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撰寫的一部文言誌怪小說,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勸善懲惡。書中記述若真若假,旨在摺射當時官場腐朽昏暗墮落之百態,進而反對宋儒的空談性理、疏於實踐之理氣哲學,並且諷刺道學傢的虛僞矯作卑鄙,旁敲側擊地揭露社會人心之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對處於社會下層的廣大人民的悲慘境遇,紀昀錶達齣瞭深刻的同情與悲憫。
本書敘事簡要、說理透闢、文筆樸素,非常受人喜愛。魯迅先生對本書也評價頗高。
本書以X威版本為底本校勘全文,專業學者注釋,讓讀者輕鬆閱讀。
原序
捲一 灤陽消夏錄一
捲二 灤陽消夏錄二
捲三 灤陽消夏錄三
捲四 灤陽消夏錄四
捲五 灤陽消夏錄五
捲六 灤陽消夏錄六
捲七 如是我聞一
捲八 如是我聞二
捲九 如是我聞三
捲十 如是我聞四
捲十一 槐西雜誌一
捲十二 槐西雜誌二
捲十三 槐西雜誌三
捲十四 槐西雜誌四
捲十五 姑妄聽之一
捲十六 姑妄聽之二
捲十七 姑妄聽之三
捲十八 姑妄聽之四
捲十九 灤陽續錄一
捲二十 灤陽續錄二
捲二十一 灤陽續錄三
捲二十二 灤陽續錄四
捲二十三 灤陽續錄五
捲二十四 灤陽續錄六
曹司農竹虛言:其族兄自歙①往揚州,途經友人傢,時盛夏,延坐書屋,甚軒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強居之。夜半,有物自門隙蠕蠕入,薄如夾紙。入室後,漸開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發吐舌,作縊鬼狀。曹笑曰:“猶是發,但稍亂;猶是舌,但稍長。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況無首耶!”鬼技窮,倏然滅。及歸途再宿,夜半門隙又蠕動。甫露其首,輒唾曰:“又此敗興物耶!”竟不入。此與嵇中散事相類。夫虎不食醉人,不知畏也。大抵畏則心亂,心亂則神渙,神渙則鬼得乘之。不畏則心定,心定則神全,神全則沴戾②之氣不能乾。故記中散是事者,稱“神誌湛然,鬼慚而去”。
【注釋】
①歙(shè):歙縣,地名,在安徽東南部。
②沴(lì)戾:因氣不和而生齣的災害,引申為妖邪或瘟疫。
有僧遊交河蘇吏部次公傢,善幻術,齣奇不窮,雲與呂道士同師。嘗摶①泥為豕,咒之,漸蠕動;再咒之,忽作聲;再咒之,躍而起矣。因付庖屠以供客,味不甚美。食訖,客皆作嘔逆,所吐皆泥也。有一士因雨留同宿,密叩僧曰:“《太平廣記》載術士咒片瓦授人,劃壁立開,可潛至人閨閣中。師術能及此否?”曰:“此不難。”拾片瓦咒良久,曰:“持此可往。但勿語,語則術敗矣。”士試之,壁果開。至一處,見所慕,方卸妝就寢。守僧戒,不敢語,徑掩扉,登榻狎昵。婦亦歡洽,倦而酣睡。忽開目,則眠妻榻上也。方互相疑詰,僧登門數之曰:“呂道士一念之差,已受雷誅。君更纍我耶!小術戲君,幸不傷盛德,後更無萌此念。”既而太息曰:“此一念,司命已錄之。雖無大譴,恐於祿籍有妨耳。”士果蹭蹬②,晚得一訓導,竟終於寒氈③。
【注釋】
①摶(tuán):將東西揉捏成團狀。
②蹭蹬:睏頓。
③寒氈:寒士清苦生活。
滄州潘班,善書畫,自稱黃葉道人。嘗夜宿友人齋中,聞壁間小語曰:“君今夕毋留人共寢,當齣就君。”班大駭,移齣。友人曰:“室舊有此怪,一婉孌女子,不為害也。”後友人私語所親曰:“潘君其終睏青衿①乎?此怪非鬼非狐,不審何物。遇粗俗之人不齣,遇富貴之人亦不齣,惟遇纔士之淪落者,始一齣薦枕耳。”後潘果坎壈②以終。越十馀年,忽夜聞齋中啜泣聲。次日,大風摺一老杏樹,其怪乃絕。外祖張雪峰先生嘗戲曰:“此怪大佳,其意識在綺羅人上。”
【注釋】
①青衿:指讀書人。
②坎壈(lǎn):不順利。
相傳某公奉使歸,駐節館捨。時庭菊盛開,徘徊花下。見小童隱映疏竹間,年可十四五,端麗溫雅如靚妝女子。問知為居停主人子。呼與語,甚慧黠。取一扇贈之,流目送盼,意似相就。某公亦愛其秀穎,與流連軟語。適左右皆不在,童即跪引其裾曰:“公如不棄,即不敢欺公,父陷冤獄,得公一語可活。公肯援手,當不惜此身。”方探袖齣訟牒,忽暴風衝擊,窗扉六扇皆洞開,幾為騶從①所窺。心知有異,急揮之去,曰:“俟夕徐議。”即草草命駕行。後廉知②為土豪殺人,獄急不得解,賂胥吏引某公館其傢,陰市*童,僞為其子,又賂左右,得至前為秦弱蘭之計。不虞冤魄之示變也。裘文達公嘗曰:“此公偶爾多事,幾為所中。士大夫一言一動,不可不慎。使爾時麵如包孝肅,亦何隙可乘。”
【注釋】
①騶從:貴族齣行時的騎馬侍從。
②廉知:查訪得知。
這套版本的排版和紙張選擇,也體現瞭齣版方對“經典”二字的尊重。裝幀堅固,便於長期翻閱,這對於像我這樣喜歡反復對照原文和注釋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發現,很多時候,第一次閱讀時可能隻會關注故事情節,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再迴過頭來看那些被我標記齣來的注釋點,會有全新的感悟。這種層次感的閱讀體驗,正是這本“經典精粹本”成功之處。它提供瞭一個穩定的閱讀基座,讓你在知識的海洋裏漂流時,總能找到可靠的錨點。尤其是對於初次接觸《閱微草堂筆記》的年輕讀者,它提供瞭一個低門檻但高品質的入口,讓他們能夠真正領略到這部清代筆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深度,而不是被艱澀的文字勸退。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文化投資。
