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於1969年撰成百萬言巨著《硃子新學案>,“因念牽扯太廣,篇幅過巨,於70年初夏特撰《提綱》一篇,撮述中要旨,並推廣及於全部中國學術史。上自孔子,下迄清末,二韆五百年中之儒學流變,旁及百傢中說之雜齣,以見硃子學術承先啓後之意義價值所在。”本書高屋建瓴、深入淺齣,實為閱讀和研究硃子學之入門。
錢穆(1895-1990年),字賓四,著名曆史學傢,江蘇無锡人。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颱灣。
弁言
硃子學業提綱
1、孔子與硃子
2、先秦儒至漢儒的流變
3、三國兩晉至唐五代的儒學流變
4、宋之新儒
5、宋代之理學
6、硃子為集儒學之大成者
7、硃子之理氣論
8、硃子之心性論
9、硃子論宇宙之仁
10、硃子論宇宙之神
11、硃子之聖人難為論
12、硃子論人心之
13、硃子論心之誠
14、硃子之天理人欲論
15、硃子之道心人心論
16、硃子論敬
17、硃子論靜
18、硃子論已發未發以及涵養省察
19、硃子論剋已
20、硃子論立誌
21、硃子論格物
22、硃子論象山
23、硃子論禪學
24、硃子論為學
25、硃子論讀書
26、硃子之經學
27、硃子之四書學
28、硃子之史學
29、硃子之文學
30、硃子之雜學
31、硃子學之流衍
32、研究硃子學之方法
(六)硃子為集儒學之大成者
首當先述硃子之集理學之大成。
理學在北宋,惟伊洛程門有其傳。及至南宋,所謂理學傳宗,同時亦即是伊洛傳宗。硃子亦從此傳統來。但至硃子,乃始推尊濂溪,奉為理學開山,確認濂溪之學乃二程所自齣。
呂希哲原明嘗謂二程初從濂溪遊,後青齣於藍。原明親受業於伊川之門下。其孫本中居仁亦曰:二程始從茂叔,後更自光大。居仁又曾從遊於楊時龜山遊酢定夫尹焞和靖之門,三人皆程門弟子。然則謂二程學不從濂溪齣,必乃程氏之門自言之。二程既隻稱濂溪為茂叔,未有先生之呼,而遊定夫乃稱周茂叔窮禪客,此五字並見於《程氏遺書》捲六。濂溪《太極圖》,二程生平絕未提及。在南宋之世,正式主張濂溪啓程氏兄弟以不傳之妙,一迴萬古之光明者,為湖湘學者鬍宏五峰。硃子繼起,亦謂二程於濂溪,非若孔子之於老聃郯子萇弘。然同時汪應辰即貽書爭辯。故硃子又曰:大抵近世諸公,知濂溪甚淺。即濂溪二子,亦失其傢學之傳。硃子始為《太極圖說》與《通書》作解,濂溪著作,一一加以整理發明。又為稽考其生平,雖小節不遺,使後世重知濂溪其人之始末,與其學之蘊奧者,惟硃子之功。至其確定周程傳統,雖發於五峰,亦成於硃子。
硃子又極盛推橫渠。二程於橫渠,固甚重其《西銘》,然明道嘗謂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謂《西銘》則僅是造道之言。伊川《答橫渠書》,謂吾叔之見,以大概氣象言之,則有苦心極力之象,而無寬裕溫和之氣,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屢偏而言多窒,小齣入時有之。此則尤指其《正濛》言。硃子則謂橫渠心統性情之說,二程無一語似此切。又雲:伊川說神化等,不似橫渠較說得分明。又曰:橫渠說工夫處,更精切似二程。此亦皆指《正濛》言。硃子又為橫渠《西銘》與濂溪《太極圖》同作義解,並謂近見儒者多議此兩書之失,或乃未嘗通其文義而妄肆詆訶。當知此等詆訶,亦齣理學門中。當時理學界,知重二程,不知重周張。陸九淵象山之兄九韶梭山,亦與硃子辨《西銘》,象山繼之,後與硃子辨《太極》。即硃子至友呂祖謙東萊,亦於硃子之言《太極》《西銘》者不能無疑。張栻南軒亦時持異議。硃子於慶元六年庚申三月辛酉,改《大學·誠意》章,越後三日,即為硃子易簀之日,此事盡人知之。然在前兩夕己未,為諸生說《太極圖》。前一夕庚申,為諸生說《西銘》。可見此兩書硃子奉以終身,其諄諄之意,大可想見。後人言北宋理學,必兼舉周張二程,然此事之論定,實由硃子。
硃子於北宋理學,不僅匯通周張二程四傢,使之會歸閤一。又擴大其範圍,及於邵雍堯夫,司馬光君實兩人,特作六先生畫像贊,以康節涑水與周張二程並舉齊尊。二程與康節同居洛邑,過從甚密。康節長於數學,然二程於此頗忽視。
......
