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 名 | a6300/a6000索尼微單wan全攝影手冊(彩印) | |||
| 定 價 | 69.00 元 | |||
| 作 者 | 北極光攝影 | |||
| 重 量 | ||||
| 開 本 | 小16 開 | |||
| 裝 幀 | 平裝 | |||
| 頁 數 | 239 頁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7月 | |||
| 齣 版 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 條 形 碼 | 9787115425423 |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專門為索尼α6300/α6000微單相機用戶編寫的一本相機使用與實拍寶典,並針對數碼照片的後期處理進行瞭詳細地講解,提供從相機設置到拍攝技法,從場景實戰到後期處理的“一站式”全流程攝影指導。本書還附贈*值DVD光盤,收錄瞭相機設置簡介、攝影理論知識、構圖理論知識、拍攝技法、場景實戰、數碼照片後期處理等9類視頻學習資源,視頻講解總時長超過20小時。 本書適閤索尼α6300/α6000微單相機用戶和準備購買索尼α6300/α6000微單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參考閱讀。 | ||||
| 目錄 | ||||
| 第壹篇 微單相機基本操作 Chapter 01 瞭解SONYα6300/α6000機身結構 1.1 SONYα6300 /α6000相機正麵結構........................................... 16 1.2 SONYα6300 /α6000相機頂部結構........................................... 17 1.3 SONYα6300 /α6000 相機背麵結構........................................... 18 1.4 SONYα6300 /α6000相機側麵結構........................................... 20 1.5 SONYα6300 /α6000相機底部結構........................................... 20 1.6 SONYα6300 /α6000相機取景器顯示界麵............................... 21 Chapter 02 初步設置相機參數 2.1 認識SONY α6300/α6000的控製撥輪........................................... 22 控製撥輪及其中央按鈕 ...........................22 控製撥輪上的功能按鈕 ...........................22 利用DISP按鈕切換屏幕顯示信息 ..........23 2.2 利用快速導航界麵設置相機參數... 24 什麼是快速導航 .......................................24 在快速導航界麵中改變拍攝參數 ...........25 自定義注冊導航界麵2中的項目 .............25 2.3 SONY α6300/α6000相機菜單的基本設置方法 ........................................26 瞭解菜單結構 ...........................................26 SONY α6300/α6000相機菜單的設置方法 ...............................................26 2.4 設置照片相關參數 .......................... 27 照片品質 ...................................................27 照片尺寸 ...................................................28 照片的縱橫比 ...........................................28 2.5 設置播放照片相關參數................... 29 設置自動檢視的時間 ...............................29 設置顯示鏇轉 ...........................................29 設置迴放時的觀看模式 ...........................30 設置影像索引快速瀏覽照片 ...................30 2.6 其他基礎參數設置選項................... 31 日期時間設置 ...........................................31 區域設置 ...................................................31 設置文件序號 ...........................................32 改變顯示屏亮度以適應環境光 ...............33 設置是否開啓模式轉盤指南 ...................33 實時取景顯示 ...........................................34 切換取景器及顯示屏 ...............................34 DISP按鈕 ..................................................35 為按鈕注冊自定義功能 ...........................37 2.7 迴放並分析照片............................... 38 分析照片是否曝光過度或不足 ...............38 分析照片整體曝光情況 ...........................39 2.8 對照片進行操作............................... 40 保護照片 ...................................................40 鏇轉照片 ...................................................41 刪除照片 ...................................................41 Chapter 03 拍攝個性化照片及視頻 3.1 瞭解SONY α6300/α6000的自動照相模式........................................... 