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譯者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供應鏈物流管理
第1章 21世紀的供應鏈 / 2
1.1 供應鏈革命 / 3
1.2 整閤創造價值的原因 / 4
1.3 供應鏈的基本模式 / 5
1.4 信息係統的功能 / 6
1.5 供應鏈信息係統的組成模塊 / 9
1.6 一體化管理與供應鏈流程 / 12
1.7 響應性 / 15
1.8 優化的財務管理 / 19
1.9 全球一體化 / 21
本章小結 / 22
學習型思考題 / 22
挑戰型思考題 / 22
注釋 / 22
第2章 物流 / 24
.2.1 物流業務的重要性 / 25
2.2 物流的價值構成 / 26
2.3 物流過程 / 28
2.4 物流運作 / 32
2.5 物流整閤目標 / 34
2.6 物流的運作模式 / 35
2.7 柔性結構 / 38
2.8 供應鏈的同步化 / 39
本章小結 / 43
學習型思考題 / 44
挑戰型思考題 / 44
注釋 / 44
第3章 客戶關係管理 / 45
3.1 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營銷 / 46
3.2 客戶服務 / 49
3.3 客戶滿意度 / 54
3.4 客戶成功 / 59
3.5 客戶關係管理策略 / 61
本章小結 / 63
學習型思考題 / 64
挑戰型思考題 / 64
注釋 / 65
第4章 采購 / 66
4.1 采購觀點 / 67
4.2 采購策略 / 69
4.3 供應商的甄選與評估 / 74
4.4 物流與采購對接 / 77
本章小結 / 78
學習型思考題 / 79
挑戰型思考題 / 79
注釋 / 79
第5章 製造 / 80
5.1 質量要求 / 80
5.2 製造概述 / 83
5.3 製造策略 / 86
5.4 當代製造理論的發展 / 90
本章小結 / 94
學習型思考題 / 95
挑戰型思考題 / 95
注釋 / 95
第6章 一體化運作計劃 / 96
6.1 供應鏈計劃 / 96
6.2 供應鏈計劃應用係統 / 98
6.3 銷售和作業計劃 / 99
6.4 高級計劃與排程係統概況 / 103
6.5 協同計劃、預測和補貨 / 108
6.6 預測 / 109
本章小結 / 119
學習型思考題 / 120
挑戰型思考題 / 120
注釋 / 120
第二部分 供應鏈物流運作
第7章 庫存管理 / 122
7.1 庫存的功能與定義 / 122
7.2 庫存維持成本 / 128
7.3 庫存計劃 / 129
7.4 不確定性管理 / 133
7.5 庫存管理政策 / 141
7.6 庫存管理實踐 / 149
本章小結 / 151
學習型思考題 / 152
挑戰型思考題 / 152
注釋 / 152
第8章 運輸基礎設施 / 153
8.1 運輸的作用和參與者 / 153
8.2 從運輸管製到自由運輸市場 / 156
8.3 運輸的組成 / 157
8.4 專業化運輸服務 / 164
8.5 運輸的經濟性與定價 / 168
8.6 運輸管理 / 176
8.7 單據 / 180
8.8 産品定價與運輸 / 182
本章小結 / 184
學習型思考題 / 184
挑戰型思考題 / 184
注釋 / 185
第9章 倉儲 / 186
9.1 戰略倉儲 / 186
9.2 倉庫作業 / 191
9.3 倉庫所有權的分類 / 194
9.4 倉庫決策 / 196
本章小結 / 203
學習型思考題 / 204
挑戰型思考題 / 204
注釋 / 204
第10章 包裝和物料處理 / 205
10.1 包裝作業的前景 / 205
10.2 包裝促進物料處理效率 / 207
10.3 物料處理 / 211
本章小結 / 219
學習型思考題 / 219
挑戰型思考題 / 219
注釋 / 220
第三部分 供應鏈物流設計
第11章 全球戰略定位 / 222
11.1 經濟全球化 / 222
11.2 全球供應鏈一體化 / 223
11.3 國際采購 / 230
本章小結 / 232
學習型思考題 / 232
挑戰型思考題 / 233
注釋 / 233
第12章 網絡設計 / 234
12.1 企業設施網絡 / 235
12.2 倉庫的要求 / 236
12.3 係統概念及分析 / 238
12.4 總成本整閤 / 239
12.5 物流戰略規劃 / 246
12.6 物流網絡設計的其他問題 / 250
本章小結 / 251
學習型思考題 / 251
挑戰型思考題 / 252
注釋 / 252
第13章 物流運作分析 / 253
13.1 計劃方法 / 253
13.2 階段i:問題定義和計劃 / 254
13.3 階段ii:數據收集和分析 / 260
13.4 階段iii:建議和實施 / 263
13.5 供應鏈運作分析方法和技巧 / 264
本章小結 / 274
學習型思考題 / 276
挑戰型思考題 / 276
注釋 / 276
第四部分 供應鏈的行政管理
第14章 協作關係管理 / 278
14.1 物流組織 / 278
14.2 發展供應鏈閤作關係 / 283
14.3 關係管理 / 289
本章小結 / 292
學習型思考題 / 293
挑戰型思考題 / 293
注釋 / 293
第15章 績效測量 / 294
15.1 測量係統目標 / 294
15.2 運作評價 / 295
15.3 財務評價 / 304
15.4 財務報告的要求 / 310
本章小結 / 312
學習型思考題 / 312
挑戰型思考題 / 312
注釋 / 313
第16章 供應鏈風險與可持續發展 / 314
16.1 供應鏈管理職責的演化 / 314
16.2 流程與資源 / 315
16.3 風險與安全管理 / 318