拿到《硃子學提綱》第三版,我懷著一種期待與敬畏的心情翻開。錢穆先生的著作,嚮來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和獨特的思想見解而聞名。這本書果然不負所望,它以一種非常宏觀和曆史的視角,為我們描繪瞭硃子學的全貌。錢先生並沒有將硃子學孤立來看待,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中國哲學史和文化史的背景下進行考察。他深刻地分析瞭硃子學為何能夠成為一代顯學,以及它對後世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印象最深的是,錢先生在解析硃子學思想時,那種返璞歸真的能力。他能夠抓住問題的核心,用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其闡釋清楚。書中對於“格物緻知”的理解,讓我對知行閤一有瞭更深的體悟;而對於“天理”的探討,則讓我看到瞭中國哲學中對宇宙秩序和人生意義的獨特思考。第三版在保持原有精髓的同時,融入瞭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使得這本書在保持經典性的同時,也具有瞭與時俱進的生命力。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次與中國傳統智慧的深度對話,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錢穆作品係列:硃子學提綱(第三版) 讀完這本《硃子學提綱》(第三版),我深深為錢穆先生的治學精神所摺服。從開篇的引言,就能感受到先生對硃子學的深沉敬意與嚴謹探究。他並沒有急於進入細節,而是先宏觀地勾勒齣硃子學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與意義,點明其作為宋明理學集大成者的關鍵作用。隨後,錢先生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層層深入地剖析瞭硃子學的核心思想體係。他不僅僅是在梳理硃子學的概念,更是在追溯這些概念的源流,解釋它們是如何在硃子那裏得到整閤與發展的。書中的論述邏輯清晰,語言也頗為凝練,即便我之前對硃子學瞭解不多,也能隨著錢先生的引導,逐漸理解其精髓。尤其值得稱贊的是,第三版在保留瞭原有的深刻見解基礎上,又融入瞭新的研究成果和視角,使得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更上一層樓。對於想要係統瞭解硃子學,或者希望對中國傳統哲學有更深入認識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入門與進階之作。錢先生的文字功底和思想深度,在本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讀來令人茅塞頓開,迴味無窮。
評分初次翻閱《硃子學提綱》第三版,便被錢穆先生那股磅礴的學術氣度和洞察鞦毫的分析力所震撼。這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說教式教材,而更像是一場與智者對話的盛宴。錢穆先生以其獨特的視角,將硃子學從零散的哲學命題中提煉齣來,呈現齣一個係統而完整的思想圖景。他對於“理”的闡釋,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再到倫理學的層層遞進,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然,仿佛硃子學本就該是如此清晰明瞭。特彆是關於“性即理”的討論,錢先生的解讀讓我看到瞭硃子學背後深刻的人性關懷和對道德修養的重視。書中的每一步論證都建立在紮實的文本基礎上,引用的史料和典籍都恰到好處,既增強瞭說服力,又拓寬瞭讀者的視野。我尤其欣賞錢先生在梳理不同學派觀點時的那種客觀與公允,他不會因為個人好惡而偏頗,而是力求真實地呈現曆史的原貌。第三版的增補內容,也恰好解答瞭我之前的一些疑惑,使得理解更加全麵和深入。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著作,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對中國哲學史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評分對於我而言,《硃子學提綱》(第三版)就像是一座精心構建的知識殿堂,而錢穆先生則是那位技藝精湛的建築師。他沒有直接把我丟進迷宮般的哲學理論中,而是先給我指明瞭方嚮,讓我看到瞭整個建築的宏偉藍圖。書的前半部分,錢穆先生從曆史發展的角度,解釋瞭硃子學為何會應運而生,以及它在中國思想史上的關鍵轉摺作用。這對於理解一個學說,是非常重要的鋪墊。接著,他逐一解析硃子學的核心概念,比如“格物緻知”、“誠意正心”、“存天理,滅人欲”等等。但錢先生的解析並非簡單的概念堆砌,而是深入到這些概念背後的邏輯聯係和思想淵源。我特彆喜歡他對於“心學”與“理學”的對比分析,讓我對兩者的異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第三版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一些復雜的問題進行瞭更詳盡的闡釋,並且引用瞭一些近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使得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都得到瞭提升。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博學的長者在暢談,受益匪淺,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哲學充滿興趣,但苦於很多經典著作晦澀難懂。《硃子學提綱》(第三版)這本書,簡直是我的一場及時雨。錢穆先生的文筆流暢且富有感染力,他將硃子學這樣深奧的學問,以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他沒有賣弄學問,而是以一種非常負責任的態度,引領讀者一步步走進硃子學的世界。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僅僅是對硃子學知識的介紹,更是對硃子學思想精髓的提煉和升華。錢先生在梳理硃子學理論體係時,非常注重其內在的邏輯自洽性,以及它與中國社會現實的緊密聯係。我特彆佩服他對於硃子學在政治、教育、道德等方麵的積極影響的闡述,讓我看到瞭理學並非隻是空談,而是切實地指導著中國古代社會的方方麵麵。第三版在原有基礎上,對一些曆史細節的考證和觀點進行瞭補充和修正,使得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更強。對我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是瞭解硃子學的絕佳起點,也是繼續深入研究的堅實基礎。
評分曆史終是客觀的,曆史沒有不對,不對的是我們沒有注重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評分挺好的,喜歡看!
評分小本書,還是不錯的 可以好好看看,大傢作品
評分大師作品。很好的書,不得不說,雙十一,京東力度是最大的。
評分怎麼說物美價廉,紙質比較好?隻不過就是沒有開作品內容,不知道內容如何,要是內容很棒的話我就會非常感激這次購物總的來說,這次購物體驗,好希望下次能找到如此好的書希望大傢能有好的購書體驗,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很重要,碧並且價格還很便宜,你說這好不好
評分對硃子學術思想有提綱挈領之功效
評分包裝穩固物超所值真是太棒瞭下次還來購買!
評分泡妞,劈腿,周遊世界
評分簡單明瞭的曆史知識,深入淺齣,非常棒!配閤《萬曆十五年》讀也非常好!京東物流贊一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