42 智能自動/增強自動模式 .....42 場景選擇 ...................................................43 掃描全景模式 ...........................................46 3.2 利用照片效果拍齣個性化照片....... 48 3.3 設置照片的創意風格........................ 51 3.4 拍齣影音俱佳的視頻....................... 53 認識SONY α6300/α6000的視頻拍攝功能 ...................................................53 設置雙攝錄製 ...........................................53 3.5 與視頻有關的菜單設置................... 54 設置文件格式 ...........................................54 設置“記錄設置” ...................................54 設置MOVIE按鈕功能 ..............................55 設置動態影像/HFR ..................................55 設置錄音 ...................................................56 設置錄音音量 ...........................................56 自動低速快門 ...........................................56 減少風噪聲 ...............................................57 AF驅動速度 ..............................................57 AF跟蹤靈敏度 ..........................................57 
 第2篇 攝影基礎理論 Chapter 04 認識曝光要素——光圈 4.1 認識光圈及光圈優先照相模式(A) ........................................ 59 光圈的概念 ...............................................59 不同光圈值下鏡頭通·光口徑的變化 ......59 光圈的錶示方法 .......................................59 F值與鏡頭通光口徑的關係.....................59 畫質*佳光圈 ...........................................60 畫質*差光圈 ...........................................60 理解可用*大光圈 ...................................60 光圈優先照相模式(A) ........................61 4.2 不同大小的光圈在實拍中的應用... 62 用大光圈提高快門速度 ...........................62 用大光圈分離背景與主體 .......................62 用小光圈錶現大景深畫麵 .......................63 用小光圈拍攝齣燈光的璀璨星芒 ...........63 Chapter 05 景深 5.1 瞭解什麼是景深............................... 64 焦平麵 .......................................................64 前、後景深 ...............................................64 5.2 4個影響景深大小的因素................. 65 光圈 ...........................................................65 鏡頭焦距 ...................................................66 背景距離 ...................................................67 物距 ...........................................................68 Chapter 06 認識曝光要素——快門 6.1 認識快門及快門優先照相模式....... 69 快門的概念 ...............................................69 快門速度的錶示方法 ...............................69 快門優先照相模式(S).........................69 6.2 快門速度對照片的影響.................. 70 明亮與暗淡 ...............................................70 動感與靜止 ...............................................71 6.3 拍攝運動對象時影響快門速度的4個因素............................................. 72 速度 ...........................................................72 方嚮 ...........................................................72 距離 ...........................................................72 焦距 ...........................................................72 6.4 不同快門速度在實拍中的應用...... 73 用高速快門定格決定性瞬間 ...................73 用低速快門記錄景物運動軌跡 ...............73 6.5 懸念——讓動態照片更吸引人的技巧.............................................. 74 6.6 使用B門曝光模式控製快門速度 ... 75 6.7 設置“拍攝模式”以拍攝運動或靜止對象...................................... 76 6.8 與快門有關的菜單設置——長時曝光降噪.................................. 79 Chapter 07 認識曝光要素——感光度……………………………… | ||||
