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处机万里西行,只为和成吉思汗的一席话:除去音乐美色,把清净作为娱乐。摒弃珍馐美味,以淡泊名利为美事。
《丝瓷之路博览:邱处机与成吉思汗》,执笔者不是学界大佬,就是后起新秀,所以史实可靠,文笔生动,而且利用其研究资源,提供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以供鉴赏。
《丝瓷之路博览:邱处机与成吉思汗》,不但可用作教育研究的辅助读物,也可用作旅游观光的参考指南,还可供茶余饭后阅读怡情,更可为具有一定历史知识水平又喜爱探古猎奇的读者提供许多惊喜。
1222年,在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强国花剌子模的前夕,他派密使前往山东,邀邱处机前来与自己见面。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刚刚拒绝了金朝、南宋皇帝多次邀请的邱处机,接到成吉思汗的诏书后马上启程,不顾自己已经73 岁的高龄,率十八弟子赶往万里之外的中亚去见成吉思汗,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在中亚兴都库什山脚下成吉思汗的大营中,邱处机与成吉思汗第1次见面。此后他们一共进行了三次谈话,每次谈话成吉思汗都将身边的人全部遣出帐外,就连一路陪同丘处机师徒从山东来到中亚的刘仲禄也不例外。密谈后,成吉思汗甚至还专门下令:有关内容作为高机密,绝不许外传!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究竟谈些什么,能使这位蒙古帝国的缔造者如此重视?随丘处机远赴中亚的弟子李志常,成吉思汗信任的契丹族官员耶律楚材,从各自的角度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记录,他们的记载留传下来,使我们可以揭开这一秘密。
杨军,男,回族。1992年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执教。1997年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方向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8年应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文化部邀请,赴德黑兰大学参加《大学、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现为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国地方史研究室副教授。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视野的开阔性。它不满足于仅仅讲述一个地方或一个时期的事情,而是巧妙地将点连成了线,线织成了面,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网络。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跳出原有的知识框架,去思考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作者似乎总能在关键节点上,引入一些出乎意料的侧面信息,比如贸易路线的变迁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或是气候变化对游牧民族迁徙的制约,这些都让整个叙事维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再是扁平化的历史描述,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历史景观,读完后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都有了一次小小的重塑。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最初只是被它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书名所吸引。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编年体史书的写法,而是将宏大的历史背景融入到细腻的人物刻画之中,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当时社会风貌、民俗习惯的描摹入木三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角度新颖,既有历史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成功地将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相关历史话题的进一步探究欲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绝,那种厚重感和书页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香气,让我一拿到手就放不下。封面上的那幅古代的丝绸之路地图,色彩古朴典雅,仿佛真的能把我拉回到那个风沙漫天的年代,想象着驼铃声声的景象。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体选择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喜欢它在插图和地图上的处理,不仅数量多,而且绘制得极其精美,很多细节之处都经过了细致的考量,让我这个对历史地理有点痴迷的读者大呼过瘾。可以说,光是欣赏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我是一个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有偏爱的人,这本书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深深地打动了我。作者在描述古代的礼仪、诗词歌赋、哲学思想时,那种文字的韵味和对古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展现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朝圣之旅。书中的语言风格时而古朴凝重,时而又带着一种现代人对历史的深切共情,这种交织使得阅读体验极为丰富。它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或者“做研究”,更像是在“对话”历史的灵魂。对于追求精神滋养和文化深度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近来难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的感悟。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专注于某个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内容会比较单薄。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对核心主题的探讨上挖掘得极其深入,查阅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并进行了跨学科的印证,学术的严谨性毋庸置疑。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晦涩的史料转化成引人入胜的叙述。书中的逻辑推演环环相扣,论证过程清晰有力,每当我觉得某个观点是不是站得住脚时,紧接着的下一段就会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或旁证。对于想要系统了解该领域深度研究成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近期读到的最扎实的一本。
评分游牧文化与道家文化的激荡,解开尘封往事
评分最近一直在收集丝瓷之路博览系列。
评分好书,值得收藏,丝绸之路的书
评分不错,书是正版的,包装也蛮好的
评分1169年(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得道飞升于汴梁城,嘱咐:“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和其他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弘扬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仙化后入磻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之一。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很好的一套书 基本买全了
评分年十九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境内)。1167年开始学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评分很有意思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