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瞭解你的相機,它怎麼能幫你拍齣好照片?
  《相機用語基礎知識》即是一本能幫你夯實相機基礎知識的實用手冊,從硬件到軟件,從膠片到數碼,讓讀者輕鬆掌握相機基礎知識,拍齣更好的作品。
  想要拍齣好照片,充分瞭解自己手上的相機,是攝影技術獲得精進的必經之路。
  《相機用語基礎知識》從基礎原理開始,——為你剖析各種相機的基礎設計原理、結構特色、軟件設定與使用注意事項,幫助你充分利用相機的優點、避開缺點,得心應手拍齣心中理想的作品。
  作者陳宗亨,是老相機收集狂,也是最新款數字相機愛好者。
  DIGIPHOTO“攝影眼的培養”的長期閤作攝影師,擅長風景及建築攝影。擁有且使用過的相機包羅萬象,從古董底片相機、專業級數字相機到大畫幅相機,自黑白底片到數碼暗房也都有涉獵。
Chapter
相機用語的攝影基礎原理
01 光圈
02 快門
03 鏡間快門 v.s. 焦平麵快門
04 電子式快門
05 曝光
06 感光度
07 色溫
08 白平衡
09 畫幅
10 非135 膠片畫幅規格
11 數碼時代的畫幅規格
12 色階分布直方圖
Chapter
相機的類型
13 單反相機
14 數碼單反相機
15 雙鏡頭反射式相機
16 聯動測距相機
17 中畫幅相機
18 數碼後背
19 大畫幅相機
20 無反光鏡可交換鏡頭式相機
21 4/3 係統
22 微型4/3 係統
23 輕便型相機
24 針孔相機
25 玩具相機
26 橋式相機(類單反)
27 旁軸相機
28 摺疊式相機
29 拍立得
30 寬景相機
31 迷你相機
32 潛水相機
Chapter
相機結構及元件
33 機身
34 感光媒介
35 膠片
36 CCD 感光閤元件
37 CMOS 感光元件
38 拜爾濾鏡
39 低通濾鏡
40 三色感光元件
41 3CCD 感光元件係
42 背照式感光元件
43 有機混閤式感光元件
44 取景係統
45 光學取景器
46 電子取景器
47 液晶屏實時取景
48 毛玻璃後背
49 反光鏡
50 半透明反光鏡
51 五棱鏡
52 對焦屏
53/54 微棱對焦屏v.s. 裂像對焦屏
55 自動對焦模組
56 影像穩定技術
57 鏡頭防震
58 感光元件防震
59 蛇腹
60 鏡頭
61 鏡頭接環
62 內建閃光燈
63/64 高速同步閃光燈 v.s. 慢速同步閃光燈 1
65 防紅眼
Chapter
相機的設定
66 影像原始資料
67 拍攝模式
68 對焦模式
69 測光模式
70 連拍
71 雜訊
72 降噪
73 色彩空間
74 純度/飽和度
75 對比
76 銳利度/清晰度
77 濾鏡
78 曝光補償
Chapter
相機的操作觀念與技巧
79 相機握持
80 安全快門
81 自拍設定
82 遙控拍攝
83 反光鏡預鎖
84 自動曝光鎖定
85 包圍曝光
86 重覆曝光
87 長時間曝光
88 B 快門
89 對焦
90 陷阱式對焦
91 自動對焦鎖定
92 景深
93 景深預覽
94 泛焦拍攝
95 全景拍攝
96 高動態範圍影像
97 焦平麵
98 移軸
99 莎姆定律
■品牌小故事
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不同設備理念的兼容性上。很多早期的攝影書籍,其技術講解往往緊緊圍繞著膠片時代的某些特定技術,讀起來會感覺過時。但《相機用語基礎知識》顯然是針對現代數碼影像係統編寫的。它沒有被某個特定品牌的技術所局限,而是專注於那些所有相機,無論是入門級微單還是專業全畫幅,都必須遵循的底層原理。例如,對於“對焦係統”的講解,它涵蓋瞭相位檢測和反差檢測的優缺點,並探討瞭混閤對焦係統的演進,這對於我這樣同時使用不同類型機身的人來說,非常有參考價值。我過去總覺得自動對焦的原理很神秘,但讀完後,我能根據場景(比如拍攝運動物體時用哪種對焦點模式)做齣更明智的選擇。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教你的是“為什麼”,而不是簡單的“怎麼做”。掌握瞭這些基礎“詞匯”和“語法”,你纔能真正理解任何新設備說明書上寫的東西,讓你在麵對任何新的相機技術時,都能快速上手,舉一反三。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一次技術知識的“SPA”。我是一個非常注重閱讀感受的人,很多技術類書籍,雖然內容有用,但排版和設計常常讓人昏昏欲睡,恨不得快進。但《相機用語基礎知識》完全不同,它的字體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每當齣現一個新術語時,都會用醒目的方式標注齣來,然後緊跟著進行詳細的解釋,簡直是強迫癥福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那些復雜聯動關係時的清晰度。比如,關於動態範圍和寬容度,這兩個概念經常被混淆,這本書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水桶理論”,一下子就讓我抓住瞭核心區彆:寬容度是感光元件的物理極限,而動態範圍則是我們感知到的光比。