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乔·韦曼(Joe Weinman) 著,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译
图书标签:
  • 云计算
  • 云经济
  • 企业战略
  • 数字化转型
  • IT战略
  • 商业模式
  • 技术创新
  • 云服务
  • 成本优化
  • 架构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582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8207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字数:2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的作者乔·韦曼(Joe Weinman)堪称“美国云计算战略家”,在云计算的经济学层面有着深刻的思考。他通过《云经济学》阐述了“云经济学”不是经济理论中深奥的数学模型,而是技术革命的生动概括。“灵活的云计算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则是本书的核心理念。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是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赛迪译著》系列之三,系列之一是《新工业革命》、之二是《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罗文院长作序推荐,中国工程院士李国杰先生、中国电子学会刘汝林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旭东教授及百度技术委员会陈尚义理事长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在云计算日益成熟的今天,“接入而非拥有”的理念不断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从商业、金融及经济的视角解释了云经济的潜在原理,并通过易于理解的案例阐述了云计算是如何创造出综合价值的。无论你是供应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战略家还是投资者,都能从书中所涵盖的基于云计算的商业解决方案、机遇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方案中找到答案。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是一本受到战略家、企业级、风险资本家、投资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学者广泛关注的、如何挖掘云计算客户价值和潜在收入的指导书,也是一本让IT优势发挥到至极的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

  乔·韦曼(Joe Weinman),顶尖的云计算战略家之一,开创性地给出“云经济学”(Cloudonomics)这一定义,称其是“一种融合了统计、计算复杂性、系统动态学、微积分、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用于衡量云的价值的严密而跨学科的方法”。
  乔·韦曼现任Telx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公司云服务的发展与战略工作。在加盟Telx公司之前,他曾在惠普公司、AT&T;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工作过30年,在公司战略、业务发展、产品管理、市场营销、新兴科技及研发等领域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推荐序 001
前言 001

第1章 云时代来临 001
云无处不在 004
利用云计算赚钱 009
超越商业 010
明晰云的概念 014
接下来的章节 015

第2章 云重要吗  017
生产率悖论 021
竞争力对抗 023

第3章 云战略 029
疯狂还是必然 032
IT民主化 033
IT工业化 034
战略 035
超越IT的云 038
网络化组织 041
组织基于功能,IT基于组织 044
云与战略的结合 045
普适计算,无处不在 045

第4章 向传统发起挑战 049
云是什么 052
规模经济 053
竞争优势和客户价值 054
云计算生态系统 057
IT花费  060
云计算相关争论  061

第5章 什么是云 065
定义云 068
按需提供资源 070
按效用定价 071
公共基础设施  072
位置独立性 073
可在线访问 074
与传统资源采购和享用模式的区别 075
云标准和内涵 077
云是新的技术或新的流行语吗 077

第6章 战略和价值 081
对能力的应用 083
可用性 085
计算能力 085
比较优势与相对核心 086
单位成本 086
交付成本 087
解决方案的总成本 088
机会成本和成本规避 089
敏捷性 089
时间缩减 091
边际利润扩张 092
客户与用户的体验和忠诚度 092
员工满意度 093
收入增长 094
社区和可持续性 094
降低风险 094
竞争活力和生存 095

第7章 云计算的适用性 097
云计算的使用案例 099
不适合使用云计算的案例 109

第8章 需求困境 113
需求差异 116
多变性实例 118
追赶需求还是塑造需求 128

第9章 供应量难题 129
服务质量的影响 132
固定供应量与可变需求 133
拆分差异性 136
过剩比不足更好 138
供应延迟 140

第10章 规模的意义 143
云计算和电力类似吗 147
分布式发电 148
云服务类似租车服务吗 149
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 152
基准数据 154
成本因素 156
把领导者当成标杆 160
规模大小关系重大 161

第11章 多即是少 165
云成本低吗 168
对相对成本和工作量可变性的描述 169
云成本低于或等于企业DIY成本 172
如果云比企业DIY贵 173
混合云之美 173
网络成本 176

第12章 混合云 179
用户、企业与云 182
混合云架构的实现 184

第13章 不可靠的预测 191
难以预测 194
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196
系统动态学 197
鞭子和链条 198
外部不确定性 199
行为云经济学预测 200