16.4 可持續發展 / 322
本章小結 / 331
學習型思考題 / 332
挑戰型思考題 / 332
注釋 / 332
結束語 / 334
術語錶 / 336
供應鏈管理就是使圍繞核心企業建立的供應鏈最優化,並使它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務水平來實現供應鏈從采購到製成産成品再到滿足最終顧客需求的所有流程的有效運作,把閤適的産品、以閤理的價格、及時地送到消費者手上。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係統”思維觀(system thinking)和“流”思維觀(flow thinking),對供應鏈中一切活動的優化要以整體最優為目標,對各個環節的運作管理要實現像小河流水般的順暢。《供應鏈物流管理》這本書就體現瞭這一思想。該書闡述瞭為實現一體化物流管理所需的各項任務、業務流程和戰略,提齣瞭希望通過閱讀本書達到的三個目標:在全球經濟環境下對現有的物流實踐進行全麵的闡述;介紹運用物流原理以實現企業競爭優勢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種概念性的方法,將物流作為一個核心競爭力整閤到企業供應鏈戰略之中。事實上,該書反映瞭供應鏈管理是一個一體化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意義在於如何使企業能夠與閤作夥伴在供應鏈運作上實現協同性,實現供應鏈閤作夥伴的資源共享,並協調支持供應鏈所有企業的協同運作,從而取得整體最優的績效水平,達到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的目的。
本書第4版增加瞭許多反映當代供應鏈管理發展的新趨勢,介紹瞭一些新的觀點,充分反映齣原著作者認真的治學態度。在馬士華等人翻譯的基礎上,第4版中所有變動的部分由張慧玉負責翻譯,並由馬士華對書稿進行校對和修改。
本書的翻譯得到機械工業齣版社華章分社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感謝。
由於本書涉及的內容很廣,譯者水平有限,因而謬誤在所難免,書中翻譯錯誤或不恰當的地方,敬請讀者不吝指正。
馬士華
於華中科技大學
2013年9月
我對“效率”和“成本”的追求,常常讓我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尤其是在管理一個小型企業的物流部門時,常常需要精打細算,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這本《供應鏈物流管理(原書第4版)》的齣現,無疑給我帶來瞭新的思路和方法。書中對於“成本控製”的講解,不僅僅局限於單純的壓價,而是從更深層次的供應鏈設計和優化來入手。它強調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也就是不僅要考慮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還要考慮産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所有相關成本,包括設計、生産、分銷、使用甚至報廢處理的成本。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一些決策,意識到僅僅關注某個環節的低成本,可能會導緻整體成本的上升。書中還介紹瞭許多量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比如“盈虧平衡分析”、“營運資金管理”等,這些工具能夠幫助我更科學地評估不同的管理方案,並做齣更明智的決策。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如何用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優的效果”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對供應鏈如何運作充滿好奇,尤其是在當今這個全球化、信息爆炸的時代。最近讀瞭這本《供應鏈物流管理(原書第4版)》,雖然我並非專業人士,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尤其是它對概念的拆解和案例的引入,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像有些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貼近實際的例子,將原本可能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關於庫存管理的章節,書中探討瞭不同類型的庫存策略,以及如何在滿足客戶需求和降低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點。我一直以為庫存隻是簡單地“進多少貨,賣多少貨”,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背後牽扯到需求預測的準確性、供應商的交貨周期、生産的靈活性、運輸的成本等等一係列復雜因素。書中還提到瞭“即時生産”(JIT)和“準時製”(Kanban)這些概念,一開始我有點懵,但作者通過一些製造業的經典案例,比如豐田的生産模式,一點點地把我帶入瞭情境。讀完那幾章,我纔真正理解瞭“精益供應鏈”的含義,以及它對於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像是一個指南,它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引導讀者一步步去理解現代商業運作的核心。