对称平衡”的教程,尝试着为朋友制作了一个生日花束,朋友收到后激动地表示这是她收到过最有“设计感”的花束,连她那些从事设计行业的朋友都忍不住夸赞。这种即时的反馈,让我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深信不疑,它真的能把艺术的殿堂拉到普通人的工作室里。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一直苦恼于找不到能真正帮助我提升“审美层次”的书籍,市面上的很多教程都停留在“如何捆绑”的层面,缺乏对“为什么这样设计”的深度剖析。然而,这本《漫花束起》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品牌和工具的推销,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观察”和“理解”上。作者用非常口语化但又充满哲理的笔触,引导读者去思考光线、空气、季节更替对花束形态的影响。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呼吸感”的描述,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优秀的花束不是密不透风的,而是要留出空间让光线和空气穿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的作品立刻从“平庸”迈向了“有生命力”。我现在做花束时,会不自觉地去想象作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动态效果,这完全是拜这本书中那些潜移默化的设计哲学所赐。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材简直是业界良心!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印刷的色彩还原度非常高,那些精致的花朵纹理和丝带的质感,透过书页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只局限于那种大众化、网红式的花束造型,而是大胆地探索了更多前沿和抽象的设计方向。有很多篇章都在讨论如何打破传统花束的圆形或瀑布形结构,引入更多雕塑感和建筑感的元素,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记得有一组照片,用的是非常规的花材,比如一些干枯的植物枝条和金属配件混搭,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的审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激发灵感的创意画册,每当我感到灵感枯竭时,随手翻开一页,总能被里面的某种色彩组合或者构图方式重新点燃创作的火花。它让我意识到,花艺设计绝不是简单的堆砌美丽,而是一种深层次的、需要思考的结构性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的教学,更像是一个探索性的迷宫。前几章重在“基础理论的颠覆”,挑战读者固有印象;中间部分则通过大量的“主题系列作品”展示,涵盖了从婚礼到商业活动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而最后几章,则回归到“个人风格的提炼”。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最后关于“色彩心理学”的那部分内容,它超越了传统的冷暖色调划分,深入探讨了不同颜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蕴含的深层情感链接。我感觉作者分享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沉淀多年的个人经验和对美的独特理解。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模仿图样,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构建属于自己的花艺语言。这对于任何渴望在花艺领域找到自己独特声音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法秘籍”,它教会你如何“看”,比教你如何“做”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真的是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就很有感觉,那种细腻的光影处理和色彩搭配,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艺术品。我本来对花艺设计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觉得可能就是教点基础的手法,但翻开内页后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远超我的想象。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将设计理念和实操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个案例分析都非常透彻,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不同花材的“个性”,然后通过巧妙的组合,让它们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关于“意境营造”那一章,讲得非常深入,不再是简单的颜色搭配,而是上升到了情感表达和空间叙事的层面。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学徒,不仅仅是在学做花束,更是在学习如何用自然界的语言去和人交流。书中的很多小细节,比如如何处理枝条的走向,如何利用叶材的纹理来增加层次感,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让我这个新手也能很快上手,并且做出看起来很专业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