第14章 时间的货币价值 205
供应量过剩的成本 208
供应量不足的代价 208
完备供应量及按需提供 210
均匀分布需求 210
不到比迟到好 211
线性增长 212
指数增长 214
变罚函数 215

第15章 峰值性能 217
需求之间的关系 220
骰子的启示 222
变异系数和其他统计 225
1/(根号)m的意义 226
完全相关的需求问题 228
公有云 228
同时峰值 229
总和的峰值总是小于峰值的总和 230
利用率提升 232

第16章 价值百万美元的1微秒 235
按时 238
速度推动营收 241
速度的来源 242

第17章 并行宇宙 245
提速的限制 248
阿姆达尔与谷歌 249
免费时间 253

第18章 成功的捷径 255
快速传输 258
传输字母 259
时间短 261
带宽不足以解决问题 264

第19章 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265
延迟和距离 268
圆形覆盖和圆形包装 269
平方根倒数定律 271
球面上限和塔麦斯问题 272

第20章 分散化的困境 275
缩短响应时间的策略 278
集中与分散 280
集中与分散的折中 281
集中化的优势 282
分散的优势 283
网络即计算机 285

第21章 平台与软件服务 287
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优势 291
投资当下与投资未来 291
安装 292
投资 292
更新 292
服务等级协议 293
持续信任 293
可视性与透明度 294
大数据与计算能力 294
普遍接入 295
响应时间与可用性 295
多租户与数据分享 295
以云为中心的应用服务 296
可扩展性 296
社区与市场 296
锁定 297
安全性与法规遵从性 297
PaaS:通过制造进行组装 298
创新与民主 299
纯SaaS模型解析 300

第22章 可用性 303
正常运行时间和停机时间 307
可用性和概率 308
可用的网络资源 309
可用性与冗余和多样性 309
按需提供、按用量付费的冗余 312

第23章 懒惰、迷糊、疯狂 315
行为经济学 317
亏损和风险厌恶 318
固定费率偏见 319
框架和内容 321
控制权和自主权 322
变更恐惧 323
羊群效应和一致性 323
禀赋效应 324
地位需求 325
选择分析的无力 326
双曲贴现和即时满足 327
零价格效应 328

第24章 云模式 329
通信模式 331
分层结构 334
市场 336
信息库 337
周长和检查点 338

第25章 云计算的未来 339
价格 341
生态系统、中间媒体和网际云 345
产品与服务 349
巩固和集中 349
云中城 351
当付费少时花得反而更多 353
启用卖方策略 354
标准、应用程序接口、认证及评定机构 357
商品化还是创新 358