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近幾年來讀到的最能激起我思考的讀物之一。作為一個剛入行不久的物流從業者,我常常感到自己在實踐中遇到的一些瓶頸,似乎在理論層麵找不到清晰的解答。而這本《供應鏈物流管理(原書第4版)》恰恰填補瞭我的認知空白。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諸如需求鏈管理、信息流與實物流的協同、以及風險管理等一係列至關重要的話題。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協同”的強調,它反復闡述瞭供應鏈的參與者之間,無論是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還是零售商,都需要打破信息孤島,建立互信閤作的關係,纔能實現整體的效率提升。讀到關於“供應鏈可視化”的部分,我茅塞頓開。以往我們常常是在各個環節各自為戰,信息傳遞不暢,導緻延誤和錯誤頻發。而書中所描繪的,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端到端的透明化,讓所有參與者都能實時掌握貨物狀態、庫存水平、運輸信息等,這對於優化決策、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僅是把貨從A點送到B點,而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生態係統,需要每一個環節的精準配閤和信息互通。
評分我一直覺得,“客戶體驗”是衡量一個企業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而這往往與物流的效率和質量息息相關。這本《供應鏈物流管理(原書第4版)》在這一點上,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書中反復強調瞭“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理念,並詳細探討瞭如何通過優化物流流程來提升客戶滿意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最後一公裏配送”的章節,它詳細分析瞭當前最後一公裏配送麵臨的挑戰,比如高昂的成本、效率低下、以及如何平衡速度、成本和客戶期望。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創新的配送模式,比如眾包配送、前置倉模式、以及智能配送係統的應用,這些都讓我看到瞭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戶體驗的無限可能。此外,它還探討瞭逆嚮物流,也就是退貨和維修的處理,這部分內容也讓我意識到,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應該涵蓋所有環節,包括産品在生命周期結束後的處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供應鏈管理,是能夠為客戶提供卓越的購物體驗,並建立持久的品牌忠誠度。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全球化”這個詞匯抱有復雜的情感,它帶來瞭便利,也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本《供應鏈物流管理(原書第4版)》以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剖析瞭全球化背景下的供應鏈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管理策略。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全球采購”和“國際物流”的部分。在如今跨國貿易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如何選擇閤適的供應商、如何規避國際運輸中的風險、如何處理不同國傢的海關法規和稅收政策,這些都是一個企業能否在全球市場立足的關鍵。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運輸模式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商品的特性、運輸距離、成本要求等因素進行最優選擇。同時,它還探討瞭國際貿易中的貨幣風險、政治風險以及自然災害風險,並給齣瞭一些應對策略,比如建立多元化的供應商網絡,購買運輸保險等等。讀完這部分,我對“供應鏈韌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更是建立一個能夠抵禦外部衝擊、並能在危機後快速恢復的強大體係。
評分還不錯。
評分感覺內容不是太好,語言太個人化,缺少學術性專業性,而且挺雜亂的,不如買雅各布斯的《運營管理》
評分物流配送絕對超一流,很滿意的購物體驗!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可以學不少東西。喜歡
評分應該可以增加知識,學無止境
評分産品還不錯
評分很專業的書,慢慢咀嚼
評分不說書的質量,打包不完善導緻收到産品有缺陷。
評分京東送貨很快,服務也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