這種把晦澀概念具體化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它不像某些資料那樣,隻是堆砌術語讓你死記硬背,而是真正地在“教你思考”——讓你明白為什麼這樣設置會得到那樣的結果。對於那些希望把攝影從“按快門”升級到“創作”的同好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橋梁。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以為這隻是一本給入門者打基礎的“掃盲讀物”,頂多講講曝光三角這些皮毛。但深入閱讀後發現,作者對一些進階概念的探討也頗有建樹。舉個例子,關於“白平衡”的章節,我過去隻知道有自動和幾種預設模式,但這本書深入剖析瞭色溫(開爾文值)的意義,並詳細對比瞭不同光源下,手動設置K值能帶來的情緒錶達差異。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在黃昏時分,將白平衡稍微調高,結果拍齣來的天空層次感和暖意一下子就豐富瞭。此外,書中對“鏡頭畸變”的講解也非常專業,它不僅提到瞭桶形和枕形畸變,還配上瞭對比圖,讓我對廣角鏡頭的使用有瞭更審慎的態度,知道何時該用它來創造空間感,何時又該避免在拍攝建築時使用。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很有邏輯,它不是機械地羅列術語,而是遵循著“觀察——理解——實踐”的路徑來構建知識體係。讀完它,我感覺自己看照片的角度都變瞭,不再是單純地欣賞畫麵,而是開始分析創作者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來控製光綫和畫麵的。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攝影愛好者的福音!我剛開始接觸單反相機那會兒,麵對那些密密麻麻的術語,比如快門速度、光圈值、ISO,簡直是一頭霧水,感覺自己像在看外星語說明書。我試著在網上搜集零散的資料,但總覺得不成體係,學瞭A忘瞭B,效率極低。直到我發現瞭《相機用語基礎知識》,它就像一把金鑰匙,一下子打開瞭我的“技術盲區”。作者的講解非常到位,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式敘述,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講解景深的時候,作者沒有直接拋齣公式,而是舉瞭一個拍花朵的例子,讓你立刻就能明白大光圈和小光圈在實際拍攝中會帶來什麼樣的視覺效果。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測光模式”的那一章,我以前總是隨便選一個點測光,結果拍齣來的照片不是過曝就是欠曝。這本書係統地闡述瞭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和點測光的適用場景,我茅塞頓開,現在拍人像再也不怕臉部曝光不準瞭。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圖文並茂,即便是像我這種對技術有抵觸情緒的人,也能輕鬆愉快地讀下去,並且立刻就能應用到實際操作中。如果你也正因為搞不懂那些專業名詞而苦惱,強烈推薦這本書,它能讓你真正掌握相機的“語言”,而不是被動地使用它。
評分我是一個工作繁忙的職場人士,平時隻能利用周末或者通勤路上擠齣時間來學習。因此,我需要的是那種信息密度高,且能快速定位知識點的工具書。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的章節劃分非常精細,目錄結構清晰到令人發指——你甚至不需要從頭讀到尾,就可以直接跳到你最感興趣或者最睏惑的章節。比如,我最近在嘗試後期處理,突然對“色彩空間”(sRGB vs. Adobe RGB)的概念感到模糊,翻開目錄,直接定位到相關章節,作者用非常精煉的語言解釋瞭它們在不同設備間的兼容性和色彩錶現差異,並給齣瞭我在不同輸齣需求下應該如何選擇的建議。這種“即查即用”的設計理念,讓學習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書中避免瞭太多無謂的哲學討論,而是專注於“相機語言”本身,真正做到瞭“基礎知識”的精準覆蓋,沒有旁枝末節的乾擾。它更像一本高階的“速查手冊”與“入門指南”的完美結閤體。
評分挺好的,專業off
評分不錯,買來好好看看
評分很好 做活動很劃算 慢慢看
評分物流很快內容也不錯在京東買很劃算
評分好評
評分與我之前買過的一本應該是成套的,所以就買瞭
評分攝影教學的參考書,對相機用語有個明確的說明,一冊在手就不用到處查找。
評分內容豐富,印刷精美,科普性質的書,學習實際操作前要掌握的基本概念都有瞭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