译后记 363


前言/序言


《数据驱动的组织变革:敏捷转型与智能决策》 本书导读: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数据已不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工具,而是驱动未来决策和组织重塑的核心资产。面对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传统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本书《数据驱动的组织变革:敏捷转型与智能决策》深入剖析了如何将数据洞察力深度融入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组织结构的敏捷化、决策流程的智能化,并最终构建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技术栈或云平台的部署细节,而是着眼于更高层次的战略和管理视角,探讨在数据泛滥的时代,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如何重塑思维模式、优化流程体系,并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组织能力。我们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框架,帮助企业从“拥有数据”跨越到“善用数据”,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 --- 第一部分:数据时代的组织心智重塑与战略定位 第一章:从信息孤岛到数据统一认知 本章首先界定了“数据驱动”的真正内涵,它超越了简单的报表制作和数据可视化,而是一种深入到战略规划、产品开发和日常运营中的思维方式。我们探讨了当前组织在数据认知上普遍存在的误区,例如“分析瘫痪”(Analysis Paralysis)和“数据叙事失真”。书中详细分析了构建统一数据语言和度量体系的重要性,确保跨部门沟通基于同一事实基础。内容涵盖了如何建立“数据公民”文化,培养基层员工对数据质量的主人翁意识,以及高层管理者如何利用数据洞察来设定清晰、可量化的战略目标。 第二章:重构企业价值链:数据嵌入式流程设计 传统的业务流程设计往往是“先行动,后记录数据”。本书主张颠覆这一模式,提出“流程即数据采集点”的设计理念。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识别和优化价值链中关键的决策节点,并在这些节点上设计自动化、高保真的数据捕获机制。讨论的重点包括:如何利用流程挖掘(Process Mining)技术清晰描绘现有流程的“真实面貌”;如何设计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s),确保运营数据能实时反馈给流程优化团队;以及如何将AI和机器学习模型无缝嵌入到如供应链预测、客户交互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中,实现流程的自适应和自我优化。 第三章:治理与伦理:数据资产的基石 强大的数据能力必须建立在稳固的治理框架之上。本章深入探讨现代数据治理的范畴,它已不再是单纯的合规性任务。我们将讨论如何构建适应快速迭代环境的“敏捷治理”模型,平衡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业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数据主权(Data Sovereignty)的概念演进、建立跨职能的数据伦理委员会、以及如何设计透明且可追溯的数据血缘(Data Lineage)体系。特别关注了在利用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时,如何确保模型输出的公正性、可靠性,并建立有效的风险缓解机制。 --- 第二部分:敏捷转型:组织结构与人才能力的迭代 第四章:从层级到网络:适应快速变化的小组化结构 数据驱动的决策需要更快的响应速度,这与传统的瀑布式、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格格不入。本章阐述了如何通过构建跨职能的“双速组织”来实现敏捷转型。我们详细分析了“产品导向”团队(Product-Centric Teams)的构建方法,这些团队集成了业务理解、技术实现和数据分析能力。书中提供了实践案例,展示如何通过设立清晰的授权边界和共享目标,将大型项目分解为可快速迭代、具备高自治性的“能力单元”,从而打破部门墙,实现端到端的价值交付。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再定义:数据素养与T型人才模型 数据能力的提升最终依赖于人的能力。本书强调,在数据驱动的未来,所有岗位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而不仅仅是数据科学家。本章聚焦于人才培养的战略。我们提出了“T型人才”的升级模型:一竖代表深度专业知识(Domain Expertise),一横代表广阔的数据理解和工具使用能力。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分层级的数据技能培训体系(从数据素养基础到高级建模),以及如何激励业务人员积极参与数据探索与验证,构建企业内部的“数据赋能者”网络。 第六章:实验文化与快速失败机制 创新是数据驱动组织的核心驱动力。本章致力于构建一种鼓励尝试、容忍“有价值的失败”的组织文化。我们探讨了如何系统性地设计和执行A/B测试、多变量测试等科学实验。书中提出了“最小可行实验”(Minimum Viable Experiment, MVE)的概念,强调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来验证核心假设,并制定清晰的“停止/继续/调整”决策矩阵。如何利用数据指标来客观评估实验结果,避免主观臆断,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 第三部分:智能决策:从预测到主动干预 第七章:决策自动化:从描述性到规范性的飞跃 描述性分析(发生了什么)是基础,预测性分析(将要发生什么)是进步,而规范性分析(我们应该做什么)才是实现智能决策的关键。本章深入探讨如何构建能够提供行动建议的决策系统。内容包括:如何将复杂业务规则与机器学习预测结果相结合,形成可执行的自动化决策流;如何设计“人机协作”的界面,确保关键的、高风险的决策仍由人类专家在AI辅助下完成;并讨论了如何量化“决策质量”的提升,而不只是关注模型精度本身。 第八章:构建实时洞察平台:超越批处理的束缚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延迟意味着机会的流失。本书强调构建能够提供近乎实时洞察的基础设施和架构思维。我们分析了流式处理(Stream Processing)与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的协同策略,讨论了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在支持实时决策中的核心作用。内容涵盖了如何设计高效的数据摄取管道(Data Ingestion Pipelines),以及如何利用内存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将分析能力推向离客户和设备更近的地方,支撑即时响应业务场景。 第九章:度量体系的演进:平衡效率、质量与业务价值 一个组织衡量什么,就会实现什么。本章聚焦于构建能够真正反映组织转型成果的度量体系。我们区分了“运营指标”(如模型准确率、数据延迟)和“价值指标”(如客户终身价值提升、运营成本降低)。书中提供了如何设计分层级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和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s)的方法论,确保每一个团队的努力都与组织的宏观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最后,本书将总结如何通过持续的度量审查和反馈,驱动下一轮的组织优化和技术投资。 --- 结语:持续进化的智能组织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阐明,数据驱动的变革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持续的进化过程。成功的组织懂得如何将数据、技术和人才融合成一个自适应的整体,不断学习和调整其战略布局。本书为所有寻求在数据时代保持领先地位的领导者、架构师和业务创新者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实用的管理哲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了《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如何应用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企业如何重塑自我,适应未来商业环境的思考录。作者在书中非常深入地探讨了“云”如何成为驱动企业增长和创新的核心引擎。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云经济”的分析,它不仅仅关注成本效益,更侧重于如何通过云技术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提升客户体验,以及如何构建更具弹性和敏捷性的供应链。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代表性,从初创企业如何快速扩张,到传统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协同,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从战略高度审视云计算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点,而是将其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它让我意识到,云计算不仅仅是IT部门的事情,更是关乎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评分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在企业运营管理岗位上多年的管理者来说,简直是一本“及时雨”。我一直在思考,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如何让我们的企业更具竞争力。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云时代”的大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的讨论。作者没有回避转型过程中的阵痛,而是详细分析了企业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遗留系统的整合、数据迁移的风险、以及组织架构的调整等等,并为这些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书中对于“云基础设施的战略选择”和“供应商生态系统的构建”的论述,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让我认识到,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商,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对如何将云计算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以及如何将其战略性地布局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应对未来挑战的实用指南。