........
........
我對攝影的理解還停留在“按快門”的階段,對於如何利用光綫來塑造立體感和氛圍感幾乎是一片空白。我希望這本“完全攝影手冊”不僅僅是教我如何操作相機,更重要的是,能教我“如何看待世界”。比如,書中關於“測光模式選擇”的章節,是否能清晰地對比齣點測光、中央重點和平均測光的適用場景,並給齣如何應對“大光比環境”的實戰案例?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基於自然光綫的布光示意圖,哪怕隻是簡單的側光、順光、逆光的照片效果展示,並指明在A6000/A6300上應該如何調整曝光補償來精確控製亮度,那對我的啓發將是巨大的。我總覺得自己的照片“平”,缺乏層次感,我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對光綫本質的理解不足。所以,這本書如果能從“攝影美學”的基礎層麵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建立正確的曝光和構圖思維,而不是簡單羅列按鍵功能,那纔算得上是一本優秀的教程。
評分我最近在嘗試用微單進行一些微距拍攝,想拍清楚花卉的紋理和昆蟲的復眼細節,但每次對焦都特彆痛苦,要麼失焦,要麼景深太淺,根本看不清主體。我買這本書的一個主要訴求就是希望它能解決微距拍攝的難題。我想知道,書中是否詳細講解瞭如何利用實時放大功能(Live View Magnification)進行精確手動對焦?此外,在不使用專業微距鏡頭的初級階段,如何通過加裝近攝鏡或者使用“翻轉鏡頭”等廉價的附加設備來達到一定倍率的放大效果,書中是否有相關的實戰指導和注意事項?很多人說微距攝影是“燒錢”的坑,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經濟實惠”的入門技巧,讓我能先用手頭的A6000/A6300玩起來,而不是一上來就讓我去購買昂貴的微距鏡頭。如果它能貼心地提供一些關於“景深預覽”在微距下的使用技巧,那對我來說絕對是教科書級彆的幫助。
評分說實話,我對索尼微單的色彩科學一直有點保留意見,總覺得直齣的照片偏冷或者說“電子味”太重,不如老牌廠商的色彩那麼耐看。我購買攝影書,除瞭技術操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學習如何通過機內設置或者拍攝習慣來改善“德味”或者說“膠片感”。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對於索尼的“圖片配置文件”(Picture Profile)和“色調分離”(Clear Image Zoom後遺癥的規避)有沒有深入的探討。比如,如果我想拍齣那種略帶膠片顆粒感、高光不過曝的復古人像,書中是否會推薦一套具體的PP組閤,並解釋為什麼這樣設置能達到想要的效果?更進一步,如果這本書能涵蓋一些A6X係列機型在視頻拍攝方麵(比如S-Log模式下的寬容度取捨)的入門級指導,那就更好瞭。畢竟現在大傢都是“能拍照片也能錄視頻”的全能型選手瞭。如果僅僅是重復相機說明書裏那些枯燥的菜單描述,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打摺扣瞭。我期待的是一位資深玩傢的“調色心經”。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吸引人的,那張A6300的實拍樣張色彩過渡自然,讓人一看就對裏麵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本來是個剛接觸索尼微單的新手,手裏拿著那颱沉甸甸的機器,對著那些密密麻麻的菜單和參數撓頭。剛開始上網搜教程,信息量太大,各種論壇裏眾說紛紜,搞得我更迷糊瞭。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特彆是“完全攝影手冊”這幾個字,我心裏咯噔一下,覺得這可能就是我需要的“救星”。我最關注的是它到底能不能幫我把那些拗口的專業術語講得像拉傢常一樣明白。比如光圈、快門、ISO這“鐵三角”,以前看其他資料總是公式加公式,看得我頭昏眼花。我希望這本書能用大量的實際操作案例來解釋,而不是純理論堆砌。如果它能配上清晰的圖文對比,比如同一場景下,光圈開大和光圈縮小時的景深差異,那簡直是太棒瞭。畢竟,對於我們這些從卡片機時代過來的用戶來說,微單的世界觀建立是需要一個紮實且易懂的引路人的。我很期待它能徹底解決我“拍得糊”和“色彩怪”的問題,讓我真正駕馭這颱機器。
評分我是一名業餘的街頭攝影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偏愛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動態瞬間,對相機的對焦速度和連拍性能要求極高。坦白說,現在市麵上的很多攝影書,要麼就是專注於風光大片如何布光,要麼就是深入到後期修圖的復雜流程,對於像我這種需要快速反應的“抓拍黨”來說,實操性指南實在太少瞭。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在講解A6300/A6000的實時取景、眼部自動對焦(Eye AF)這些核心功能時,到底有多細緻。例如,在復雜光綫下的低反差人臉識彆準確率如何?鎖定移動目標時,追蹤算法的響應速度如何通過菜單設置來優化?如果能提供一些專門針對街拍場景的“口袋設置清單”——比如推薦的自定義按鍵分配、預設白平衡的切換策略,那對我的幫助將是立竿見影的。畢竟,街頭攝影的精髓在於“融入環境並迅速齣手”,如果每次都要翻厚厚的說明書或者打開手機查筆記,那黃花菜都涼瞭。這本書如果能在這方麵給齣超越官方說明書的實戰洞察,那絕對物超所值。
評分東西不錯,就是有點薄,一天看完,視頻挺好的,教很多軟件還沒看
評分挺好的 比較好用 新買的相機可以多看看 照片多拍拍 多瞭解
評分很好。滿意,對於我這種攝影小白還是很有幫助的。
評分不錯的書 印刷也好
評分買瞭索尼6000, 藉助此書 更快的瞭解如何使用相機
評分好!
評分很實用,很精美。
評分攝影書還是不錯的,從上麵學到瞭很多東西。
評分書質量挺不錯,內容慢慢看,希望能學到挺多拍攝技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