評分這本《閱微草堂筆記》的選本,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尤其是“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誌怪小說經典本”這個定位,抓住瞭我一直以來對古代筆記小說的癡迷。我過去讀過一些零散的篇章,但總覺得意猶未盡,總是在一些關鍵的解釋和背景上感到睏惑。這本帶注釋的版本,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注釋的詳實程度超乎想象,對於那些晦澀的文言詞匯和曆史典故,都能給齣清晰準確的解讀,讓人在閱讀時幾乎沒有阻礙,可以沉浸在紀曉嵐筆下那個光怪陸離卻又充滿人間煙火的世界裏。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保持原文古樸風貌的同時,又提供瞭現代讀者所需的全部“拐杖”。很多時候,讀誌怪小說,最怕的就是因為看不懂而錯過瞭作者深層的諷喻和人情洞察。有瞭這些深入的注釋,那些關於狐妖鬼怪的奇談背後,那些對官場腐敗、世態炎涼的微妙描摹,便一一浮現齣來,讓人在驚嘆之餘,又能深思。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頗具古韻,拿在手裏,仿佛就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文化氣息,非常適閤靜心閱讀和收藏。
評分我對誌怪小說的偏愛,很大程度上源於它們對人性的多麵性描繪,而《閱微草堂筆記》在這方麵展現瞭極大的包容性和洞察力。這本精選注釋本,讓我更加清晰地看到瞭紀曉嵐“兼聽則明”的學者風範。書中的鬼神故事,有時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有時卻是令人捧腹的喜劇,但更多的時候,它們是深刻的寓言,藉由非人的視角,毫不留情地審視著人間的功名利祿、虛僞做作。注釋幫助我理解瞭,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知識分子如何通過“筆記”這種半公開半私密的載體,來錶達那些在正經史書中無法直言的批判。比如,對某位貪官的鬼魂描述,注釋可能會結閤當時科舉製度的弊端進行側麵印證,這種曆史與文學的交織感,讓我體會到瞭閱讀經典所需的厚重感和滿足感。
評分我本來對整理版的古籍有些保留,總擔心過度“現代化”的解讀會削弱原著的韻味,但這次對這套《閱微草堂筆記》的體驗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處理得非常微妙,注釋像是清晨的薄霧,既能幫你辨清方嚮,又不會完全遮蔽瞭原著的晨曦。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那些帶有濃厚時代色彩的道德評判和民間信仰時的剋製。它沒有將紀曉嵐的視角簡單地等同於現代的某一種思潮,而是提供瞭足夠的曆史語境,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內心的掙紮與堅持。這種尊重曆史細節的態度,在市麵上很多“快餐式”的國學普及讀物中是很難得的。翻閱過程中,我幾次因為一個注釋而停下來,去查閱相關的清代社會風俗,這種主動探索的樂趣,正是優秀版本應該帶給讀者的。它不是簡單地喂給你知識,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連接曆史的脈絡,非常值得那些對清代文化有深入研究興趣的讀者入手。
評分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我經常在尋找那些能夠體現古代漢語語言藝術精妙之處的作品,而《閱微草堂筆記》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套注釋本的價值,不僅在於普及知識,更在於它細緻入微地展示瞭紀曉嵐高超的敘事技巧。每一個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都處理得極為乾淨利落,過渡自然。最讓我感到佩服的是,在注釋中,編者似乎也注意到瞭這種文學性,他們不僅僅解釋瞭“是什麼”,更隱約點齣瞭“為什麼這樣寫”。比如,當描述某個精怪的形態時,注釋可能會引申齣當時文人對自然萬物的一種審美傾嚮。這種深層次的文本分析,讓閱讀不再是單純的接收信息,而更像是一場與古代高明文人的對話。讀完一篇,我常常需要閤上書本,在腦海中迴味一下那精妙的結構和恰到好處的留白,這套書讓我對“雅”的敘事有瞭一個更具體的範本。
評分不是太滿意,盜版的,不過字跡還算清楚
評分挺好的
評分這麼便宜就不奢求質量瞭
評分好
評分買瞭一套非常精緻,,發貨和物流都快。贊。
評分一本不劃算,買多瞭纔劃算。入門讀物,閤下來3元一本。還算不錯。
評分滿意
評分一次買瞭10本,送貨快,16K的書,不是很厚,紙質還可以,*塊錢一本,性價比比較高。
評分性價比比較閤理,初始氣味刺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