评分

我是一名市场营销总监,一直对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客户触达有着强烈的兴趣。《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云计算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巨大潜力。书中关于“数据驱动的营销”的章节,让我眼前一亮。作者阐述了如何利用云计算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深入洞察消费者行为,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营销自动化”和“客户体验优化”的案例分析,它们展示了如何通过云技术,构建无缝的客户旅程,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本书让我明白,云计算不仅仅是IT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企业实现敏捷响应市场变化、快速迭代产品和服务的关键赋能者。它让我重新思考了我们的营销策略,如何将云的弹性、可扩展性和智能化特性,融入到我们每一次的市场活动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回报。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易懂,即使是非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企业如何拥抱云计算的读物,而《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从一开始,作者就以非常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云技术概念剥茧抽丝,让我这个非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茅塞顿开。书中详细阐述了云计算的各种模式,比如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并且用生动的案例分析了不同模式适合的企业场景。我特别喜欢关于“云原生”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这不仅仅是把应用搬到云上,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架构的转变。书中的战略部分更是精彩,作者没有空泛地谈论“要上云”,而是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方法论,如何进行现状评估、制定迁移路线图、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商,以及如何管理云成本。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强调了组织变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往往是企业上云过程中被忽视的环节。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云战略蓝图,让我对企业拥抱云计算的可能性和挑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绝对是企业决策者和IT管理者不可多得的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架构师,我一直对云计算的演进和落地实践保持着高度关注。《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阅读中最有价值的一本。它没有沉溺于晦涩的技术细节,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云计算对企业战略布局的深远影响上。我特别赞赏书中对于“云成本优化”的详细论述,这绝对是企业在云上翱翔时绕不开的话题。作者不仅列举了常见的成本陷阱,还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策略,比如资源精细化管理、自动化运维、以及如何利用预留实例等。此外,书中关于“云安全”和“合规性”的章节也写得相当到位,这对于任何希望安全、可靠地将业务迁移到云上的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作者用清晰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安全概念,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建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云计算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特别是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以及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云生态系统,都受益匪浅。

评分

《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从商业、金融及经济的视角解释了云经济的潜在原理,并通过易于理解的案例阐述了云计算是如何创造出综合价值的。无论你是供应商、零售商、服务提供商、战略家还是投资者,都能从书中所涵盖的基于云计算的商业解决方案、机遇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绝佳方案中找到答案。

评分

员工满意度 093

评分

时间短 261

评分

IT工业化 034

评分

公有云 228

评分

竞争力对抗 023

评分

乔·韦曼(Joe Weinman),顶尖的云计算战略家之一,开创性地给出“云经济学”(Cloudonomics)这一定义,称其是“一种融合了统计、计算复杂性、系统动态学、微积分、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用于衡量云的价值的严密而跨学科的方法”。

评分

速度的来源 242

评分

竞争活力和生存 095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